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_第1頁
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_第2頁
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_第3頁
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_第4頁
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2024/3/11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會計計量基本理論現行準則與公允價值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應用難題與挑戰一二三四研究重點20102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一、會計計量基本理論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關于概念職能定位特征分析原則/質量標準約束因素2計量單位基本規定與具體形式一般購買力單位的相關思考3計量屬性計量屬性的含義計量屬性的變遷各種計量屬性基本比較4計量模式基本共識常見模式影響因素20103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主要閱讀文獻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IASB、FASB相關會計準則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謝詩芬:《會計計量的現值研究》,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年7月第1版葛家澍、徐躍:“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歷史成本、現行成本與公允價值”

會計研究,2006年第9期陸建橋:“關于會計計量的幾個理論問題”

會計研究,2005年第5期20104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

財務報表要素是關于企業的經濟資源、其轉移資源的義務以及這些資源的投入、產出或變動的數量表現。——FASB(1966)關于概念

計量是為了在資產負債表和收益表中確認和列示財務報表的要素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IASB《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1989)

會計計量就是以數量關系來確定物品或事項之間的內在數量關系,而把數額分配于具體事項的過程。——井尻雄士《會計計量理論》(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1979)20105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

會計的功能在于提供有關經濟主體的數量信息(主要具有財務性質),以便作出經濟決策。——APB(1970)職能定位

會計就是要計量和傳遞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中的數量方面,雖然定性信息是重要的,但會計職能強調通過數量表示有意義的定量信息來增進有用性。——美國會計學會(AAA)(1966)

會計計量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井尻雄士《會計計量理論》(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1979)引申思考:會計的職能?20106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

人類的原始計量、記錄思想萌生于當時的客觀實踐,并隨即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便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會計行為——原始計量、記錄行為。——郭道揚《會計史研究》(1984)從發展史來看職能定位

從簿記向會計的轉化過程中,會計計量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力。

——井尻雄士《會計計量理論》(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1979)

會計計量與會計的基本功能有密切聯系。西方會計學者認為,會計的產生起源于考核委托人(即業主或所有者)對受托人(即經理或經營者)經管責任(accountability)的需要。——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1981)20107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

會計計量主要有兩個構成要素:(1)必須定量的特性(或屬性);(2)為定量該特性(或屬性)所需采用的尺度。

——美國會計學家莫斯特(K.S.Most)《Accounting

Theory》(1977)

無論是會計計量或其他計量,都是要對計量客體分配一定的數量,以表示該物體的特征,這種數量的分配應當遵循一定的規則。會計計量——主要是價值計量,著重貨幣數額表現;——在分配貨幣數額時,還要考慮是以成本或價格為基礎的特定計量規則,否則,計量結果可能是無效的。

——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1981)特征分析計量單位(計量尺度)計量屬性(計量基礎)20108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

財務會計計量有4大基本原則:(1)客觀性原則;(2)配比原則;(3)收入確認原則;(4)一致性原則。基本原則的兩個例外:(1)重要性原則(2)穩健性原則

——(美)杰米·帕拉特(JamiePratt)《經濟環境下的財務會計》(FinancialAccountinginanEconomicConext)(6thEdition)(2009)

一般認為,會計計量應堅持三個基本的質量標準:(1)同質性(identification)會計計量必須通過再現體(財務報表)來反映客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并在再現體和客體之間保持同質性。(2)可驗證性(verifiability)如果給定的條件相同,不同的會計人員對同一客體進行的計量應得出相同的結果。(3)一致性(consistency)在計量方法的運用上要強調前后期的一致性,以免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產生誤解。——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1981)

原則/質量標準“……數量表現的有用性取決于它們的‵再現的準確性——它們必須同被表現的物品和事項保持基本一致′”(FASB《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財務報表要素及其計量》)引申思考:?1。現行會計準則中關于會計信息質量標準則的規定中屬于會計計量標準的有哪些?2。會計信息質量標準經歷了什么變化?如何解釋這些變化?3。混合計量模式是否有悖于“一致性”原則?20109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會計計量涵義界定

會計上的計量應指向為特定用途提供信息。可是,可得數據的局限性和和環境的某些特點卻給計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施加了一些限制因素。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Accounting

