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語文中考真題(解析)_第1頁
2023年河北省語文中考真題(解析)_第2頁
2023年河北省語文中考真題(解析)_第3頁
2023年河北省語文中考真題(解析)_第4頁
2023年河北省語文中考真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年河北省語文中考真題(解析)2023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測試

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8頁,總分120分,測試時間12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3.所有解析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作答無效。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按照“注意事項”的規定答題。

4.答題時,請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答題。

5.測試結束時,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題14分)

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是瓊瑤仙境,靜穆的晶瑩和潔白。(yǒnghéng)的陽光和風的刻刀,千萬年來漫不經心地切割著,雕鑿著,(huǎnmàn)而從不懈怠。冰體一點一點地改變了形態,變成自然力所能刻畫成的最漂亮的這番模樣:挺拔的,敦實的,奇形怪狀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披肩。小小的我便蜷臥在這巨人之發下。太陽偶一露面,這冰世界便熠熠爍爍,光彩奪目。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環繞冰山的波狀皺褶,想象著在漫長的時光里,冰川的前進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長,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

(1)根據文段中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①(yǒnghéng)_____________②(huǎnmàn)_____________

(2)給文段中加著重號的詞語注音。

①靜穆_____________②雕鑿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褶”字,使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的部首檢字法檢索,應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畫。

(4)下面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番”作量詞時的三個義項。文段中“這番模樣”的“番”意思是什么?

番fān量①種;樣:別有一~天地。②用于心思、言語、過程等(數詞限于“一、幾”):一~好意|經過幾~風雨|這~話讓他開了竅。③回:次;遍:思考一~|幾~周折|三~五次|翻了一~(數量加了一倍)。

(1)①.永恒②.緩慢

(2)①.jìngmù②.diāozáo

(3)①.礻②.11(4)種、樣

本題考查字形。

永恒(yǒnghéng):永遠、恒久。

緩慢(huǎnmàn):徐緩;不敏捷。

本題考查字音。

靜穆(jìngmù):安靜,莊嚴。

雕鑿(diāozáo):雕刻鑿空。

本題考查查字典。

“褶”字為左右結構,偏旁為“補衣旁”即“礻”;再查右半部分筆畫,右半部分筆畫名稱“橫折、點、提、橫折、點、提、撇、豎、橫折、橫、橫”,據此可知再查11畫。

本題考查字義。

“這番模樣”指這樣的模樣;“番”理解為“種;樣”,故選①。

2.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縣柏坡嶺下,這一帶村莊______(緊密/稠密),相距多在三四華里,且沿滹沱河分布。這里依山傍水,灘地肥美,稻麥兩熟。較發達的農業經濟,有利于______(保障/保險)軍民的經濟供給,為黨中央駐地提供物質基礎。西柏坡正處于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坐落在一片向陽的形狀如馬蹄的山坳里,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比較隱蔽,此處西扼太行群山,東臨冀中平原,交通便利,易守難攻。西柏坡(甲)適宜危急時刻向深山轉移。(乙)便于順利時向城市進軍。西柏坡以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獨特的地理位置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不朽貢獻。

(1)從文段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

(2)文段中甲乙兩處應填入的關聯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只有才B.既就C.因為所以D.既又

(3)文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述效果?

(1)稠密;保障(2)D

(3)展現了西柏坡三面環山的特點,使讀者容易理解西柏坡的所處位置,體現地理位置優越。

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第一空:

緊密:形容十分密切,不可分隔或多而連續不斷。稠密:數量多,密度大。

在此形容村莊密集,應使用“稠密”。

第二空:

保障:確保,保證做到。保險:穩妥可靠。

在此與“供給”搭配,應使用“保障”。

本題考查關聯詞。

“適宜危急時刻向深山轉移”與“便于順利時向城市進軍”為并列關系,點明“西柏坡”的優勢,應使用表并列的關聯詞組“既……又……”;

故選D。

本題考查修辭手法。

“西柏坡正處于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坐落在一片向陽形狀如馬蹄的山坳里”,將西柏坡坐落的山坳形狀比作馬蹄,聯系后文“三面環山”可知,生動形象的展現了西柏坡三面環山的特點,體現其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使讀者容易理解。

第二部分(3~18題56分)

一、古詩文閱讀

(一)古詩文默寫(6分)

