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部分設計2211《智能醫院建設與管理規范》由五個部分構成。——第1部分:技術體系框架規范。明確智能醫院總體定義,確定智能醫院建設與管理的總體目標——第2部分:設計規范。從建筑平臺層、感知執行層、網絡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及安全等層面方對智能醫院的設計提出要求。——第3部分:施工及驗收規范。根據智能醫院設計規范,明確智能醫院的施工及驗收要求。——第4部分:運維規范。本文件從智能醫院建成后運行維護管理角度,明確醫院智能化運維要求。——第5部分:評價規范。本文件從建筑智能化、服務智能化、醫院信息化、管理智能化、運維智能化這五個方面,基于醫院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評價確定智能醫院等級。目 次前言 1引言 2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基本規定 3一般規定 3各類型醫院規定 4智能醫院總體架構 4建筑平臺層 5建筑設計 5結構安全、健康監測 6電氣要求 6給排水要求 7暖通要求 9電梯監控系統 10機房工程 11感知執行層 13一般規定 13智能服務終端 13智能醫療終端 17智能管理終端 20網絡傳輸層 33一般規定 33以太網 33無源光網絡 34無線傳輸網 37總線網絡 39綜合布線系統 40信息化平臺層 42一般規定 42云平臺 43大數據平臺 46物聯網平臺 49人工智能 50運維指揮中心 51應用層 54智能服務 54智能醫療 59智能管理 7010安全 80機房安全 80網絡安全 82數據安全 84主機安全 85應用安全 87安全管理 87智能醫院建設與管理規范第二部分設計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智能醫院建筑工程設計質量的基本規定。本文件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綜合醫院、特殊醫療機構(包括傳染病醫院、精神專科醫院、其他專科醫院等)以及療養機構的醫療建筑的智能化設計。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314-2015智能建筑設計標準T/AHYY_001—2018智慧醫院建設規范GB51039-2014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綜合醫院“平疫結合”可轉換病區建筑技術導則(試行)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醫院建筑能耗監管系統建設技術導則(試行)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intelligenthospital智慧化intelligentelectricalpowerdistributionsystemlightenvironment人體功效學及美學等方面的要求。buildingEnergymanagementsystemmassivedatamining審核數據和數據變動是否符合實際用能情況,是否存在邏輯性和趨勢性差錯的過程。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internetofthings(IoT)RFIDbuildingplatformlayerperceivedexecutivelayer感知執行層根據醫院的使用要求,統籌安排智能醫院智能化末端設備的設置。networktransportlayer網絡傳輸層為智能醫院的智能化、信息化數據提供傳輸媒介,連接感知執行層和平臺層。Informationplatformlayerapplicationlayer應用層在平臺層的基礎上進行包含智能醫療、智能服務、智能管理等三個方面的應用開發。縮略語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樓宇自動化系統BMS(BuildingManagementSystem)建筑設備管理系統DDC(DirectDigitalControl)直接數字控制器PAGEPAGE11PAGEPAGE10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綜合業務數字網IP(InternetProtocol)因特網協議NTU(NetworkTerminalUnit)網絡終端設備NI(NetworkInterface)網絡接口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OE(PowerOverEthernet)以太網供電SAS(SecurityProtection&AlarmSystem)安全防范系統SC[SubscriberConnector(opticafibreconnector)]用戶連接器件(光纖活動連接器件)TE(TerminalEquipment)終端設備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虛擬局域網CCU危癥監護病房criticalcareunitICU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careunit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CT(ComputerizedTomography)計算機斷層掃描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圖文存儲傳輸系統LIS(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化驗信息系統CR計算機X線攝影computedradiographyDR數字放射線照相技術digitalradiography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ECT電休克治療electroconvulsivetherapy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PET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SPE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化斷層顯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RCM(Residualcurrentmonitor)剩余電流監視器IFLS(Insulationfaultlocationsystems)絕緣故障定位系統FIoT(internetofthings(IoT)systemoffireprotectionfacilities)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基本規定一般規定智能醫院建筑工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適應醫療業務的信息化需求;向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就醫環境的信息技術保障;滿足醫療建筑物業智慧化運營管理的信息需求。GB50314GB51039-2014GB50849-2014的相關規定;精神專科醫院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還應符合《精神專科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51058-2014174-2016189-2017JGJ/T40-2019各類型醫院規定綜合醫院綜合醫院應根據需求進行智能化系統總體架構設計,并應滿足醫院總體規劃要求;綜合醫院智能化系統應包括信息化應用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機房工程;信息化應用系統的配置應滿足綜合醫院業務運行和物業管理的信息化應用需求。建筑設備管理系統應滿足醫院建筑的運行管理需求,并應根據醫療工藝要求,提供對醫療業務環境設施的管理功能。特殊醫療機構特殊醫療機構包括傳染病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其它專科類醫院等應滿足各自的基本建筑要求,并考慮特殊智能化需求;精神衛生中心的智能化系統的末端裝置安裝應安全、牢靠且不易接觸、破碎,并不應形成吊掛支點;婦幼保健院的智能化系統應配置嬰兒防盜系統;婦幼保健院的建筑智能化設備宜考慮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的應急轉換措施。療養機構院應根據管理水平和發展規劃設置智能化系統,并宜設置智能化系統集成平臺。院智能化系統應包括公共安全、醫療信息、綜合布線、有線電視及衛星接收、護理呼叫對講等系統。4.3智能醫院總體架構圖1智能醫院總體架構圖建筑平臺層建筑設計一般規定智能醫院建筑設計應根據醫院的使用特點和需求,采用智能建筑的概念進行設計;智能醫院的建筑設計應體現下列基本特征:應滿足智能醫療的信息化需求;應提供智能服務的技術化保障;應建立智能管理的高效化機制;應體現智能應用的人性化特色。設計內容智能醫院建筑設計宜基于風環境、聲環境、光環境等基礎數據,運用數字化分析手段,為醫院選址及布局提供科學的支撐;智能醫院建筑設計宜運用數字化分析手段(結合交通大數據分析、行為仿真模擬等),對醫院交通入口及流線設置的合理性進行論證;智能醫院建筑設計應根據醫療功能需求、醫療工藝參數等對醫院的使用流線(患者流線、醫(智能醫院存在傳染病區或有平疫轉換要求的,應對各區域(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氣應用數字化設計平臺,實現智能醫院建筑空間從圖紙設計到建造實施,再到使用維護的全流程數字化呈現;結構安全、健康監測電氣要求一般規定智能醫院應采用綠色節能的電氣設備和產品,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設備及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智能醫院的電氣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GB51039、《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55024、《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51348及《醫療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312等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供配電系統GB5502450052智能醫院應設置智能配電系統,智能配電系統應具有如下功能:電能質量管理,包括諧波分析、故障錄波、瞬時波形分析功能等;能源效率管理,包括各系統與設備的用電量等負荷數據的采集、監測、電能分析和展示、生成能耗報告等,并應預留與建筑能效監控系統的數據接口;運行維護管理,包括電力設備運行狀態及現場報警管理、電力設備運行報表及查詢管理、電力設備維護和預防性維護信息管理、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監測、自動生成工單及派單等。智能醫院宜設置柴油發電機組等作為自備電源。智能醫院應安裝太陽能系統,宜設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系統可提供的用能比例應根據項目負荷特點和當地資源條件進行分析。低壓配電智能醫院的低壓配電系統應接線簡單可靠、技術先進、配電級數合理,自備電源、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接入方便、靈活。智能醫院的重要負荷配電回路的各級保護電器宜滿足全選擇性配合要求。IT并宜配置絕緣故障監測集成管理系統。智能醫院的應采用有源或無源濾波裝置進行諧波防治。