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資源研究所WO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RESOURCESINSTITUTE發展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中國循環經濟和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減緩化石能源消耗、防治大氣污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低碳能源轉型、保證能源供應安全的必由之路。作為可再生能源主要的技術應用之一的光伏產業已經開始了其規模化應用的時代。但近年來,光伏大規模利用的資源和負荷相悖的局面逐漸凸顯,并網及消納問題日趨嚴重,同時,近負荷地區的傳統光伏電站建設又面臨著建設用地不足的情況。而作為土地集約化綜合開發及農業現代化轉型的設施農業發展,也面臨著融資困難和設施水平低而無法滿足高附加值產品的種植要求等諸多困局。而恰恰是上述“兩難”的局面,為光伏產業和農業種植的跨作為將光伏產業和農業種植有機結合的一種新模式,盡管光伏農業設施規模在中國獲得了快速擴張,但中國還沒有總結出一套成熟可供推廣的光伏農業發展模式,同時,中國光伏農業發展還受到管理體制落后、融資渠道單一、產業標準缺乏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總結和提煉中國光伏農業商業模式,系統梳理和識別中國光伏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對于中國光伏農業的健康本案例研究以中國青島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為例,對以下重要資運營包括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及農業園區的投資運營 研究背景與意義 “工作論文”包括初步的研究、分析、結果和意見。“工作論文”用于促進討論,征求反饋,對新事物的爭論施加影響。工作論文最終可能以其他形式進行發表,內容可能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在項目前期開發、融資及建設、運行及管理過程中,充分考慮包括項目業主公司、村委會及當地各級政府、農戶及當地農民、電網公司及金融機構在內的項目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及訴求,協調和調動各方參與及積極項目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分析:本研究以即墨農業科技大棚三期80MW光伏農業項目為重點,進行了項目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評價。光伏農業項目可獲得8.5%左右的內部收益率,靜態回收期為9.8年;為當地每年輸送清潔電力動力9562.5萬kWh;為當地農民提供1200個工作崗位,每年可為當地農民提供至少2880萬元工資性收入。同時,項目可實現每年替代標煤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光伏農業項目不僅為能源結構清潔化貢獻力量,而且,由于光伏農業大棚為高附加值種植提供了條件,以及結合了支持創業的創客商業模式,帶動當地農村人口就業和致富,為助推光伏扶貧提供了借鑒模式,其社會式、融資模式、運營模式、盈利模式,以及推廣模式的總結和提煉,全面展示了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從光伏電站開發到光電—農業園區經營于一體的獨特發展模式,為光伏農業在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的開發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板。另外,對如何利用相對年限長且穩定的對光伏項目融資來彌補對農業項目融資的不足,也提供了獨特術進步、市場需求和政策等因素對項目經濟效益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光伏大棚種植的農產品市場需求因素對經濟效益最為敏感。因此,準確的市場信息也是保障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技術進步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單位裝機成本,顯著影響光伏農業項目經濟效益;政策因素中,取消地方補貼不會顯著降低光伏農業項目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對光伏上網電價變化的敏感程度不高;而未來碳交易的引入不僅能夠提升光伏農業的經濟效益,項目推廣面臨挑戰和應對措施分析:即墨光伏電站開發與農業園區平臺經營一體化的光伏農業發展模式,對加快中國光伏農業發展、推動中國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但推廣昌盛日電光伏農業發展模式,仍然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包括項目業主公司的融資能力、土地資源和“路條”資源等。還需要國家從體制、機制、法律、政策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營造光伏農業發展良好的產業毋庸置疑,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為光伏農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Renewableenergieshaveplayavitalroleitoalowcarbonandcircularsociety.Developrenewableenergiesisaprioritystrategyforreducethenegativeeffectsoffossilenergyconsumption,achievelowcarbonenergy,counterairpollution,seofenergysupplying,andfightagainstAsoneofthekeyrenewableenergiestechnology,solarphotovoltaichassteppedintothescale-upapplicationstageinChina.However,theevergrowingisfacingsomechallenges,suchaslocationmismatchofresourcesandloads,powergrid-connection,andetc.BuildingsolarPVstationineasternChinaalsofacesthefiercecompetitionforlandwithfooddemandduetoahighpopulationintensity.Ontheotherhand,thereexistsplentifulconventionalgreenhousefacilitiesinthisareaandareonthewayofmodernizationtransformation.However,thetransformationisblockedbysomedifficulties,suchas,lackoffinancing,thelowerleveloffacilities,anddecentralizedmanagement.ThesedifficultiesoftheabovebothsectorsprovidethechancesfortheintegrationofsolarPVandagriculturalfacilities,namelysolarPVagriculture.AsanewcombinationofsolarPVpowergenerationandagriculturalfacilities,solarPVagriculturehasgainedarapiddevelopmentinrecentyearsinChina.However,therestilllacksofamaturebusinessmodeltoguidethesolarPVagriculturepromotioninChina.Furthermore,thedevelopmentofsolarPVagricultureinChinaisstillfacesomedifficulties,suchasthevariousinstitutionalandmanagementsystem,fewfinancingresources,lackofindustrystandards,etc.ItisurgenttostudythebusinessmodelofsolarPVagriculturefromtheexperienceofChina’scompanyandtheirimpactfactors,whichcouldprovideuswithenlightenmenttobarriers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olarPVagricultureinChina.ThiscasestudytakesChinaQingdaoJimosagriculturalprojectasanexampletostudytmodelofthiscombinationofsolarPVagriculturefProjectcomponentsandstakehocomponentsofJimosolarPVagriculturalprojectstationandAgriculturalZone.FortheSolarPVstation,themainbusinessprocessesconsistofprojectpreparation(siteselection,landclaimingrecord,andobtainingpermitonpowerplantetc.),projectconstruction,poweandPVsystemoperation.Fortheagricultutheprojectownerstakethechargeofsettingupabusinessplatformandprovidingnecessaryfacilitiesandintegratedconsultingservicestoentrepreneurs,called“Chuangke”,forthebusiness.TherevenueofthesolarPVagriculturalprojectmainlycomprisesPVpowersalestothegreenhousesandthefeeschargedforprovintegratedservicesfortheircuForthepurposesofprojectsuccessfulnessandsustainability,itisveryimportanttocoordinterestsofstakeholdersduringthewholepbusinessprocess.Themainstakeholdersareincludingprojectowners,localgovernment,agriculcompanies,localfarmers,thegridcompaEconomicandsocialbenefitperformanceassessmentandanalysisisbasedthe3rdphaseofsolarPVGreenhouseprojectwitinstallmentcapacityof80MW.Thelifetimeavannualreturn(LAAR)isabout8.5%,paybackpinvestmentis9.8years,and95.6GWhclewillbegeneratedforlocalendusersanjobsandCNY28.8millionsalaryincomewillbecreatedforlocalhouseholdsandfarmers.Mmorethan100,000tonsofgreenhousegasbereduced,and30,000tonsofcoalequivalentwillbesavedeveryyear.ThesocialbenefitsoftheprojectaremoremeaningfulnotonlyoptimizetheenergystructurgreenandcleanPVpower,butalsoproducehigh-valuedcrops,andprovideabusinessplatformforentrepreneurs’startingupbusiness,whicnewjobsandincreaseincomeforlocalandfarmers.ThecaseofJimosolarPVagricultureproject,couldprovideaguidefortheintegrationofsolarPVagriculturalfacilitiesforpovertyalleviatioBusinessModel.Inthisstudy,thebusoftheintegrationofsolarPVandagriculturalgreenhousesisinvestigatedfromthefollowingaincludinglandtransfermodel,finoperationmodel,revenuemodel,andpmodel.ThecasestudycomprehensivelydemohowthecasecompanydevelopfromorpowergenerationtotheintegrationofsolarPVstatiwithagriculturegreenhouses.Inaddition,theprojealsoprovidedverypracticalanduniqueexperienceshowtosharethefinancinwiththeconventionalagriculturegreenhousestohethemmodernizationtransformation.ThebusinessmodelofthecasecouldprovideareferenceforsolarPVagriculturedevewhichcanbevariedaccordingtothecircumstancesInfluencingfactorsandtheireffects.Thisalsoidentifiedandanalyzedthfortheproject’seconomicperformance.Tfactorsmainlyincludeairqualification,teprogress,thepriceofcrops,andthepolicyandregulation.Theresultsshowthatthepriceofthemostsensitivefactorfortheproject’seconoperformance.SoitisvitalofaccuratemainformationforsolarPVfortheagriculturalproeconomicviability.However,theimportanceoffeed-intariffforsolarPVstationismuchlessthanwhatwehadexpected.TheoutcomesalsorevealthatsolPVtechnologicalprogresshasadirectiveontheunitcostofsolarPVinstalledcapacisystemoutputefficiency,whrelationshipwiththeproject’seconomicpeThecomingnationalemissiontradingscheme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couldimprovetheeconomicperformancefuralsosupplynewwaytofinancesolarPVProjectpromotionconditionsandmeasures.JimosolarPVagricultureprojectacomprehensiveandintegratedbusiness“solar+agriculture”development.ItisavaluablereferenceforscalingupsolarPVapplagriculture,aswellasforagriculturemodetransformationinChina.However,theapplicationofJimosolarPVagriculturemodelneedsprojfinancingcapacity,scaledlandtransfer,andfromgovernment,etc.Sinstitutionalandadministrationsystem,legislatandpoliciesandsetupstandardizationspreferableindustrialenvironmentforsolarPagriculturedevelopItisnodoubtthatChina’sgoalsofrenewabledevelopmentandagriculturemodernizatiogreatopportunitiesforsolarPVagriculture.entrepreneurshipandinnovationandtargealleviationprogramduring13thFYPalsomakeabroadlymarketforsolarPVagriculturedevelopmentpromptthedevelopmentofsolarPVagricultureasustainableandhealthyway太陽能是目前可再生能源種類中最易普及和推廣使用的清潔能源之一,而光伏發電作為太陽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霧霾治理、節能減排、能源轉型等工作中都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中國光伏發電呈現“發電在西部、用電在東部”的局面,西部盡管有豐富的土地、空間、光照資源,但并網難成為制約光伏發電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東部地區大規模建設傳統地面電站,又面臨著人多地少、建設用地不足等問題,難以有足夠的發展空間。但東部地區設施農業擁有豐富的棚頂資源,且光照資源充足,具備發展光伏發電的基礎條件。據統計,截至2014年,中國溫室總面積(包括連棟溫室、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為205.8萬公頃,其中日光溫室面積為69.66萬公頃,華北、華中和華東日光溫室面積占全國的82.53%[1-3]。同時,面對日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中國正在積極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推進土地集約化綜合開發及農業現代化轉型。但作為中國農業現代化重要實現形式的設施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面臨著設施水平低、成本高、投入大、融資困難、難以實現現代化的生產模式,也無法滿足高附加值產品種植的要求。而且還受到傳統經營主體的分散生產方式造成的規模化程度低、難以實現光伏發電與高效農業相結合,實現光伏與農業跨界融合,光伏農業應運而生。作為一種新型跨界經營模式,光伏農業根據不同作物生長的光飽和點,采用不同透光性的光伏電板或錯位鋪設等方式,滿足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對陽光的需求,實現了“棚頂發電、棚下種植(或養殖)”雙收益。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規模化集聚土地資源,在不改變土地性質和使用屬性的情況下,光伏電站與設施農業實現設施共享、成本共攤、增產增效的多贏局面,既解決了中國中東部光伏發電用地不足難題,也破解了設施農業發展瓶頸,使得光伏發電在中國中東部人口密集地區規模化其他領域改革的持續推進,也給中國光伏農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改革與建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指導農業現代化階段。這為旨在推動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實現光伏中國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新型城鎮化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因此,農村人口大規模向城鎮集中和市民化,為農村土地等資源通過流轉等形式實現規模化集聚創造了條件。同時,新型城鎮化帶動的消費升級將為高附加值農作物提供新的市場需求。據預測,人口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意味著至少有1300余萬人將從農民變為市民,這將直接帶來1740億元的新增消費[4]。其次,新型城鎮化增加能源需求,也為就近消納光伏發電提供了可能。這些重大因素的發展,為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光伏農業為了應對經濟轉型引發傳統增長動力減弱、激發民間活力、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同年9月,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下發《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政策的意見》,明確了光伏、風力發電等項目采取差別化用地政策支持新業態發展。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催生了農業創客空間等光伏農業新興的發展形?精準扶貧為光伏農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精準扶貧已經成為中國各級政府一項政治任務。作為精準扶貧的創新應用模式,光伏農業將光伏發電與高效農業相結合,有效增加單位土地面積的收入,是實現精準扶貧非常有效的途徑之一。2016年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完成2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標。作為將光伏產業和農業種植有機結合的一種新模式,光伏農業契合了中國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企業可以同時獲得政府有關光伏發電以及農業發展政策的支持,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不僅實現了光伏發電在中東部人口密集地區的規模化利用,還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從農場變工廠、田間變車間的歷史性變革,為中國在中國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激勵下,光伏農業裝機規模獲得了快速擴張,但中國的光伏農業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不少投身于光伏農業的企業,由于缺乏合適的商業模式,光伏發電和農業種植無法有效結合,致使不少光伏農業設施閑置或利用率不高。