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液化是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疑兇_第1頁
地基液化是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疑兇_第2頁
地基液化是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疑兇_第3頁
地基液化是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疑兇_第4頁
地基液化是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疑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基液化是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疑兇[摘要]在事故調查中往往沒有地震方面的專家參與,所以施工現場先天易液化的地基容易被忽視,同時后來重載重車來往造成的振動波(類似地震波)也容易被忽視,故而導致建筑物傾覆的原因沒被定性為地基液化。[關鍵詞]地基液化;事故;傾覆;地震波1、地基液化在發生地震時,由于地震波的影響,建筑物下方的地基產生液化現象,即地震波振動引起地基顆粒的懸浮,超靜孔隙水壓力急劇升高,地基的強度喪失,地基呈液體流動狀態,稱為液化現象。地基液化時,樁側摩阻力將完全喪失,并且液化的地基失去了承重能力(此時就像筷子插在稀泥里,兩者都不能承重),最終導致了建筑物倒塌、下陷、傾覆。請見下圖1:圖1地基液化原理示意圖2、案例列舉1964年日本新瀉地震(請見下圖2)、美國阿拉斯加地震均引起飽和砂土液化和地基失效,及5.12大地震中宏達集團化工廠地基下有河道暗浜的遺址,在地震波作用下,造成了地基液化而導致地基失效,造成結構大規模破壞。(圖3為地基液化造成的建筑物傾斜)圖21964年日本新瀉地震圖圖3地基液化造成的建筑物傾斜圖3、蓮花河畔7號樓案例分析而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地基液化導致建筑物傾覆的事例不多,同時非地震重災區的非常有經驗的建筑專家也對此往往極少接觸,并且在事故調查中往往沒有地震方面的專家參與,所以施工現場先天易液化的地基容易被忽視,同時后來重載重車來往造成的振動波(類似地震波)也容易被忽視,故而導致建筑物傾覆的原因沒被定性為地基液化。蓮花河畔大樓傾覆就極有可能是地基液化造成的。下面從十個方面來分析蓮花河畔的倒樓機理:首先,蓮花河畔7號樓地基具備液化的先天條件,如地基主要是暗浜和古河道;淤泥層達30米深;與河道較近;樁基放在粉砂層上;同時,現場也有類似地震波的強振動波存在,如6月26號上下半夜都有重土方車在現場往返運土;對7號樓快速卸土3米高,造成局部地區受力不均;7號樓前也出現了冒出泥泡(地基液化的典型現象是噴水冒沙,見圖4);現場有人看到大樓是先被頂起半分鐘之久,然后快速下挫,最后才傾斜、轟然倒下。對此現象,若用地基液化現象來解釋是很容易的:首先:7號樓地基存在液化的先天條件;其次:強震動波持續存在,造成7號樓地基開始液化;再次:對7號樓快速卸土造成局部受力不均衡,地基中的淤泥和地下水開始上涌,這個力量是很大的,同時地基液化造成了PHC樁側摩擦力為極小(就像插在稀泥里的筷子,很容易被拔動),即PHC樁已無抗拔力,所以7號樓被頂起(或是7號樓底部受力不均,造成一側沉降而另一側翹起),同時7號樓周圍也冒泥泡;圖3地基液化現象解析圖結果:淤泥與地下水的向上沖力不能持久,所以大樓又開始快速回落,回落過程不均勻及大樓重心過高造成傾覆,由于壓力差存在,再加上PHC樁不抗剪力,造成向壓力較小的南側傾斜、倒下。現對蓮花河畔傾覆倒樓事件和地基液化的現象做一對比分析,來論證蓮花河畔大樓傾覆是由于地基液化造成的,具體內容請見相應表格:表格1蓮花河畔事故過程vs地基液化表格2蓮花河畔事故過程信息來源表格3地基液化相關例證表格1蓮花河畔事故過程vs地基液化事故前后過程地基(砂土)液化階段序號實際情況信息來源(詳見表格二)地基液化特征相關例證(詳見表格三)與傾覆大樓符合程度1前期地質狀況1上海的地質主要是軟弱的黏性土和飽和的砂性土,易誘發地質災害1、2009.06.11地質勘查導報地基液化的內在成因是要有易液化的土地1、上海虹口區82號地塊也易產生砂土液化現象