3.閱讀下面文字,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我們從“參差荇菜,①______”看到歡快的勞動場景,從“唧唧復唧唧,②______”感受到勞動者的美好形象,從“③______,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體會到勞動表現的幸福安寧。中華古詩文,佳作如林,我們還會發現許多與“勞動”相關的詩文,如陶淵明的“④______,悠然見南山”,表現歸隱田園的恬淡;柳宗元的“⑤______,下見小潭”,寄寓發現美景的欣喜;《岳陽樓記》中的“⑥______,此樂何極”,抒發了勞動者的暢快之情。

①.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②.木蘭當戶織③.其中往來種作④.采菊東籬下⑤.伐竹取道⑥.漁歌互答

本題考查名篇背誦。課文原句填上空作答時,一是要深刻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的語句;三是作答內容要準確,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寫錯字。注意易錯字詞:菊、籬、道。

(二)古代詩歌閱讀(6分)

4.某公園內池塘周圍遍植垂柳,樹干上懸掛著寫有詠柳詩句的標牌。閱讀下面標牌上的詩句,回答后面的問題。

楊柳青青著地垂渡頭楊柳青青一樹春風千萬枝日借嫩黃初著柳

楊花漫漫攪天飛枝枝葉葉離情嫩于金色軟于絲雨催新綠稍歸田

甲乙丙丁

(1)解釋甲標牌上的詩句中“楊花”一詞的意思。

(2)一切景語皆情語。乙標牌上的“渡頭楊柳青青”表述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3)丙和丁兩個標牌上的“嫩”字,寫出了景物怎樣的共同特點?

(1)柳絮(2)表現了詩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3)柳樹富有生機與活力。

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甲“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意思是: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柳絮漫天飛舞。楊花:柳絮。

本題考查詩句理解、情感。

乙中“渡頭楊柳青青”意思是:渡口楊柳郁郁青青。聯系“枝枝葉葉離情(枝枝葉葉都滿含著別意離情)”可知,“渡口”點明離別的地點,古代有折柳寄情的習俗,“柳”是“留”的諧音,分別時,離情愁緒涌上心頭,表現了詩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丙“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意思是:春風吹拂柳枝隨風起舞,綻出嫩芽一片嫩黃比絲柔軟。

丁“日借嫩黃初著柳,雨催新綠稍歸田”意思是:日色帶來嫩黃剛剛附著在柳梢上,雨水催著新綠漸漸回歸田野。

“嫩”指的是柳枝剛剛長出嫩芽,展現的是春日之景,表現了柳的生機與活力。

(三)(共1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節選自《核舟記》)

古法,以牛革①為矢服②,臥則以為枕。取其中虛③,附④地枕之,數里內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⑤聲也。

(選自《夢溪筆談》)

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持衣追及與之而還。至家視日四分之三。問:主人馬不休,日行幾何?答曰:七百八十里。

(選自《九章算術》)

①革:去了毛的獸皮。②矢服:裝箭的盛具。③虛:空。④附:附著。⑤納:收進。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罔不因勢象形因:______________

(2)則皆聞之聞:______________

(3)至家視日四分之三視:______________

6.下列對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

B.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

C.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

D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嘗貽余核舟一。

(2)持衣追及與之而還。

8.甲文中王叔遠的高超技藝具體表現在哪里?

9.請為乙文擬一個恰當的題目。

5.①.順著、就著②.聽到③.看6.A

7.(1)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2)主人拿上衣服追上,等到還衣服后再返回。

8.用料體積??;所刻的東西多;能夠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情態各異。9.示例:牛革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因:順著、就著。

(2)句意:就都能聽見。聞:聽到。

(3)句意:到家時看日影是四分之三日。視:看。

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現有客人的馬日行三百里??腿穗x去時忘記帶衣服。時間過了三分之一日,主人才發現。

故斷為: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嘗:曾經;貽:贈;余:我;

(2)持:拿;及:等到;與:給、還;還:返回。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根據甲文“能以徑寸之木”可知,用料體積??;

根據“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可知,所刻的東西多,能夠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情態各異。

本題考查擬題。題目往往能夠精煉的概括文章內容。

根據“古法,以牛革為矢服,臥則以為枕”可知,介紹了牛革的用途,做箭袋,當枕頭;“取其中虛,附地枕之,數里內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聲也”點明牛革的特點,利用中間空的特點聽見遠處細微的聲音;據此可知文章圍繞“牛革”展開,所以可以用“牛革”作為題目,點明文章的寫作對象。

