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_第1頁
夏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_第2頁
夏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_第3頁
夏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_第4頁
夏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夏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一、嚴把播種關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

在玉米增產中良種的作用占30%~50%,但不同的良種對光、熱等環境條件存在不同的要求。應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良種,并做到良種良法配套,才能發揮良種的增產潛力。夏直播玉米比較適宜選用中早熟品種。盡量選用大小一致的籽粒,去除發霉變質的籽粒和秕粒。播前對種子進行科學處理,做好發芽試驗,種子的發芽率應在95%以上,以確保全苗。

2、科學曬種

夏玉米在播前一定要曬種,這樣不僅能促進玉米早出苗,而且還能達到苗齊、苗全、苗壯,進而使玉米增產增收。玉米曬種要選擇陽光充足的晴朗天氣,將玉米種子均勻地攤在席子上,注意不要為了省事直接攤放在柏油馬路或水泥曬場上曝曬,這樣會由于溫度過高燙傷種子。攤曬厚度適中,以10~15cm為宜。白天要經常翻動,夜間堆起蓋好,一般連曬2~3d即可。玉米的播前曬種十分重要,尤其是用隔年的玉米種必須要進行曬種,這樣可以起到防霉、防蟲、促進后熟、提高發芽率的作用,十分有利于壯苗生產。根據深州市兵曹鄉技術站的跟蹤調查發現,經過晾曬過的種子,不僅顯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保苗率和壯苗率,而且還能明顯促進夏玉米的增產增收,據測定,種子發芽率提高13%,增產5.7%~8.2%。

3、藥劑拌種

搞好藥劑拌種是防治苗期病蟲害的有效措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般采用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藥劑拌種時應先拌殺蟲劑再拌殺菌劑,一般先用50%辛硫磷乳油不超過10mL,對水適量拌玉米種10kg,堆悶3h左右,再根據當地常見病拌殺菌劑,防治玉米病毒病可用15%植病靈2號10mL,對水適量拌玉米種5kg;防治根腐病、黑粉病可用50%多菌靈或粉銹靈可濕性粉劑10~15g對水適量,拌種10kg;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用玉米拌種劑40g,拌種5~7kg。若用種衣劑包衣,可選用玉豐收50mL,包種子5~7kg,既防病又防蟲。控制雜草生長,一般以化學控制為主,人工控制為輔,采用高效低殘留、無副作用的藥劑噴施。掌握在地面潮濕時均勻噴施,效果最佳。

4、搶時早播,保證密度

根據玉米的品種與地塊水肥條件,測算播種量。一般品種播量掌握在37.5kg/hm2左右,播深控制在3~5cm,播種過深苗弱,過淺不易出苗。玉米種植講究前搶后沿,因為早播1d,可以增加0.5d的灌漿時間,可明顯提高產量。為了提高播種質量,在播種的同時還應施入一定量的化肥作種肥,這樣既促進苗期生長,又防止病害發生。如播種時施入碳酸鉀225kg/hm2、磷酸二銨45~75kg/hm2和硫酸鋅15kg/hm2作種肥,施種肥要先開溝將肥料施入再播種,使種、肥分開,防止燒苗。一般鐵茬播種土壤濕度小,播種后要及時澆好蒙頭水,補充土壤水分,以供給種子充足水分,保證種子正常發芽出苗。

二、加強苗期管理

1、早間苗,晚定苗

玉米出苗后,間苗宜早、定苗宜晚。在3~4片葉時抓緊時間間苗,每穴留2株壯苗;在6~7片葉時定苗,公頃留苗數要根據品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例如鄭單958,宜密植,株數6.00~6.75萬株/hm2。定苗時要去弱苗、自交苗、病苗,留高矮、精細一致且莖基扁壯的苗。改鋤開苗為手提苗。如有缺苗可在前后留雙株。間苗、定苗時間掌握在晴天下午4時后進行,這樣病蟲弱苗曬后易發生萎蔫,便于識別。

2、早澆緩苗水,早追提苗肥,適追拔節肥

玉米苗期早管是打好玉米豐產基礎的關鍵。麥收后在6月15~20日澆緩苗水,對于未施底肥的地塊,結合澆水施碳銨450kg/hm2,磷酸二銨225kg/hm2,氯化鉀150kg/hm2;對于已施底肥的地塊,只澆緩苗水,不再追苗肥。在玉米拔節前可追施拔節肥,結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150~180kg/hm2,隨后澆水。

3、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

中耕除草可疏松土壤,流通空氣,提高地溫,消滅雜草,減少養分、水分的消耗和病蟲害的寄生,一般中耕2~3次。玉米苗期病害有矮花葉病和粗縮病等,蟲害主要有金針蟲、地老虎、螻蛄、蠐螬等,結合中耕除草,采用殺菌、殺蟲劑進行防治。

4、加大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是第2個生長高峰,根據生物S型的生長規律,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的吸肥高峰,這個階段是玉米生長最旺盛、豐產栽培最關鍵的時期,其特點是從拔節開始,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莖葉旺盛生長,雄穗、雌穗先后開始分化,莖節逐次伸長,靠地面的莖節出現支持根,是玉米根系增長的第2個高峰期,整個植株體積比拔節前要增長10倍左右。這個時期,存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個體生長發育與環境供應不足的矛盾,只有保證充足的水肥,才能獲得豐產,因此穗期管理主要是追水肥與防治病蟲害。在拔節前追第1次肥,為攻稈肥,在大喇叭口期追第2次肥,為攻穗肥。此時可結合追肥進行澆水。在第1次施攻稈肥時,可深耕,除草,覆蓋化肥;第2次中耕在大喇叭口期,進行起壟培土。及時拔除葉腋基部和莖基部的分蘗。穗期主要病害為黑穗病、黑粉病,蟲害是玉米螟、赤眼蜂等,出現病株要及時拔除深埋。

5、后期及時澆水,適時收獲

在吐絲、灌漿期要及時澆水,這樣不僅提高結實率而且促進莖葉養分的制造和運輸,使籽粒飽滿。高產攻關田在澆過開花水之后還要追施花粒肥,即氮素化肥或采用磷酸二氫鉀加10%~20%尿素肥液進行葉面噴施;在澆過灌漿水之后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隔行式去雄,即在雄穗抽出散粉前,采用3∶1或2行去1行的辦法除去雄穗,可減少植株養分的消耗,有利于雌穗發育,還可改善下部葉層透氣條件,提早抽絲,增加穗長和穗重,減少玉米螟和蚜蟲的危害,據調查這樣可使玉米增產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