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舍操作規程課件_第1頁
分娩舍操作規程課件_第2頁
分娩舍操作規程課件_第3頁
分娩舍操作規程課件_第4頁
分娩舍操作規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娩舍操作規程目錄工作任務和目標分娩舍工作流程日管理工作程序分娩舍工作要點分娩舍主要問題分娩舍崗位職責分娩舍的工作任務規范分娩舍豬只飼養管理,確保分娩舍工作目標的落實及仔豬和母豬的健康。分娩舍工作目標母豬從分娩后第三天開始,采食量逐步提高,第4天起夏天采食量達到5.0kg/天,冬天采食量達6.0kg/天。21日齡健壯仔斷奶成活率≥96%。21日齡斷奶仔豬平均重≥6.0kg。21日齡斷奶仔豬采食教槽料400~500g/頭。斷奶后7天的母豬發情率≥90%。母豬年死亡率≤3%。日飼養管理流程日飼養管理流程日飼養管理流程日飼養管理流程每周工作流程星期六斷奶母豬淘汰鑒定;藥品用具領用星期日大清潔大消毒;更換消毒盆池液星期一僵豬集中飼養星期二驅蟲、免疫注射星期三臨產母豬轉入;大清潔大消毒;更換消毒盆池液星期四斷奶母豬轉出;空欄沖洗消毒;清點仔豬數,周報表星期五設備檢查維修;下周工作安排,計劃下周領用物品詳解日管理工作程序1、上班飼養員與晚班做好交接班工作,晚班將記錄的分娩、治療、母豬胎衣是否排出等情況與飼養員進行交流。2、查看“三度”查看溫度、濕度、空氣清新度,并相應調整最佳狀態以仔豬不打堆為宜。3、巡欄查看是否有產仔等需要緊急處理的事情,主要查看母豬和仔豬(將死豬收集待獸醫拍照后,集中消毒再處理)。4、投料準備清理母豬食槽5、投料

按照母豬分娩日期及帶仔情況進行投料(產后第4天自由采食)。投料圖6、整理欄舍衛生清理欄床、過道糞便同時觀察母、仔豬健康并標記。7、續查狀況與處理查豬群狀況并調動仔豬寄養、護治非健康豬(寄養原則)。8、檢查飲水器是否堵塞、漏水、水壓是否正常,是否清潔衛生,并處理。

9、清理仔豬料槽清潔污染的食槽,消毒水洗干凈并涼干,受潮但干凈飼料喂給母豬。10、仔豬補料仔豬5日齡起誘食,7日齡起強制補料。11、清掃走道把清掃灑落在過道上的飼料,倒入食槽。12、接產前準備,清洗母豬及產床第一步:用0.1%的高錳酸鉀水洗母豬外陰及軀干(有產仔時,隨時接產)。第二步:清洗產床第三步:將母豬每個乳頭乳汁擠出幾滴。第四步:保溫箱內墊保溫板及麻袋,開啟保溫燈。第一步:掏盡口鼻內粘液,用干毛巾將仔豬全身抹干,再抹上干燥粉。12、接產第二步:將臍帶內血液往仔豬方向擠入,在留3-4cm長處挫斷臍帶,如有出血,用細繩扎住,碘酒浸泡消毒。

第三步:放入保溫箱內,待仔豬活力旺盛時,讓仔豬盡快吮吸初奶。人為輔助。13、三剪四斷(當區人負責,互相協助)剪牙、剪尾、剪耳號,斷臍、斷根、斷毒、斷奶剪耳號剪牙剪尾14、補鐵用9#針頭頸部肌肉注射\大腿內側;第一次2—3日齡,1ml/頭;第二次10-12日齡1.5ml/頭注射后按住片刻防鐵劑外溢頸部注射大腿注射15、疫苗注射協助獸醫或主管注射疫苗,并解救過敏豬只。16、轉群協助同事轉進臨產母豬、轉出斷奶母豬和仔豬。17、清掃積糞--消毒帶豬消毒或豬舍消毒

