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區建設項目建議書_第1頁
某社區建設項目建議書_第2頁
某社區建設項目建議書_第3頁
某社區建設項目建議書_第4頁
某社區建設項目建議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建設工程【工程建議書】第頁總論1.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建設工程1.1.2工程業主本工程業主單位是武漢左嶺新城開發投資,武漢左嶺新城開發投資是經由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授權的,武漢左嶺地區的一級土地開發主體。公司作為左嶺地區投資、建設、運營、維護主體,通過對工程區域內的土地進行儲藏整理及一級開發,行使融資、代建、招商引資和產業投資等職能。武漢左嶺新城開發投資前期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出資4.5億元,湖北省科技投資出資5000萬元,分期投入。工程性質新建1.1.4工程建設擬建的工程位于左嶺新城內,左嶺新城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左鄰產業園南部,北坐長江南岸,南接高新大道,東達葛店開發區,西鄰花山生態新城和未來科技城,是未來武漢8+1城市圈開展的關鍵節點。本次規劃建設地塊為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規劃總面積為㎡〔以實測為準〕,還建房凈用地面積為㎡,建設位置為:科技二路以北、楊家咀路以東、卸甲路以西。1.1.5工程建設根據工程區域開展狀況及承辦單位提供的資料,確定該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還建房及配套設施。工程規劃凈用地面積㎡,分1#和2#地塊??偨ㄖ娣e㎡,其中,不計容建筑面積30㎡,含地下室30459.54㎡,架空層246.22㎡;計容建筑面積1㎡,包括:住宅建筑面積1㎡,配套商業建筑面積㎡,配套公共建筑面積1㎡。建筑占地面積7㎡,建筑密度1%,容積率3.71,綠地率35%。居住戶數1425戶,居住人數4560人。機動車總停車位1049個,其中地上266個,地下783個;非機動車停車位748個。擬新建住宅樓10棟,其中:1棟20層高層住宅樓,1棟25層高層住宅樓,1棟26層高層住宅樓,1棟27層高層住宅樓,6棟34層高層住宅樓;同時,配套建設道路、區域內給排水管網、供配電及消防、綠化等工程。主要建筑物和技術經濟指標見下表1-1、表1-2。表1-1建筑物匯總表地塊功能用房分類樓號層數首層建筑面積〔㎡〕計容建筑面積不計容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電梯數結構備注住宅面積商業面積配套公建面積地下室架空層形式1#地塊住宅樓〔7棟〕1-1#342框架-剪力墻1-2#252框架-剪力墻1-3#272框架-剪力墻1-4#342框架-剪力墻1-5#262框架-剪力墻1-6#341562框架-剪力墻1-7#342框架-剪力墻配電房、開閉所1磚混地下室1框架-剪力墻2#地塊住宅樓〔3棟〕2-1#-12-1#-2204框架-剪力墻2-2#34102框架-剪力墻2-3#-12-3#-2344框架-剪力墻配電房、開閉所1磚混地下室1框架-剪力墻合計246.22表1-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序號工程單位數值備注1規劃凈用地面積m240326.972總建筑面積m2180407.79不計容建筑面積m230705.76地下室建筑面積m230459.54架空層建筑面積m2246.22按一半面積計算計容建筑面積m2149702.03住宅m2145813.89商業m22368.78配電房、開閉所m2640.22消控室m2163.91環衛工休息站m266.90物業管理m2301.55社區效勞用房m2346.783建筑占地面積m27875.294建筑密度%19.535綠地率%356居住戶數戶14257居住人數人4560人/戶8機動車停車位個1049按輛/100m2地上個266地下個7839非機動車停車位個748按輛/100m210容積率——11計容總建筑面積m21.1.6工程實施進度根據總體規劃,從工程從其建設規模、資金來源、工程風險等方面綜合考慮,工程總建設期總共用18個月,即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1.工程總投資及資金來源1、工程總投資經估算,工程總投資萬元,其中:(1)工程費用:萬元,占84.64%;(2)工程其他費用:萬元,占7.96%;(3)預備費:萬元,占%;表1-3工程投資估算匯總表〔單位:萬元〕序號工程及費用名稱合計占總投資比例〔%〕一工程費用84.64%1建筑工程63.92%2公用配套工程10012.6318.46%3室外工程1227.502.26%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6%三預備費%四工程總投資100.00%2、工程資金來源:企業自籌。1.2主要編制原那么及依據編制原那么擬建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建設工程,為滿足各項功能,在左嶺新城還建房社區選址上修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平安衛生的還建房小區,對用地環境進行綠化,道路硬化,和考慮停車場,該工程建好后,可以解決左嶺新城拆遷安置戶1425戶的住房問題。編制內容應滿足以下原那么:1、建設總體布局要符合武漢市東湖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工程建設內容及建設規模,應能滿足武漢市城市開展需要;3、要充分利用擬選場地的地形條件,合理進行功能的劃分和布置,同時又要便于各功能區彼此間的聯系和溝通;4、建筑功能和立面形式,要符合武漢市住房的特點和氣息;5、各平面功能設施設計,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及技術標準要求。編制依據1、?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21-2021年〕?2、?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021-2021年〕?3、?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21;4、?左嶺新鎮還建社區四、五、六期規劃設計條件?;5、?左嶺新城還建社區四期規劃設計方案?;6、?投資工程可行性研究指南?;7、?建設工程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8、工程建設專業技術標準及標準9、建設業主提供的其它根底數據和資料;10、工程建議書的咨詢委托協議書。1.3工程建議書研究概要1.3.1工程建議書的編制范圍通過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建設工程提出的理由和過程,對工程建設背景分析和需求分析,提出工程建設的必要性;確定工程規模和主要功能設置,提出平安、消防和環保節能措施方案等,提出工程組織機構管理,確定工程建設工期,擬定工程實施進度方案,估算工程所需投資,擬定工程籌資方案和資金使用方案,得出結論并提出建議,供工程建設單位和有關部門決策。1.工程提出的理由根據

?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021-2021年〕,東湖示范區將構建

“一軸六心、三區兩城、兩楔多廊〞的空間結構。

“一軸〞:依托高新三路強化其快速通道作用

“集束式〞布局效勞中心及產業生活組團,打造東湖示范區東西向帶狀拓展的城市空間開展軸〞。

“六心〞:規劃魯巷、豹澥、花山、左嶺、流芳和牛山湖等六處公共效勞中心。其中,在左嶺沿高新二路布置高端的娛樂型、創新型、生活化的效勞設施,承當未來城的公共效勞職能。

規劃形成的13個居住片區,左嶺居住片是其中之一。為此,東湖示范區啟動左嶺片區舊城拆遷改造工作,為保障盡快完成拆遷安置,推動東湖示范區建設,提出左嶺新城還建房社區工程建設。工程建設的必要性1、工程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改善民生的需要;2、工程建設是武漢市社會經濟開展的需要3、工程建設是集約利用土地的需要4、工程建設是加快武漢市拓展城市開展空間的需要社會效益分析本工程作為推進東湖示范區構建

“一軸六心、三區兩城、兩楔多廊〞空間結構的規劃建設,也是對城鄉統籌、改善拆遷群眾的居住環境,改變群眾的生活方式,提高片區生態環境和居住價值具有積極作用,各級政府和當地群眾均大力支持本工程建設,工程建設帶來負面影響微小,按照相關環境保護措施可以得以解決,工程的實施帶來的社會綜合效益十分顯著。綜上,工程建設利國利民,其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經評價分析,無社會系統風險,社會評價可行。1.4綜合評價及結論本工程是一項利民、惠民的重點民生工程,其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建議上級部門盡快對工程進行立項,以便后續工作的開展,從而使該工程盡早開工建設,以更好、更快地發揮工程應有的社會綜合效益。第二章工程建設背景及必要性2.1工程建設背景圖2-1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劃結構圖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作為繼北京中關村之后國務院批準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成為深化高科技產業、驅動改革創新的國家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2021年,武漢·中國光谷規劃面積擴至518平方公里,并正式確定其“東進〞開展戰略。根據?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021-2021年〕,近期建設規劃形成