參考譯文:

明朝有一個技藝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態。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圖案。

古法用牛皮做箭袋,睡覺時把它當枕頭。利用它中間空的特點,放在地上枕著,幾里內有人馬聲都能聽見,這是因為中間的空腔能收攏聲音的緣故。

現有客人的馬日行三百里。客人離去時忘記帶衣服。時間過了三分之一日,主人才發現。主人拿上衣服追上,等到還衣服后再返回。到家時看日影是四分之三日。問:主人的馬不休息,馬的日行速度是多少?回答說:七百八十里。

二、現代文閱讀

(一)(共9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戲劇實踐的意義

①在文學的意義上,戲劇是一種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與動作實現敘事功能的藝術,這是戲劇體的文學與小說、詩歌、散文之間的表述差異。因此,戲劇的獨特作用并不能僅通過閱讀劇本實現,而需要由實踐環節最終完成。

②假如說大多數藝術門類所注重的是個性化的情感表述,那么戲劇則注重培養群體化的情感表述,通過多人共處的情境實現人的情感活動。除極少數獨角戲外,戲劇都需要由多位表演者共同完成。戲劇通過群體合作,借一個歷史或現實的故事完成人物塑造與情感表述。如獨幕劇《棗兒》雖然只有兩個人物,也需要“老人”和“男孩兒”的扮演者相互配合,才能表現出人們對精神家園的追求。因此,戲劇是有效培養合作精神的特殊途徑。

③戲劇是一種特殊的代言體的敘事藝術,這使戲劇實踐具有培養共情能力的作用。在戲劇演出中,參與者扮演自己之外的另一個或真實或虛構的人物,能夠獲得與扮演者實際人生相異的體驗。如演出《屈原》,扮演屈原,理解了屈原對光明的追求;扮演嬋娟,懂得了嬋娟為正義獻身的情懷??梢?,參與戲劇表演活動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獲得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思考與行動的寶貴經驗。所以,戲劇實踐讓人在一個特定情境中進入另一個人的生活空間乃至精神世界,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在別人身上“活過”,才能最有效地幫助人們擺脫僅從一己立場思考世界的思維局限,提高共情能力。

④戲劇是情感化的活動。一方面,要求表演者以充沛的情感注入表演之中,如《屈原》中的大段獨白《雷電頌》,需要表演者將屈原的憤懣與渴望充分表現出來。另一方面,表演者還必須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將情感的釋放與表述限制在戲劇情境所規定的限度之內。如演出《寶蓮燈》,沉香的扮演者與二郎神大戰,必須避免傷及對手。也就是說,戲劇表演者一方面要在體驗人物的基礎上“進入角色”,另一方面還要始終注意有意識地控制情感的釋放與表述。戲劇表演要求表演者內心有比表演狀態中的自我更高層次的另一個“自我”,始終審視著表演的語言和行動,以實現情感表述與情感控制的平衡。

⑤總之,戲劇實踐側重于培養人們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與情感掌控能力,對提升人的綜合素質、養成健全人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據傅謹《中小學戲劇課程的時代價值》改編)

10.梳理文章思路,用“|”把文章劃分為三個層次。

①②③④⑤

11.下面的材料可以放到文章哪一段作論據?請說明理由。

材料

學校舉辦課本劇演出活動。小冀同學飾演《天下第一樓》掌柜盧孟實,活動結束后,他表示,他對舊社會生存的艱難和世態炎涼有了了解和認識。

12.認為戲劇實踐的意義是什么?

10.①|②③④|⑤

11.放入第③段。小冀同學扮演掌柜盧孟實對舊社會生存的艱難和世態炎涼有了了解和認識,論證了第③段“戲劇是一種特殊的代言體的敘事藝術,這使戲劇實踐具有培養共情能力的作用”的觀點。

12.培養人們合作精神、共情能力與情感掌控能力,提升人的綜合素質、養成健全人格。

本題考查文章層次劃分。

①段“在文學的意義上,戲劇是一種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與動作實現敘事功能的藝術”點明戲劇的含義;首段“因此,戲劇的獨特作用并不能僅通過閱讀劇本實現,而需要由實踐環節最終完成”,點明如何實現戲劇的獨特作用;

②段“戲劇通過群體合作,借一個歷史或現實的故事完成人物塑造與情感表述”“因此,戲劇是有效培養合作精神的特殊途徑”,點明戲劇的作用——有效培養合作精神;

