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基本知識人們在研究磨擦起電現象時發(fā)現,當帶正電的物體和帶負電的物體靠近時,常有火花產生,同時發(fā)出劈啪的聲響,這種現象叫做放電。雷電是大自然中雷云之間或雷云對地之間的大規(guī)模放電現象,這種迅猛的放電過程產生強烈的閃光并伴隨巨大的聲音。從電學的角度來講,雷云放電就會產生雷電流,雷電流除具有電流的一般的特性外,還有發(fā)生時間短 (微秒級)幅值高(幾百KA)的特點,所以雷電流的瞬間功率是巨大的。正因為雷電流的特殊性,使得雷電有其雷擊可以把建筑物劈裂,使架空的電18雷擊可以把建筑物劈裂,使架空的電18世紀富蘭克林著名的風箏實驗以
對雷電的防護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線短路、引起森林大火,還會造成人員的直接傷亡。自來,人們致力于雷電及其防護的研究實踐已有刪年的歷史,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了解雷電基本知識,有利于搞好倉庫防雷安全工作。一、雷電的形成與分類(一)雷雨云和雷電的形成人們通常把發(fā)生閃電的云稱為雷雨云(或稱積雨云),雷雨云是熱氣流在強烈垂直對流過程中形成的。由于地面吸收太陽的輻射熱量遠大于空氣層, 近地面的大氣的溫度由于熱傳導和熱輻射作用,溫度也跟著升高,氣體溫度升高必然膨脹,密度減小,壓強也隨著降低,根據力學原理,氣體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氣層密度相對說來就較大, 就要下沉。熱氣流在上升過程中膨脹降壓,同時與高空低溫空氣進行熱交換, 于是上升氣團中的水汽凝結而出現霧滴,就形成了云。在強對流過程中,云中的霧滴進一步降溫,變成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隨高度逐漸增多。由于過冷水大量凍結而釋放潛熱, 使云頂突然向上發(fā)展,達到對流層頂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鋪展,使云中水滴分裂成較小的水滴或較大的水滴, 分別帶負電和帶正電。較小的水滴被氣帶走,形成帶負電的雷云,較大的水滴留下來形成帶正電的雷云。隨著電荷的積累,雷云的電位逐漸升高。當帶不同電荷的雷云在空氣中互相接近到一定的距離時,便發(fā)生激烈的放電,出現強烈的閃光。由于放電時溫度高達急劇膨脹,發(fā)出: 20000C,空氣受熱爆炸的轟鳴聲,這就是空中閃電和雷鳴,見圖較近時,還會對地面突出物5—1(a)。當帶電雷云離地直接放電,這就是直擊雷。見圖 5—1(b)。圖5—1雷云放電現象二)雷電的分類1.雷電按照放電形式不同分為:線形雷、片形雷和球形雷(圖5—1雷云放電現象二)雷電的分類1.雷電按照放電形式不同分為:線形雷、片形雷和球形雷(1)線形雷。線形雷是一種蜿蜒曲折,枝叉縱橫的巨型電氣火花,長長達10公里,線形雷是閃電中最強烈的一種,對電力、電訊系統(tǒng)及人畜和建筑物等威2—3公里,也有的這種閃電可以同時擊在大多數情況下(約5070%以上),雷脅最大。線形雷大多是雷云與大地間的放電而是多重的,也就是說由若干個先后在同一通道上發(fā)展127次,單次放電的延續(xù)時間一般為但也有的是雷云之間的放電。在不同的地方,一般分為前導放電和主放電等階段。云與大地間的放電過程不是單一的,的單一的,放電所組成。重復放電的數目一般為0.0010.02秒,各次放電的間隔時間為0.010.05秒。(2)片形雷。片形雷是出現在云的表面上的閃光,它有時可能是被云塊遮沒的火花閃電的延光,也可能是在云的上部發(fā)出來的叢集的、若隱若現的一種特殊的放電作用的光。這種閃電,表示云中電場的能量雖然已經足夠產生放電作用,但是新加入的電量卻太少,以致在閃爍放電尚未轉變到火花(線狀)放電以前,原有的儲電量已經用完了,片形雷對電力系統(tǒng)一般只會引進感應過電壓。(3)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種特殊的雷電現象,簡稱球雷。是橙或紅色,或似紅色火焰的發(fā)光球體,(也有帶黃色、綠色、藍色或紫色的 ),直徑一般約為1020厘米,最大的直徑可達1m,存在的時間大約為百分之幾秒至幾分鐘, 一般是35秒,其下降時有的無聲,有的發(fā)出嘶嘶聲,一旦遇到物體或電氣設備時會產生燃燒或爆炸,其主要是沿建筑物的孔洞或開著的門窗進入室內,有的由煙囪或通氣管道滾進房內,多數沿帶電體消失。