“一核四組團〞

的總體用地布局結構。

一核:關山儲藏區及豹澥聚焦區,重點突出核心,優化配套。

四組團分別為左嶺產業組團、花山組團、未來科技城研發組團、龍泉組團。

左嶺產業組團——以建設現有產業為根底,開展高新產業及倉儲物流業。花山組團——以建設嚴西湖商務會展區為重點,開展沿湖會議酒店、商業設施、住宅開發、旅游休閑產業的建設。

未來科技城研發組團——以未來科技城中心區建設為重點,逐步引進高端研發機構及研究所入駐。

龍泉組團——以中華科技產業園建設為重點,開展制造業,中試基地、高檔居住等功能。為貫徹落實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關于在“十二五〞期間集各方力量促進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跨越式開展的精神,加快推動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左嶺新城作為光谷“東進〞戰略支點的重點工程,將承接光谷優勢產業,重點吸引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現代效勞、新材料、港口物流等產業領域的企業,建設具備綜合性城市化功能的科技產業新城,使其成為武漢東部地區產業支撐新節點,武漢·中國光谷的重要功能區。

?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021-2021年〕原住民安置規劃指出,原住民居住安置采取農村城鎮化型整理模式和農居點合并型整理模式。

農村城鎮化型整理模式即社區型整理模式,將原住民原有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轉變為城鎮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形成新的城鎮社區,融入到城市生活。

農居點合并型整理模式在不改變原住民原有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的前提下,通過遷村并點,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度。

東湖示范區內規劃9個城鄉一體化社區和3個村居型社區。城鄉一體化社區包括關東、關南、佛祖嶺、王家店、豹澥、花山、左嶺、龍泉和檀樹嶺社區;村居型社區包括九峰、蔡王和牛山湖村社區。圖2-2左嶺新城及還建設區位置圖左嶺新城規劃面積約23.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約1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0萬余人,為此,東湖示范區啟動左嶺片區拆遷改造工作,為保障盡快完成拆遷安置,推動東湖示范區左嶺新城建設,提出左嶺新城還建房社區工程建設。2.2工程建設必要性工程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改善民生的需要因公共需要、城市開展而被拆遷的住戶,在為經濟社會開展做出奉獻的同時,理應得到合理補償和安置。這涉及到社會公平、社會和諧等重大社會民生問題,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因此在土地、稅收、行政審批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工程的建設,通過合理規劃,提升配套水平,將會大大改善被拆遷居民的生活環境。工程建設是進一步推進東武漢市城市建設和開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學開展觀的要求,以促進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建設、武漢市城市土地科學合理利用、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以及左嶺新城建設的需要,工程建設按照規劃要求將撤除工程用地范圍內群眾居住低矮破舊民房,征地拆遷安置工作的完成將改善片區群眾住房條件差的現象,將有效改善左嶺新城群眾居住環境,推進統籌城鄉和諧開展,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因地制宜,統籌推進東湖示范區開展規劃,促進左嶺新城的開展建設。工程建設是集約利用土地的需要還建房的集中建設,具有規模優勢,在提高居住質量的同時,有利于促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構建城市開展新格局。該工程依據城市規劃,合理利用容積率,將地塊這一稀缺資源的空間利用發揮到最大;且由于該工程的實施,盤活了周邊大面積土地,大幅度提升其原有價值,真正表達土地的價值。工程建設是加快武漢市拓展城市開展空間的需要武漢市“十二五〞期間將通過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形象。根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21—2021年)?、?武漢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1年〕?,力塑造多元化的居住社區,建立完善的住宅供給體系,滿足不同層次的住房需求。提高居住區各項公共效勞設施和公共綠化配置水平,建設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生活舒適、配套齊全的新型社區,全面提升武漢市人居環境和住宅建設水平,創造宜居城市。本工程的實施能帶動片區道路、綠化、城市配套根底設施建設,對城市空間的拓展起到促進作用。綜上,本工程的建設是武漢市構建和諧社會、社會經濟開展以及集約化土地的利用資源的需要,同時也是加快、拓展城市開展的需要,因此,本工程的建設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勢在必行。第三章需求分析及建設規模3.1需求分析左嶺新城規劃面積約23.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約15.7平方公里。將重點開展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現代效勞、新材料、港口物流等新興產業領域,致力于建設成為生態環保、綠色建筑、循環經濟等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廣平臺,現代光電子信息產業及現代效勞業基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宜居示范園區,產業園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相輔相成的國際交流展示窗口。新城范圍內原住民居住安置采取農村城鎮化型整理模式和農居點合并型整理模式。規劃還建面積300萬平方米,安置居民10萬余人。將原住民原有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轉變為城鎮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形成新的城鎮社區,融入到城市生活。

農居點合并型整理模式在不改變原住民原有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的前提下,通過遷村并點,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度。根據左嶺產業園總體規劃,目前已建成一、二、三期左嶺新城還建社區,還建規模還遠未到達拆遷安置要求,因此,現規劃四期還建社區工程的建設。3.2建設規模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建設工程規劃凈用地面積㎡,分1#和2#地塊??偨ㄖ娣e㎡,其中,不計容建筑面積30705.76㎡,含地下室30459.54㎡,架空層246.22㎡;計容建筑面積149702.03㎡,包括:住宅建筑面積145813.89㎡,配套商業建筑面積2368.78㎡,配套公共建筑面積1519.36㎡。建筑占地面積7㎡,建筑密度19.53%,容積率3.71,綠地率35%。居住戶數1425戶,居住人數4560人。機動車總停車位1049個,其中地上266個,地下783個;非機動車停車位748個。擬新建住宅樓10棟,其中:1棟20層高層住宅樓,1棟25層高層住宅樓,1棟26層高層住宅樓,1棟27層高層住宅樓,6棟34層高層住宅樓;同時,配套建設道路、區域內給排水管網、供配電及消防、綠化等工程。表3-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序號工程單位數值備注1規劃凈用地面積m240326.972總建筑面積m2180407.79不計容建筑面積m230705.76地下室建筑面積m230459.54架空層建筑面積m2246.22按一半面積計算計容建筑面積m2149702.03住宅m2145813.89商業m22368.78配電房、開閉所m2640.22消控室m2163.91環衛工休息站m266.90物業管理m2301.55社區效勞用房m2346.783建筑占地面積m27875.294建筑密度%19.535綠地率%356居住戶數戶14257居住人數人4560人/戶8機動車停車位個1049按輛/100m2地上個266地下個7839非機動車停車位個748按輛/100m210容積率——11計容總建筑面積m2第四章工程選址及建設條件4.1建設地址概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作為繼北京中關村之后國務院批準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成為深化高科技產業、驅動改革創新的國家綜合性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開發區位于武漢市東南部洪山區,江夏區境內,下轄8個街道。在東湖、南湖和湯遜湖之間,東起武漢外環線,西至卓刀泉路,北接東湖,南臨湯遜湖,面積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