當低壓配電系統中有較多諧波源時,應在配電系統末端設置濾波裝置,相應回路的中性導體截面應與相線導體截面相同。電氣照明光源選擇應滿足醫療場所光源顏色、光生物安全、啟動時間、電磁干擾等要求。燈具的光生物安全性應符合《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RaR9、一般照明照度均勻度、統一眩光值、柱面照度、頂棚照度、墻面照度、閃變指數及頻閃效應可視度等。智能醫院的醫療場所、門廳、候診室、掛號廳、家屬等候區、電梯廳、走廊及休息平臺等應設置節律照明與情緒照明。智能醫院的安全照明、備用照明的光源宜與一般照明一致,燈具宜與一般照明協調布置。智能醫院公共場所的照明應根據使用條件和天然光采光狀況分區、分組集中控制,并按需采取調光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門診診室、治療室、病房等宜采用感應調光控制或場景控制。防雷、接地與安全防護智能醫院應設置電涌保護器(SPD)智能檢測裝置作為防雷擊電磁脈沖監視措施。其安全防護所采用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RCD)AFAC(RCM)。給排水要求樓宇自控系統變頻給水泵組應自帶控制柜,每臺主泵均單獨配置變頻器。在泵組的出水總管上設置壓力傳感器,根據檢測的壓力值控制水泵的轉速和臺數。BAS生活水箱(池)BAS在換熱器上應設置溫度傳感器,根據其溫度控制一次側溫控閥,調節熱媒流量。宜將換熱器出水溫度適時遠傳至控制中心。熱水循環泵應根據回水溫度控制啟停,監視其運行狀態、故障報警和手自動狀態。潛污泵組應根據設計液位要求,自動控制潛污泵的啟停以及多臺潛污泵的自動投入順序及停止。潛污泵組的液位信號、水泵運行狀況、故障信號等宜傳送至控制中心。水系統智能監控系統智能醫院用水應設置水量遠傳計量系統,計量設施的設置值應根據需要分類、分級設置,以便根據計量結果分析各類、各級的用水情況。智能醫院宜建立供水管網漏損探測監測系統,實現對供水管網的漏水監測、報警和定位。智能醫院給水及熱水系統應設置水質、水壓在線監測系統,適時掌握給水及熱水系統的供水(電動閥或電磁閥智能醫院應設置埋地管網管線電子示蹤系統,便于后期維護管網。智能醫院應在生活水箱(池)、熱水箱、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等的液位控制閥、浮球閥前增設自動關閉控制閥,聯動水位控制。生活泵房、換熱機房、消防泵房、中水回用機房等宜增設地面集水報警裝置。物聯網水消防系統智能醫院應設置物聯網消防水系統信息裝置、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消防泵流量和壓力監測裝置、消防系統末端試水監測裝置、氣體滅火和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監測裝置。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中,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設置水系統信息裝置、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并宜設置消防泵流量和壓力監測裝置;試驗消火栓處應設置末端試水監測裝置,其他消防給水各分區最不利點處的消火栓或試驗消火栓宜設置壓力傳感器;高位消防水箱、轉輸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內應設置水位傳感器;消防水泵的進水總管、出水總管上應設置壓力傳感器;總體消防引入管的消防水表后宜設置壓力傳感器。消防泵流量和壓力監測裝置內應設置壓力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30s,并宜配備電動閥。消火栓系統末端試水監測裝置的信號反饋裝置應在其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置末端試水監測裝置。其他防火分區、樓層宜設壓力傳感器或預留手持終端的接口。自動噴水火火系統的末端試水監測裝置應有信號反饋功能,并應在其開啟后輸出信號。當試驗排水時,其采集的壓力數據應實時上傳。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水位傳感器、消防泵流量和壓力監測裝置、水系統信息裝置、消其他消防設施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細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等消防系統的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本標準第條、第條和第條的規定。氣體滅火系統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應采集顯示氣體控制盤手動和自動的信息和系統報警、噴放、故障的信息;應設置系統壓力泄漏傳感器、滅火劑質量傳感器;宜設置氣體保防護區域的氣密性傳感器。建筑滅火器的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建筑滅火器傳感器宜采用電子標簽、物聯巡查;智能污水處理平臺智能醫院應設置智能污水處理管理系統。智能污水處理管理系統應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醫療污水處理的網格化、智能化,實現無人值守。暖通要求數據采集系統一般規定數據采集系統宜按醫院及特殊醫療機構的級別合理設置并適度超前;數據采集系統宜采用容易擴展、維護及升級的網絡及設備;應根據系統的要求確定傳感器種類、測量范圍、精度、靈敏度、采樣方式及響應時間;傳感器應具有數據遠傳功能,標準串行通信接口,采用標準開放協議。