同時,中國光伏農業商業模式創新還受到管理體制落后、融資渠道從中國光伏農業實踐中總結和提煉中國企業光伏農業商業模青島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為案例,通過對光伏農業項目的經濟、社山東省是中國的農業大省,太陽能資源比較豐富,是中國東部地區光照條件最好的省級行政區之一。項目所在地即墨市地處山東半島西南部,是山東省青島市的一個縣級市。全年日輻射量4.86kWh/m3,屬于中國太陽能資源第III類可利用區域。即墨市經濟實力雄厚,在2015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5)》中,縣域經濟競爭力居全國第13位。良好的經濟基礎與光照條件為即墨市規模化發展光伏農業提供了條件。項目.即墨光伏農業項目所在地裝機容量(MW)???WORLDRESOURCESINSTITUTE指導、協調土地流轉規劃、審批協調地租、簽訂經營、管理授權代表農戶指導、協調土地流轉規劃、審批協調地租、簽訂經營、管理授權代表農戶即墨光伏農業項目是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盛日電”或“投資運營商”)在應對2010年左右中國光伏產業產能過剩和市場需求萎縮的雙重危機過程中,逐步摸索出的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大棚相結合的光伏利用新形式。2010年以來,即墨光伏農業項目規劃總裝機容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的投資運營包括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及農業園區的投資運營兩部分: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主要流程包括項目前期開發(包括土地選址、土地備案、取得電站建設指標等)、項目施工建設、并網發電等;農業園區的投資運營,主要通過在各地的農業項目公司實施,投資運營商主要負責園區平臺相關設施的搭建,其主要業務流程包括農業經營設施、咨詢指導及其他平臺職能,吸引園區所在地優勢企業及農業創業大戶入園經營,獲取園區設施租賃及服務收益,并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的轉為了更為全面地展示項目基本情況,本研究簡要分析了項目投資營運商。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一期和二期的建設單位和投資主體為青島城盛太陽能小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盛科技”),由青島城鄉社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昌盛日電及即墨市城市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成立,以昌盛日電為主。三期建設和投資主體公司為青島城盛太陽能小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盛發展”),其中昌盛日電對城盛科技持股為8%,對城盛發展持股為51%。而昌盛日電下屬公司青島華盛綠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盛綠能”)負責農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光伏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為了支持光伏農業發展,即墨市組建了公私合營模式(Public-Private-導優勢,以及投資公司在企業經營管理領域的專業性,實現了利用社會資源與減輕財政負擔的雙贏;成立了光伏農業產業基金,由即墨市政府、青島市科技局和昌盛日電共同發起成立1億元產業引導基金,通過專業普通合伙人(Generalpartner,GP)公司管理,吸納社會資本放大引導基金,重點扶持園區內農業科技項目孵化、規劃范圍內現代農業發展,有效破解光伏農業發展面臨的融資瓶頸。此外,為支持“光伏小鎮農業科技大棚三期”及以后的順利建設運營,青島即墨國家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于2015年5月份成立了臨時性的“項目指揮部”,由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副市長作為領導,聯合政府中農業、環保、發改、公安、科技等部門,以及項目業主昌盛日電,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的形式整合資源,集中討論解決項目建設中環境影響評價、項目立項、土地調光伏農業項目通過探索構建集光伏發電、現代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新能源建設于一體的綠色產業園區,實現了“農光互補”、“一地多用”,這是即墨市政府落實上級政府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具體、有效舉措。借助光伏農業,即墨市政府可以不斷總結其發展經驗,提煉即墨光伏農業商業模式,可為區域農戶或農民。對即墨當地農民而言,農民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將土地經營權轉租給昌盛日電,可以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如:土地經營權流轉每年可得到每畝土地約500千克小麥的流轉收入。同時,農民土地通過經營權流轉實現了從分散到集中,農業生產方式由過去的包產到戶分散經營轉變為規模化集中經營,為農民帶來更多就業可能,1000畝園區平均可提供大棚種植、蔬菜加工、園區保潔、園區護衛等就業崗位300個。光伏農業項目為當地農民提供多樣化的就業方式,農民經過相關的技術培訓成為產業工人,既可以進棚務工種植,也可在農業公司工作,使得農民的工作條件和收入都有較大提高,平均每月可獲得2000~3000元的工資收入。同時,光伏農業項目通過園區平臺化運行,吸引社會資源在園區集聚,為有條件的村民提供創業平村委會。作為基層自治組織,村委會依法管理本村屬于村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在本案例中,村委會主要起到服務和協調作用:一方面,村民授權村委會代表村民與地方政府溝通協商土地流轉事宜,并代表村民與企業達成合作關系;另一方面,村委會代表村民接收企業土地地租收益,再具體分發至相應的村民。村委會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光伏農業項目的溝通成本,提高了項目推進的效率。光伏農業項目也為村委會建設提供了資源,提高了村電網公司。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相關政策,當地電網公司為項目的并網接入提供技術支持,在項目完成備案后開展相關配套并網工作,承擔項目接入系統工程(含通信專網)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的建設費用。同時,當地電網公司為享受國家電價補助的光伏電源項目提供補助計量和結算服務,在收到財政光伏農業項目一方面可以幫助電網提高清潔電力比例,優化能源結構,提升電網公司的社會形象和聲譽;另一方面,也降低金融機構。