口190.6萬〔2021年〕。由關東光電子產業園、關南生物醫藥產業園、湯遜湖大學科技園、光谷軟件園、佛祖嶺產業園、機電產業園等園區組成。北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群是其科技與產業依托的重要根底。東部及南部開闊的農村用地為開發區產業開展提供了用地空間。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緊鄰中心城區,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區內地勢北高南低,湖泊密布,山巒起伏,三湖〔東湖、南湖、湯遜湖〕、六山〔珞珈山、南望山、伏虎山、喻家山、馬鞍山、九峰山〕,再加上外圍的武漢東湖風景區、南湖風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九峰森林公園、湯遜湖旅游度假區,綠化和水面多達200平方公里。4.1.2左嶺新城根據?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體規劃?〔2021-2021年〕,近期建設規劃形成

“一核四組團〞

的總體用地布局結構。一核:關山儲藏區及豹澥聚焦區,重點突出核心,優化配套。

四組團分別為左嶺產業組團、花山組團、未來科技城研發組團、牛山湖組團。

左嶺新城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東北角、左鄰產業園南部,北坐長江南岸,南接高新大道,東達葛店開發區,西鄰花山生態新城和未來科技城,是未來武漢8+1城市圈開展的關鍵節點。花山生態新城、葛化科技新城、化工科技新城等高新區新城組團環繞左嶺新城,產業類型豐富,具有良好的產業背景優勢,形成區域商業輻射力與吸引力,特別是未來科技新城與左嶺新城相交的重要門戶地帶,與鄂州的葛化科技新城相互影響力強。

