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8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56張)_第1頁
人民版必修18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56張)_第2頁
人民版必修18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56張)_第3頁
人民版必修18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56張)_第4頁
人民版必修18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件(56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第3課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學習目標課程標準重點難點1.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2.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1.十月革命爆發的條件及其特點與影響。2.十月革命后頒布的法令和建立的政體。3.蘇俄開創的社會主義政權的特色。基礎落實壹核心素養貳內容索引達標檢測叁課時訓練肆基礎落實壹1.十月革命的客觀條件(1)經濟上:俄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過渡到

。但是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經濟上俄國具有濃厚的

色彩,對西歐資本表現出極大的依賴性。(2)政治上:俄國國內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銳;國外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此起彼伏,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社會矛盾空前尖銳。軍事封建帝國主義階段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背景答案2.十月革命的主觀條件(1)工人運動的高漲: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群眾性工人運動日益高漲,工人階級的解放斗爭急需一個革命政黨的領導。(2)布爾什維克黨的誕生: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了

的誕生。(3)列寧主義的誕生: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標志著列寧主義的誕生,俄國革命迎來了新的曙光。布爾什維克黨答案易混易錯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為革命前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落后,社會各種矛盾激化,沙皇統治成為各種矛盾的焦點,而不是俄國在前線戰事的接連失利。1.二月革命革帝制(1)爆發:1917年3月8日,

工人舉行示威游行,迅速發展成為武裝起義,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覆滅。(2)影響:二月革命勝利后形成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一個是占主導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權機關實行資產階級專政的臨時政府;另一個是監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裝的工人和士兵、體現工農革命民主專政的

。二、帝國大廈的坍塌——十月革命的準備工兵代表蘇維埃答案彼得格勒易混易錯俄國的二月革命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判斷一場革命的性質,不只要看領導階級,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務。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專制統治,完成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因此,它不是社會主義革命。2.《四月提綱》指方向1917年4月,列寧在布爾什維克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并提出了“全部政權歸

”的口號。3.七月流血拋幻想1917年7月,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血腥鎮壓工人、士兵的游行示威,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結束;這說明革命已失去了

的可能。蘇維埃答案和平發展(1)二月革命是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第一階段,形成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判斷正誤解析

俄國二月革命并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統治,是十月革命的開端和準備。解析答案(2)《四月提綱》是列寧領導十月革命的行動綱領,明確提出了以暴力革命奪取政權的要求。(

)×解析

二月革命后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列寧在提綱中明確提出爭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權。(3)《四月提綱》的提出標志著兩個政權并存的特殊局面結束。(

)×解析

標志著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結束的事件是“七月流血事件”。解析答案1.1917年俄國政局的一次變動“在政權上取代了專制,俄國第一次成為共和國”。這論述的是哪一歷史事件?問題思考答案

事件:“二月革命”。答案2.1917年布爾什維克的勝利與列寧的活動分不開,尤其在《四月提綱》中為革命指明了方向。這里的“方向”指什么?答案

方向指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進行社會主義革命。1.十月革命概況(1)準備:1917年10月,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會議通過了列寧提出的關于近期舉行武裝起義的決議,并成立了公開領導起義的機構——

。(2)爆發:1917年11月6日武裝起義開始,7日晚攻占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3)建立新政權: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通過了列寧起草的《

》,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農代表蘇維埃;還通過了列寧起草的《

》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寧為首的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

國家的誕生。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軍事革命委員會三、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的爆發答案和平法令社會主義深化理解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較類別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對象推翻沙皇專制政府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力量資產階級和工人、士兵無產階級和工人、士兵革命領導沒有無產階級政黨領導、自發斗爭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結果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兩者聯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緊密相連,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由二月革命過渡到十月革命,從而形成了急劇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深度點撥十月革命后,蘇維埃政權一方面是立法機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行政機構。其性質是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機構。這和西方的三權分立政體不同。2.意義(1)國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

創造了重要前提。(2)國際①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斗爭的榜樣,開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②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導力量。國家現代化答案思維點撥十月革命成功地將社會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結束了巴黎公社失敗以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期,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它還突破了無產階級革命只能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取得成功的理論。課堂小結歸納總結十月革命的特點(1)從理論的角度看: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觀念,即在資本主義經濟相對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也能單獨取得革命勝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2)從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義發展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這是由俄國國情決定的。(3)從革命的性質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形成急劇發展的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4)從革命的方式看:由設想和平奪權到運用暴力革命形式奪取政權,這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一般規律。知識結構返回核心素養貳應用上圖反映了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間俄國社會的三個變化。(1)革命任務:由

民主革命過渡到

革命。(2)革命策略:由

奪權到

革命。(3)國家性質:從

社會到

社會。材料俄國十月革命的進程時空觀念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平暴力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答案1.印證教材觀點材料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四月提綱》應用這段材料反映了列寧發表了《四月提綱》,提出了“全部政權歸

