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07.060CCS
A
47
41 DB41/T
2579—2024高山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防雷技術規范
發布
實施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
布DB41/T
2579—2024 前言
.................................................................................
II1
...............................................................................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14 一般規定
...........................................................................
25 直擊雷的防護
.......................................................................
26 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
.................................................................
37
...............................................................................
48 防雷裝置的維護與管理
...............................................................
4參考文獻
..............................................................................
5DB41/T
2579—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氣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中心、河南省現代防雷有限公司。耕、馬雙良、王欣、蔡壯、田曉毅、楊琳琳、方志杰。IIDB41/T
2579—20241范圍的防護、檢測、防雷裝置的維護與管理。置檢測與維護。2規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21431—
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T
32938—2016
防雷裝置檢測服務規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HJ
655—2013
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安裝和驗收技術規范HJ
915—2017
地表水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試行)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高山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指建設在本轄區內相對海拔較高位置的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站(簡稱高山站),對環境空氣質量和氣象狀況進行連續自動監測以及樣品采集、處理和存儲監測數據。有固定的站房和在線自動監測(觀測)設備,需要持續電源和網絡通訊等輔助設備。根據監測的對象可分為高山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高山生態自動監測站、高山水源自動監測站等。站房指具有防水、防潮、隔熱、保溫措施的無窗或雙層密封窗結構建筑,用于集中安放對環境質量進行連續的樣品采集、處理、分析以及數據存儲與傳輸等過程所需要的儀器設備的場所。電涌保護器用于限制暫態過電壓和分流電涌電流的裝置。它至少包含一個非線性限制元件。[來源:GB
50057—2010,定義電磁屏蔽用導電材料減少交變電磁場向指定區域穿透的屏蔽。DB41/T
2579—2024[來源:GB
50343—,定義等電位連接網絡[來源:GB
50057—2010,定義雷電電磁脈沖雷電流的電磁效應。[來源:GB
50343—2012,定義2.0.3]4 一般規定高山站雷電防護應按照
—2010
中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要求實施。高山站的選址除按照
HJ
—2013
和
HJ
915—
中要求執行外,還應參考當地雷擊密度、電磁環境、土壤條件、供電方式、信號傳輸方式等條件。高山站應綜合考慮地理位置、環境條件、雷電活動規律、設備的重要性以及設備對雷電電磁脈沖的抗擾度等情況采取雷電防護措施。高山站的防雷宜采用接閃、分流、屏蔽、均壓、等電位連接、接地、合理布線、電涌保護、隔離等內部、外部防雷措施進行綜合防護。高山站防雷裝置應與站房建設同步進行,并采取防盜、防鼠害等安全措施。
GB
50057—
運輸便利性、結構強度等因素,高山站防雷裝置宜選取鋼、銅為主材。5 直擊雷的防護接閃器的設置5.1.1 獨立設置的高山站宜采用獨立接閃針配合架空接閃線作為直擊雷防護裝置,外露儀器、設備等應處于直擊雷保護范圍之內。5.1.2 直擊雷防護裝置與被保護物宜保持
3
m
以上安全距離。5.1.3 非獨立設置的高山站,如需單獨設置接閃裝置,其接閃裝置的引下線宜與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裝置相連。5.1.4
GB
50057—
中
風強度要求。引下線的設置5.2.1 5.2.2
18
m
根數不少于
2
處,引下線應設置在易遭雷擊部位,具體位置應符合
GB
50057—2010
B
中規定。5.2.3 站房門、窗邊
1
m
內不宜設置引下線,當間距不足時可對引下線加裝絕緣管。引下線與其它電氣線路間距應不小于
1
m。5.2.4
2
m
0.2~
m。5.2.5
0.2
Ω體應與等電位連接網絡連接,連接線應采用銅導線,截面積不應小于
6
mm
。DB41/T
2579—體應與等電位連接網絡連接,連接線應采用銅導線,截面積不應小于
6
mm
。接點的防腐處理。5.2.6 引下線的敷設應避開人行道口,安裝應符合
GB
50057—2010
中
4.5.6
防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的要求。5.2.7 引下線規格、尺寸應符合