③段“戲劇是一種特殊的代言體的敘事藝術,這使戲劇實踐具有培養共情能力的作用”“參與戲劇表演活動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獲得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思考與行動的寶貴經驗。所以,戲劇實踐讓人在一個特定情境中進入另一個人的生活空間乃至精神世界,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在別人身上‘活過’,才能最有效地幫助人們擺脫僅從一己立場思考世界的思維局限,提高共情能力”,點明戲劇的作用——培養共情能力;

④段“戲劇是情感化的活動。一方面,要求表演者以充沛的情感注入表演之中……另一方面,表演者還必須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將情感的釋放與表述限制在戲劇情境所規定的限度之內……也就是說,戲劇表演者一方面要在體驗人物的基礎上‘進入角色’,另一方面還要始終注意有意識地控制情感的釋放與表述。戲劇表演要求表演者內心有比表演狀態中的自我更高層次的另一個‘自我’,始終審視著表演的語言和行動,以實現情感表述與情感控制的平衡”,,點明戲劇的作用——情感掌控能力;

結尾“總之,戲劇實踐側重于培養人們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與情感掌控能力,對提升人的綜合素質、養成健全人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總結語段,收束文章,概括戲劇的作用;

據此可知文章按照“總——分——總”結構行文,分為“①|②③④|⑤”三個層次。

本題考查論據補充。

“學校舉辦課本劇演出活動。小冀同學飾演《天下第一樓》掌柜盧孟實,活動結束后,他表示,他對舊社會生存的艱難和世態炎涼有了了解和認識”,列舉小冀同學參與戲劇表演了解舊社會生存的艱難和世態炎涼的事例,作為事實論據,論證了第③段“戲劇是一種特殊的代言體的敘事藝術,這使戲劇實踐具有培養共情能力的作用”的觀點,在參與戲劇表演活動的過程,獲得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思考與行動的寶貴經驗,在一個特定情境中進入另一個人的生活空間乃至精神世界,擺脫僅從一己立場思考世界的思維局限,通過扮演有了深刻的認識;故應放入第③段。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

結尾段總結了戲劇實踐的意義,根據“總之,戲劇實踐側重于培養人們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與情感掌控能力,對提升人的綜合素質、養成健全人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提煉戲劇實踐的意義:培養人們的合作精神、共情能力與情感掌控能力,提升人的綜合素質、養成健全人格。

(二)(共15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優先權

①臥室里,達爾文讀著華萊士隨信寄來的論文,激動之情已無法按捺。多么似曾相識的文章!就差這稿紙上不是自己的手跡了。他一把撩起被子,只穿一件睡衣,坐到窗前的桌子上,飛快地掃過稿紙上的文字。

②達爾文只覺眼前一陣暈眩,他稍一定神,拳頭輕輕地擊著桌子,喊道:“世上竟有這樣的巧事!華萊士啊,你知道我在研究物種和變種問題,可是我從來沒有把變異的原因和方式告訴過你,怎么你的論文簡直就是我的書的縮寫呢?賴爾先生,你在前幾年就勸我快點兒寫《物種起源》,快點兒發表,不然會有人搶先的,今天不幸被您言中了。”

③達爾文的妻子愛瑪一直站在他的身后,見他像是突然被雷擊了一樣渾身癱軟,捏著那幾頁紙,兩手發抖。

④書房桌子上還殘留著昨晚執筆奮戰的痕跡,墨水瓶開著口,稿紙散在桌上……達爾文收拾起那半尺厚的手稿,細心地理齊,查過頁數,又找來絲線攔腰捆了一道,交給愛瑪說:“我們現在可以宣告結束戰斗了?!?/p>

⑤達爾文用下巴指指書桌旁的壁爐,又拾起一盒火柴放在愛瑪手心里。

⑥“查理!”愛瑪聲音都變了,“您不能這樣,這是二十年的辛苦啊,是您的生命?。‰y道就這樣付之一炬,就這樣前功盡棄!”

⑦溫柔的愛瑪,今天突然顯得十分威嚴,“這是偉大的成果,是將要照亮整個生物界的火炬,你怎會這樣輕易地拋棄?”