”的口號,革命的第二階段是社會主義革命,任務是必須推翻

政府。為俄國革命從第一階段資產階級革命過渡到

革命指明了方向。史料實證答案蘇維埃資產階級臨時社會主義2.獲取材料信息材料

1917年3月,即俄歷二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戰爭!”“要面包!”等口號,舉行示威游行。各工廠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隊伍。參加示威和罷工的人數不斷增加。沙皇政府派軍警開槍鎮壓,工人們奮起反抗。起義工人得到了士兵的支持,起義迅速發展。代表革命的紅旗代替沙俄的白藍紅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飄揚。正在前線指揮俄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應用材料中提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根據材料判斷它的性質是什么?答案歷史事件:二月革命。性質:推翻沙皇專制制度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答案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是由本國國情決定的俄國是帝國主義國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他們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決策;二月革命后,臨時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使俄國國內各種矛盾激化,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臨時政府前線失利,后方空虛,城市成為革命的爆發地。因此,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工人階級武裝奪取中心城市,革命勢力由城市向農村擴展,最后取得全國勝利。歷史解釋解析

“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轉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革命委員會手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后,俄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兵蘇維埃政權,故選D項。A項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排除;B項是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排除;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開始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C項錯誤。應用

“冬宮、大本營和鄰近的各點已經包圍起來……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轉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革命委員會手里。”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A.推翻了俄國沙皇的專制統治B.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C.宣告蘇俄進入社會主義社會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權√返回答案解析達標檢測叁1.下面兩幅圖片是俄國十月革命前不同階層人們生活狀況的顯著對比。這從本質上體現了A.社會貧富分化嚴重

B.十月革命爆發的必然性C.戰爭使廣大人民飽受苦難

D.俄國經濟的落后性解析

對比兩幅圖片可以看出,當時俄國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社會矛盾尖銳,革命的發生是必然的。故選B。√解析答案123456上流社會舉辦的豪華酒宴下層民眾的貧苦生活2.(2018·江蘇學業水平測試)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發的示威游行轉變為士兵起義……布爾什維克無力影響革命自發性蓬勃展開的過程”。這次“革命”A.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統治B.完成了《四月提綱》的任務C.結束了兩個政權并存局面D.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解析依據題干“1917年3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統治,所以A項符合題意。解析答案1234563.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后,實際掌握俄國國家政權的是A.沙皇 B.布爾什維克C.工兵代表蘇維埃 D.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月革命后出現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而掌權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故選D項。√解析答案1234564.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進程中出現過兩個政權并存的特殊局面,標志著這一局面結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發生 B.《四月提綱》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發生 D.十月革命的勝利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結束俄國十月革命前兩個政權并存特殊局面的標志性事件是七月事件的發生。故選C。√解析答案1234565.(2019·壽光一中檢測)“俄國過激派政府,居然成立,居然過了兩年。不管將來結局如何,假定萬一推翻,它那精神畢竟不能磨滅。從前多數人嘲笑的空理想,卻已結結實實成為一種制度。”材料實質上肯定了A.《共產黨宣言》的影響 B.二月革命的結果C.《四月提綱》的發表 D.十月革命的成果解析

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現實,反映了十月革命結結實實成為一種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所以材料實質上肯定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故選D。√解析答案1234566.十月革命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它消滅了俄國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階級B.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C.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D.它將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解析本題考查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由理論最終變為現實,故D項正確。A項與十月革命后俄國的社會現實不相吻合;B項是指馬克思主義誕生;C項是指巴黎公社。返回答案解析123456課時訓練肆1.列寧指出:俄國革命的國際環境、軍事形勢、無產階級政黨在蘇維埃中獲得多數,再加上農民起義和人民轉而信任布爾什維克黨,這一切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的“國際環境”主要是指A.俄國軍隊在前線失敗