球形雷形成的原因:一是等粒子體;二是小范圍的急促氣旋造成,三是核反應。到目前試驗室未圓滿重復這一現象。2.雷電按傳播方式不同分為: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侵入波直擊雷。直擊雷是帶電的云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fā)生猛烈的放電現象,稱直擊雷。直擊雷的放電過程為:當雷云接近地面時,在地面感應出異性電荷,兩者組成一個巨大的電容器。雷云中的電荷分布是不均勻的,地面也是高低不平的。因此,其間電場強度也是不均勻的。當電場強度達到2530kV/cm時,即發(fā)生雷云向大地發(fā)展的跳躍式先驅放電,時間為0.0050.01s,平均速度為延續(xù)1001000km/s,每次跳躍前進約50m,并停頓50卩S。當先驅放電達到大地時,即發(fā)生大地雷30云發(fā)展的極明亮的主放電,其放電電流可達數十至數百千安,放電時間僅50100ps,放電速度約為光速的 1/51/3,即約為104km/s。主放電向上發(fā)展,到云端即告結束。主放電結束后繼續(xù)有微弱的余光,余光延續(xù)時間約0.030.15s。約50%的直擊雷有重復放電性質。平均每次雷擊有三、四個沖擊,最多能出現幾十個沖擊。第一個沖擊的先驅放電是箭形先驅放電,其放電時間僅約0.001s。全部放電時間一般不超過500ms。感應雷。感應雷也稱間接雷電感應或感應過電壓,亦可以叫做雷電的二次作用。感應雷分為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兩種。靜電感應雷是雷云接近地面時,使鄰近雷云的金屬設施上,特別是較長的金屬設施架空線路) (如上,能感應產生與雷云相反的大量電荷。當雷云放電時,如金屬設施上的感應電壓較高,也就會向鄰近的設施放電播。 (金屬設施未接地時),或以雷電波的形式沿線路極快地傳電磁感應雷是由于雷擊時,個巨大的雷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磁場,使處于這建筑設磁場中對地絕緣的金屬構件、能對施,感應出很高的電位。當這個電壓足夠大時,就可地或向鄰近的設施放電。雷電侵入波。由于雷電電流有極大峰值和陡度,在它周圍出現瞬變電磁場,處在這瞬變電磁場中的導體會感應出較大的電動勢,而此瞬變電磁場,都會在空間一定的范圍內產生電磁作用,也可以是脈沖電磁波輻射,而這種空間雷電電磁脈沖波(LEMP)是在三維空間范圍里對一切電子設備發(fā)生作用。因瞬變時間及短或感應的電壓很高,以致引起電氣設備的過電壓。二、雷電的危害(一)直擊雷的危害直接雷的破壞作用主要是:電效應破壞、熱效應破壞和機械效應破壞。1.電效應破壞電性質的破壞作用,表現在雷擊形成的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伏的沖擊電壓,產生過電壓作用,可擊穿電氣設備的絕緣,燒斷電線而發(fā)生短路放電,其放電火花、電弧可能造成火災或爆炸;絕緣的損壞,還會造成高壓竄入壓和設備漏電的隱患, 可能引起嚴重的觸電事故;巨大的雷電流流入下,會在雷擊點接地周圍的5 10m范圍內形成極高的電壓,可直接導致接地電壓和跨步電壓的觸電事故。2.熱效應破壞熱性質的破壞作用,表現在巨大的雷電流通過導體時,在極短的時間內轉換出大量的熱量,高溫作用造成易燃品燃燒或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或爆炸;如果直接雷擊在易燃物上,更容易引起大面積的火災。3.機械效應破壞機械性質的破壞作用,表現為被擊物直接遭到破壞,雷電甚至爆裂成碎片,這是由于巨大的流通過被擊物時,使被擊物縫隙中的氣體劇烈膨脹,體,致使縫隙中的水分也急劇蒸發(fā)為大量氣被擊物破壞或爆炸。此外,同性電荷之間的斥力、電流拐彎處的電磁推力、發(fā)生雷擊時的氣浪都有較強的破壞作用。(二)感應雷的危害感應雷是在直擊雷基礎上發(fā)生的,在建筑物上設置的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只能對付直擊雷,對感應雷不起作用。感應雷雖然沒有直擊雷猛烈,但其發(fā)生的機率比直擊雷高得多。直擊雷只發(fā)生在雷云對地閃擊時才會對地面造成災害,而感應雷則不論雷云對地閃擊或者雷云對雷云之間閃擊,都可能發(fā)生并造成災害。