Theory》(1965)不確定性客觀性與可證實性貨幣單位的限制因素穩健主義約束因素貨幣單位的幣值在常常時間上不是自始至終穩定的——各種分攤常在過去和未來進行,對于這些分攤的合理性和未來預期依據必須做些假定,但這些假定決不能完全加以查證;——某些財產的貨幣量不能確切知道,需要估計,而這些估計的可靠性可能變動很大。引申思考:?應怎樣面對會計計量的約束因素?這些約束今天是否還存在?201010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2.計量單位(measurementunit)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一般都是以貨幣作為標準計量尺度。基本規定與具體形式名義貨幣單位(nominalunitofmoney)兩種形式一般購買力單位(generalpurchasingpowerunit)

各國主要流通貨幣的法定單位未調整不同時期貨幣購買力的貨幣單位

以各國貨幣的一般購買力或實際交換比率作為計量單位以一定時日的貨幣購買力對不同時期的名義貨幣單位進行調整或折算,以使不同時期的貨幣保持在不變的基礎之上,也稱不變幣值單位(constantmoneyunit)201011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2.計量單位(measurementunit)

一般購買力單位的相關思考

貨幣一般購買力的理解?

貨幣購買力變動的衡量方法?

現行會計準則體系中是否允許采用一般貨幣購買力單位?

采用一般貨幣購買力單位作為計量單位與采用非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區別?201012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3.計量屬性(measurementattributes)

基本概念:——計量屬性是指被計量客體的特性或外在表現形式計量屬性的含義

財務會計中的計量屬性:——是指會計要素可用財務形式定量化的方面,既能用貨幣單位計量的方面

會計計量屬性有多種:——由于經濟交易或事項可以從多個方面予以貨幣計量,所以,就有不同的計量屬性每一個財務報表要素都有多種屬性可以計量,而在編制財務報表之前,必須先確定應予以計量的屬性。

——FASB《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財務報表要素及其計量》(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Accounting:ElementsofFinancialStatementsandTheirMeasurement)(1976)201013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3.計量屬性(measurementattributes)

計量屬性的變遷?時期1時期2時期3?????201014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3.計量屬性(measurementattributes)

計量屬性基本比較歷史成本——現行成本——可變現凈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現行市價——比較重點思考:公允價值與其他計量屬性的關系?201015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4.計量模式

會計計量就是要解決何種屬性應予以計量以及采用什么單位進行計量。

——FASB關于概念結構研究的討論稿《財務報表的要素及其計量》(1976)

某種計量屬性和計量單位的組合構成特定的計量模式

——葛家澍、林志軍(2001)會計計量有三點條件:一是時間因素,二是數量因素,三是單位因素。簡言之,即在適當之時,以特定的單位做出的數量表示。

——(美)莫里斯·穆尼茨《會計基本假設》(1961)基本共識201016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4.計量模式常見模式物價變動會計的計量模式傳統財務會計的計量模式……

歷史成本/名義貨幣

歷史成本/不變幣值

現行成本/名義貨幣

現行成本/不變幣值涉及公允價值計量的屬于什么計量模式?201017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4.計量模式

會計計量模式的選擇與應用受制于一定的客觀條件,其中主要有:——經濟生活中的物價變動程度——使用者的特定決策需要——計量手段的發展程度

——葛家澍、林志軍(2001)影響因素引申思考:資本保持理論是否影響計量模式?是否存在約束計量模式的選擇及應用的其他因素?201018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二、現行準則與公允價值(一)從現行會計準則規范說起(二)上市公司應用情況調查與評價201019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一)從現行會計準則規范說起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金融工具企業合并……問題:現行準則體系中公允價值的具體規范201020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二)上市公司應用情況調查與評價資產、負債中應該運用公允價值的項目?真正采用公允價值的項目多不多?公允價值的運用是否普遍?公允價值的確定是否按照準則的規定進行?公允價值確定方法的披露情況?問題:調研——上市公司應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201021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三、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一)公允價值是否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元兇?