GB
50057—2010
中
的規定。接地裝置的設置5.3.1 接地裝置應優先利用建筑物自然接地體,若自然接地體達不到要求時,應增設接地裝置。5.3.2 接地體由垂直接地體和水平接地體構成,接地體的埋設深度應符合
GB50057—2010
中
5.4
定。5.3.3 垂直接地體和水平接地體規格、尺寸應符合
—2010
表
5.4.1
的規定。5.3.4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要求:a)設置于水邊的高山站,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1
Ω;b)設置于地面及建筑物天面的高山站,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4
c)當共用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值應以不同系統要求的接地電阻最小值為準;d)在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可以適當增大沖擊接地電阻,但在
3000
m
以下的地區,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
6 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等電位連接與共用接地系統設置6.1.1 站房應設置
S
M
型等電位連接網絡,并與接地裝置連接。6.1.2等電位連接網絡的材料、規格、連接方式及工藝要求應符合
50343—2012
的相關要求。6.1.3站房內的各金屬設備外殼、機架、線纜金屬屏蔽層、光纜金屬加強筋、線槽、橋架等其他金屬26.1.4 進入建筑物內的各類線纜宜埋地引入,當無法埋地引入時,應使用一段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引入。線纜的金屬護套、鎧裝層及鋼管應在入口處與接地裝置可靠電氣連接。6.1.5 站房所處建(構)筑物應具有完善的雷擊電磁脈沖防護措施。6.1.6 站房內交流工作地、安全保護地、直流地、屏蔽地、防靜電接地、防雷接地等應采用共用接地方式;在站房應預留不少于兩處等電位連接端子板,并應就近與結構主鋼筋可靠電氣連接。6.1.7 應在設備間防靜電地板下設置等電位連接網絡,并與預留的等電位連接端子板可靠電氣連接;
1
m施。屏蔽及布線設置6.2.1 站房屏蔽宜利用建筑物金屬框架、混凝土中的鋼筋、金屬墻面、金屬屋頂等自然金屬部件與防雷裝置連接構成格柵型大空間屏蔽。當建筑物自然金屬部件構成的大空間屏蔽不能滿足站房內電子設備電磁環境要求時,應增加屏蔽措施。6.2.2
GB
50343—2012
中附錄
D
規定的計算方法確定,非金屬門應采用金屬外皮覆蓋。6.2.3 內墻門、窗與屏蔽籠、墻內主筋連接,外墻門、窗與水平接地體連接。6.2.4 站房內的金屬管線和金屬屏蔽網格應連接在一起,形成均壓等電位。6.2.5 電纜線在雷電防護區交界處,屏蔽電纜屏蔽層的兩端應做等電位連接并接地。DB41/T
2579—20246.2.6 綜合布線的電纜采用金屬線槽或鋼管敷設時,線槽或鋼管應保持連續的電氣連接,并應有不少于兩點的良好接地。6.2.7 當建筑物墻體采用彩鋼保溫層時,內外墻體的金屬板應多點接地。電涌保護器設置6.3.1 低壓電力電纜從變壓器至配電室宜全程埋地敷設。當全程地埋有困難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桿處,應裝設戶外型電涌保護器。6.3.2 電子信息系統設備由
TN
采用
系統的接地方式。供配電線路的電源過電壓保護應采用分級保護。6.3.3 護。電源電涌保護器主要參數應符合
GB
50343—
5.4.3
的規定。6.3.4高山站電源系統應至少設置
2
級電涌保護器進行防雷保護,在一條線路上設置多級電涌保護器時應考慮他們之間的能量協調配合。6.3.5 進出機房的各類信號線纜應分別安裝
D1
類高能量試驗類型的電涌保護器。信號浪涌保護器應滿足信號傳輸頻率、工作電壓等參數的要求,同時接口應與被保護設備適配。7 檢測高山站防雷檢測的基本要求應符合
GB/T
32938—
的相關規定。高山站的防雷檢測內容應按照本文件第
5
章、第
6
章相關內容逐項檢測,檢測程序和結果判定除應符合第
5
章、第
6
章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
GB/T
21431—
的有關規定。檢測儀器、量具應處于計量檢定或校準合格有效期內,檢測儀器、量具的主要性能和指標參數見GB
21431—
的附錄
C。8 防雷裝置的維護與管理防雷裝置維護8.1.1 防雷裝置應每年進行一次檢測,宜每年雨季來臨之前進行檢測,每次雷擊之后應對防雷裝置進行檢查、維護或更換。8.1.2 防雷裝置應進行日常維護、保養,確保防雷裝置安全、有效運行。8.1.3 防雷裝置出現脫焊、松動、斷裂、嚴重銹蝕、變形、失效、損壞、電涌保護器劣化等應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防雷裝置管理8.2.1 防雷裝置應由管理部門確定專人負責管理。8.2.2 防雷裝置投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過程中常見失誤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全方位考察試題及答案
- 創新社會治理試題及答案
- 光電工程師的基礎素質試題及答案
- 突破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瓶頸試題及答案
- 深度解讀育嬰師考試命題規律試題及答案
- 光電工程師證書考試應用題試題及答案
- 山東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題一物質的量2含解析新人教版
- 紡織品設計師考試的重要知識考點
- 技師承諾不涉黃協議書
- 刑事證據課件
- 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西方經濟學(上下冊)PPT全套教學課件
- 新型(花籃螺栓)工字鋼懸挑梁腳手架講解
- 雨季及防汛施工安全教育
- 函數的極值與最大(小)值(第二課時)【高效備課精研+知識精講提升】 高二數學 課件(人教A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考點精研+知識架構+提分專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
- 光伏工程強條執行記錄表
- GB/T 34855-2017洗手液
- GB/T 26358-2010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