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_第1頁
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_第2頁
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_第3頁
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_第4頁
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第一節植物的繁殖第二節花第三節花藥的發育和花粉粒的形成第四節胚珠的發育和胚囊的形成第五節

開花、傳粉與受精第六節種子和果實第七節

被子植物生活史第一節植物的繁殖一、繁殖的概念:植物體通過一定的方式,從它本身產生新的個體來延續生命,稱為繁殖。植物繁殖的類型:

營養繁殖:營養體從母體分離出去,形成新個體。無性繁殖:形成無性繁殖細胞(孢子)。有性繁殖:形成有性生殖細胞—配子,由配子融合形成的合子發育形成新個體。二、被子植物營養繁殖和有性生殖

(一)營養繁殖及其在生產中的運用

⒈自然營養繁殖:植物自然產生的塊根、鱗莖、塊莖、根狀莖等營養變態器官。

⒉人工營養繁殖:

⑴分離繁殖:由植物體的根狀莖、根蘗、匍匐莖等產生的新植株,人為分割后移栽的方法。

⑵扦插:利用植物體的一段莖、葉或根,在排水良好的基質上,使其生長出愈傷組織,并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等,從而形成新個體的方法。

⑶壓條:選取靠近地面的枝條,將其壓入土中,當產生不定根后,再從母體上分離。

⑷嫁接:選取植物體的枝條或芽,移接到另一株帶根的植物體上,使二者相互愈合,共同生長的方法。被接的植物(帶根的)稱砧木,接上去的枝條或芽稱接穗。

①靠接:②枝接:③芽接:

(二)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生殖是植物最高等的生殖方式,它是由兩性配子融合后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發育成新的植物體的方式。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在花內進行,兩性配子—精細胞和卵細胞,經傳粉和受精過程,形成胚,再由胚形成新的植物體。

第二節花一、花的概念和花的組成(一)花的概念花是不分支的變態短枝,是枝條的節間極度縮短和葉變態以適應生殖功能。花的組成部分

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組成。

其中雄蕊和雌蕊是花中具有生殖功能的重要部分。花被具有保護和引誘昆蟲的作用。(二)花的組成1花柄(花梗)著生花的小枝。

花托:

節間縮短的枝端。一般呈膨大狀:圓柱狀(木蘭)凸起如覆碗狀(草莓)倒錐形(蓮)凹陷呈碗狀(桃)盤狀(柑桔)向上延伸成柄狀(花生)。功能:著生變態葉即花被。

倒錐形(蓮)2、花被花萼、花冠合稱。(1)花萼合萼(萼筒)離萼(2)花冠:由花瓣組成,保護雌、雄蕊。

合瓣花離瓣花薔薇型花冠花瓣5片或更多、分離。十字花冠花瓣4片、分離,十字形排列。花冠的類型蝶型花冠花瓣5片、離生、↑、旗瓣、翼瓣龍骨瓣,如豆科植物。漏斗狀花冠花瓣5片,全部合生成漏斗狀,如牽牛花。唇型花冠花瓣5片,基部合生、上部分成二唇形,↑,如唇形科植物。距形花冠——飛燕草、漢金蓮高腳碟狀花冠:如水仙、丁香。鐘形花冠:花冠筒短而粗,上部鐘形,如桔梗科壇狀花冠:如黑棗。輻射狀花冠:如番茄,茄的花。舌狀花冠:花瓣基部連合成短筒,上部連生并向一邊開展成扁平狀,如向日葵的盤邊花。管狀花冠:花瓣連合成管狀,如向日葵的中央花。按花被組成狀況分:(1)兩被花:同時具有花萼、花冠。如白菜、月季。(2)單被花:一朵花只有花萼而無花冠或花萼、花冠顏色相同的花。如菠菜、藜、百合。(3)無被花(裸花):一朵花中花萼、花冠均缺。如楊、柳。(4)重瓣花:一些栽培植物中花瓣層數增多的花。如月季、榆葉梅、碧桃。兩被花無被花等被花芍藥:重瓣花4.按花被排列狀況分:(1)輻射對稱花(整齊花;*):一朵花的花被片的大小、形狀相似,通過它的中心可以切成兩個以上的對稱面。如桃、李、油菜。(2)左右對稱花(不整齊花;↑):一朵花的花被片的大小、形狀不同,通過它的中心只能按一定的方向,切成一個對稱面。如唇形花、蝶形花。輻射對稱花兩側對稱花輻射對稱花(二)花被的卷疊方式1.旋轉狀:花瓣或萼片彼此以一邊覆蓋相鄰一片的一邊而成回旋狀,如夾竹桃的花冠。2.覆瓦狀:花瓣或萼片的邊緣彼此覆蓋類似旋轉狀,但其中有1片完全在外面,1片的兩邊完全在內面,如山茶的花萼。