此外直擊雷一次只能襲擊一個小范圍的目標,而一次雷閃擊都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多個小局部同時產生感應雷過電壓現象,并且這種感應高壓可以通過電力線、電話線等傳輸到很遠,至使雷害范圍擴大。三、雷電的分布特點我國地域遼闊,從南到北越30多個緯度,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和亞熱帶,都處于雷雨區(qū),只是受高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雷暴日不同 (雷暴日指一年聽到雷聲的天數)。我國西北地區(qū)的雷暴日在20天以下,屬少雷區(qū),雷害較輕;東北30天左右,華北和中部地區(qū)多在4050天,長江以南至北緯23度大部分地區(qū)在4080天,屬中等雷區(qū);23度線以南,包括廣東、廣西、福建的大部分多在80天以上,屬雷害嚴重地區(qū)。從雷害發(fā)生的地區(qū)看,我國人口居住密集、經濟較發(fā)達的大中城市處在中等以上雷雨地區(qū)。我國各地區(qū)雷雨季節(jié)相差較大,南方約從二月開始,長江流域一般從三月開始,華北和東北地區(qū)遲至四月開始,西北可延至五月開始。總體上,雷電活動呈現以下基本規(guī)律:1.熱而潮濕的地區(qū)比冷而干燥的地區(qū)雷暴多。2.從緯度看,雷暴的頻數總是由北向南增加,到赤道最高,以后又向南遞減。在我國遞減的順序大致是:華南、西南、長江流域、華北、東北、西北。雷暴的頻數是山區(qū)大于平原,平原大于3.從地域看,沙漠;陸地大于湖海。4.從時間看,雷暴高峰月都在七、八月份,活動時間大都在 1422時,各地區(qū)雷暴的極大值和極小值多數出現在相同的年份。四、雷災新特點當人類社會進入電子信息時代后,雷災出現的特點與以往有極大的不同,可以概括為:1.受災面大大擴大。從電力、建筑這兩個傳統(tǒng)領域擴展到幾乎所有行業(yè),特點是與高新技術關系最密切的領域,如航天航空、國防、郵電通信、計算機、電子工業(yè)、石油化工、金融證券等,雷電的受災行業(yè)面擴大了。2.從二維空間入侵變?yōu)槿S空間入侵。從閃電直擊和過電壓波沿線傳輸變?yōu)榭臻g閃電的脈沖電磁場從三維空間入侵到任何角落,無孔不入地造成災害,因而防雷工程已從防直擊雷、感應雷進入雷電電磁脈沖(LEMP),雷電災害的空間范圍擴大了。例如20m年7月25日一次閃電造成漕寶路桂菁路附近二家單位同時受到雷災, 而不是以往的一次閃電只是一個建筑物受損。3.雷災的經濟損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襲擊的對象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有時并不太大,而由此產生的間接經濟損失和影響就難以估計。4.產生上述特點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關鍵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環(huán)境下的圖書館服務能力考查試題及答案
- 激光系統(tǒng)升級的必要性試題及答案
- 小高考模擬卷試題及答案
- 深入解析光電工程師考試試題與答案
- 系統(tǒng)規(guī)劃與管理師考試常用工具的使用指引試題及答案
- 突破系統(tǒng)架構設計師考試的關鍵技巧試題及答案
- 自擬題目試題及答案大全
- 育嬰師發(fā)展支持試題及答案
- 肇慶教師面試題目及答案
- 精心設計的護士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視光學基礎知識》學習課件
- KAIJO焊線機參考教學課件
- 2023年鄭州黃河護理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禁食療法課件
- 5以內的相鄰數課件
- 《學習縱向展開議論》課件
-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論文
- 客戶退貨申請單
-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焚燒發(fā)電施工組織設計(201頁)
- 苯冷卻器設計(共24頁)
- 名∶聚乙烯(PE)土工膜防滲工程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