數據采集系統設置表1數據采集系統宜按下表設置傳感器系統名稱溫度相對濕度潔凈度(0.5μm)PM2.5CO2濃度噪聲壓力(差流量能量表水質室外環境●●△普通室內環境●△△△△潔凈區域●●●△●●傳染病房區域●●△●●●冷熱源●●●●水系統●△△普通空調末端系統●△△●△凈化空調末端系統●●●△●●●通風系統△△△蒸汽系統△●△●醫用氣體●●燃氣(油系統)●●防排煙系統●注:●表示應設置△表示宜設置控制系統一般規定1)控制系統宜按醫院及特殊醫療機構的級別采用就地控制系統或遠程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的硬件和軟件應能滿足運行安全保護、自動啟停、自動調節、報警管理、數據存儲、時間日程表等功能;控制系統能夠自由編程,存儲器應具備滿足要求時長的斷電保護、斷電自動恢復功能;/自動轉換模式、數據庫應提供報表、趨勢圖、歷史曲線等;集中控制系統應具有故障顯示,故障顯示包含醫用氣體壓力、潔凈區域的潔凈度及壓差、負壓區域的壓差、與安全保護相關的設備狀態等。控制系統設施執行器的種類、控制模式、載荷條件、反饋類型、調節范圍、調節精度和響應時間等應滿足控制系統的要求;執行器應具備標準電氣接口或數字通信接口,通信協議應與控制系統兼容;執行器的安裝位置應滿足產品動作和檢修空間的要求;網絡保證各項數據傳輸要求的安全、可靠、及時;當采用無線網絡時,終端設備的安裝位置和供電方式需確保信號發射與接收穩定可靠;網絡宜采用同一種通信協議,網絡結構應滿足通信技術要求,網絡設備端口容量應滿足網絡結構要求。故障報警系統存在燃氣泄漏、燃油濃度超標等涉及安全的場所應在現場設置報警裝置。醫用氣體超壓、欠壓等涉及生命安全的管道系統應在現場設置報警裝置。潔凈區域、負壓區域應根據壓差要求設置壓差報警裝置。空氣過濾器應根據阻力要求設置壓差報警裝置。存在安全隱患的鍋爐等設備應自帶安全報警裝置。潔凈區域應根據潔凈級別宜設置安全報警裝置。防凍、防結露等位置宜設置安全報警裝置。電加熱器時應設置無風和超溫報警裝置。報警裝置可設置在事故地點,采用有聲、光等警示。報警裝置的安裝位置應滿足產品和檢修空間的要求。能源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應包括現場設備層、網絡通訊層、能效管理應用層。能源管理系統應能實現醫院分項能耗監測、統計與記錄、處理及分析、大數審核、能源使用優化管理等;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及報警等。設置能源管理系統宜與當地經濟水平、醫院級別、能耗用量大小相適應。能源管理系統應能根據醫院特征、能耗特點、氣候特點等因素提供運行優化算法,運行控制策略達到綠色節能目的。能源管理系統應具備安全防范功能。能源管理系統可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無人值守、高效運行、快速響應等功能,宜與智慧城市發展相適應。電梯監控系統電梯樓層、電梯上下行狀態、故障報警及累計運營時間。機房工程建筑規劃位置規劃應符合以下要求:建筑設計應符合以下要求:功能區域:醫院數據中心由主機房、輔助區、支持區、行政管理區等功能區域組成;位于二層及以上樓層的機房,應考慮與機房設備相適宜的垂直運輸要求。機房面積:特殊醫療機構和療養機構主機房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一級和二級綜合醫院主機房面積應不小于60平方米;三級綜合醫院主機房面積應不小于100平方米;輔助區和支持區的面積之和可為主機房面積的1.5倍~2.5倍;機房高度:機房樓層凈高(地面到樓板下)≥3.5m,梁下凈高(地面到梁下)≥3.1m;機房裝修后凈高(防靜電地板到天花板)≥2.7m;機房承重:11)機房荷載標準值8~10kN/㎡(800~1000kg/㎡);不間斷電源主機荷載標準值8~10kN/㎡(800~1000kg/㎡);蓄電池組4層擺放時,電池室荷載標準值16kN/㎡(1600kg/㎡);消防鋼瓶間荷載標準值8kN/㎡(800kg/㎡)。機房裝修應符合以下要求:頂面要求:頂面應平整、光滑、不起塵、避免眩光、應減少凹凸面,宜采用橡塑板保溫。吊頂材料宜采用微孔吸音板材。墻面要求:墻面應平整、光滑、不起塵、避免眩光、應減少凹凸面,宜采用輕鋼龍骨+保溫巖棉+彩鋼板。機房應采用防火防盜門,機房內功能區物理隔斷宜采用鋼化玻璃隔斷,鋼化玻璃厚度≥12mm,加單開玻璃門。地面要求:機房地面宜采用活動地板,要求防靜電,可選擇全鋼地板、陶瓷地板、硫酸鈣地板。活動地板尺寸600x600mm,厚度≥30mm250mm照明要求:機房設備區照度標準值為500lx、統一眩光值22,進線間照度標準值為300lx、統一眩光值25,500lx300lx應設置備用照明,其照度值不應低于一般照明照度值10系統構成電氣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供配電:低壓配電系統應采用50赫茲、220/380伏、接零保護系統(TN-S)或(TN-C-S)。宜UPS:配置雙機互備在線式不間斷電源UPS,待機時間在15分鐘到2小時。機房內的業務主設備由不間斷電源系統供電,不間斷電源系統應有自動和手動旁路裝置;宜配置柴油機發電機,容量應包括UPS的基本容量、空調和制冷設備的基本容量、應急照明及關系到生命安全等需要的負荷容量;靜電接地的連接線采用焊接或壓接,采用導電膠與接地導體粘接時,其接觸面積不宜小于20厘米。暖通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按照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規范》GB50019溫度控制,設備區及輔助區開機時23℃±1℃,停機時5℃~35℃,溫度變化率(開、停機時)<5℃/h,UPS電池室15℃~25℃。相對濕度控制,開機40%~60%,停機40%~70%。綜合布線應符合以下要求:按照國家標準《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傳輸介質等級要求,光纜應采用OM3/OM4多模光纜、單模光纜,電纜應采用六類對絞電纜,傳輸介質各組成部分的等級應保持一致。雙絞線和光纜宜采用機柜上方走線方式;線纜防火等級,電纜應采用CMP級,光纜應采用OFNP或OFCP級;(排(水平配線區機房環控應符合以下要求:視頻監控:監控范圍包括機房出入口、機房內部、機房監控室、變配電室、UPS電池室、發電機房、動力門禁系統:管理范圍。