花被的卷疊方式,主要指花瓣或花冠裂片,或萼片在花芽內卷折的方式。3.重覆瓦狀:花瓣或萼片的邊緣彼此覆蓋類似旋轉狀,但其中有2片完全在外,2片完全在內面。如桃、杏的花冠。4.鑷合狀:各花瓣或萼片的邊緣互相接觸,狀似鑷尖相對合,而不相覆蓋,如桔梗的花冠。3、雄蕊群:一朵花內所有的雄蕊總稱。數目不定。花絲:細長,支持花藥花藥:囊狀結構,形成花粉粒雄蕊雄蕊類型:離生雄蕊(桃);單體雄蕊(棉花);二體雄蕊(大豆)多體雄蕊(蓖麻);聚藥雄蕊(菊科);二強雄蕊(唇形科);四強雄蕊(白菜);冠生雄蕊(茄)雄蕊的類型:花藥開裂方式縱裂瓣裂孔裂花藥在花絲的著生方式:全著藥基著藥背著藥丁字藥個字藥廣歧藥花藥的開裂方式及花藥在花絲的著生方式柱頭:接受花粉雌蕊花柱子房子房壁子房室:胚珠,胎座一朵花內所有的雌蕊總稱,但多數只有一個。

心皮:構成雌蕊的單位,具有生殖作用的變態葉4、雌蕊群: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柱頭、花柱和子房3部分組成的。不同種類的植物其雌蕊的類型、子房的位置、胎座的類型常有不同。(1)雌蕊的類型雌蕊是由變態葉卷合而成的,這種變態葉稱為心皮。心皮的邊緣連接處叫腹縫線,它的背部(相當于葉的中脈處)稱背縫線。根據雌蕊心皮的數目和離合,雌蕊可分為以下類型(如下面兩圖所示)。單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個雌蕊,此雌蕊只由一個心皮構成稱單雌蕊,如桃、李等。合生雌蕊:一朵花中只有一個雌蕊,此雌蕊由2個以上的心皮卷合而成,稱為合生雌蕊,又稱復雌蕊,如柑橘等。離生雌蕊:一朵花中有數個彼此分離的雌蕊稱為離生雌蕊,如木蘭、毛茛等。根據組成雌蕊的心皮數目,離合情況分為:(1)單雌蕊:1個雌蕊/朵花,1個心皮/雌蕊例:桃(2)離生雌蕊:數個雌蕊/花朵,1個心皮/雌蕊例:草莓(3)合生雌蕊:1個雌蕊/朵花,2個以上心皮/雌蕊例:棉A.離生雌蕊,各心皮完全分離,著生在同一花托之上;B—D.合生雌蕊(B.子房連合,柱頭和花柱分離;C.子房和花柱連合,柱頭分離;D.子房、花柱和柱頭全部連合A、B、C.表示由一片張開的心皮逐步內卷,邊緣進行愈合的程序1.心皮;2.心皮上著生的胚珠;3.心皮的側脈;4.心皮的背脈;5背縫線;6.腹縫線雌蕊的類型(2)子房的位置根據子房在花托上著生位置及花托的連合程度,子房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子房上位:子房僅以底部與花托相連,叫子房上位。子房上位分為兩種情況:如果子房僅以底部與花托相連,而花被、雄蕊著生底部子房叫子房上位下位花,如玉蘭、紫藤等。如果子房僅以底部和杯狀花托的底部相連,花被與雄蕊著生于杯狀花托的邊緣叫子房上位周位花,如桃、李等。子房半下位:又叫子房中位。子房的下半部陷于花托中,并與花托愈合,子房上半部仍露在外,花的其余部分著生在花托邊緣,故也叫周位花,如接骨木、忍冬等。A.子房上位(下位花);B、C.子房中位或半下位(周位花);D、E.子房下位(上位花)子房位置的類型1.子房上位下位花(刺槐)2.子房上位周位花(李)3.子房下位周位花(馬齒莧)4.子房下位上位花(犁)(3)胎座的類型胚珠通常沿心皮的腹縫線著生于子房上,胚珠著生的部位叫胎座。胎座的類型如下圖所示。邊緣胎座:單雌蕊,子房一室,胚珠著生于腹縫線上,如豆類。側膜胎座:合生雌蕊,子房一室或假數室,胚珠著生于心皮的腹縫線上,如冬瓜等。中軸胎座:合生雌蕊,子房數室,各心皮邊緣聚于中央形成中軸,胚珠著生于中軸上,如柑橘等。特立中央胎座:合生雌蕊,子房一室或不完全的數室,子房室的基部向上有一個短的中軸,但不到達子房頂,胚珠著生于此軸上,如石竹等。基生胎座和頂生胎座:子房一室,胚珠一枚,著生于子房的基部或頂部,前者有菊科植物,后者如桑等。胎座的類型1.邊緣胎座;2.側膜胎座;3、4.中軸胎座;5、6.特立中軸胎座(石竹屬);7.頂生胎座(榆);8.基生胎座(菊科)組成雌蕊的變態葉心皮背縫線腹縫線:胚珠雌蕊形成過程幾個概念