⑧“它是一個偉大的成果。但是這個成果沒有我別人也已照樣將它取得,說明它在我這里已經毫無意義?,F在,只有此法才是最合適的處理。假如我將這本書立即出版,華萊士一定以為是我抄他的,世人將認為我不是科學家,而是盜賊。我寧肯不要優先權,也不背這個壞名聲!”

⑨“你關于物種起源的研究早就不屬于您一個人,賴爾先生、霍克先生,還有那個熱情的赫胥黎,他們給了你多大的支持!沒有賴爾在地質方面指導,沒有霍克在植物學方面的合作,哪能有今天這樣的結論?”

⑩達爾文心軟了。他說:“好吧,我先聽聽他們的意見。”

一場很奇怪的辯論正在客廳激烈進行。辯論的一方是達爾文,而他代表的卻是華萊士;另一方是賴爾和霍克,卻代表述爾文。

賴爾激動地說:“查理,若再不發表,您將無法享受優先者的光榮?!?/p>

“不,賴爾先生,如果沒有華萊士的這封信,我可以立即將手稿托您去發表,現在反而不能發表了。華萊士先生確實獨立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劃時代的課題?!?/p>

霍克插進來說:“達爾文先生,您不是比他更早就開始研究這個課題了嗎?您已經陸續發表了《考察日記》和地質、動物、植物各方面的著作,就只差這層窗紙沒有被最后捅破了。當1831年您出發去環球考察時,華萊士才是一個剛背上書包的六歲孩子;1842年您寫出那份詳細提綱時,他才是一個十九歲的學生;他是最近四年在馬來半島進行考察寫出這篇論文,而您得出這個結論已經20多年了。您就是現在發表,誰敢說是在搶優先權呢?”

“不,霍克先生,年齡的大小不能說明成果的先后,正像您比我小八歲,但在植物學方面仍是我的老師。華萊士如果有我這樣的環球經歷,有我這么長時間的研究,他會得出更完善的結論?!?/p>

“但是,您早就在辛苦研究,而且已經得出了結論,這也是事實?!?/p>

“對,結論我已經得出,華萊士也已經得出,現在冠以誰的名字就無足輕重了。你們知道,我在科學研究上,可以像鋼一樣的硬,可以不顧一切地往前沖;可是我在感情上卻像水一樣的軟,我不愿朋友之間有一點兒的誤解,一點兒的不敬。華萊士還年輕,他多么聰明,他應該沒有煩惱地輕輕松松地去干更多的事情。我純凈的感情之水里,也絕不允許滴進這一滴污水?!?/p>

賴爾起身趨前一步,以師長的身份嚴肅地說:“查理,這是科學,不光是感情……”

1858年7月1日,一場科學史上奇怪的學術會在倫敦舉行。論文是達爾文和華萊士,但是兩人都未出席。華萊士遠在馬來群島,無法趕回。而達爾文雖勉強同意同時宣布他們兩人的論文,但聽說華萊士不能到會,他也沒有去。

賴爾主持會議,他說:“各位先生,今天我們要宣布兩篇關于物種起源和變異方面的論文,無疑這是一個科學上的最新命題。更可貴的是,兩位科學家達爾文和華萊士先生同時發現這一理論,但又誰也不想爭優先權,只此一點在科學史上也足可大書一筆,這是我們科學界的驕傲!”

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根據梁衡《數理化通俗演義》改編)

13.請理故事情節,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圖表。

一二三四

面臨“優先權”問題→辯論是否放棄“優先權”→

14.細節描寫是對人物、景物等表現對象的細微刻畫。結合語境,分析下面兩處細節描寫的表述效果。

(1)捏著那幾頁紙,兩手發抖。

(2)書房桌子上還殘留著昨晚執筆奮戰的痕跡,墨水瓶開著口,稿紙散在桌上……

15.文章第三節“一場很奇怪的辯論正在客廳激烈進行”,這場辯論“奇怪”在哪里?