包括機房出入口、機房監控室、安防設備間、變配電室、UPS電池室、發電機房、入侵監控:監控范圍包括機房內、安防設備間、變配電室、UPS電池室、發電機房、動力站房等區域;報警聯動:可通過網絡、固定電話、手機等途徑將報警信息及時通知相關人員;環境監控:空氣質量監測。包括含塵濃度、溫度、相對濕度、壓差;漏水感應器:設置強制排水設備,有漏水發生,系統將按預設報警方式通知相關人員;精密空調新風系統監測:新風系統監測。包括運行狀態、濾網壓差,報警參數(傳感器故障、風量)等內容。精密空調監測包括狀態參數(開關、制冷、加熱、加濕、除濕、水閥開度、水流量)、報警參數(溫度、相對濕度、傳感器故障、壓縮機壓力、加濕器水位、風量)等信息;消防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符合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設置氣體滅火系統,火災探測器與滅火系統聯動;設置氣體滅火的機房,應配置專用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感知執行層一般規定感知執行層應由感知模塊、執行模塊、接口模塊、控制模塊和智能基礎設施構成。感知執行層應從智能服務、智能醫療、智能管理三個方面的不同智能醫院應用場景進行統籌規劃。感知執行層應與平臺層進行對接,應根據不同的數據傳輸需求選用適配的傳輸方式。感知執行層宜具有離線運行能力、前端存儲能力,且宜具有向智能平臺斷電續傳離線數據的能力。智能服務終端自助服務查詢終端自助服務終端應采用觸摸顯示設置,宜采用15寸以上的顯示屏幕,用于支持醫院的各種查詢業務;/身份證/門診掛號系統終端自助掛號機需建立與現有門診掛號、收費、門診排隊、門診醫生、門辦管理等系統的接口,確保門診業務流暢。自助掛號機需支持自動開關機時間設置及斷電后來電自動重啟,UPS不斷電源供電保障,續電時間不小于3分鐘,有現場7*12小時操作錄像,提供糾紛查詢解決依據。排隊叫號系統需有效解決大廳排隊無秩序、亂排隊等情況,有效改善服務秩序,營造良好大廳服務環境。主要包含顯示器、揚聲器、呼叫器等。分診叫號系統終端分診叫號系統應設計終端包括候診區大屏,診室門口屏,自助簽到機。在窗口區域宜設計窗口對講機。43~55RJ45WEBUSB15~24RJ45WEBUSB19~24RJ45IC門診和住院費用管理系統終端采用PC電腦即可,基于Windows操作系統,具備內網訪問功能,需要做外網隔離。人體導診服務系統終端B/SB/S43RJ45醫生排班服務系統終端B/SB/S43RJ45排班大屏,可以采用多連屏,比如五連屏。地圖導航服務系統終端地圖導航服務系統終端,院內終端多以落地屏為主,觸摸屏幕,內置地圖導航軟件,基于終RJ453D、2D2D/3D采用公眾號訪問的地圖導航服務,需具備藍牙訪問功能,用來定位用戶的當前位置。健康宣教服務系統終端健康宣教服務需要包括健康宣教服務器,健康宣教管理軟件,發布終端(B/SB/S移動終端應具有觸摸屏,網絡模塊,具備訪問權限的終端,基于微信公眾號訪問,通過網絡接口,將宣教結果反饋到后臺服務器。病房終端,包括床旁交互終端,床頭分機終端,應具備網絡模塊,觸摸屏,電源口,具備服22護理對講系統終端護理對講系統應由主機、一覽表,走廊顯示屏,門口屏,床位分機,洗手間報警按鈕,硬件服務器,網絡單元組成。護士站主機應具有:觸摸屏幕交互,高清可視攝像頭,通話手柄,喇叭,拾音咪頭,TCP/IP網絡,RJ451015.6RJ455565(控制盒+顯示屏)。走廊顯示屏具有:屏幕(雙面屏),電源口,RJ45;采用點陣屏幕,或者液晶顯示屏幕;宜具有喇叭。10POE1086IPX65RJ45,7POE107*1,RJ45*1,喇叭786IPX67*1,RJ45*1POE*1,喇叭5模塊等。1硬件服務器應具有:RJ45*1,電源口*1;網絡單元略。床旁交互系統終端床旁交互系統應由護士站主機、床旁交互終端、床旁支架,洗手間報警按鈕,硬件服務器,網絡單元組成。*1,攝像頭*1,手柄*1,RJ45*1,電源口*1;宜具有:話筒桿*1,存儲卡*110接口*1,電源口*1;宜具有:話筒桿*1,耳機口*110床旁支架應具有:支持床旁交互終端安裝,可以落地式安裝,或者壁掛式安裝。86IPX6硬件服務器應具有:RJ45*1,電源口*1;網絡單元略。ICUICU*1,攝像頭*1,手柄*1,RJ45*1,電源口*1,宜具有:話筒桿*1,存儲卡*110家屬探視分機應具有:HDMI*1,手柄*1,RJ45*1,電源口*1,宜具有:話筒桿*1,耳機口*110病床可視分機應具有:觸摸屏幕*1,攝像頭*1,手持*1,喇叭*1,拾音咪頭*1,RJ45*1,電源口*1,WIFI模塊*1宜具有:耳機口*1;尺寸不低于10寸。WIFI*1,RJ45*1,鋰電池*1,支持外接病床可視分機。ICU視頻管理硬件服務器應具有:RJ45*1,電源口*1。智能醫療終端護士工作站系統終端PCWindows應支持外接打印機,用于打印相關的醫囑執行單,打印輸液卡、瓶簽和打印檢驗標簽,應可打印催繳通知單,打印住院費用清單。在電子病歷評級中,此終端用于護士執行醫囑,完成護理記錄。在互聯互通評級中,此終端為住院護士工作站系統中的硬件。醫生工作站系統終端PCWindowsWindowsAndroid在電子病歷評級中,此終端用于病房醫囑處理,病房檢驗申請,病房檢驗報告,病房檢查申請,病房檢查報告,病房病歷記錄。在互聯互通評級中,此終端為住院醫生工作站中的硬件。手術示教系統終端DSABMRI3G-SDIHDMIVGADVIRGB3D4KRJ45遠程會診系統終端4K1080P1080I720PDVI-I、DVI-D、HDMI、VGA、SDI網絡需要醫療專網,保證網絡穩定性和網絡對會診視頻帶寬要求。在互聯互通評級中,此終端為遠程醫療硬件。手術室對講系統終端手術室對講系統應由護士站主機、手術室可視分機、雙向可視分機、手術狀態屏,硬件服務器等單元組成。10手術室可視分機和雙向可視分機硬件相同,應配置觸摸屏、攝像頭、拾音咪頭、喇叭、RJ45網口、電源口。采用壁掛式或嵌入式安裝。手術室可視分機,可以設置多個虛擬按鍵,對應個協同單元,包括血庫、藥房、實驗室、器械室等,可以一鍵呼叫對應區域。雙向可視分機部署在各協同單元,包括血庫、藥房、實驗室、器械室等。43RJ45移動護理系統終端5PDA終端應配置有掃碼模塊,支持一維碼,二維碼掃描,支持識別腕帶、試管、輸液袋、藥品聯等醫用條碼,應支持準心掃描,精度高,掃描識別快。2.4G5GWi-Fi4GIP67支持跌落的防護,防止意外,整機經久耐用。