左嶺新城作為光谷“東進〞戰略支點的重點工程,將承接光谷優勢產業,重點吸引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現代效勞、新材料、港口物流等產業領域的企業,建設具備綜合性城市化功能的科技產業新城,使其成為武漢東部地區產業支撐新節點,武漢·中國光谷的重要功能區。4.2工程選址4.2左嶺還建房位于左嶺新城東南角,緊鄰未來科技城,本次規劃建設地塊為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地塊。建設位置為:科技二路以北、楊家咀路以東、卸甲路以西。東側緊鄰黃陂嶺還建社區一期。擬建工程地點如下列圖〔圖4-1圖4-2〕。圖4-1左嶺新城還建設區位置圖圖4-2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區域位置圖4.2.2根據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規劃總面積為㎡〔以實測為準〕,其中:還建房凈用地面積為㎡,規劃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以劃撥方式供地。本工程還建用地規劃土地使用強度:建筑密度不大于25%,綠地率按?武漢市城市綠化條例?執行。4.3工程建設條件4.3左嶺新城還建社區外部交通相對便捷,周邊現有高新大道、龍廟路、G316/九峰路,并與外環線高速、武黃高速溝通良好,距武漢主城區車程約1小時;區域西側規劃地鐵九號線,東北角設有軌道交通站點,北側在建城際鐵路線和相應站點,對外交通日趨完善,內部交通以村莊道路為主,有待提升;4.3℃~℃、極端最高溫度℃、極端最低溫度-1℃,平均相對濕度70%,年平均降雨量,年日照時數1993.8h,全年無霜期約234天。4.3左嶺域內地勢西高東低,崗嶺起伏,湖港交錯,具有典型垅崗平原地特征。境內白滸山、長嶺山、高家山、磨耳山、岱家山與五家湖、青潭湖、嚴家湖、車墩湖山水環繞。白滸山位于左嶺西北角,北靠長江,山峰海拔,為左嶺最高處。嚴家湖位于左嶺南端,與鄂州市梁子湖水系相接,是域內最大湖泊,承雨面積44平方公里,年均水資源量2301.2萬立方米根據國家公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及武建字[2002]311號文之規定,武漢地區地震根本烈度為Ⅵ度。工程建筑設防抗震烈度為6度,設計根本地震加速度值為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4.31、供電本工程電源由東湖開發區供電網供給,區內擁有110KV變電站兩座,220KV變電站一座,500KV專線一條,可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滿足工程建設和建成后的用電需要。2、給排水武漢市水資源豐富,可利用潛力巨大,長江、漢江武漢段水資源年可利用量達300億立方米,東湖開發區的供水符合國家標準,日供給量超220,000立方米,區內供水管網完善,供水壓力≥pa,供水量充足,可滿足工程建設和建成后的用水需要。建設場地內排水系統采取雨、污水分流制,并與城區相應市政排水管網相連,工程建設中的排水溝管可方便與之連接。3、供氣工程建設區天燃氣供給充足,天然氣管道已鋪設到前期已建一、二、三期還建社區。4、通訊工程區域內電信效勞商眾多,其通訊網覆蓋面廣,寬帶信息網絡完善,實現了網絡數字化、傳輸光纖化、業務信息化,本工程建設可方便接入,通訊條件極為便利。第五章工程建設方案總體規劃設計理念及原那么5設計理念⑴工程建設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開展觀,以改善環境和促進經濟社會和諧開展為目標,依據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新城城市開展布局和規劃要求,通過精心籌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締造城市建筑景觀,把本工程建設成舒適、方便、適應現代生活要求的人性化住宅小區,改善人民群眾居住生活條件。⑵規劃的指導思想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的標準為指導,以人為中心,以整體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統一為基準點,結合區域內自然環境條件,著意刻畫優質生態環境,遵循“人、建筑與自然的共存與融合〞根本主旨,為居民提供相對完善的生活效勞設施,促進城市整體協調開展。規劃設計原那么在規劃設計中,嚴格執行國家現行法規及設計標準,并符合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和遵循以下原那么:⑴總體協調原那么要求設計美觀、布局合理、使用舒適、與周邊環境保持協調一致,并注重區域規劃結構的統一性和協調性。⑵技術領先原那么規劃設計、工程施工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工程具有先進水平。⑶綠色環保原那么執行?武漢市城市綠化條例?,保證綠化面積。在建設過程中應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景觀布局,各建構筑物應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新型墻體材料,建構筑物設計新穎,具有現代化氣息,使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⑷節約能源原那么貫徹執行?武漢市建筑節能管理方法?,采用節能型的建筑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提高建筑物保溫隔熱性能,到達冬暖夏涼的效果,減少采暖、空調通風、照明的能耗。總平面布置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規劃總面積為4㎡〔以實測為準〕,由排水走廊將地塊分為南北兩片,北邊為1#地塊,南邊為2#地塊。還建房凈用地面積為㎡。1#地塊用地不規整,呈狹長形,西邊城市道路水平夾角大于30度,北邊城市道路水平夾角為30度。本地塊通過城市綠化帶和排水走廊與周邊地塊隔開,相比照擬獨立。本地塊擬新建住宅樓7棟,其中:1棟25層高層住宅樓,1棟26層高層住宅樓,1棟27層高層住宅樓,4棟34層高層住宅樓,配套商業建筑、配電等設施用房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5-1。2#地塊用地較規整,但用地面積偏小。本地塊擬新建住宅樓3棟,其中:1棟20層高層住宅樓,2棟34層高層住宅樓,配套商業建筑、配電等設施用房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5-2。在兩個地塊住宅片區主入口處設置商業店鋪,為住宅區居民提供便利,住宅區場地較為平整,1#和2#地塊各設置一個地下停車場??倷C動停車位1049個,地上266個,地下783個。非機動車總停車位748個,可以解決1#和2#地塊的停車需求。1#地塊2#地塊1#地塊2#地塊圖5-1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總平面布置圖表5-11#地塊技術經濟指標序號工程單位數值備注1規劃凈用地面積m225194.992總建筑面積m2111533.32不計容建筑面積m218938.26地下室建筑面積m218776.00架空層建筑面積m2162.26按一半面積計算計容建筑面積m292595.06住宅m290492.26商業m21060.40配電房、開閉所m2365.00消控室m282.60環衛工休息站m230.78物業管理m2217.24社區效勞用房m2346.783建筑占地面積m24425.594建筑密度%17.575綠地率%356居住戶數戶8657居住人數人2768人/戶8機動車停車位個649按輛/100m2地上個150地下個4999非機動車停車位個463按輛/100m210容積率——3.6811計容總建筑面積m292595.06表5-22#地塊技術經濟指標序號工程單位數值備注1規劃凈用地面積m215131.982總建筑面積m268874.47不計容建筑面積m211767.50地下室建筑面積m211683.54架空層建筑面積m283.96按一半面積計算計容建筑面積m257106.972住宅m255321.63商業m21308.38配電房、開閉所m2275.22消控室m281.31環衛工休息站m236.12物業管理m284.313建筑占地面積m23449.704建筑密度%22.805綠地率%356居住戶數戶5607居住人數人1792人/戶8機動車停車位個400按輛/100m2地上個116地下個2849非機動車停車位個285按輛/100m210容積率——3.7711計容總建筑面積m257106.975.2.2道路及交通網絡根據規劃設計,1#和2#地塊各設置一個主出入口和一個次出入口;在出入口附近,兩個片區各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2個,機動車以此為主要交通出入口,可直接與城市道路接駁,形成順暢交通。每個地塊住宅片區道路形成環形,滿足消防撲救的規定。2#地塊區次入口1#地塊次2#地塊區次入口1#地塊次入口1#地塊主入口2#地塊區主入口圖5-2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動態交通圖景觀設計整個還建設區景觀由景觀廣場節點、濱河景觀帶、沿路綠化帶三大局部構成。每個住宅片區均有環形小廣場,并充分利用工程周邊的自然環境,結合道路和綠化控制帶,形成以點、線、面結合的景觀體系。創造人工與自然相得益彰的生活環境。5.2.41、住區內所有人行道均按要求設置盲道和緣石坡道。2、公共綠地有高差局部均按無障礙設計要求設置坡道。設計依據1、?住宅建筑標準?〔GB50368-2005〕;2、?住宅設計標準?〔GB50096-2021〕;3、?民用建筑設計通那么?〔GB50352-2005〕;4、?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06〕;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設計標準?〔GB50045-2005〕6、?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2021〕;7、?屋面工程技術標準?〔GB50345-2021〕;8、?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標準?〔GB50067-1997〕;9、?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標準?〔GB50222-95〕〔2001修訂版〕;10、?無障礙設計標準?〔GB50763-2021〕;戶型設計住宅建筑設計中考慮戶型功能完整和實用是設計的重點,戶型設計均考慮到臥室、客廳、廚房、廁所及生活陽臺,足以表達功能完善,使用方便等要求。在建筑設計方面應重點強調空間的緊湊性,在有限的建筑空間中努力做到合理布置有效利用。左嶺新鎮四期還建社區共建住房1425套,可安置人口4560人。住宅戶型設計有三種:〔1〕150+50+50+50+150型,標準層面積:45㎡。表5-3A戶型標準層面積指標表〔單位:㎡〕戶型編號型號每層套數套內面積陽臺面積陽臺面積比公攤面積戶型面積A1三室二廳二衛2113.679.108.01%30.13148.35A2一室一廳一衛339.872.706.77%10.5051.72〔2〕100+100+100+100型,標準層面積:393.8㎡。