1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展現了四個場景,隨著地點轉換,依次展開故事情節。

B.愛瑪強烈要求聽聽華萊士的建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C.文章表現達爾文追求學術純凈的品格,反映其光輝的人性。

D.華萊士沒有立即發表論文,而是寄給前輩,同樣人格高尚。

13.計劃放棄“優先權”;都不爭“優先權”

14.(1)“捏”“發抖”兩個細微的動作生動傳神地表述出達爾文看到華萊士論文與自己觀點竟然高度相似時的絕望無助、遺憾無奈的心境。

(2)“執筆奮戰的痕跡”“開著口的墨水瓶”“散在桌上的稿紙”幾個細節凸顯了達爾文進行物種起源研究的刻苦努力,也表述了他成果即將付之一炬的痛心遺憾的心情。

15.辯論的一方是達爾文,而他代表的卻是華菜士;另一方是賴爾和霍克,卻代表述爾文。他們都不是代表的自己。16.B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第①空:根據第⑧段“我寧肯不要優先權,也不背這個壞名聲!”可概括:計劃放棄“優先權”;

第②空:根據第段“更可貴的是,兩位科學家達爾文和華萊士先生同時發現這一理論,但又誰也不想爭優先權”可概括:都不爭“優先權”。

本題考查細節描寫的作用。

(1)“捏著那幾頁紙,兩手發抖”這句話中,“捏”“發抖”兩個詞是對達爾文動作的描寫,通過這兩個細微的動作,生動傳神地表述出達爾文看到華萊士論文,發現其觀點與自己觀點竟然高度相似時內心的絕望無助、遺憾無奈。

(2)“執筆奮戰的痕跡”“開著口的墨水瓶”“散在桌上的稿紙”等句子是對達爾文桌子上陳設的細節描寫,這幾個細節從側面凸顯出了達爾文在研究物種起源時的刻苦認真,表述出達爾文在做出燒毀成果決定的痛苦、遺憾。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

根據第段“辯論的一方是達爾文,而他代表的卻是華萊士;另一方是賴爾和霍克,卻代表述爾文”可知,這次辯論奇怪在辯論的一方是達爾文,而他代表的卻是華菜士;另一方是賴爾和霍克,卻代表述爾文。他們都不是代表的自己。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理解與辨析。

B.有誤,根據第⑨段“你關于物種起源的研究早就不屬于您一個人,賴爾先生、霍克先生,還有那個熱情的赫胥黎,他們給了你多大的支持!沒有賴爾在地質方面指導,沒有霍克在植物學方面的合作,哪能有今天這樣的結論?”可知,愛瑪強烈要求聽聽賴爾、霍克和赫胥黎的建議;“聽聽華萊士的建議”表述錯誤;

故選B。

三、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共7分)

17.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的思維活動。閱讀《紅巖》整本書之后,小冀同學針對《紅巖》的結尾部分展開聯想,寫了一則讀書筆記。請以此為例,為《紅巖》開頭部分寫一則讀書筆記。

開頭:抗戰勝利紀功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里,長江、嘉陵江匯合處的山城,被濃云迷霧籠罩著。這個陰沉沉的早晨,把人們帶進了動蕩年代里的又一個年頭。讀書筆記:

結尾: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上。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讀書筆記:山城重慶的又一個早晨,天空出現“紅光”“朝霞”,黎明到來。這讓我聯想到在無數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地戰斗之后,勝利即將到來,重慶就要迎來解放。

示例:山城重慶的這個陰沉沉的早晨,到處灰蒙蒙的,被濃云迷霧籠罩。這讓我聯想到戰爭年代,那些在渣滓洞,白公館里的革命先輩們,他們經受著煉獄般的考驗。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們堅信,重慶終會扒開云霧見太陽!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環境描寫的作用與聯想、想象。

根據題干信息,要求對《紅巖》開頭部分展開聯想。由“抗戰勝利紀功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里,長江、嘉陵江匯合處的山城,被濃云迷霧籠罩著。這個陰沉沉的早晨,把人們帶進了動蕩年代里的又一個年頭”可知,這里的環境呈現出陰暗、灰蒙的特點,聯系整個時代環境可知,此時是國共內戰,社會氛圍表現出陰森、可怕的特點。抓住這個環境特點來展開聯想即可。

示例一:山城重慶一個陰沉沉的早晨,紀功碑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里,山城被“濃云迷霧籠罩著”,天氣晦澀昏暗。這讓我聯想到在國民黨最后的瘋狂與黑暗血腥的統治下,地下工作的險惡環境,渲染出種壓抑的慘烈悲壯之感。

示例二:解放前夕,山城重慶的一個早晨,迷霧蒙蒙、陰氣壓天。這樣我聯想到無數革命烈士即將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英勇斗敵。

18.小冀同學讀完《紅巖》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兩部書后,認為其中許多人物都是課文《紀念白求恩》中說到的“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請結合資料卡,從下列人物中任選一個,用與其相關的故事情節加以證明。