8在電子病歷評級中,此終端為移動護理系統中的硬件。在互聯互通評級中,此終端為移動護理系統中硬件。移動查房系統終端移動查房系統可以核心的終端為移動查房車,移動查房車,應配置電腦系統, 可以采一體式或分體式電腦,宜設計為分體式,方便維修,配置電腦顯示屏幕,一般在21寸以上。應采用抗菌抗腐蝕材質,整機支持醫用酒精擦拭RJ452.4G5GWi-Fi;UPS8在互聯互通評級中,此終端為移動查房系統中硬件。護理白板系統終端護理白板系統應由護理白板、硬件服務器,網絡單元組成。55Android,Windows宜前置多功能物理按鍵,支持一鍵回到主頁、一鍵亮熄屏、一鍵整機開關機。護理白板的觸摸交互的流暢性,支持多級級觸控:細筆書寫、粗筆批注、手指精細擦除、支持多點觸控,書寫流暢無懸浮感。3840×2160智能輸液系統PDAPDAPDA智能輸液報警終端應具備電量顯示、開關機、自動休眠等功能。智能輸液報警終端應具備滴速探測、輔助滴速控制、滴速顯示、過快/過慢滴速報警等功能。智能輸液報警終端應具備輸液完成報警、輸液完成自動卡止功能。PDA智能手環嬰兒防盜智能手環應具備以下功能:嬰兒防盜智能手環可通過媽媽的手機APP,實現母嬰配對,母嬰距離超過設定距離,手機端報警;層由環保材料制作,無毒無害(并出具專業的檢測報告);智能環具有防破解功能,不法分子無法破解監護智能環;智能環應采用2.4GHz頻率、1mW功率發射信號,其射頻強度相當于手機信號的1/2000,符合國家標準,無電磁干擾且對人體無害;定位方式應具有支持北斗、藍牙定位方式。老人防走失智能手環應具備以下功能:老人防走失智能手環應具有超常長待機功能,手環內置電池支持待機時間不宜小于一個星期,具有低電量報警功能,當手環電量不足時,需及時向佩戴人報警,提醒其充電;老人防走失智能手環防護級別宜在IP35以上,滿足日常洗漱、洗澡等防水要求;老人防走失智能手環應具有門禁報警、一鍵報警功能;智能手環應采用2.4GHz頻率、1mW功率發射信號,其射頻強度相當于手機信號的1/2000,符合國家標準,無電磁干擾且對人體無害。生命體征監測智能手環應具備以下功能:生命體征監測智能手環防護級別宜在IP35以上,滿足日常洗漱、洗澡等防水要求;生命體征監測智能手環宜監測心率、體溫、血壓等功能,實時監測病人身體數據;生命體征監測智能手環應具有定位、門磁、一鍵報警、體征異常報警等功能;智能環應采用2.4GHz頻率、1mW功率發射信號,其射頻強度相當于手機信號的1/2000,符合國家標準,無電磁干擾且對人體無害。醫療資產定位標簽醫療資產定位標簽應能通過物聯網信號基站與平臺通訊,向平臺反饋狀態、報警等信息。醫療資產定位標簽應具有防拆報警功能,非正常拆除后應發出報警信號。醫療資產定位標簽應具有低電報警功能,可檢測電量,低電量時發出報警信號。醫療資產定位標簽應具有一鍵報修功能,按鍵后發出報警信息。智慧病床應具備物聯網接入功能,實時與平臺通訊,將智慧病床的各種數據實時傳輸至平臺。智慧病床應具有電動調節、一鍵報警等功能。智慧病床應具備支撐醫療設備、醫療平板等設備的物理支撐設備。無線冷鏈管理系統線冷鏈管理系統,應能對醫用冰箱/冰柜/冷鏈車溫濕度進行實時監控、智能管理。B/SAPPNFCRFID智能管理終端監控設備表2視頻監控設備配置要求表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配置要求1醫院周界醫院出入口●醫院圍墻、周界等●2醫院室外主要通道●人員密集區域●消防救援通道●醫院制高點⊙易發高空拋物區域⊙其他室外公共區域○3機動車停車場(庫)出入口●主要行車道●其他部位○4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5室內公共區域行政辦公區域出入口⊙電梯轎相內和各樓層電梯廳、自動扶梯區域●太平間門外區域●其他室內公共區域○6門診部、急診部、隔離門診部、住院部主出入口●樓道、通往樓頂的出入口、各樓層對外出入口●候診區●分診臺、護士站●門(急)診室●掛號處●輸液室、留院觀察室●7實驗室、化驗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放療室、隔離病房出入口●8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藥(物)品、易燃易爆物品、貴重金屬等存儲場所出入口●外部主通道●內部●9收費處、財務室出入口●外部主通道●內部●收費窗口●10運鈔交接區交接區域及路線●11兒童住院區、新生兒住院區出入口●新生嬰兒室●12醫患糾紛投訴、調解場所室內●13藥房、藥庫出入口●外部主要通道●取藥窗口●14膳食加工操作間出入口●內部●15計算機中心、檔案室(含病案室)出入口●外部主要通道●內部●16大中型醫療設備存放場所出入口●外部主要通道●內部○17供水、供電、供氣(含醫用氣體)、供熱、供氧等設備間出入口●外部主要通道●內部●18醫療廢棄物集中存放場所出入口●19安防監控中心出入口●外部主要通道⊙內部●注:●—應配置;⊙—宜配置;○—可配置視頻監控系統應包括前端攝像機、傳輸設備、處理/控制設備和記錄存儲與顯示設備等組成,主要監控設備應符合以下技術要求:視頻監控點位設計應滿足監控區域有效覆蓋、合理布局、圖像清晰、控制有效的基本要求;視頻圖像制式應與通用的電視/PAL視頻監控攝像機應采用網絡型攝像機,分辨率應不低于400萬像素,監控圖像水平解析度應不小于1200TVL,應滿足H.264/H.265編碼格式,圖像記錄速度應不低于25fps;視頻圖像信噪比應不低于50dB,圖像灰度級別應不低于9級,音視頻記錄同步應不大于1s;(靈敏度的50視頻圖像應具備攝像機位置編碼、時間、日期等信息;攝像機應具有自診斷功能,應支持異常故障自動報警功能;傳輸單元傳輸方式的選擇應根據系統規模、系統功能、現場環境和管理方式綜合考慮,宜采用有線傳輸方式,必要時可采用無線傳輸和有線傳輸混合方式,詳見6.2和6.4;以太網供電攝像機部署應符合以下要求(含正門外(急安裝于主要通道(含前廳大堂、樓梯口)的攝像機,其監控范圍應覆蓋主要通道的道口,監控圖像應能清晰顯示進出道口人員的體貌特征;機動車出入口、停車場(庫)出入口及其他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應選用支持強光抑制的攝像機,應能清楚的辨別機動車牌,宜具備車牌識別抓拍功能;電梯廳安裝的攝像機,其監控范圍應能覆蓋整個電梯廳,不應有盲區,監控圖像應能清晰顯示電梯廳內人員的活動情況和體貌特征;電梯轎廂內的攝像機,應安裝在電梯廂門的左上方或右上方,視頻信號應該采取防干擾措施;醫院易發生人員入侵的周界、房間等部位除了部署入侵報警探測器以外,宜同步安裝支持入侵智能識別的攝像機,攝像機應內置聲光報警裝置,當報警產生時,可觸發聯動聲音警報和白光閃爍。