表5-4B戶型標準層面積指標表〔單位:㎡〕戶型編號型號每層套數套內面積陽臺面積陽臺面積比公攤面積戶型面積B1三室二廳一衛272.728.2911.40%98.24B2三室二廳一衛273.567.279.88%21.4798.67〔3〕130+100+100+130,標準層面積:459.0㎡。表5-5C戶型標準層面積指標表〔單位:㎡〕戶型編號型號每層套數套內面積陽臺面積陽臺面積比公攤面積戶型面積C1三室二廳二衛299.5611.4011.45%24.06129.32C2三室二廳一衛277.428.2410.64%18.64100.185.3.3建筑立面本工程建筑以挺拔簡潔明快的體塊和簡化的線腳,采用了簡潔的莊重的立面處理手法,人性化、樸素、注重人的感受和家的意義表達,注重設計的現代性和情感性的結合。同時結合陽臺、構件、桿件、飄板等現代建筑元素點綴其中,設計以簡潔的形式、精致的細部,以及略帶懷舊色彩來表達未來住宅建筑風格的趨勢。建筑外墻采用灰色、褐色外墻磚飾面,將智能化、時尚感、現代感的設計理念貫穿于整體建筑之中,完成建筑的人性化設計和商業相結合,強調構造與合理的空間布局及室外綠化景觀,創造一個和諧、自然的空間視覺感受。5.3.41、住宅局部:〔1〕內墻面:簡單抹灰?!?〕門:入戶門為鋼質防火〔防盜〕門,配門鎖、警眼?!?〕窗:采用塑鋼窗。其余裝飾裝修由住戶自己裝修。2、地下車庫:墻面:簡單抹灰;5.4結構設計5.41、?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2、?建筑結構制圖統一標準?〔GB/T50105-2001〕;3、?建筑結構荷載標準?〔GB50009-2021〕;4、?砌體結構設計標準?〔GB50003-2021〕;5、?建筑樁基技術標準?〔JGJ94-2021〕;6、?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50010-2021〕;7、?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1-2021〕;8、?建筑地基根底設計標準?〔GB50007-2021〕;9、?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21〕;10、?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局部〕2002年版;11、其他國家相應法規,標準。5.4根本風壓值:W0=0.40kN/㎡(按100年重現期)〔高層住宅〕。地面粗糙度:C類。根本雪壓值:S0=0.50KN/㎡(按50年重現期)。雪荷載準永久值系數分區:Ⅱ。地震根本烈度:6度。5.4.3根據建筑設計功能要求,本工程高層建筑全部為住宅,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低層建筑為商業采用框架結構,配電房采用磚混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地基根底設計等級:丙級。建筑耐火等級:地上二級,地下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二級。5.4活荷載取值:樓屋面活荷載取值及常用材料和構件的自重,根據?建筑結構荷載標準?采用的活荷載標準值〔kN/㎡〕如下:消防車道:20.0kN/㎡車庫:4.0kN/㎡設備用房、電梯機房:7.0kN/㎡商場、商鋪:3.5kN/㎡樓梯間、電梯廳:3.5kN/㎡住宅客廳、臥室、餐廳、廚房、衛生間、上人屋面:2.0kN/㎡臨街陽臺:3.5kN/㎡走廊、普通陽臺:2.5kN/㎡不上人屋面:0.5kN/㎡其他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標準?(GB50009-2021〕取值。5.41、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2、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根本地震加速度值為。3、建筑結構抗震等級:三級。5.4.6高層建筑:樁根底5.1、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梁、板及承臺為C40~C25;墻、柱為C40~C25。2、鋼筋地下室底板及外墻板、承臺、根底梁縱筋為熱軋鋼筋HRB335,fy=300N/mm2。梁、柱縱筋為熱軋鋼筋HRB400,fy=360N/mm2?,F澆鋼筋混凝土平板縱筋采用冷軋帶肋鋼筋CRB550級,fy=360N/mm2。鋼筋混凝土梁、柱箍筋、墻、板分布筋為熱軋鋼筋HPB335,fy=210N/mm2。對于配箍率較大的柱及暗柱的箍筋采用熱軋鋼筋HRB335,fy=300N/mm2。3、主要墻體所有外墻及內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砌塊強度等級為MU5.0。5.5給排水設計5.51、?城鎮給水排水技術標準?〔GB50788-2021〕;2、?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03〕〔2021年版〕;3、?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06〕;4、?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標準?〔GB50140-2005〕;5、?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06〕;6、?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2006〕〔2021年版〕;7、?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50555-2021〕8、?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45-1995〕〔2005年版〕9、?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標準?〔GB50084-2001)(2005年版)5.5.21、先進合理,滿足各系統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國家法規、標準、標準及規程,表達科技、環保、可持續開展的理念。2、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還應為施工安裝、操作管理、維修檢測及平安保護等提供便利條件。3、給排水設備配置應合理,性價比好,采取節能節水的技術措施。4、消防設計應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平安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5.5.31、水源本工程生活給水水源接自市政給水管網。擬從市政給水管網各引一條DN250給水管至兩個住宅片區,在內部四周形成環狀管網,滿足本工程室內外消防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室外道路及綠化澆灑用水等需要。2、用水定額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03〕〔2021年版〕、?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50555-2021〕用水定額,工程用水量預測如下:表5-7工程用水量測算表用水單位用水定額單位數量單位用水時間用水天數小時變化系數〔K〕最大時用水量〔m3/h〕年平均用水量(萬m3)住宅200L/人?d4560人2436533.29商業6L/㎡?d㎡123651.480.52配套公建8L/㎡?d㎡123651.270.44停車庫地面沖洗水2L/㎡?次30459.54㎡1365160.922.22綠化及道路澆灑用水2L/㎡?次32451.68㎡1365164.902.37管網漏失及未預計水量按總用水量10%計3.88合計42.73通過以上分析,本工程總的最大時用水量m3/h,年用水量為4萬噸。3、給水系統從市政給水管網各引一條DN250給水管至兩住宅片區,在內部四周形成環狀管網,給水管壓力為0.25Mpa;市政供水壓力0.30Mpa,扣除引入管水表水頭損失0.03Mpa、倒流防止器0.03Mpa、入戶管水表水頭損失0.01Mpa、最不利點蹲便器自閉式沖洗閥最小工作壓力0.10Mpa以及其余沿程及局部水頭損失約0.03Mpa后剩余0.10Mpa,故商業建筑和配套公共建筑由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住宅樓地上1層至3層由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4層及以上由水泵房內的變頻供水設備分區供水。工程增壓給水系統采用豎向分區方式,地上1層~3層由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4~12層為加壓供水Ⅰ區、13~21層為加壓供水Ⅱ區、22層~34層為加壓供水Ⅲ區,各分區均由水泵房內變頻生活泵組供水。4、消防設計⑴消防用水量消防水量:q內=20L/s;q外=15L/s,火災延續時間2h。一次滅火用水量室內144m3,室外180m3。地下室消防水池僅儲存室內消防用水250T。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網共供給。⑵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25L/s設計,采用低壓制給水系統,與室外生活給水系統合建,在環狀管網上設SS150室外消火栓。⑶室內消火栓系統按一類高層建筑設計,室內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設計,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根據系統壓力不超過1.0MPa及消火栓栓口靜水壓力不超過1.0MPa的要求,采用加壓穩壓式消火栓。由地下室消防水池及消防泵供給。⑷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地下室、商鋪均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系統設計流量30L/s,火災延續時間為1h,為閉式濕式噴水滅火系統,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由地下室消防水池及噴淋泵供給。⑸十分種消防十分種消防水由各個住宅片區中間位置屋頂十分種消防水箱〔18T〕供水。⑹滅火器滅火器配置按中危險等級設計,最大保護作用20米,每個消火栓處均設計滅火器,級別2A,即每處設MFABC3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具。5.5.41、排水體制本工程的排水對象主要為住宅樓各衛生間的生活污水、屋面及室外場地的雨水,無特殊的污染物排出。設計上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對上述排水對象分別組織排放。2、排水量污水量按生活給水量85%計,生活污水排放量為m3/d,大1#地塊設250T化糞池3座,2#地塊設250T化糞池2座,雨水按本地區暴雨強度公式計算。3、污水系統地下室廢水采用潛水提污泵提升排至室外污水管網,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小區污水管網。4、雨水系統設計重現期取2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統。