空氣消毒降灰塵體表消毒降氨除臭地面消毒控制呼吸道疾病有效待產母豬要保證帶豬消毒二次,產仔開始到完成時保持干燥分娩舍工作要點空欄清洗

要點:早沖、快洗、物見本色、空欄干燥期長、消毒

空欄沖洗消毒程序:

豬轉群完畢馬上清理欄舍內物品(剩余飼料等)用水將欄舍打濕(再用CID清洗劑噴霧浸泡半小時)迅速將欄舍沖洗干凈(要求物見本色)晾干用2%的燒堿消毒浸泡沖洗干凈用消毒威消毒(可用消毒威消毒一次)干燥進豬(帶豬消毒二次,第一次消毒加倍特)

舍內環境的控制(三度控制)保持干燥,盡可能不沖洗,降低室內濕度。產房濕度控制在60-70%,(拉稀的產床用拖把拖)

仔豬保溫:經常觀察舍溫變化,當舍溫高于26°C時應開起小抽風機通風降溫;28°C以上開起大抽風機,30°C以上可開起水簾等措施降溫;當舍溫低于22°C時需通過關門,關地溝風機(氨氣重時開起5-10分鐘)或燒煤爐等來保溫,分娩舍適宜溫度在22-28°C。冬季保溫的同時須注意通風換氣(氨氣重時開起抽風機1-2分鐘)。母豬的管理產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好麻袋、保溫燈、接產工具、消毒藥品;用具消毒。產前母豬料槽中增加泌乳進判斷分娩根據《種母豬檔案卡》上的預產期,分娩前幾天經常觀察母豬的征兆。母豬通常在產前24小時開始出現起臥不安、經常翻身改變躺臥姿勢等表現。陰門紅腫,頻頻排尿。乳房有光澤、兩側乳房外漲,用手擠壓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現后12~24小時內分娩;當最后一對乳頭能擠出乳汁時,4-6小時內可能分娩。有羊水破出,表明母豬產仔在即接產要求有專人看管,分娩前先將產床與母豬后軀消毒洗干凈,接產時有事要離開每次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仔豬出生后,立即用毛巾將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凈,將豬體抹干,在離臍帶根部3-4cm處斷臍(斷端離地面1cm),用2%碘酊消毒。放入保溫箱內,被毛干燥后立即讓仔豬吃上初乳(不超1小時),保持箱內溫度32-34°(臨界溫度29-35°)C,防止賊風侵入。斷臍、斷尾、剪牙、剪號、去勢過程中嚴格消毒保溫箱內溫度可用調整保溫燈的功率以及懸掛高度來實現,保證箱內溫度達到要求。發現假死豬及時搶救,將其前后軀以肺部為軸向內側并攏、放開反復數次,頻率為20次/分鐘,或抓緊仔豬后肢倒提,拍其背臀數次幫助其恢復呼吸。產后檢查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產素PG。幫助仔豬吃上初乳,固定乳頭,初生重小的放在前排乳頭,初生重大的放在后排乳頭。仔豬吃初乳前,每個乳頭的最初幾滴奶要擠掉。仔豬吃初乳前口服抗生素。誘導同期分娩。產期的倒數2天上午后海穴PG1~1.5ml,初產母豬一律在產前1-2天注意PG1ml產后工作母豬輸液與催產(不正常母豬)。母豬產6~8頭后用氯化鈉溶液+抗生素(青霉素800IU)+魚腥草30ml;問題母豬可加輸:10%氯化鈉溶液500ml+10%Vc20ml+VB120ml+10%葡萄糖酸鈣溶液20ml產后針(正常母豬)