在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建設初期,金融機構以光伏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的經濟、社會效益評價是識別光伏農業項目商業模式的基礎性工作。本部分將在評價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主要類型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以農業科技大棚三期光伏農業項目為例,對光伏農業項目的經濟、社會效益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評價和分析,為識別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可推廣、可復制的商業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簡介。根據當地資源、適宜種植品種及市場特點等,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逐漸實現了光伏農業設施的標準化和系列化,主要類型有玻璃溫室棚、雙膜雙立柱棚、春暖陰陽棚、冬暖陰陽棚、磚砌冬暖棚和聯排棚。其中,玻璃溫室棚主要用于展示光伏技術與最新現代農業技術有機結合的成果。本案例重點關注生產性光伏農業科技大棚,各類型大棚的基本信光伏組件技術及鋪設方案簡介。根據結構不同,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的光伏組件大體可以分為單玻組件和雙玻組件。由于單玻組件滲水性問題暫時無法解決,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的光伏組件逐漸被雙玻組件所代替。所謂雙玻組件是指由兩片玻璃,中間復合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片之間由導線串、并聯匯集引線端的整體構件。而中間復合晶體硅電池片材料又有單晶硅和多晶硅之分。即光伏組件鋪設方案。昌盛日電光伏農業科技大棚采取獨特的一體化設計和分體安裝的鋪設方案,光伏組件安裝在架高的支架)(數據來源:內部資料[5]。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磚砌冬暖棚磚砌冬暖棚與以上棚型鋪設方案不同,聯排棚的光伏組件采取的是透光性鋪設方案,光伏組件安裝在聯排棚的陽面,通過光伏組件之間預留的空隙保持一定的透光率。透光率根據棚內種植農作物的不同而變化,如種茶葉時,透光率為30%。各主要棚型結構如圖4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經濟效益測算主要涉及成本與收益,其中,成本與收益分別包括光伏發電和農作物種植兩部分。光伏發電的成本和收益比較容易核算;而農作物種植的成本與收益與種植農作物的品種密切相關。本部分選擇了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種植實踐中各基本棚型的典型種植農作物,進行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中農業部分成本和收益的核算。以雙膜雙立柱棚種植香菇為農業物種植:種植菌類為香菇;菇房與設備等其他用房面積按343m3計算;投資成本為每個大棚12.5萬元。運行成本核算:菌棒按照成品購買,價格為3元/棒,大棚可放置菌棒1.25萬棒;種植人工費用為0.5元/棒,水電費為0.3萬元/年。香菇種植收益:大棚一年按照出菇3批次計算,年產香菇22500~27500千克。市場銷售價格:香菇對外銷售價由于季節不同價格差別較大,旺季每千克鮮菇價格為8元,淡季每千克鮮菇價格為10元,年平均銷售光伏發電:菇房的可利用棚頂面積為300m3;可布置光伏組件為56kW;光伏投資成本為42萬元;光伏運行成本為0.06元/W,0.336萬元/棚;光伏發電全部并網;光伏標桿電價執行山東每千瓦時1.2元;2015年之前光伏發電增值稅即主要棚型經濟效益測算結果匯總:按照上述測算方法,雙膜雙立柱棚、春棚陰陽棚、冬暖陰陽棚、磚砌冬暖棚和聯排棚經濟%%年數據來源:內部資料[5]。96//69//96//6%%年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三期占地4000畝,涉及除雙膜雙立柱棚外所有類型的農業科技大棚。其中,春暖陰陽棚(陽棚)最由于受土地地形、水源、地塊面積等因素影響,即使同類棚型的規格尺寸也不盡相同。為了科學測算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三期項目的經濟效益,本案例研究將表4基礎信息轉化為單位投入與產出,以各類光伏農業科技大棚面積為權重(見表5測算即即墨光伏農業三期項目作為一項新型、優質的綠色環保項首先,為項目所在地提供充沛的清潔能源動力,優化當地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使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承受著巨大的環境壓力,光伏發電對于降低當地的煤炭消耗、緩解環境污染和交通運輸壓力、改善和優化能源結構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該項目可有效平衡即墨市電網電力,對青島電網供電能力也能形成裝機容量(裝機容量(kW)總面積(m2)畝%年WORLDRESOURCESINSTITUTE總面積(m2)其次,運用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技術可有效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按照2014年全國火電全期內,共可節約標準煤約76.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52.2萬噸、二氧化硫約0.39萬噸、氮氧化物約0.45萬噸、煙塵約0.13萬噸。再次,帶動了農村人口就業,助推精準扶貧。在傳統種植模式下,每畝土地的毛收入3000多元,純收入不過1000元;而通過建設光伏農業項目,農民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每畝500~600千克小麥的租金收入,而且由于土地設施化,實現了農業生產的集中化和規模化,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按照1000畝園區平均可以提供就業崗位300個來計算,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三期項目可提供1200個就業崗位,每人工資按每月2000元計,僅工資一項就為當地農民帶來2880萬元左右的年收入。同時,部分農民通過承包光伏種植大棚,利用園區資源光伏農業將光伏發電與現代農業種植相結合,實現了光伏與設施農業共享,產生了良好的綜合效益。但光伏農業的發展受到諸多政策驅動,其經濟性受諸多因素影響,科學識別這些因素,既可降低光伏農業項目經營風險,也可為中國光伏農業長期發展政策的制定者提供研究支撐。本部分以雙膜雙立柱棚為例,利用敏感性分析,從空氣質量、技術進步、市場需求、政策風險等角空氣質量。隨著中國大氣環境的變化,霧霾天數的增加使得空氣質量成為影響光伏發電效益的關鍵因素。空氣質量對光伏發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霧霾減少了到達太陽能電池板的太陽輻射;第二,顆粒物在電池組件表面累積,組件表面就會形成污漬,難以清洗,減少了電池組件表面太陽輻射的接受量,導致發電量進一步降低。