室外場地雨水經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小區雨水管。在屋面設溢流設施。溢流設施與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統的總排水能力不小于10年重現期的雨水量。武漢市的暴雨強度公式計算:Q=983〔1+0.65lgP〕/〔t+4〕(L/s?㎡)5.6電氣設計5.61、?住宅建筑電氣設計標準?〔JGJ242-2021〕;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JGJ16-2021〕;3、?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標準?〔GB50053-94〕;4、?低壓配電設計標準?〔GB50054-2021〕;5、?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21〕;6、?建筑物防雷設計標準?〔GB50057-2021〕;7、?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標準?〔GB50343-2021〕;8、?平安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348-2004〕;9、?有線電視系統工程設計標準?〔GB50200-94〕;10、?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標準?〔GB50311-2007〕;11、?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電氣〕〔2007〕;5.6本工程擬設置的電氣系統主要有:變配電、照明、防雷接地及用電平安、有線電視、通信及數據網絡布線系統、樓宇對講電控防盜系統、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等。5.61、電源、電壓及配電系統本工程10KV雙回路電源由市政電力網引來,各棟建筑物電源均由各片區室外變配電房引來,電壓220/380V,低壓配電系統采用放射式與樹干式相結合的供電方式。干線電纜采用電纜橋架敷設。一、二級負荷均采用雙回路供電,消防負荷在末端自動切換,備用電源自投自復。2、導線、電纜選擇及敷設方式普通照明電力干線采用ZRYJV-1KV阻燃型銅芯交聯電纜沿橋架及電氣豎井敷設,住戶配電干線進入插接段后采用封閉母線;各單元應急照明干線采用耐火型預分支電纜。各支干線及支線采用BV-450V/750V導線穿KBG鋼管敷設,消防設備配電線路采用耐火型電纜、電線〔NHYJV-1kV或NHBV-450V/750V〕。3、設備安裝配電箱根據安裝位置,落地或距地掛墻〔嵌墻〕安裝。室內的開關、插座均暗敷在墻面內。開關安裝高度為底邊距地,普通插座選用平安型,安裝高度為底邊距地,廚房、衛生間內距地。4、負荷等級及各類負荷容量估算本工程有一類高層建筑和低層建筑兩種類型,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及本建筑物使用功能,將其負荷等級劃分如下:應急照明、消防設備、客梯、生活水泵、排污泵等消防及重要負荷用電為一級負荷,地下室照明為二級負荷,其余為三級負荷。采用單位指標法與需要系數法相結合估算變壓器容量,負荷容量估算如下表:表5-81#地塊負荷容量估算表用電區域面積N〔m2〕單位指標P'e(W/m2)需要系數Kx有功功率Pc(Kw)有功功率同時系數功率因數cosφ視在功率〔kVA〕變壓器運行負載率β占用變壓器容量〔kVA〕住宅90492.26501809.850.900.951714.590.752286.12商業1060.408059.381.000.9562.511.0062.51配套公建1042.407051.081.000.9553.771.0053.77地下車庫18776.0015197.151.000.95207.521.00207.52合計2609.92由上表可知,1#地塊用電容量為kVA,考慮一定的平安系數,擬電力增容2900kVA,需要配置500kVA干式變壓器1臺,800kVA干式變壓器3臺。表5-92#地塊負荷容量估算表用電區域面積N〔m2〕單位指標P'e(W/m2)需要系數Kx有功功率Pc(Kw)有功功率同時系數功率因數cosφ視在功率〔kVA〕變壓器運行負載率β占用變壓器容量〔kVA〕住宅55321.63501106.430.900.951048.200.751397.60商業1308.388073.271.000.9577.13077.13配套公建476.967023.371.000.9524.601.0024.60地下車庫11683.5415122.681.000.95129.131.00129.13合計1628.46由上表可知,2#地塊用電容量為1628.46kVA,考慮一定的平安系數,擬電力增容1800kVA,需要配置800kVA干式變壓器1臺,500變壓器2臺。5.6.4照明系統照度標準按照?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21〕執行,照度標準如下:1、設備用房100Lx,消防、安防控制中心200Lx,商業營業廳300Lx,車庫75Lx,公共走道及電梯前室75Lx。2、地下車庫、商業照明以熒光燈為主〔配電子鎮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數〕;公共樓梯間、住宅房廳以環管節能熒光燈為主,衛生間選用防水燈具;重要場所應急照明采用自帶蓄電池應急燈具。3、照明控制裝置擬設置具有光控、時控、人體感應等功能。樓梯間、走道的照明,宜采用節能自熄開關,節能自熄開關擬采用紅外移動探測加光控開關。5.61、防雷設計。本工程建筑按三類防雷設計。接閃器:沿屋頂、女兒墻四周用D12鍍鋅圓鋼敷設避雷帶,作接閃器,網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屋面所有突出金屬體均與避雷帶連接。引下線:利用外墻柱內2根不小于D16的鋼筋為一組作引下線;引下線間距不大于25米。上與避雷帶,下與根底接地裝置連接。接地裝置:利用根底內鋼筋作接地裝置,利用結構柱、地梁、樁基、承臺等內部的主筋連通作自然接地體,結構根底鋼筋〔每處直徑不小于16mm,根數不少于4根〕一律采用焊接、綁扎等可靠連接的方式,所有金屬件的連接方式及截面均滿足防雷標準的要求,并與引下線金屬結構焊接連通,可以直接用作防雷及綜合接地系統的自然接地裝置。防側擊雷:建筑物應每層利用周邊連通之圈梁鋼筋作均壓環;并將45m及以上局部外墻上所有金屬欄桿、門窗等與均壓環相連。建筑內各種豎向金屬管道及金屬物,電梯鋼軌的頂端和底端均與防雷裝置相連。防雷電波入侵:進出建筑物的各種金屬管道、電纜等均于入戶處與防雷接地裝置連接。信息系統雷電防護:按C級保護設置,其電源線路分二級裝設SPD過電壓浪涌保護器。第一級安裝于LPZ0區及1區交界處〔變電所、電梯機房等〕內,其標稱放電電流不小于12.5KA(10/350μS),第二級安裝于樓層配電箱內,其標稱放電電流不小于20KA(8/20μS)。各弱電系統進線處裝設相適配的信號SPD保護器。2、接地設計本工程接地系統采用TN-C-S制;各單體建筑電源入戶處PEN線重復接地,帶洗浴設備的衛生間設局部等電位端子板;每棟建筑電源及弱電進線處設SPD過電壓保護器。等電位聯結:建筑物內所有設備外露可導電局部和裝置外可導電局部均應可靠接地〔PE〕,實施總等電位聯結。浴室等場所設置局部等電位聯結。等電位聯結包括給排水管道、電纜金屬護套、煤氣管道〔應通過保護間隙連通〕、金屬構件等,每棟建筑物均設置總等電位聯結端子,同時將各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各電源PE線、各種金屬管道等金屬部件連接到總等電位聯結端子上。同時,本工程在各設備機房內設置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盒,將電源PE線、各種金屬管道等金屬部件都連接到局部等電位聯結端子上,具體的等電位聯結設計部位及要求如下:⑴建筑物內所有管道井每層均設置接地端子;⑵電梯機房、強弱電機房以及電梯井、強弱電豎井每層均設置接地端子;⑶用電設備集中的場所〔如變配電間、水暖設備用房、配電間、弱電機房等〕均設置接地端子,以供設備、SPD等電位聯結用;⑷建筑物屋面有設備及突出的構筑物處設置接地端子;⑸有水暖管道的安裝通道設置接地端子;⑹接地預留端子選用國家定型產品,離地200mm明裝,其與結構主鋼筋引下線的連接采用40x4鍍鋅扁鋼焊接連通;⑺消防監控中心、弱電機房等弱電控制中心的等電位聯結采用S〔星型〕結構設計,且僅以一點〔按基準點ERP〕連接方式并入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統構成等電位聯結網絡。5.61、信息網絡系統數據信號由城市數據通訊光纜干網采用單模光纜引至區域內弱電機房,經總交換機和光纖總配線架后,由多芯單模光纜引至各網絡分箱,經配線后引至各單元網絡箱。住宅局部每戶設一個數據點。2、系統由市話網引來HYA型400/900對通信電纜各一根分別至室外電纜交接箱,經交接箱交接后分別引至各棟建筑單元分線盒。住宅局部系統每戶按照一對進線設計。3、有線電視系統電視信號由城市有線電視網引入,經弱電機房分配后分別至各弱電電視器件分箱。要求引入電平不低于75dB,用戶接收點電平按64±4dB設計,系統采用鄰頻傳輸,傳輸頻率為750MHZ。4、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本工程監控系統設高清晰度黑白固定攝像機和全方位球形云臺攝像機,掃除監視盲角,提高監控力度,并配置圖像的傳輸與控制設備和圖像的處理與顯示設備等。該系統可任意選擇某個指定的攝像區域,便于重點監視或在某個范圍內對多個攝像機區域做自動巡回顯示。在中央控制室可以切換監看到所有的圖像。5、門禁管理系統及地下停車場管理系統停車場IC卡與門禁管理系統通用,實現“一卡通〞。IC卡身份識別,控制人員出入,電腦在線管理,IC卡停車收費,“一車一卡〞。5.7空調及通風設計5.71、?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標準?(GB50736-2021)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45-1995)2005年版3、?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標準?〔GB50019-2003〕5.7.商業、住宅暖通空調采用分體式空調。各住戶空調由業主自行解決,投資不列入本工程。各棟住宅建筑預留孔洞及空調板。室外機安裝高度不低于。5.7需要通風的房間將根據衛生要求確定換氣次數,設置機械通風系統,合理布置排風口位置,進排風口均采取防盜防蟲措施。地下汽車庫采用機械通風(兼排煙),使其內的廢氣濃度低于標準。各類設備用房,如配電室、水泵房等均根據要求設置排出余熱余濕的通風系統。5.7地下汽車庫設置機械排煙系統,在火災發生時排煙。排風機采用高溫排煙風機,要求能在280℃不具備自然排煙的房間、內走道均設置機械防排煙系統,排煙量按最大排煙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計算。排風機采用高溫箱式排煙風機,要求能在280℃5.8消防設計5.81、?建筑設計防火標準?〔GB50016-2006〕;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標準?〔GB50222-95〕〔2001年版〕;3、?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標準?〔GB50140-2005〕;5.8兩個住宅片區內部道路兼消防通道,使其到達每一個建筑單元,所有消防通道需滿足4×4米5.81、消防用水量消防水量:q內=20L/s;q外=15L/s,火災延續時間2h。