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陶藝實驗報告_第1頁
第三周陶藝實驗報告_第2頁
第三周陶藝實驗報告_第3頁
第三周陶藝實驗報告_第4頁
第三周陶藝實驗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周陶藝實驗報告姓名:班級:學號:2011年12月26日,是大三周的陶藝學習與創作,這也是我們這個課程的最后一周。這一周的主題是“壺非壺”和我的“壺非壺”和自由創作所采取的都是之前兩周所學的技法做成的,但是我自己也嘗試過在轆轤轉盤上進行拉胚,在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我始終都失敗了。這一周,我們終于見識到傳說中的“轆轤拉胚成形”了,所以感到極為興奮。實驗開始實驗開始了,只見老師把一塊泥團放置在轆轤轉盤的中間,跟著用竹竿用力使勁把轉盤轉動,當轉盤達到一定的速度時,就可以放下竹竿讓轉盤自轉。“轆轤拉胚成形”講述與示范這樣就可以開始拉胚了,雙手按泥,使泥團始終保持在轆轤轉盤中心,兩手扶挾泥團兩側自下而上拉升形成柱狀。再把柱狀泥團下壓,反復拉壓泥柱幾次,使泥料處于干濕均勻。然后把泥團拉塑成口部略向內窩的泥柱,將手插入泥柱中心,由下而上,由內向外,均勻地用力慢慢推壓擴大內腔。不斷地修整,然后根據自己所需形態,拉胚成器具。這種方法要求的技術性比較強,對泥料的干濕、轉盤轉速及雙手的靈巧運用要求比較高,看著一些同學在老師示范與指導后嘗試拉胚,也不是做得很好。我想對于我們初學者是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方能掌握。“壺非壺”作品的名字是:《點滴珍貴》。作品的主題:主要說明水資源的重要性,在我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水都是那么的珍貴,要珍惜用水,人離請記得關閉水龍頭!作品介紹:作品的基本造型是以壺的造型構思。所謂“似壺又非壺”。它有著像壺一樣的造型,但是它缺乏像壺一樣的功能。主要運用了內挖空成形、團塊成形和泥條盤筑成形的方法。作品的造型主要以水管作為壺的底盤,水表作為壺身,水龍頭作為壺嘴。壺身是運用內挖空成形,壺的底盤是運用泥條盤筑成形,而壺口是運用團塊成形。它的寓意:當今社會,水資源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呼吁我們要好好對待水資源!生活中,每一滴一點水都會經過我們的水表,水表是計算我們用水所花費的金錢,所以“點滴是金錢”,請不要浪費水資源,用完水之后,請人離的時候,記得把水龍頭關緊。這只是需要我們舉手之勞,請珍惜水資源!自由創作作品的名字是:《天鵝壺》。作品的主題:中國人對茶道是很享受的,與此同時,有一套好而富有特色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帶人融入那種品嘗的氣氛,樂在其中!作品介紹:作品的基本造型是以天鵝的外形構思,主要運用了團塊成形和內挖空成形的方法來完成的。作品主要是由一個壺和三個杯子組成,它們都呈天鵝形狀,不過形態各異,大小不一,仿佛就像天鵝媽媽帶著三只活潑可愛的小天鵝。天鵝媽媽的外形比較特別,做起來也挺復雜的,開始我是運用內挖空成形,到了一定的部位和高度,就用團塊成形。天鵝的嘴作為壺嘴,尾巴分別做成了壺柄和壺蓋;三只杯子是小天鵝,它們是用團塊成形的,每只小天鵝的外形都不同,給人一種形象生動的感覺!我想,用這套茶具來品茶,一定增添不少樂趣。小結經過這一周的“壺非壺”和自由創作的制作,收獲蠻大的。這創作的日子里,我發現自己十分投入,陶泥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可以令我變得投入。我想:如果想要把一件事做好,你一定要喜歡上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