(二)公允價值是否有順周期效應?(三)如何解釋順周期效應的傳導機制?(四)如何解決問題?(五)進一步思考……201022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一)金融危機引發的對公允價值會計的思考……①公允價值是否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元兇?②公允價值是否有“順周期效應?④如何解決問題?③如何解釋順周期效應的傳導機制?1234201023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作者題目發表時間陸建橋關于會計計量的幾個理論問題2005.52005年路曉燕公允價值會計的國際應用2006.42006年葛家澍徐躍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歷史成本、現行成本與公允價值2006.9羅勝強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分析2006.12夏成才、邵天營公允價值會計實踐的理論透視2007.22007年姜國華、張然穩健性與公允價值:基于股票價格反應的規范性分析2007.6王海公允價值的演進邏輯與經濟后果研究2007.8于永生美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評介2007.10葛家澍關于在財務會計中采用公允價值的探討2007.11劉浩、孫錚公允價值的目標論與契約研究導向2008.12008年李紅霞公允價值計量問題的國際進展及其在中國應用的思考2008.10孫麗影、杜興強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2008.11李紅霞、冷冰、陳瑜修改前后國際準則對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重分類規定與美國準則相關規定的比較2008.11陳瑜美國救市法案發布后20天回顧-國際各方針對公允價值會計的最新動態2008.11曹越、伍中信產權保護、公允價值與會計改革2009.22009年徐晟金融穩定性與公允價值會計準則的優化2009.5JamesCataldo&MorriscLnnes從凈收益視角看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應用2009.7劉思淼公允價值計量的發展與監管啟示2009.8于永生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公允價值會計問題研究2009.9周明春、劉西紅金融危機引發的對公允價值與歷史成本的思考2009.9陳旭東、逯東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會計:源起、爭論與思考2009.10王守海等公允價值和金融穩定研究——金融危機分析視角2009.10黃世忠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及其應對策略2009.11支曉強、童盼公允價值計量的邏輯基礎和價值基礎2010.12010年張榮武、伍中信產權保護、公允價值與會計穩健性2010.12005~2010《會計研究》中發表的以公允價值為主題的研究論文(不完全統計)2009年金融危機金融穩定2006.12金融穩定一份統計201024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公允價值不是金融危機的直接誘因

公允價值不是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一)公允價值是否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元兇?

會計界共識201025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二)公允價值是否有順周期效應?“會計界雖然堅決否認了公允價值是金融危機的主要根源,但對公允價值順周期效應也存有不同聲音。”

——張榮武、伍中信(2010.1)201026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二)公允價值是否有順周期效應?國外研究歐洲央行(ECB)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巴斯(Barth)馬斯拉特(Matherat)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帕蘭登(Plantin)還有:勞克斯和盧茲(Lauxandleuz)阿蘭和卡理蒂(AllenandCarletti)……201027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效應”是公允價值會計備受關注的最主要原因,但它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順周期效應”應歸因于財務報告與金融資本監管政策的關連性。市場估值持續下跌可能源于財務報告與金融監管制度的關連性和次貸產品的復雜性,或者是危機初期市場的過度反應。——于永生(2009.9)(二)公允價值是否有順周期效應?在金融危機中,公允價值如實刻畫會計對象的“波動性”……所謂的“順周期效應”只是金融界等利益集團強加給公允價值的“莫須有”的罪名。——張榮武、伍中信(2010.1)201028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另一項成本就是,助長了銀行信貸的內在周期性,并導致經濟周期更為明顯。——羅勝強(2006.9)(二)公允價值是否有順周期效應?公允價值會計的使用存在監管套利的空間,一些金融工具沒有合理的初始確認,這必然加大風險管理和估值模型的順周期性。——徐晟(2009.5)公允價值具有顯著的順周期性效應。……當市場處于極端的情況時,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會把問題嚴重地放大。——劉思淼(2009.8)201029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公允價值會計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機制傳導順周期效應

:——資本監管——風險管理——心理反應——黃世忠(2009.11)(三)如何解釋順周期效應的傳導機制?公允價值順周期效應的傳導機制:——銀行業的特點是風險產生的根源——信息不對稱使得投資者未能有效識別和抵制風險——公允價值的固有特性使得金融監管失效——張先敏、王竹泉201030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從會計層面提出的應對順周期效應策略,本質上屬于權宜之計;從監管層面提出的應對順周期效應策略,具有標本兼治的性質。——黃世忠(2009.11)(四)如何解決問題?應深入研究新的資本監管要求與公允價值計量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找出應對之策。