一次滅火用水量室內144m3,室外180m3。地下室消防水池僅儲存室內消防用水250T。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網共供給。2、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25L/s設計,采用低壓制給水系統,與室外生活給水系統合建,在環狀管網上設SS150室外消火栓。3、室內消火栓系統按一類高層建筑設計,室內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設計,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根據系統壓力不超過1.0MPa及消火栓栓口靜水壓力不超過1.0MPa的要求,采用加壓穩壓式消火栓。由地下室消防水池及消防泵供給。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地下室、商鋪均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系統設計流量30L/s,火災延續時間為1h,為閉式濕式噴水滅火系統,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由地下室消防水池及噴淋泵供給。5、十分種消防十分種消防水由各個住宅片區中間位置屋頂十分種消防水箱〔18T〕供水。6、滅火器設置滅火器配置按中危險等級設計,最大保護作用20米,每個消火栓處均設計滅火器,級別2A,即每處設MFABC3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具。第六章工程節能分析6.1用能標準和節能標準建筑能耗在我國總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約為25%-40%。因此,本工程能耗系統設計應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節約能源的法規和政策,嚴格執行?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在保證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購物環境的同時,應采取有效的節能措施,改善建筑的熱工性能,降低建筑全年能耗;提高采暖系統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建筑對能源的需求,以實現可持續開展的目標。6節能設計依據1、依據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國家開展和改革委員會固定資產投資工程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方法?〔國家開展和改革委員會令2021年第6號〕;?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43號)2、用能標準和節能標準?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42/T559-2021)?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民用建筑熱工設計標準?(GB50176-1993)?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2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2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2007)6節能設計要求武漢屬于夏熱冬冷地區,歷年最冷月平均溫度為0℃-10℃6.2節能措施6節能措施綜述本工程在方案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利用既有資源,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和優化設備的技術參數,以到達整體的節能效果,主要措施如下:⑴建筑本體圍護采用保溫隔熱設計;⑵結構設計適當考慮壓縮建筑結構空間;⑶控制變壓器空載損耗,合理選擇配電系統布局,以及利用谷電和平電的議價優勢;⑷加強節能管理。6相關專業的節能措施1、建筑及結構專業的節能措施建筑節能主要從建筑設計規劃、圍護結構、遮陽設施等方面考慮。⑴本工程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當地的氣候參數,科學合理地確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狀、空間布局、外觀體型、間距、層高,選用節能型建筑材料、保證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等熱工特性,最大限度減少建筑物能耗量,將會獲得理想的節能效果。⑵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使用環保、節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減少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從而減少各主要設備的容量,到達顯著的節能效果。對垂直墻面可采用外廓、陽臺、挑檐陽等遮陽設施和淺色墻面、反射幕墻、植物覆蓋綠化等。⑶門窗盡量減少門窗的面積:門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因此,本工程在進行初步設計時,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條件下,將盡量減少外門窗洞口的面積,以減少建筑能耗。提高門窗的氣密性:初步設計中將采用密閉性良好的門窗。通過改良門窗產品結構,如加裝密封條提高門窗氣密性,防止空氣對流傳熱。盡量使用新型保溫節能:門窗將選用新型保溫節能門窗〔斷橋隔熱雙層中空玻璃的塑鋼門窗〕。⑷屋頂初步設計時,屋頂將采用淺色屋面,以隔熱太陽輻射熱,減少陽光直射。建議在屋頂涂上隔熱防水膏,使屋面具備保溫、隔熱、防水等節能效果。2、電氣專業的節能措施⑴合理設置降壓變電所位置,盡量將降壓變電所的設置位置靠近負荷中心,減少配電線纜長度,減少配電線路上的電能損耗。⑵用現場和集中補償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數,使供電系統的功率因數達0.95以上,降低變壓器無功功率。⑶用低損耗節能干式變壓器,選擇合理的變壓器容量,使其到達經濟運行(負荷率65%—80%),減少電能損耗和圍護工作量。⑷合理確定電纜截面,減小低壓配電系統的線路損耗,配電線路采用單相供電時,考慮三相平衡。⑸用高效電動機,大容量電動機采用變頻或軟啟動方式或高壓壓電動機。⑹合理運用電梯的運行模式,分時間段控制,非運行延時關燈等手段以到達節能目的。⑺采用高效燈具、光源及節能型電感鎮流器或電子鎮流器。⑻照明采用集中、分散和自動相結合的控制方式,確定合理的照度值,充分利用天然光。⑼用具有節能效果的新系列高、低壓電器,以取代功耗大的老產品,如:用RT20、RT15〔NT〕系列取代RT0系列熔斷器,用AD1、AD系列新信號燈取代原XD2、XD3、XD5等老系列信號燈,選擇帶節電裝置的交流接觸器等。⑽設置合理的計量和檢測設備:進線設電流、電壓、有功電表、無功電表測量;母線電流測量;出線電流測量。3、空調及通風設施的節能措施空調室外機安裝位置應選擇盡可能的離室內機較近的地方。應充分利用室外新風進行自然冷卻,采用節能的通風設備,空調應選用能效比高的產品,并加強使用中的維護管理。4、給水排水專業的節能措施設計首先在設備選型時盡量選用低能耗設備,如采用變頻調速給水設備等,以利于節能。⑴給水管材采用壓力水頭損失小,強度好、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的新型管材,可以到達降低電耗和水量損失的效果。對動力機電設備的選擇盡可能采用國家批準的機電節能產品。供水采用管網疊壓供水系統,降低能耗。⑵綠化用水利用中水,在灌溉方式上,采用節水效率高的噴灌、滴灌、滲灌等先進節水設施,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⑶衛生器具均選用節水型器具。給水水嘴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好、能限制出流流率并經過國家有關質量檢測部門檢測合格節水水嘴。大小便器采用節水型產品,坐便器水箱容積不大于6L。公共衛生間采用紅外感應水嘴、感應式沖洗閥小便器、大便器等能消初長水流的水嘴和器具。⑷計量設施:在各建筑物的引入管、住戶的入戶管均安裝水表,商業局部按用水部門分別安裝水表;每一住戶設戶用IC卡式水表一只。按方案用水,節約用水。同時為運行管理、節能管理提供根底數據。⑸供水系統,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壓力,高層建筑采用變頻供水設備,到達優化調度,降低能耗的目的。⑹排水系統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本工程產生的污水經過化糞池初步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網。5、動力專業節能措施采用高效節能的名牌水泵、風機以提高運行效率。6、其它節能措施綠化:對建筑周圍環境進行綠化設計,綠化將對區域氣候條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調節改善氣候,調節碳氧平衡,減弱溫室效應,減少城市的大氣污染,減低噪聲,遮陽隔熱,是改善工程區域微小氣候,改善建筑室內環境,節約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工程區域周圍特別是道路沿線種植樹木,起擋風降噪作用。6.3能耗指標測算年耗電量分析本工程年耗電量包括:照明、動力設備、家用電器等,采用單位面積指標法估算,年耗電量約kWh,見下表6-1。表6-1年耗電量估算表用電區域面積N〔m2〕單位指標P'e〔W/m2〕需要系數Kx有功功率Pc(Kw)有功功率同時系數每天平均使用小時〔h〕全年使用天數d年總耗電〔萬kWh〕住宅145813.89502916.280.9010365958.00商業2368.7880132.651.001236558.10配套公建1519.367074.451.00825014.89地下車庫30459.5415319.831.0020365233.47合計1264.46根據第五章對用水量計算,工程年用水量為4萬噸,見下表6-2。表6-2工程用水量測算表用水單位用水定額單位數量單位用水時間用水天數小時變化系數〔K〕最大時用水量〔m3/h〕年平均用水量(萬m3)住宅200L/人?d4560人2436533.29商業6L/㎡?d㎡123651.480.52配套公建8L/㎡?d㎡123651.270.44停車庫地面沖洗水2L/㎡?次30459.54㎡1365160.922.22綠化及道路澆灑用水2L/㎡?次㎡1365164.902.37管網漏失及未預計水量按總用水量10%計3.88合計42.736年用氣量分析本工程氣源引自市政天然氣管線。根據?燃氣工程設計手冊?測算本工程的用氣量,公式如下:式中:qal—居民生活用氣量,m3/a;N—居民人數,人;本工程按照4560人考慮;K—氣化率。%,本工程取100%;Qp—居民用氣指標,MJ/〔人.a〕;本工程取2200MJ/(人·a);HL—天然氣熱值,MJ/m3;取9MJ/m3;天然氣損失按總氣量1%計。本工程居民用氣量為萬m3/a。用氣量估算見下表6-3。