(1)

心皮:是構成雌蕊的單位,相當于大孢子葉而包被胚珠的花器。心皮通常有“三束”和“二線”:即一條背維管束,兩條腹維管束。一條腹縫線,一條背縫線。

(2)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是由心皮所構成,著生在花托上。

(3)子房室:是子房的中空部分。

(4)

胚珠:是著生在子房內的卵形小體,是由心皮內表面沿腹縫處形成的突起發展演變而成,相當于產生大孢子的大孢子囊。由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和合點等幾部分組成。

(5)胎座:著生胚珠的部分常形成肉質突起,稱為胎座。

花的的形態1.按花的組成狀況分:(1)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均具有。如:桃、杏。(2)不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任缺其1-3部分的。如楊樹的雄花,黃瓜的雌、雄花。2.按雌、雄蕊組成狀況分(1)兩性花:雄蕊、雌蕊都存在且正常發育。如桃。(2)單性花:雄花、雌花。

雌雄同株:如瓜類、玉米。

雌雄異株:如楊樹、大麻。(3)中性花:一朵花中,雄蕊、雌蕊均不完備或缺少

的。如碧桃。(4)雜性花:一種植物既有單性花又有兩性花。如五角楓、臭椿。(5)孕性花:能結種子的花,即雌蕊發育正常的花。(6)不孕性花:不結種子的花,即雌蕊發育不正常的花

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過程1.前分化期(A,B)2.萼片形成期(C,D)3.花瓣形成期(E,F)4.雌、雄蕊形成期(G,H,I)5.子房、花藥形成期(J,K)花各部分結構的多樣性及其演化1、花各部分的數目變化:由多而無定數→少而有定數。花各組成部分有相對固定數目。如雙子葉4、5或4、5倍數;單子葉3或3倍數。

2、花各部分的排列方式變化:由螺旋式→輪狀排列。

3、花的各部分離、合變化:由分離→部分連合→全部連合。

4、子房的位置變化:上位子房(下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下位子房(上位花。)

5、花的對稱性變化:輻射對稱花(整齊)→兩側對稱(不整齊花)。

4、禾本科植物的花:

禾本科植物花的形態與一般被子植物的花不同,花被退化為漿片,只有雌蕊和雄蕊.花的兩側有內、外稃各一枚,共同組成小花。一至多朵小花一對穎片和小穗軸組成小穗。多個小穗構成花序.但不同植物小花、小穗的數目不盡相同。

總穗軸小穗

按解剖循序依次是:穗狀花序

小穗

穎片(外穎、內穎)

稃片(外稃、內稃)

漿片(2)

雄蕊(3)

雌蕊(1)花被

外穎小穗軸外稃雄蕊柱頭內稃雌蕊漿片內穎小麥小穗結構示意圖芒三、花程式與花圖式1.花程式:把花的形態結構用符號及數字列成類似數學方程來表示的。(1)使用的符號及其表示的意義

Ca花萼(Calyx)或用KCo花冠(Corolla)或用CA雄蕊群(Androecium)

G雌蕊群(Gynoecium)

P花被(Perianth)花萼、花冠無明顯區別。

1、2、3、4……表示各部分數目,輪數。∞表示數目多而不固定。0表示缺少或退化。()表示同一花部彼此合生;不用此符號者為分離。+表示同一花部的輪數或彼此有顯著區別。G

表示上位子房。G

表示半下位子房。G表示下位子房。G(3:3:2)心皮數目子房室數目每室的胚珠數目↑表示兩側對稱花(不整齊花)﹡表示輻射對稱花(整齊花)表示雄花表示雌花♀♂♀↑表示兩性花(2)花程式舉例↑♀↑K(5)C1+2+2A(9)+1G1:1:∞白菜:♀↑﹡K4C4A4+2G(2:2:∞)刺槐:十字花科CruciferaeK2+2C2+2A2+4G

(2:1)茄科Solanaceae*K5C(5)A5G

(2:2)百合科Liliaceae*P3+3A3+3G

(3:3)菊科Asteraceae↑K0-∞C(5)A(5)G(2:1:1)蠶豆的花程式:↑K(5)C1+2+(2)A(9)+1G1:1柳的花程式:↑K0C0A2;?

K0C0G(2:1)♂♀

2.花圖式:

用花的橫切面的簡圖表示各部關系。

花的橫切面簡圖表示花的各部分輪數,數目,排列,離合關系。四、花序花在總花柄上有規律的排列方式。單生花——花單生與枝頂或葉腋。花序——許多花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在花軸上形成花序。花軸——花序的主軸。總苞——花序基部一個或多數變態葉。總苞片——花序基部每一個變態葉。1.無限花序

類似總狀分枝,花軸頂端不斷增長形成新花,開花順序自下向上。如花序軸扁平,則由外向心開放。是一種邊開花邊形成花的花序。總狀花序穗狀花序傘房花序傘形花序肉穗花序柔荑花序頭狀花序隱頭花序圓錐花序也叫復總狀花序復傘形花序(傘形科)復穗狀花序(小麥)復傘房花序:山楂。2.有限花序又稱聚傘花序。其花軸呈合軸分枝或假二叉分枝方式,即花序軸頂端先形成花,且先開放,開花順序是自上而下或由中心向周圍。(1)單歧聚傘花序(花序成合軸分枝式)蝎尾狀聚傘花序(黃花菜)鐮狀聚傘花序(紫草科)(2)二歧聚傘花序花序成假二叉分枝式,如石竹科、龍膽科。(3)多歧聚傘花序(如大戟科)(4)輪傘花序聚傘花序著生在對生葉的葉腋,花序軸及花梗極短,成輪狀排列,如唇形科(夏至草、薄荷、益母草等)的花序。3.混合花序同一花序同時生有無限花序和有限花序。如主軸為無限花序,側軸為有限花序。(如大蔥、五角楓)花序的總結(一)無限花序:(總狀花序類)開花順序自下而上,或自外而內。⒈總狀花序:小花梗近等長,排列在花序軸的兩側。⒉傘房花序:小花梗不等長,排列在近同一平面上。⒊傘形花序:小花梗等長,著生在花序軸的頂端。⒋穗狀花序:小花無梗,排列在花序軸的兩側。⒌葇荑花序:小花為無柄的單性花,常無花被,花須常下垂。⒍肉穗花序:花序軸粗短而肥厚,上著生無柄單性花。⒎頭狀花序:花序軸扁平,稱花序盤,開花順序從外至內。⒏隱頭花序:花序軸肥大而內凹,小花無柄,著生在內凹的壁上。復合花序的種類:⑴圓錐花序:⑵復穗狀花序:⑶復傘形花序:⑷復傘房花序:⑸復頭狀花序:總狀花序傘房花序傘形花序圓錐花序復傘形花序穗狀花序葇荑花序復穗狀花序頭狀花序隱頭花序肉穗花序(二)有限花序開花順序自上而下或自內而外。⒈單歧聚傘花序:主軸頂端先生一花,然后在主軸下方形成一側枝,同樣在頂端開花,依次下去。又可分為蝎尾狀聚傘花序和卷傘花序(螺狀聚傘花序)。⒉二歧聚傘花序:主軸下形成兩分枝。⒊多歧聚傘花序:分枝在三個以上。多歧聚傘花序單歧聚傘花序第三節雄蕊的發育及構造(一)花藥的發育構造與花粉粒的形成