B.國際工人運動風起云涌C.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

D.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題組1革命前夜的“火星”對點訓練√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材料中把“武裝起義提到日程上來了的國際環境”主要是指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國際環境,結合所學可知,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為十月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故D項正確。A項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排除;B、C兩項與題意和史實不符,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15162.“俄國人民苦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又苦于資本主義的不發展。”這句話的本意是A.俄國是一個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B.俄國人民受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雙重剝削C.封建農奴制殘余和資本主義的矛盾是俄國社會的主要矛盾D.俄國工人階級肩負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雙重任務√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二月革命在俄國歷史上的作用是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使俄國從專制統治中解放出來,故選B項。A、C、D三項均與材料無關,故排除。3.有人說二月革命是俄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短短八天之內,俄國變成了一個‘自由’的國家”。這里“自由”的含義是A.俄國人獲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國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C.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D.俄國建立了工兵蘇維埃政權√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題組2帝國大廈的坍塌4.彼得格勒工人在國際婦女日這一天開始了罷工和游行。工人隊伍按習慣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戰爭!”“打倒專制制度!”的口號。此次罷工直接導致的革命事件使俄國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務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C.很快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D.出現工兵蘇維埃和臨時政府政權并存的局面√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從材料中發生罷工和游行的地點以及打出的“面包!”“打倒戰爭!”“打倒專制制度!”的口號,我們可以判斷出這次罷工導致的革命是俄國二月革命。俄國二月革命之后出現了工兵蘇維埃和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所以本題選擇D項。A項錯在“全部”二字上;B項錯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俄國十月革命之后;C項錯誤,臨時政府并沒有立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二月革命后,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綱》指方向,即提出由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故選B項;A、C、D三項均不正確。5.《四月提綱》被稱為十月革命的綱領性文件。主要是因為它A.給予俄國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B.提出由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C.確定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方針D.確定和平過渡的方針√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6.列寧指出:“俄國當前形勢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而要從下到上由全國的工人、雇農和農民代表蘇維埃組成的共和國……”此段材料選自A.《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 B.《四月提綱》C.《告俄國公民書》 D.《和平法令》√答案解析解析

由題干關鍵信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向革命的第二階段過渡”判斷該文獻指的是1917年4月發表的《四月提綱》。《四月提綱》提出俄國革命應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向社會主義革命,即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7.十月革命后,列寧說:“我們有權自豪,而且我們確實很自豪,因為我們有幸能夠開始建設蘇維埃國家,從而開創全世界歷史的新時代,由一個新階級實行統治的時代。”材料中的“新時代”是指A.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B.在俄國開辟出實現現代化的道路C.人類社會開始進入社會主義

D.不再參加帝國主義戰爭解析

要想理解“新時代”,必須弄清楚十月革命前后世界歷史的變化。革命前,是資本主義統治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始進入社會主義時代,故答案選C。√題組3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三幅圖片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攻打冬宮反映了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故D項正確。8.(2018·北京學業水平測試)某學習小組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圍繞某一主題搜集了如下資料。這一主題應是A.空想社會主義理論的出現

B.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義C.俄國十月革命影響的探討

D.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共產黨宣言》

巴黎公社成立

攻打冬宮

封面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考茨基不認可列寧匆忙發動十月革命,故A、B錯誤;考茨基將十月革命看成是早產的革命,并未提及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故C項錯誤;考茨基認為十月革命違背了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故D項正確。9.(2019·濱海高一檢測)考茨基等人指責列寧,他們把十月革命比喻為一個懷孕的婦女,想通過“瘋狂萬分地猛跳”“把她無法忍受的懷孕期縮短”,斷言“這樣生下來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據此判斷,考茨基等人認為十月革命A.開創了俄國社會發展的新道路

B.創立了城市中心的革命新道路C.實踐了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

D.違背了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認為……俄國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確的、最堅決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實現的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文中“本政府”是指A.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

B.二月革命后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蘇維埃

D.十月革命后的工農蘇維埃政府√答案解析解析依據材料“《和平法令》”“俄國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政府是十月革命后的工農蘇維埃政府。所以應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后形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而工兵代表蘇維埃是無產階級的政權。故選B。綜合強化11.俄國二月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其結果卻超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范疇,最重要的表現是A.推翻了極端專制的政權 B.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C.無產階級掌握政府的權力 D.工人群眾擁有革命武裝√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四月提綱》發表不久,列寧在《兩個政權》中強調:“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不弄清這個問題,便談不上自覺地參加革命,更不用說領導革命。”這表明列寧A.強調兩個政權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堅持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觀點C.肯定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長期性

D.提出與臨時政府合作的必要性√答案解析解析

列寧觀點旨在說明所有的革命階級都把奪取國家政權看作是革命勝利的首要標志,革命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才能實現革命的目的。這表明列寧希望革命由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把國家政權從資產階級手中過渡到無產階級手中。故B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2018·北京101中學高一期末)有學者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在20世紀20年代之前的發展特點簡要地歸納為“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下列符合該時期“由理想到現實”特點的史實是A.巴黎公社的建立 B.中國共產黨的誕生C.《四月提綱》的發表 D.十月革命的勝利解析

據材料“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理想到現實”是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故D正確。巴黎公社的建立,屬于由理論到實踐,故A排除;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符合由理想到現實,故B排除;《四月提綱》的發表,屬于十月革命的背景,故C排除。√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根據題目中的關鍵詞“迫使沙皇退位”,故A項正確。14.楊會軍在《一口氣讀完世界史》中提到:“厭惡戰爭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發動了起義,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國的成立。”這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