表6-3工程用氣量計算表工程使用人數(人)用氣指標(MJ/(人?a))天然氣熱值(MJ/m3)年用氣量(萬m3/a)年用氣量4560220028.19損失量按1%計0.28合計28.47經測算,本工程運營期電力、水、燃氣年消耗量和能源消費結構見下表6-4。表6-4工程年耗能總量表序號能源名稱實物單位年消耗量能源消費結構%實物量折算系數折標煤〔t〕能源消耗總量1899.7398.11%1電104kwh1264.46〔kwh〕1554.0280.26%2燃氣104Nm328.471.2143kgce/m317.85%耗能工質消耗總量1.89%3水104m342.730.0857kgce/t1.89%折標煤〔t〕1936.35100%本工程年總能源消耗折合標煤數量為噸標準煤。6.4節能效果分析本工程年綜合能耗tce,由表6-4可以看出本工程消耗量最大的能源為電力,占到了總能源消耗的80.26%%。因此,本工程的節能應著重于電能的節約,不采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藝、設備,在節能措施中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以到達節能效果。第七章環境影響分析1、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4-2021〕;〔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2、污染物排放標準〔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5-1996〕;〔3〕?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GB12523-2021〕。建設期環境影響分析1、環境空氣影響分析本工程建設施工期間對環境空氣的污染主要來自施工揚塵。施工現場粉塵和揚塵的產生量在不同的施工情況下變化很大,各種粉塵和揚塵在晴朗、枯燥、有風的天氣下,將會對周圍環境空氣產生較大影響。為此要求工程施工時,在施工現場周圍按規定修筑防護墻及安裝遮擋設施,實行封閉式施工,對有可能產生二次揚塵的作業面應灑水降塵,車輛出工地時應進行沖洗,防止隨車帶走泥土,同時對運輸土石方等的車輛采取密閉措施,防止沿路拋灑,污染城市環境。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所產生的污水主要有根底施工中的泥漿水,建材沖洗水,車輛出入沖洗水等生產污水和施工人員所產生的生活污水等。考慮到工程施工期的短期行為,要求對施工場地所產生的污水應加強管理、控制、沖洗石料等建材,所排放的污水應設置專門溝渠,經格柵沉淀池處理;生活污水應設置化糞池處理,經處理后的施工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城區排水管網。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減少施工期生產、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濃度,能滿足?綜合污水排放標準?表4中三級標準,污水排入市政污水處理廠,受納水體受的影響較小。3、聲學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間對周圍聲學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各種機械作業產生的噪聲及振動。還有運輸工具所產生的噪聲,對施工現場周圍環境產生較大的噪聲影響。因此工程施工應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噪聲申報登記制度,在工程開工前15日內向所在地轄區環保局提出申報,填寫?建筑施工場地噪聲管理審批表?,經批準前方可開工。對施工機械設備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減振措施,如加彈性墊,包覆和隔聲罩等方法,機動車輛進出施工場地應禁止鳴笛,夜間(22時至次日6時)嚴禁使用各種打樁機。在施工的各階段均應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21)中的各項規定,將施工噪聲控制在限值以內。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施工期間所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根底施工所挖掘的土石方、主體結構施工所產生的施工廢物料以及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等,不含?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有害廢物,這些固廢物集中堆放、土方及時回填,垃圾及時清運(須辦理準運證),交有關部門進行相關處理,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7運營期環境影響分析1、環境空氣影響分析工程區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為二類區,應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21)中二級標準。本工程對環境空氣的影響主要為廚房油煙,應在灶具上設置抽油煙機,油煙經別離后排入建筑物內負壓煙道在樓頂排放,可減小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2、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工程廢水排放應執行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三級標準〞要求。本工程運營期產生的污水主要為生活及清潔衛生用后水,污染程度較小。污水經化糞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3、聲學環境影響分析根據建設工程所在地區功能劃分為3類區,環境保護目標為工程所在地聲環境質量,使其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21)中標準要求,本工程噪聲聲源主要是某些設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對某些設備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減振措施,如加彈性墊,包覆和隔聲罩等方法。因此工程在嚴格控制噪聲值使其符合標準,工程對周圍聲環境質量產生的不良影響,將在國家允許范圍內。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工程運營期產生的固態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不含?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有害廢物。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處理,對周圍環境影響甚小。綜上所述,工程在建設期對周圍環境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全面落實各項保護措施情況下,將污染影響可降至最小程度;工程建成運營后,要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到達國家相應的標準。工程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將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工程建設按照“三同時〞原那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7.3生態影響減緩措施分析本工程建設對原生態環境造成根本性改變,擬在工程地四周建生態綠化帶,選用抗污、吸污樹種,如銀杏、夾竹桃、廣玉蘭等,以防止和減緩對本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第八章工程建設管理方案8.1工程組織機構武漢左嶺新城開發投資作為工程的具體業主,統一負責工程的質量、進度、資金管理。為了保證該工程的順利實施,武漢左嶺新城開發投資成立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工程前期的籌備工作,確定建設目標,審查工程建設方案,組織工程設計、建立、設備和施工的招標工作,按照政府批準的建設方案組織實施,做好工程的進度、投資方案,科學合理地做好工程的進度、投資和質量三大控制,并負責工程實施中的協調、監督和檢查工作,做好工程的全程管理,保證工程順利完成。8.2工程建設管理加強質量管理本工程從方案設計、施工單位的選擇均實施招投標制度,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報價合理、能夠滿足建設工期及質量、平安有保證、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符合要求以及資質業績良好的單位。為保證工程質量,工程實施過程中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施工單位采購的材料、半成品、構配件,須采用大中型廠家生產的優質產品,符合施工圖紙和有關標準、標準的要求,其產品品牌、產地、質量均須發包方和監理簽證認可,在使用前應按發包方和監理要求進行檢驗或試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過程中單位必須嚴格按施工圖紙、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標準、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等文件及雙方確認的施工組織設計,精心施工、記錄、檢驗,通過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和檢查制度,嚴格把好每道工序的質量關,以確保全部工程到達良好的質量加強資金管理1、資金使用方案在施工招標書中,需要求有關投標的施工單位在投標書中填寫各里程碑〔工程形象進度〕的估計工程費用,中標后經工程建設單位審核后參加合同文件。2、工程財務管理及審計按照財務部、國家建委有關?根本建設工程竣工決算編制方法?編制完成工程結算及工程決算時間。工程價款的預付與結算支付實行監理簽證制度,慎重處理工程變更的決定,防止超支或進度款缺乏或不到位。安排同級審計部門對工程竣工結算進行審查。8加強進度控制在施工承包合同、監理合同中明確有關工期、進度的違約處分等條款,通過招標的優惠條件鼓勵施工單位加快進度,控制對投資的投放速度,控制對物資的供給,建立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措施等。依據規劃、控制和協調等管理職能手段,在工程的準備及實施的全過程中,對工程進度進行控制。根據目標工期編制合理的工程進度方案,定期收集反映實際進度的有關數據,同時進行現場實地檢查。8加強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控制工程投資、進度質量的根本依據。由于建設工程投入的資金數額大,技術面廣、復雜、施工周期長,使用的人力物力多,涉及的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