——羅勝強(2006.9)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應該合作,在現行金融監管制度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設計及時有效的“斷路器”機制,校正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順周期行為,……。——陳旭東、逯東(2009.10)原則:會計與金融監管協調201031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動態減值準備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和緩減順周期效應。——徐晟(2009.5)改進減值準備補充資本金——陳旭東、逯東(2009.10)具體:

改進金融監管變靜態監管為動態監管,變時點監管為時期監管。

——張先敏、王竹泉201032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我國當前缺乏一份詳細規范公允價值計量技術、并具有很強可操作性的執行指南提高會計人員和評估人員的整體素質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改進以內部估值取代市場價格(因缺失流動性而致有價無市的特定金融資產)完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金融資產減值方法由已發生損失模型改為預期損失模型——FASB/IASB具體:改進會計準則修改銀行貸款損失會計準則,以使銀行打破商業周期模式,更有預見性地預留損失準備金。——奧巴馬政府《全面重整美國金融監管架構的改革方案》201033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公允價值信息的可視化披露方案。——張先敏、王竹泉保證公允價值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必須依賴于有效的管制安排。——孫麗影、杜興強(2008.11)規范和改進表外資產項目的處理。——陳旭東、逯東(2009.10)具體:完善信息披露201034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五)進一步思考……完善公允價值會計的根本目的何在?上述改進措施是否都是合理的可行的?132會計準則應如何作用于金融穩定?201035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上述改進措施是否完全可行?有些措施是有積極意義而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有些措施可能還需要時間和進一步的研究有些措施則尚有明顯弊端資本充足率平均值或加權平均值該如何計算,以多長時間為計算周期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張先敏、王竹泉監管部門所倡導的動態撥備法,為銀行管理層提供了難以監督的自由裁量權,可能誘導他們從事收益平衡化游戲,這不僅會降低銀行的會計信息質量,還可能在短線和長線投資者之間產生不公平的財富轉移。FASB和IASB從會計層面提出的應對順周期效應策略,既傷害準則制定機構的獨立性,更有損會計的專業性和嚴肅性,不僅加大了會計信息的監督成本,而且賦予金融機構管理層更大的盈余操縱空間。FASB和IASB擬議中的擴大公允價值應用范圍的建議方案,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混合計量波動,但由此加大估計誤差波動所帶來的降低會計信息質量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黃世忠(2009.11)201036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2.會計準則應如何作用于金融穩定?改進會計準則提高信息質量投資者掌握決策信息增強信心有利于全球金融穩定美化公司財報促進金融穩定——SEC委員埃利斯·瓦爾特——SEC首席會計師詹姆斯·科洛克——FASB主席羅伯特·赫茲201037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降低“順周期”不應成為會計準則制定的目標和考慮因素。

——SEC委員埃利斯·瓦爾特——SEC首席會計師詹姆斯·科洛克——FASB主席羅伯特·赫茲2009年12月7-9日于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2009年年會將SEC的注意力從滿足投資者對公正、透明的會計信息的需求轉向專門應對銀行危機,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會計準則改進應避免:描繪虛假的金融穩定混淆真實經濟周期的影響、掩蓋風險管理或監督的薄弱環節、對不同行業或企業厚此薄彼。

——FASB主席羅伯特·赫茲2009年12月7-9日于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2009年年會3.完善公允價值計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01038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四、應用難題與挑戰(一)公允價值會計的八大難題(二)公允價值帶來的挑戰參考資料: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黃世忠教授講座資料201039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一)公允價值會計的應用難題關聯交易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資產減值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雙重上市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交叉持股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極度投機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公允價值會計下的稅收征管問題公允價值會計下的利潤分配問題公允價值會計下的績效評價問題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公允價值應用帶來的問題201040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1.關聯交易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關聯方之間達成的交易價格能否作為公允價值?201041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2.資產減值下公允價值的確定(1)焦點問題:資產減值準則可操作性有多大?(2))亟待解決的問題測算單項長期資產或資產組的現金流量,可行性有多大?是否符合成本與效益原則?是否符合中國企業的管理慣例?資產組的確定及減值準備的計提商譽減值測試問題銀行、保險業的金融資產減值確定問題201042第二講公允價值會計3.雙重上市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問題焦點問題A股和H股公開市場報價存在重大差異時,如何確定公允價值?亟待解決的問題同一家上市公司,其發展前景、風險和回報、治理結構完全一致,只是由于上市地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