出入口控制設備表3出入口控制設備配置要求表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配置要求1行政辦公區域、會議室出入口⊙2實驗室、化驗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放療室、隔離病房出入口●3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藥(物)品、易燃易爆物品、貴重金屬等存儲場所出入口●4收費處、財務室出入口●5兒童住院區、新生兒住院區出入口●6藥房、藥庫出入口●7膳食加工操作間出入口●8計算機中心、檔案室(含病案室)出入口●9大中型醫療設備存放場所出入口●10醫療廢棄物集中存放場所出入口●11安防監控中心出入口●注:●—應配置;⊙—宜配置;○—可配置出入口控制設備宜包括智能醫院門禁控制器、讀卡器、門禁一體機(含控制器加讀卡器)、人行速通門、識別核驗終端等設備,技術、功能及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用于主要人流的出入口控制設備應采用斷電開鎖方式,在突發狀況斷電時應保持在常開狀態;/密碼/指紋/人臉等一種或多種組合識別方式;刷卡識別方式可支持ICCPU/人臉等人行速通門應具備人員防夾功能,應支持防人員尾隨、防翻越、防沖撞功能;門禁控制設備宜支持獲取門禁狀態,可設置超時報警等功能;門禁控制器從讀卡器識讀至執行機構動作的響應時間不應大千2s;現場事件信息傳送至出入口管理主機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5s;識讀式系統應具有人員的出入時間、地點、顯示、記錄、查詢等功能,時間誤差應在±10s以內,并有防篡改、防銷毀等措施,記錄存儲時間不少30d;GB50396出入口控制設備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應設置出入口控制裝置;對于限制性辦公區(行政辦公區、會議室等)宜設置出入口控制裝置;應根據系統功能要求、出入權限、出入時間段、通行流量等因素,確定系統設備類型和配置;入侵/緊急報警設備表4入侵/緊急報警設備配置要求表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系統類型配置要求1醫院周界門衛室緊急報警●醫院圍墻、周界等入侵報警●2門診部、急診部、隔離門診部、住院部分診臺、護士站緊急報警●門(急)診室緊急報警●3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藥(物)品、易燃易爆物品、貴重金屬等存儲場所內部入侵報警●4收費處、財務室內部緊急報警●收費窗口緊急報警●5醫患糾紛投訴、調解場所室內緊急報警●6計算機中心、檔案室(含病案室)內部入侵報警●7(含醫用氣體內部入侵報警●供氧等設備間8安防監控中心內部緊急報警●9停車場內部緊急報警⊙注:●—應配置;⊙—宜配置;○—可配置入侵/入侵探測器的靈敏度、探測距離、覆蓋面積應能滿足防護要求;防護目標應在入侵探測器的有效探測范圍內,入侵探測器覆蓋范圍內應無盲區;報警控制主機應能接收入侵探測器和緊急報警(求助)裝置發出的報警及故障信號;報警控制主機通過專線或其他方式聯網,通過中心平臺軟件進行統一管理;報警控制主機應滿足防區數量設置的需要,并能統一控制所有防區或分別控制不同防區;入侵探測器應具有防拆及開路和短路報警功能,并可設為獨立防區,24h布防;報警主機設備應配置備用電源,備用電源應滿足正常工作8h。報警探測器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緊急報警按鈕應安裝于方便人員手部按壓的位置,針對門(急)診室、分診臺、護士站處的緊急報警按鈕宜部署在相對隱蔽的位置,不易被外部人員察覺;入侵探測器的選用和安裝應確保對非法入侵行為及時發出報警響應,探測范圍應有效覆蓋與外壁掛式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安裝高度應按產品技術說明書規定安裝;視場中心軸與可能入侵的方向宜成90°角左右,入侵探測器與墻壁的傾角應視防護區域覆蓋范圍確定;壁掛式微波—被動紅外入侵探測器,安裝高度應按產品技術說明書規定安裝。視場中心軸與可能入侵的方向宜成45°角左右,入侵探測器與墻壁的傾角應視防護區域覆蓋范圍確定;吸頂式入侵探測器,一般安裝在需要防護部位的上方且水平安裝;入侵探測器的附近及視場內不應有溫度快速變化的熱源,如暖氣、火爐、電加熱器、空調出風口等;入侵探測器的視窗不應正對強光源或陽光直射的方向;磁開關入侵探測器應安裝在門、窗開合處(干簧管安裝在門、窗框上,磁鐵安裝在門、窗扇上,兩者間應對準),間距應保證能可靠工作;可以進入室內的門口及窗戶旁宜使用幕簾式入侵探測器,或使用微波和被動紅外雙鑒探測器。電子巡查設備表5電子巡查設備配置要求表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配置要求1醫院周界醫院出入口●2機動車停車場(庫)內部●3門診部、急診部、隔離門診部、住院部候診區●分診臺、護士站●4實驗室、化驗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放療室、隔離病房周邊●5致病微生物、血液、“毒、麻、精、放”等管制藥(物)品、易燃易爆物品、貴重金屬等存儲場所周邊●6收費處、財務室周邊●7兒童住院區、新生兒住院區周邊●8藥房、藥庫周邊●9計算機中心、檔案室(含病案室)周邊●10大中型醫療設備存放場所周邊●11供水、供電、供氣(含醫用氣體)、供熱、供氧等設備間周邊●12其他重點部位按需⊙注:●—應配置;⊙—宜配置;○—可配置電子巡查系統應根據醫院安全防范的需要選擇離線式或在線式兩種類型。離線式由巡更棒設ICNFC巡查鈕或讀卡器應設置合理,安裝牢固;巡查人員應配備可靠的通信工具或緊急報警裝置;巡查站點的安裝位置宜隱蔽,安裝高度距地宜為1.4m。