1.雄蕊的發育雄蕊原基頂端:花藥基部:花絲外:一層表皮內:基本組織(維管束)2、花藥的結構

花藥是產生花粉的主要部分,一般由四個花粉囊組成(也有兩個)分左、右兩半,中間由藥隔相連,從花絲通入一條維管束與藥隔相連,(主要提供養料,水分)囊外由囊壁包圍,內生許多花粉粒,花粉粒(小孢子)成熟后,同一側的隔壁消失而上,下連通。花藥開裂(縱,橫,孔,瓣裂)花粉粒散出,開始傳粉。3、花藥的發育幼嫩細胞孢原細胞初生壁細胞造孢細胞花粉母細胞纖維層中層(逐漸消失)絨氈層(逐漸消失)平周分裂

花藥的起源:最初在花托上產生雄蕊原基成為早期的花藥頂端發育:外為一層原表皮細胞以后發言成表皮內為形狀相似具有高度分裂能力的薄壁細胞,由于四個角隅細胞分裂速度快而形成四棱的外形即花藥的雛體。每棱的表皮下出現一個或幾個體積較大的細胞稱為孢原細胞,經常平周分裂產生二層:

周緣細胞緊貼表皮又稱初生壁細胞,以后發育變化與表皮一起構成花粉囊的壁層。造孢細胞,有絲分裂形成花粉母細胞花藥中部細胞分裂分化為藥隔和維管束。4.花粉粒的形成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單子葉植物)花粉母細胞(小孢子母細胞)四分體雙子葉植物(多邊形)單子葉植物(圓形)單子葉植物(同一平面)雙子葉植物:(四分體)減數分裂減數分裂的意義:影響因素:低溫;干旱;光照不足。外形標志:未經減數分裂的花藥,表皮無色;經過減數分裂的花藥,表皮呈現

特有顏色。如:梨——紫紅色;蘋果——黃色桃——黃色后漸變紅色(二)花粉粒的發育單核花粉粒二核花粉粒3-細胞花粉花粉粒萌發花粉粒的發育過程花粉母細胞(小孢子母細胞)四分體花粉粒(單核)(小孢)二核花粉粒(雄配子體)營養細胞生殖細胞兩個精子(雄配子)減數分裂花粉粒的類型:2--細胞花粉粒:成熟花粉粒內只含有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3—細胞花粉粒:生殖細胞在花粉粒成熟前,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形成兩個精細胞。成熟花粉粒內有三個細胞。

(三)花粉粒的形態與構造1.形狀:多種多樣。2.大小:直徑10-50

m之間。花粉壁的結構:

成熟花粉粒有內、外兩重壁。外壁質地堅硬,缺乏彈性,主要構成物質是孢粉素。并含有類胡蘿卜素、類黃酮素和脂類、蛋白質等物質。在花粉粒外壁上,常有一些孔和溝槽,稱萌發孔、萌發溝。內壁較薄,有彈性,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蛋白質等組成。(四)花粉生活力1.幾小時、幾天、幾個月。2.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的生活力要強。3.3-胞花粉比2-胞花粉的壽命要短。貯藏:低溫、干燥,缺氧。花粉敗育花藥成熟后,一般都能散放正常發育的花粉粒,但由于種種內在和外界因素的影響有時散出的花粉沒有經過正常的發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這一現象稱為花粉敗育。其原因為:

外:溫度過低,嚴重干旱等。

內:減分不正常,營養不良,花粉不能健全發育,絨氈層細胞作用失常。

雄性不育

在正常自然條件下,個別植物由于內在遺傳,生理等原因,花中的雄蕊發育不正常,無生育能力的現象。三種類型:一是花藥退化、干癟或僅殘存部分花絲。

二是雖有花藥,但花藥內無花粉,

三是花藥瘦小,產生的花粉敗育。

雄性不育的植物在進行雜種優勢的育種工作中,可利用作母本,免去人工去雄。

第四節雌蕊的發育及構造(一)柱頭和花柱雌蕊原基上部:花柱基部:子房生長分化柱頭柱頭為接受花粉的地方1.柱頭外:表皮內:基本組織角質層表膜:蛋白質薄膜B:類型

空心花柱:花柱道,如油茶,百合。

實心花柱:引導組織,如核桃,煙草。A:結構:外:表皮內:基本組織2.花柱子房橫切面結構(二)胚珠的發育與構造背縫線:一個大維管束腹縫線:小維管束——胚珠核桃:2心皮,1室,1胚珠百合:3心皮,3室,胚珠多數子房外:子房壁內:子房室——胚珠內外:表皮中間:基本組織1.子房的發育與構造2.胚珠的發育與構造胎座胚珠原基珠心基部:珠柄珠被外珠被內珠被珠孔合點(珠被珠心愈合處)胚珠組成:珠被、珠心、珠孔、珠柄、合點。兩側細胞分裂加快上部胚珠的發育過程胚珠的類型由于胚珠在生長時,珠柄和其他各部分的生長速度不同,位置不同,有以下幾種:

1、倒生胚珠:胚珠180旋轉,珠孔與珠柄同側。2、直生胚珠:珠柄,珠心,珠孔三者位于縱列線上,孔與柄相對。

3、橫生胚珠:胚珠90旋轉,與珠柄成直角,珠孔偏向一側。

4、彎生胚珠:胚珠下部直立,上部扭轉,使胚珠上半彎曲胚孔下。

近珠孔端內方的珠心表皮下出現——孢原細胞(特點:體大、質濃、核大)。

進行平周分裂產生:

周緣細胞——進行平周、垂周分裂形成多層珠心細胞;

造孢細胞——不分裂,直接長大成胚囊母細胞(大孢子母系胞2N)減數分裂形成四分體(一個發育,近珠孔三個消失)成單核胚囊核裂一次成二核胚囊核裂二次成四核胚囊核裂三次成八核胚囊最后成雌配子體(成熟胚囊)這種類型屬于單孢型胚囊(被子植物70%以上屬此類),此外還有雙孢型胚囊,四孢型胚囊。(三)胚囊的發育與構造

單核胚囊(大孢子)二核胚囊四核胚囊八核胚囊八核成熟胚囊

卵細胞是高度極化的細胞,表現在其近珠孔端的壁較厚,近合點端逐漸變薄,最后消失。卵細胞是直接參與生殖的細胞。助細胞也位于珠孔端,和卵細胞合稱卵器。它也是具有高度極性的細胞,壁的特征同卵細胞,另外,其珠孔端細胞壁上有絲狀器。助細胞的功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吸收和轉運營養物質;②引導花粉管定向生長;