:母豬產后肌肉注射長效土霉素10ml或青霉素800IU,連續三天。檢查母豬子宮炎:有無從陰道排出惡腥物或外陰腫脹檢查母豬乳房。每天都要對母豬,尤其是厭食,乳頭紅腫的母豬,所帶的仔豬發生下痢及生長不良的母豬,作乳房檢查,是否有尖硬、紅腫、發熱的病狀對食欲較差或厭食的母豬作全面檢查。檢查母豬的糞便是否正常,檢查母豬有無異常情況飼喂母豬選用哺乳料,每天喂3次,不用發霉變質飼料,及時清理料槽內剩余飼料產前3天開始減料,漸減至日常量的1/2~1/3,產仔當天喂料1kg,產后每天增加1kg,逐漸恢復正常,第4天自由采食直至斷奶前1天。喂料時若母豬不愿站立吃料,應趕起。產前產后1周日糧中加0.75~1.5%的輕瀉劑(小蘇打或泌乳進)、土霉素堿以預防產后便秘與抗菌消炎,夏季日糧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采食量。每次喂料前對食槽進行清理斷奶斷奶前一天減料至1kg左右,母豬檔案牌填寫繁殖記錄仔豬的管理仔豬吃足夠的初乳,搞好保溫,調節好保溫燈的高度,以仔豬不打堆為宜。新生仔豬要在24小時內稱重、剪牙、斷尾、剪號。剪牙鉗5%碘酊消毒后齊牙根處剪掉上下兩側犬齒,斷口要平整,斷尾時,尾根部留下2-3cm處剪斷、2%碘酊消毒。弱仔以后補斷尾。仔豬初生后2天內注射鐵劑1ml,10-12補注1.5ml,預防缺鐵性貧血五~七日齡小公豬去勢,去勢時要徹底,切口不宜太大,術后用2%碘酊消毒。補料:仔豬出生后5日齡開始誘食,第7天開始補料,保持料槽清潔,飼料新鮮。少喂多餐,晚間要補添一次料。每天補料次數為3~5次。保證清潔充足的飲水調整仔豬(原則:寄大不寄小,寄后不寄前,寄強不寄弱。)有疾病的仔豬不能調到健康窩中去。寄養時要盡量使它和其它仔豬的味道相同。寄養前至少在生母處吃10-12次初乳。寄養前先打好耳號才能寄養。疾病的治療發熱性疾病:解熱鎮痛藥+抗生素等。神經癥狀疾病:磺胺類藥+NaHCO3等。消化系統疾病:促消化藥物例富達A+維生素B12等生殖道及泌尿道疾病:對癥下藥,用抗生素加利尿類藥物。乳房炎及泌乳少、質量差:抗生素+魚腥草輸液,海達(恩諾沙星)靜脈注射。對癥治療、緩解病癥細心觀察、標本兼治產后MMA:胸部臥床、疼痛、乳房炎,不讓仔豬吃奶。

主要問題產后MMA陰道分泌物紅、硬、水腫、疼痛、無乳或乳汁少MMA綜合癥:無乳、乳房炎子宮炎、陰道炎產后發燒產后吃料少、精神差等防防:做好通風降溫,降低熱應激供水充足有便秘現象要投服較瀉藥(泌乳進有軟糞作用)產后肌注催產素、抗生素產前一周在母豬料中添加抗菌素(如土霉素等)

母豬產房綜合癥(MMA)MMA綜合癥處理方法:乳房炎注射催產素用熱處理、乳房按摩擠出已酸敗的奶注射抗菌素+魚腥草子宮炎、陰道炎注射抗菌素用稀釋1400倍的碘液沖洗子宮、陰道(青400IU+鏈1支)宮炎清,宮炎康,0.1%利凡諾、法力朗等仔豬腹瀉哺乳仔豬腹瀉的因素母豬方面:奶水不足、奶水太多或奶水太濃患病(如乳房炎、產道炎、發熱等)不吃料、飼料發霉變質飲水不正常母豬垂直傳播感染環境方面:天氣太凍保溫不夠,仔豬受涼,受賊風侵害太潮濕、濕度大有害氣體濃度太高,侵害仔豬呼吸系統,引起仔豬抵抗力下降仔豬方面:病毒、細菌感染或寄生蟲侵害舔食母豬糞便舔食受污染的飼料貧血水質衛生不符合要求體質下降注苗應激吃初乳太少