根據本案例光伏年發電量的測算方法,通過等效利用小時數變化來考察空氣質量對光伏農業項目效技術進步。技術進步是影響光伏農業項目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技術進步對光伏農業項目經濟效益影響主要體現在單位裝機容量投資成本的降低,同時,技術進步也體現在光伏發電效率的提升和單位面積裝機容量的增加。本案例單位裝機容量投資成本降低10%,由此測算光伏技術進步對光伏農業項目經濟效益的影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是影響光伏農業項目中農業收益的直接因素,具體表現為大棚下種植農作物的市場價格。本案例通過種植農作物價格上下浮動10%,來考察市場需求對光伏農業經濟效政策影響。中國光伏農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政府諸多政而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方面,即墨光伏農業裝機容量大于20MW享電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確定為每千瓦時1.2元。同時,光伏發電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上述因素對雙膜雙立柱棚經濟效益內部收益率(基準值:從表8可以看出,對雙膜雙立柱棚而言,市場需求因素對經濟效益最為敏感,如果光伏農業中農業作物價格下降1個百分點,將會使雙膜雙立柱棚內部收益率下降2.01個百分點;其次是技術進步因素,當技術進步引起單位裝機容量投資成本下降10%時,雙膜雙立柱棚內部收益率將提升1.26個百分點,技術進步的敏感系數為0.773。空氣質量成為影響雙膜雙立柱棚經濟效益的因素,如果空氣質量變化引起等效利用小時數下降10%時,雙膜雙立柱棚內部收益率將下降到15.38%;如果空氣質量好轉,將進一步提升雙膜雙立柱棚的經濟效益。需要說明的是,技術進步對光伏農業項目經濟效益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單位裝機容量投資成本降低,政策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取消地方補貼不會顯著降低光伏農業項目的經濟效益。當光伏上網電價從1.2元/kWh下降到1.0元/kWh時,雙膜雙立柱棚內部收益率下降到14.75%,僅下降了1.55個百分點。而項目經濟效益對光伏上網電價變化的敏感程度低于預期,當光伏上網電價變化下降10%時,雙膜雙立柱棚內部收益率下降到15.38%,下降幅度不超過1個百分點,敏感系數為0.564。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國家確定的逐步下調光伏上網電盡管敏感性計算結果顯示,地租對光伏農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投資收益率的影響甚微。光伏農業項目地租每上升一個百分點,雙膜雙立柱棚全生命周期投資收益率只下降了0.006個百分點。但這并不能說明光伏農業項目開發過程中的政策風險小。由于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土地流轉并沒有改變土地性質,如果光伏農業用地轉變土地性質,土地成本問題就會立即突顯出來,甚至導致光伏如果將光伏農業產生的碳排放配額參與碳交易,將可以有助提升項目的經濟效果。為了發揮市場機制在溫室氣體控排中的決定性作用,中國政府計劃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光伏農業項目的光伏發電可以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變化(%)收益率(%)約定土地使用年限和條件約定土地使用年限和條件辦法》參與國內自愿碳減排交易。以中國北京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以下簡稱“CCER”)市場成交價作為參考,設定CCER價格為24.8元/噸。敏感性分析結果表明:由于光伏發電項目參與自愿碳減排交易,使得雙膜雙立柱棚全生命周期投資收益率上升0.20個百分點。雖然光伏農業項目參與碳交易對項目經濟性提升效果不算顯著,但中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啟動,對光伏農業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項目經濟效益方面,還體現在為光伏農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中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啟動,必將促進中國碳金融的發展,光伏農業項目可以以存續期CCER待實現的收益為抵押,獲得可觀的項目資金撬動比率,拓寬了光伏農業項目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形成了一套集光伏電站開發經營與農業園區平臺化經營于一體的獨特發展模式,即墨園區基本形成了“4:4:2”的發展格局:40%的園區面積由專業農業公司經營,40%的面積提供給本地的農業專業化企業入園經營,剩余20%用于農業創客孵化。本部分將從土地流轉模式、融資模式、運營模式、盈利模式、推廣模式等方面詳細分析即墨光伏農業項規模化土地是光伏農業項目的核心資源之一,即墨光伏農業項目采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流轉的方式,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獲得發展光伏農業規模化的土地資源。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主要涉及四類直接利益主體:農戶、村委會、地方政府(即墨市政府)和投資運營商。其中,農戶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擁有者,是土地流轉的土地流出方。一般情況下,土地流轉的直接收益(租金)與農戶轉出土地的意愿成正比。但收益最大化并不是農戶在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行為選擇的唯一標準,還要考慮生存、就業等保障。村委會在土地經營權流轉中往往作為農戶的代理人和上一級政府組織的委托人,既代表農戶實現其利益主張,又代表上一級政府組織落實政策。地方政府肩負引導和支持農村土地流轉的責任,為參與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各方主體提供交易平臺,通過科技支持和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同時提供監督土地流轉與調解糾紛的職能。投資運營商作為光伏農業項目的實施者,也是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土地受讓方,其承諾的土地租金以及提供的就業崗位保障直接影響土地流轉成敗。四類直接利益主體中,農戶、村委會和投資運營商是核心利益主體,而地方政府則是戰略利益主體,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給光伏農業項目運作帶來直接和顯著的影響。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土地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上市融資)由于光伏農業前期投資較大,回報周期長,外部融資渠道是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發展的重要資源,從企業初創期的銀行抵押貸款、國家政策補貼墊付等為主的低層次融資模式,轉向規模擴張期的光伏產業基金、融資租賃、社會融資(資本市場)等為主的第一,傳統銀行貸款。