成崗龍光華朱赫來保爾·柯察金

資料卡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澤東《紀念白求恩》

示例:成崗:參加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編輯、印刷和發行工作,在工作間被捕,首先想到的是革命同志的安全。關押于渣滓洞、白公館看守所,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堅持自己的氣節,在獄中堅持出版《挺進報》。為了人民的解放置生死于度外,他是一個有利于人民的人。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

根據題干信息,“大有利于人民的人”的意思是對社會有貢獻,結合《紅巖》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具體人物的相關情節來回答即可。

示例一:龍光華:一名新四軍戰士,在戰斗中受傷被俘,關押在渣滓洞。敵人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龍光華敢于同敵人斗爭,最后為尋找水源被敵人酷刑折磨,英勇犧牲。他始終保持一位戰士的光榮本色,立場堅定,作風頑強,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

示例二:朱赫來是一個堅強、勇敢、機智的布爾什維克,他對革命事業有著不懈的堅持和強大的信念,他大方無私,幫助革命新人,在保爾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朱赫來都會及時地出現,他給保爾講布爾什維克的故事,教保爾要有“敢于拼搏的精神”為保爾排憂解難,指明前進的方向。

示例三:保爾·柯察金受朱赫來影響,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一次與波蘭白軍的戰斗中,他的腿受傷并得了傷寒,但他卻始終為了解放全人類這一偉大理想而堅持奮斗。而后他還經歷了三次死里逃生,最后他在雙腿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堅持寫就了《暴風雨中所誕生的》一書,堅持走在革命道路上。他這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他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努力,是一個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第三部分(19題50分)

19.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守?!?,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豆茏印肪驮谩肮史ǘ爻!保瑥娬{做事要按照常理、遵循規律。如今,我們也要守學習之常,守工作之常,守為人處世之常,守優秀傳統文化之常,守理想信念之常……

圍繞“守常”這一話題,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故事,可以發表看法,還可以說明某一現象或事理。

要求:①內容健康積極;②表述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要套寫、抄襲;⑤不少于600字;⑥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例文:

守常

世事的紛擾,內心的掙扎,總使人覺得人生是多么的寂寞無助,總是不由自主地陷入無可名狀的憂傷中。世上有太多的無奈苦惱,我們很難擺脫;有太多的忙碌緊張,我們無法逃避。面包是生存的需要,我們必須去孜孜以求;欲望卻是人性的膨脹,為了達到目的所付出的心計勞力,比起單純的物質需求還要讓人疲憊憔悴。內心那股壓迫人心的力量,使我們一天到晚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時時感到焦躁不安,此時理想與愛情成為物余,徒留夢中美麗的幻象,心靈的安寧被物欲所奴役,心態的失衡使人生走向悲哀無助,若到極處,甚至可能鋌而走險。這樣的話,擁有一顆平常心就愈加顯得珍貴了。

平常心是對生命透徹的領悟,古人曰:生命薄如蟬翼,存在就該滿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此氣象之下,一切煩惱困頓,均可棄之流水,領悟生命的真諦,知曉彌足珍貴,就會以一顆寧靜的心態善待一切,日本學者鈴木大拙說:“井邊的牽?;ɡp住我的木桶,我借水喝?!边@是多么博大恢宏的心境,又是多么蕩人心魄的情懷,為了珍惜一顆弱小的生命,寧愿去借水喝,如果沒有一顆悲憫的平常心,是難以做到的。

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在達到這種境界之前,心路常常有極為坎坷的歷程。歷了險峰,經了幽谷,才發現世事滄桑,如夢、如幻,一切從生命出發,我們便可以做出最合理的選擇,一面對生命盡心呵護,一面又悉心體驗,東涌西沒,毫無蔽障,對人寬容平和,隨方就圓。因此,平常心不僅使人具有大海一樣的氣度,還使人穩重如山??耧L暴雨之中,驚濤駭浪,松林翻滾,可大海深處平靜如昨,山巋然不動,以如此胸懷去實踐人生,就無所畏懼,對困難也絕不退避。

諸葛亮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然面對人間是是非非,保持心靈寧靜的同時,不忘對理想的追求,對寶貴生命的敬畏,長此以往,定可令生命發揚光大。

本題考查話題作文。

第一,審題立意。本篇習作要求圍繞“守?!边@一話題創作?!笆亍笔亲袷兀裱?/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