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復習《質量和密度》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質量和密度》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質量和密度》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質量和密度》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質量和密度》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中考物理總復習《質量和密度》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以下估測接近實際的是()A.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0g B.一間教室的空氣質量約200gC.一個成年人身高約為170cm D.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2.密封在瓶內的冰熔化成水,保持不變的是()A.體積 B.質量 C.密度 D.狀態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鐵比木頭重”指的是鐵比木頭的質量大B.“鐵比木頭重”指的是鐵比木頭的密度大C.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D.相同質量的鐵和木頭,木頭的體積大4.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摩拜、OFO為首的共享單車應運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下列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A.人騎行后的心率大約為120次/分鐘 B.共享單車的質量大約為100kgC.共享單車的車輪直徑大約為1.5m D.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大約為60km/h5.小剛同學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與他相關的一些估測數據,不合理的是A.他的質量大約是55kg B.他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6.5℃C.他穿的鞋的長度大約是26cm D.他的脈搏跳動50次大約需要2min6.2020年7月26日,第二屆國際熱氣球節在中國張掖拉開帷幕。如圖所示,當熱氣球噴火裝置“噴火”時,氣囊內的空氣被加熱并排出一部分后,氣球上浮。下列關于其升空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A.加熱時氣囊內氣體密度不變B.氣囊排開空氣的重力大于自身重力C.氣囊內氣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D.氣囊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排開空氣的重力7.學習質量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同學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實驗課題,你認為不能夠完成的是()A.測量牛奶的密度 B.鑒別金戒指的真偽C.鑒定銅球是否空心 D.測一捆銅導線的長度8.數形結合是物理學中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方法,它可以直觀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下列四幅圖像能正確反映物理現象和規律的是()

A.圖甲表示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B.圖乙表示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C.圖丙表示同種物質密度與其體積的關系D.圖丁表示物體由靜止下落過程中,重力對物體做功與時間的關系二、填空題9.甲乙兩種物質,他們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其中密度較大的是(甲、乙),甲的密度是g/cm3。10.小明利用天平、燒杯和量筒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他將燒杯中倒入部分液體并記錄總質量m,再將其倒入量筒中測得體積V,多次實驗后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可得液體的密度是kg/m3,聰明的小明發現此種測量方法會導致測量值。(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1.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個正方體物塊的邊長為cm;用天平測量該物塊的質量,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物塊的質量為g.12.如圖甲是小雯看到“天眼”中氣球懸吊著維護人員在面板上作業的情景,小雯利用氣球和重物進行模擬,如圖乙所示。充氣前,氣球A與重物B的總質量為0.109kg,充入適量氦氣過程中,A體積變大,A所受浮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A通過細線拉著B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B所受地面支持力的大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所受重力的大小,當A的體積為m3時,B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0。(B所受的浮力和細線重力忽略不計,取ρ空氣=1.29kg/m3,ρ氦氣=0.2kg/m3,g=10N/kg)

13.航天食品都是從地球攜帶到太空的,考慮到載人飛船發射費用昂貴,為了節省飛船的空間和發射時的有效載荷,航天員攜帶的航天食品應盡可能質量(填大或小),體積小,營養好.為了方便航天員在太空失重條件下進食,防止食物在飛船艙內四處飄浮,一般把航天食品加工成一口大小,也就是所謂的“一口吃”食品.如上圖所示,地球上一塊質量是40g的航天食品,運送到太空后,質量跟原來比(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宇把一塊航天食品切成四塊,則每一塊與原來比,密度(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作圖題14.如圖所示,三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將質量相同的酒精、水、濃鹽水從左到右依次倒入,請在圖中畫出液體大致位置。()四、實驗題15.小航在實驗室測量鹽水密度.小航先用調好的天平測出如圖甲所示的燒杯和杯內鹽水的總質量為80g,然后將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內,如圖乙所示,則量筒內鹽水的體積為cm3.接著他用天平測量燒杯和杯內剩余鹽水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的情景如圖丙所示,則此時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g,量筒內鹽水的質量為g,鹽水的密度是kg/m3.16.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V2,乙同學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V1.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更準確你將選擇哪種方法(選填“甲”或“乙”)(2)如果某同學實驗讀數如圖所示,則測得這塊碎石的體積是.(3)實驗后兩同學對測量結果進行了討論,以下操作屬于導致乙同學測量結果偏小的是.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視讀數,其余讀數正確

B.待小石塊浸沒后仰視讀數,其余讀數正確C.在浸入小石塊時不慎有水滴濺出,讀數均正確

D.捆綁小石塊的繩太粗,讀數均正確五、計算題17.考古工作者在河底發現了古代的石像,經潛水者測量它的體積約為2m3。如圖所示,在打撈石像的過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動滑輪將石像勻速提升,需要豎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在沒有將石像提出水面前,石像受到的浮力;(2)石像的重力;(3)石像的密度。18.有一捆質量為8.9kg、橫截面積為的粗細均勻的銅金屬絲)求:(1)這捆金屬絲的長度;(2)同規格、同材料的1m長的該金屬絲的質量。參考答案:1.C2.B3.A4.A5.D6.B7.D8.D9.甲110.1.0×103偏大11.4.00(3.98~4.02都正確)

32.0(32也正確)12.變大小于0.1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