③為花粉管進入和釋放內容物的場所。

中央細胞是胚囊內最大的一個細胞,細胞高度液泡化,它是胚囊營養物質貯藏的場所。同時,能從周圍珠心組織內吸取營養物質。在受精過程中,與精細胞結合,發育成胚乳。反足細胞是胚囊中變異最大的一群細胞,在形成過程中,常因胞質分裂不完全,而形成“合胞體”。主要功能:吸收珠心組織營養物質,并轉運給胚囊。單核胚囊(大孢子)N胚囊的發育與構造孢原細胞2N胚囊母細胞(大孢子母細胞)2N四分體N二核胚囊N四核胚囊N八核胚囊N成熟胚囊(雌配子體)卵細胞(雌配子),N,1個助細胞,N,2個反足細胞,N,3個中央細胞(兩個極核或一個次生核,2N,1個)減數分裂三個消失一個發育胚囊母細胞形成胚囊的過程,可能有三種情況:⒈單孢型胚囊:(蓼型或正常型)⒉雙孢型胚囊:⒊四孢型胚囊:(貝母型)胚囊母細胞四分體三個退化,另一個形成胚囊八核胚囊七細胞成熟胚囊減數分裂三次有絲分裂只有核分裂單孢型胚囊的發育雙孢型胚囊的發育胚囊母細胞二分體一個退化,另一個分裂后形成雙核,進一步形成胚囊八核胚囊七細胞成熟胚囊減數分裂胚囊母細胞形成四核細胞八核胚囊七細胞成熟胚囊減數分裂三個單相核合并,另一個仍為單核。四孢型胚囊的發育以單孢型胚囊(蓼型胚囊)為例:

周緣細胞形成珠心一部分或退化消失。造孢細胞胚囊母細胞四分體

7細胞或8核胚囊孢原細胞(2N)(N)(N)(N)(N)(2N)(2N)(2N)卵細胞1個助細胞2個中央細胞1個(極核2個或次生核1個)反足細胞3個到多個(N—多N)減數分裂三次有絲分裂(二)胚囊的形成與結構單核胚囊(N)第五節開花與傳粉

(一)開花:

1.概念:當雄蕊當中的花藥和雌蕊當中的胚囊達到成熟時,花萼、花冠張開,進入開花傳粉階段。2.開花時間開花年齡:開花季節:開花期:(二)傳粉

1.概念:開花以后,花藥開裂,花粉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的過程。

2.傳粉方式:

A:自花傳粉——閉花受精林業上:同一植株內的傳粉。果樹栽培上:同一品種內的傳粉。

B:異花傳粉:林業上:不同植株內的傳粉。果樹栽培上:不同品種之間的傳粉。3.傳粉媒介:

風,昆蟲,水,鳥A:風媒花:花被小,不具鮮艷花被或無花被,無蜜腺及香味;花粉量大,花粉粒小、輕、光滑;柔荑花序;花絲細長;柱頭呈羽毛狀,早春開花,先花后葉。如楊、柳。蟲媒花B:蟲媒花:具鮮艷花被,有蜜腺及香味;花粉粒大、具花紋;兩性花。昆蟲種類:蜂、蝶、蛾、蟻、蠅等。C:水媒:水生植物如金魚藻、黑藻。D:鳥媒:蜂鳥。E:人工輔助傳粉水媒花4.自花傳粉與異花傳粉的生物學意義

自花傳粉有害,異花傳粉有益。5.植物對異花傳粉的適應

A:雌雄異株:單性花,如楊、柳、杜仲。

B:雌雄異熟:兩性花,但雌蕊、雄蕊異熟。如泡桐,木蘭,柑橘。

C:柱頭異長:長柱花:花絲短,花柱長。短柱花:花絲長,花柱短。

D:柱頭具選擇性(一)花粉粒的萌發和花粉管的生長

1花粉與柱頭的相互識別

2花粉管的生長及精子的形成

3受精

合點受精珠孔受精五、受精1.花粉粒與柱頭的識別花粉壁蛋白;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