2、5.12大地震中飽和沙土和飽和粉土容易液化

符合2倒樓的樁基放在地下約33米處,這一層為粉砂層2、2009.07.04新聞晨報

3粘粒含量不高的粉土也會在地震時發生液化3、2003.第3期水利學報(同濟)47號樓下面是暗浜和古河道4、2009.07.04新聞晨報

57號樓下面的古河道淤積層有30米深,5、2009.06.29重慶晨報

6該暗浜和古河道離河道較近地勘圖上顯示7PHC樁不抗剪力大家現在都知道8萬科的王石說:蓮花河畔的地基屬于典型的“豆腐地基”,一旦發生不均勻沉降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609年江蘇企業家高層峰會2后期人為情況1上海市水務局6.26整晚組織了40臺自重20噸的土方車載土20噸往返運11號樓北側及河道內的土方7、2009.08.14央視《新聞調查》地基液化的外在成因是要有地震波或類似地震波符合2甲方6.26晚組織同樣土方車運7號樓邊北側土方現場的人員3運土車往返造成類似地震波3、2001年8月上海某地鐵車站土體被擾動造成土方滑坡導致兩人死亡4該震動波造成暗浜及古河道開始液化,并嚴重擾動7號樓下土體5甲方6.26晚快速卸7號樓北側土3米高,導致另外一種受力不平穩現場的人員4、快速卸土導致受力不平穩事故前后過程地基(砂土)液化階段序號實際情況信息來源(詳見表格二)地基液化特征相關例證(詳見表格三)與傾覆大樓符合程度3事故發生過程1底樓地面直往外冒泥泡8、新華社報道,其他報紙也有轉載噴砂冒水5、和日本新潟地震中地基土體液化的情景相似符合2有人看到7#樓被頂起達半分鐘9、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第25期]3有人看到7#樓又突然下挫9、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第25期]無力支撐建筑物6、地基液化時,樁側摩阻力將完全喪失4最終結果1大樓由于重心過高,下挫過程又不均衡,導致大樓傾覆7、5.12大地震中宏達化工廠因地基液化倒塌符合2又由于壓力差的存在,最終導致向基坑側傾覆大家都知道了表格2事故過程信息來源序號資料來源資料內容12009.06.11地質勘查導報上海地表以下50米的范圍內,地層主要是軟弱的黏性土和飽和的砂性土,這種特殊的地質條件在實際建設中往往產生一系列復雜的地質災害。22009.07.04新聞晨報

事故調查組成員顧國榮同志表示,勘測數據表明,倒樓的樁基放在地下約33米處,這一層為粉砂層。32003.第3期水利學報(同濟)許多證據證明,粘粒含量不高的粉土也會在地震時發生液化。例如,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1999年臺灣臺中的地震中,也都有含有粉土發生液化的情況42009.07.04新聞晨報

事故調查組成員顧國榮同志指出,勘測結果表明,事故建筑物旁不僅有暗浜,還有一個古河道。52009.06.29重慶晨報

閔行區規劃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局長告訴本報記者,7號樓下面的古河道淤積層有30米深。前段時間上海的大雨,導致淀浦河河水的起伏,7號樓的樁基“被河水掏空了”。62009年江蘇企業家高層峰會萬科王石說:蓮花河畔景苑所在地的地基屬于典型的“豆腐地基”。在該地塊建房子,沉降問題在所難免,但一旦發生不均勻沉降就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72009.08.14央視《新聞調查》王克(上海市水務局堤防管理處處長):所以晚上組織了40臺車,抓緊把土方卸出去。8新華社報道,其他報紙也有轉載“挖著挖著,我們當中有人看到底樓地面直往外冒泥泡。憑經驗,我們認為有險情,大家立刻往地面撤。走上地面,只見這幢樓倒塌了。”(施工單位的員工)吳云標說。9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第25期]。“大約5點半,我突然覺得對面有棟樓浮上來了,”(事故現場附近某小區居民)劉根娣說,“過了幾十秒,這樓又沉下去了”,接著眼前一層灰,“轟”一聲悶響,整個樓板都震動了。表格三地基液化相關例證序號資料來源資料內容1《浙江地勘》--2009年第6期該QC小組針對研究課題所在地上海虹口區82號地塊易產生砂土液化現象,準確確定了該地塊場地液化等級2《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6月第26卷第2期(5.12大地震中)飽和沙土和飽和粉土是容易產生液化的土,那些整體傾斜的房屋(圖4)顯然是由于地基液化造成的。3《(上海)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警示錄》P1272001年,上海某地鐵車站工地,開挖范圍內淤泥質黏土平均厚度達9.65米,這種飽和軟土受百年一遇的暴雨擾動后,發生觸變,導致兩人死亡。42009.07.01新聞晨報閔行區建交委一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過重的堆土積壓此處,太快的搬移反而會導致另外一種不平穩,因此卸土工作不能求快,只能求穩。5網上有大量資料介紹日本新潟地震1964年6月日本新潟地震使很多建筑的地基失效、下沉,就是飽和松砂發生液化的典型事例。6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3期通過室內模型試驗,發現砂土液化時,由于孔隙水壓力的上升,土的結構重新調整,樁側摩阻力將完全喪失.7上海市地震局網站--心得體會--2009-10-26什邡市地震局局長張少松告訴上海地震局的同仁:5.12大地震中,宏達集團化工廠由于選址不合理,地基下有河道暗浜的遺址,因此在地震波作用下,造成了地基液化而導致地基失效,整幢樓垮塌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認為蓮花河畔大樓傾覆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地基液化,另外土體擾動也是重要誘因之一。若不用地基液化和土體擾動來解釋蓮花河畔傾覆現象,很多現象很難解釋:第一:很難解釋大樓先被頂起后下挫繼而傾斜最終才傾覆這個現象;第二:很難解釋7號樓在北側堆土達12米時未倒下,反而堆土被卸載到9米時才倒下;第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