腹瀉因素歸類傳染性腹瀉:病毒性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細菌性感染大腸桿菌魏氏梭菌豬痢疾密螺旋體沙門氏菌徊腸炎寄生蟲侵害球蟲鞭蟲非傳染性腹瀉:低血糖型腹瀉母乳分泌不足,乳計稀薄及其營養不全等仔豬開料過晚或補料不及時硒、鐵等缺乏應激反應性腹瀉外界氣溫劇變仔豬受到強烈的應激飼料的突然改變幾種主要引起哺乳仔豬腹瀉的疾病診斷人工助產當發現有難產癥狀時應進行人工助產難產癥狀:仔豬出生間隔很長(大于45分鐘)母豬顯得很辛苦,煩躁,極度緊張,長時間劇烈陣痛,呼吸困難,心跳加快等產程過長(超過4小時以上)母豬從產第一頭乳豬落地到胎衣排出的整個產仔過程,簡稱分娩或產程,母豬正常的分娩時間一般為2-3小時母豬緣何分娩期過長胎次初產母豬,尤其是早配體重較小的母豬產仔時,其產程10小時左右經產母豬產程最短的僅用1-2小時左右,最長也不過3-5小時母豬緣何產程過長品種瘦肉型品種母豬均比當地品種母豬產程長1-2小時(適應性有關?)年齡8胎以上母豬,在產程后期,因疲勞乏力,子宮收縮和腹壓力減弱,產程往往拖到10小時以上死胎當母豬感染乙腦、細小病毒、偽狂犬等繁殖障礙疾病時,胎兒中期或后期死在母豬腹中,往往數小時才產出一頭由腐爛胎衣包著的死胎或“木乃伊”,有的產程達3-4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配種間隔發情期過長,產程也略有延長。特別是青年母豬性欲旺盛,發情持續期3-5天胎兒過大外界的騷擾(或應激)產程過長的處理措施母豬初配不宜過早8月齡以上、體重在120千克以上過2個情期配種,最好在第二個發情期配種及時淘汰9胎以上,生產性能差的母豬做好疾病防治、飼養管理工作防止繁殖障礙疾病的發生防止母豬過肥、減少應激,保持產房安靜2次配種時間在8-10小時為宜,當早晚各配種一次對分娩后期,疲勞過度,無力產仔的適當補液10%的葡萄糖500毫升+50ml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可適當用垂體后葉素10-50單位(肌肉注射)人工助產操作要求用0.2%的高錳酸鉀液洗凈外陰和后臀部指甲剪干凈,消毒雙手,戴上產科手套和乳膠手套(消毒過的),或雙手涂上潤滑劑,五指并成錐形,緩慢地探入陰道,慢慢地轉手進入,用力時不要抵消母豬排出仔豬的力量,手不必進入超過骨盆抓住小豬,慢慢拉出,在母豬每次努責排出之間拉出一點胎盤久不排出時,要幫助拉出助產完后子宮灌注生理鹽水+抗生素液,并注射2—3天的抗生素(對于產死胎或木乃伊較多的母豬也要進行這樣的處理)人工助產的注意事項執行嚴格的衛生消毒要求操作上注意不要損傷陰道、子宮頸和子宮,以免導致陰道和子宮發生感染其它管理及時清理下水道積糞、室內蜘蛛網,胎衣及死胎及時倒入消毒桶。物品擺入整齊。藥品、飼料、工具等擺放整齊豬舍之間無雜草,通風采光,減少蚊子、鼠類棲身場所節約用料、用電、用水、用藥、低值易耗品,減少浪費生產情況反饋及時無誤,完成任務干凈利落,檔案記錄詳細分娩舍崗位職責主持產房的生產管理工作。組織、督促下屬貫徹落實《產房操作規程》規范操作。制定工作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