利用光伏農業項目收益穩定性和政策導向性的特點,以光伏電站20年的發電收益權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做抵押,獲得第二,光伏產業基金。與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光大銀行等發起成立“海上絲綢之路·光伏產業基金”,總額100億元,期30億元,專門用于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投資開發光伏農業第三,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與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光伏農業引導基金。即墨市政府、青島市科技局和投資運營商共同發起成立1億元產業引導基金,通過專業GP公司管理,吸納社會資本放大引導基金,重點扶持園區內農業科技項目孵化、規劃范圍內現轉讓系統掛牌交易(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1.16億股,募集資金其他,政府政策補貼。充分利用國家的農業及光伏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積極申請國家政策補貼,政策補貼成為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的一個主要資金來源。2011年,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獲得財政部金太陽示范工程1.1億元財政補貼,用于補貼前期建設50%的投具體項目層面,即墨光伏農業項目不斷探索新的融資模式。以光伏食用菌大棚融資為例,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由金融機構和投資運營商按5:1融資配套支持光伏食用菌大棚項目。具體操作如為單位與投資運營商合作,取得農業設施大棚的經營權,成為租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光伏電站運營模式。光伏電站的產品為電力,下游客戶為國家電網在各地的電力公司。投資運營商負責光伏電站投資和運行維護,在光伏電站建成驗收后并網發電,根據與電力公司簽訂的并網及購售電協議,將所生產的電力并入電網,向電力公司收取光伏農業園區運營模式。投資運營商在光伏農業園區運營中主要負責相關平臺的搭建,包括光伏農業科技研發、農業經營設施的建設、項目咨詢指導、育種、提供銷售渠道以及其他平臺職能,吸引園區所在地農業大戶及優勢企業入圍經營,獲取園區設施租賃及其他服務收益,并帶動園區所在地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青島農業創客空間是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平臺化運營的一種重要體現和創新。青島農業創客空間主要由“1+12”平臺體系構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法務支持平臺、財務分析指導平臺、政策支持導入平臺、農業電商服務平臺、呼叫中心客服平臺、品牌推廣服務平臺、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供應鏈支持平臺、新技術支持平為了支撐青島農業創客空間,投資運營商配套成立了青島農青島農業創客空間以光伏農業綜合體為載體,通過向全社會開放光伏農業園區資源和配套,吸引“創客”來到光伏農業綜合體平臺上進行創業。這不僅可以圍繞光伏農業種植展開創業對接,孵化公司內部項目,實現企業員工向創客、事業合伙人的轉變,還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發展和就業,推動地方經濟轉服務平臺服務平臺支持平臺政策農業電商財務分析“餐桌管家”,青島農業創客空間正在孵化的家庭直供項目,是華盛太陽能農莊提出的從農場直供到餐桌的農產品配送模式,依托家庭直供會員卡模塊發展會員,可根據會員家庭的個性化需求每周向其配送優質蔬菜;社區直通車是將生鮮農產品的運輸、儲存和銷售一體化,通過冷鏈物流配送至社區終端以惠及大眾;通過線上銷售推廣模塊公司建立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淘寶旗艦店、官方微店、官方微博,同時在趕集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即墨光伏農業項目打造的“棚頂光伏發電、棚下農業生產”的光伏農業發展新模式,在光伏設施下發展大棚設施農業,提高了土地的整體利用率。本部分以農業科技大棚三期為例分析光伏從建設投資成本來看,大棚設施投資占了總投資的98.5%,其中,光伏設施投資占大棚設施投資的75.1%,農業大棚設施投資占23.8%,設備投資占1.05%。從運行成本來看,農業運行成本、伏發電,根據與電力公司簽訂的并網及購售電協議,將所生產的電力并入電網,向電力公司收取電費收入,并按發電量的一定標準收取國家及地方電費補貼;另一部分是棚下農業生產收益。按照實際裝機容量78MW計算,年均發電量為9562.5萬kWh,按光伏發電全部并網,光伏標桿電價1.2元/kWh煤電機組脫硫上網電價計算),可實現每年10766萬元收入;大棚內農作物種植可實現每年11147萬元收入。如果地租成本由光伏發電和農業種植均攤,投資由各自均攤,農作物收益對整個項目收益貢獻為50.9%,光伏發電收益貢獻了49.1%。即墨農業科技大棚截至2016年年初,即墨光伏農業商業模式已在全國27個省市得到推廣,已建、在建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區45個,開發協議總裝機量超過5000MW,累計完成光伏電站裝機容量630余兆瓦,園區總占地面積超過5萬畝。即墨光伏農業商業模式的快速推廣,除了與其光伏農業融資模式、運營模式密切相關外,還與即墨光伏首先,光伏農業種植大棚的系列化,為即墨光伏農業商業模式的推動奠定了基礎。案例公司注重光伏農業研發,在基礎棚型的基礎上,研發20多種棚型,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畜牧、漁業對光照、溫度的不同需求,科學配置棚型。光伏農業產其次,光伏農業綜合體園區設施的標準化,為即墨光伏農業快速推廣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光伏農業具體推進過程中,先后制定了《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園區規劃大綱》,對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園區的模式、核心展示區的布置、農業種植進行了統一規范,甚至對園區基礎設施的施工都進行了標準化。對已簽約項目,按照《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園區規劃大綱》的要求,集中時間與精力,將核心展示區建設成為集招商融資與功能展示于一體的微型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對于吸引合作伙伴、獲取地方政府再者,強大的融資能力為即墨光伏農業快速推廣提供了保障。融資租賃、新三板掛牌上市、光伏農業專項基金等多種舉措,形成了支撐光伏農業項目擴張的強大資金保障能力。特別是,投資運營商聯合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國家開發銀行和光大銀行共同出資設立“百億光伏產業基金”,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專項投資全國各地的光伏農業項目,為即墨光伏農業項目擴最后,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媒體的作用,形成項目推廣合力。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快速推廣過程中,積極發揮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特別是在土地流轉、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國家核準審批等環節中,地方政府起了關鍵作用;發揮當地國有投資平臺在資金、政策、招商等方面的優勢,讓地方政府為園區及入園企業提供政策支持、融資服務并承擔園區招商工作。另外,舉辦光伏農業發展論壇,邀請全國多個縣市的負責人、光伏農業領域專家參加,通過光伏農業項目發展經驗分享和成果展示,利用媒體集中宣傳報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能源轉型和推動農業現代化,光伏農業第一,即墨光伏農業項目能夠獲得可接受的投資回報率。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主要棚型的全生命周期平均投資回報率在8.51%~19.48%之間,投資回報率高低與農業園區的運營方式、種植農作物的品種相關。即墨農業科技大棚三期項目整體而言,第二,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該項目可以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農民創業平臺,通過工資、地租、創業等形式增加農民收入,為實現農民勞動工人化、收入多元化、生活市民化創造了條件。同時,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具備顯著的環第三,各類影響因素的敏感度存在顯著差別。經濟效益影響即墨光伏農業項目開創了光伏電站開發與農業園區平臺經營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光伏電站根據與電力公司簽訂的并網及購售電協議,將所生產的電力并入電網,向電力公司收取電費收入,并按發電量的一定標準收取國家及地方電費補貼。農業園區平臺建設由與地方政府采用PPP式成立合資公司負責,對光伏農業園區進行建設經營。案例公司主要負責光伏農業園區的平臺建設,吸引有創業需求的群體加入園區經營,為入駐園區的企業及創客第一,以政府為主導的土地流轉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土地流轉的效率。在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土地流轉過程中,投資運營商不與農戶和村委會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地方政府完成土地流轉協商,待協商完成后,從政府那里直接獲得流轉土地;而土地租金則是由投資運營商通過村委會分發給每個農戶。政府為主導的土地流轉模式大大降低了土地流轉過程中不可控的交易成本和交易不確第二,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基于互聯網思維,以園區化、平臺化為理念,創立了光伏農業綜合體的運營模式。其中,光伏電站采取獨立投資運營模式,將光伏電力并入電網,向電力公司收取電費收入,并按發電量的一定標準收取國家及地方電費補貼。農業園區化主要指采用PPP模式與地方政府成立合資公司,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園區的優質運營,對進入園區的企業提供優惠及支持,比如減免租金、申請撥款、協助貸款等,形成園區的產業聚集效應。平臺化的一個重要體現是打造“1+12”平臺體系的“農業創客”模式,引領農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其中,“1”指的是光伏農業園區,作為農業創客的產業平臺,“12”代表農業創客的第三,融資模式。外部融資渠道是投資運營商發展的重要資源,融資從企業初創期的銀行抵押貸款、國家政策補貼墊付等為主的低層次融資模式,轉向規模擴張期的光伏產業基金、融資租第四,盈利模式。即墨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三期項目自身盈利模式分析顯示,大棚設施投資占了總投資的98.5%,其中,光伏設施投資占大棚設施投資的75.1%,農業大棚設施投資占23.8%,設備投資占1.05%。從運行成本來看,農業運行成本、光伏運行成本、地租成本分別占86.5%、6.4%和7.1%。如果地租成本由光伏發電和農業種植均攤,投資由各自均攤,農作物收益對整個項目第五,推廣模式。光伏農業產品系列化、光伏農業綜合園區設施的標準化、強大的資金保障能力,以及積極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并適時注重媒體作用,在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商業模式推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的電站開發與農業園區平臺經營一體化的光伏農業商業模式,對加快中國光伏農業發展、推動中國農業轉WORLDREWORLDRESOURCESINSTITUTE型具有重要意義。但推廣即墨光伏農業項目商業模式,面臨一些融資能力。對于一般企業而言,由于光伏農業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長,如果沒有獲得充足的融資,自有資金比例過大,進入光伏農業領域的企業會很難維系。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的電站開發運營與農業園區平臺經營一體化模式,由于農業園區的平臺建設前期投入較大,對項目融資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廣即墨光伏農業項目的商業模式,需要不斷創新融資模式,提升融土地資源。光伏農業作為光伏產業和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車按揭買賣及配件供應合同
- 2025建筑外墻保溫系統施工分包合同協議書
- 2025關于電影導演聘用合同范本
- 抵賬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 武漢市商品房買賣合同
- 農村宅基地離婚分割協議
- 洗衣店和單位洗衣合同范本
- 寵物自愿絕育協議書
- 合作購買資產協議書
- 會計頂崗協議書范本
- CBL聯合情景模擬人文護理查房
-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模擬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JGJT322-2013 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程
- 《中藥學》教案完整版
- 北京市西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
- 盜竊刑事案件案例分析報告
- 油菜的生長發育特性
- 《系統思維解決問題》
- 保安經理工作計劃
- 2024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二級單位領導人員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配網設備狀態檢修試驗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