停車庫(場)管理設備表6停車庫(場)設備配置要求表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配置要求1醫院出入口車輛出入管控●2機動車停車場(庫)停車庫(場)安全管理●注:●—應配置;⊙—宜配置;○—可配置停車庫(場)管理設備宜包括車輛抓拍攝像機(一體機)、停車道閘、余位顯示屏、停車場引導屏、反向尋車終端、付費終端、車位監測終端等設備,設備的技術、功能及設置應滿足以下要求:系統應重點對出入口、停車場(庫)出入口及其車輛通行道口實施控制、監管;LED出入口道閘桿件下發應配置防砸雷達、感應線圈等裝置,聯動道閘桿件避免異常砸車功能;出入口電動欄桿機(道閘)應可自動控制;出入口及場內通道應配置行車指示設備;停車場(庫)宜配置分層(區)的車輛查詢、自助繳費終端。安全檢查設備表7安全檢查設備配置要求表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配置要求1門診部、急診部、隔離門診部、住院部日均門診量5000人次以上或者床位1000張以上的大型醫院●其他⊙注:●—應配置;⊙—宜配置;○—可配置50001000XX安檢門可在人員經過時無感檢測人員是否攜帶刀具等金屬違禁品。安檢門可拓展添加熱成像攝安檢門應采用多模式探測,具備金屬探測模式、智能違禁品檢測模式、人臉檢測模式等模式。安檢設備應符合《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9254-2008)和EMC標準,對被檢對象及物品,如心臟起搏器佩戴者、孕婦、軟盤、膠卷、錄像帶等無損害。建筑能效監控系統系統應由現場能耗表具設備、能耗數據采集設備、能耗數據傳輸系統和能耗數據中心的軟硬件設備及系統組成。醫院的冷凍機房、空調機房、信息系統中心機房、門診急診各個科室、醫學影像各個科室、1h。用于計費結算的電、水、熱/冷、蒸汽、燃氣等表具,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用電分項計量系統構成,應符合《公共建筑用電分項計量設計導則》的建筑用電分項計量系8。表8建筑用電分項計量系統構成總用電量分項用途分項用電一級能耗子項二級能耗子項建筑總用電常規電耗照明插座用電走廊和應急照明用電室內照明插座用電室內照明用電室內插座用電室外景觀照明用電空調用電冷熱站用電冷熱源機組冷凍泵及采暖泵冷卻泵冷卻塔空調末端用電全空氣機組及新風機組風機盤管分散空調動力用電電梯用電——水泵用電給排水系統生活熱水熱源通風用電(非空調)——特殊電耗特殊用電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設備信息中主專用空調洗衣房洗衣房設備洗衣房專用空調廚房餐廳廚房餐廳設備廚房餐廳專用空調游泳池游泳池設備游泳池專用空調康復健身房康復健身房設備康復健身房專用空調專業用途設備醫院醫療設備超市冷庫其它專業設備電開水器——其它特殊用電——建筑設備管理感知執行設備TCPTCPRS485傳感器包括壓力(壓差)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氣體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能耗監測傳感器等。執行器包括閥門執行器、風閥執行器、電加熱器等設備等。傳感器的技術、功能及設置宜滿足以下要求:間;當多項功能選取由一個傳感器完成時,該傳感器應同時實現各項功能需求的最高要求;當以安全保護和設備狀態監測為目的時,宜選用開關量輸出的傳感器;統兼容;經過傳感、轉換和傳輸過程后的測藏精度應滿足功能設計的要求;應符合功能設計中的安裝位置要求,并應滿足產品的安裝要求;應根據傳感器的安裝環境選擇保護套管和相應的防護等級;宜預留檢測用傳感器的安裝條件。執行器的技術、功能及設置宜滿足以下要求:應確定執行器的種類、反饋類型、調節范圍、調節精度和響應時間;經過轉換、傳輸和動作過程后的調節精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經過轉換、傳輸和動作過程后的調節精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執行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滿足產品動作空間和檢修空間的要求;當采用電機驅動的執行器時,應具有限位保護。控制器設備的實現方案應符合《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范》JGJ_T334-2014應能可靠接收和發出信息;應能運行安全保護、自動啟停和自動調節功能的控制算法;宜采用分布控制方式;對功能需求較固定的被監控設備,宜選用專用控制器。處理器的性能應支持安裝的軟件,并應滿足監控功能的實時性;應能提供標準電氣接口或數字通信接口;中央處理器中的隨機存取存儲器應具備滿足要求時長的斷電保護功能;應能獨立運行控制算法;控制器硬件應在滿足以上功能下根據支持最大監控點數規模進行數量配置。智能照明感知執行設備智能照明感知執行設備主要由設在照明配電箱內的模塊、網關、通訊模塊、傳感模塊、及現場控制面板、彩色觸摸屏、中央監控軟件等組成。10000公共廣播設備廣播揚聲器設備選型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喇叭選型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喇叭選型1醫院周界醫院出入口防水音柱(≥30W)圍墻、柵欄等防水音柱(≥30W)2醫院室外主要通道(無綠化區域)防水音柱(≥30W)主要通道(有綠化區域)草地音箱(≥25W)人員密集區域防水音柱(≥30W)3機動車停車場(庫)出入口防火壁掛喇叭(≥10W)內部(地下)防火壁掛喇叭(≥10W)內部(地上)防水音柱(≥10W)4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地上)防水音柱(≥10W)5室內公共區域行政辦公區域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太平間門外區域防火天花喇叭(≥6W)6門診部、急診部、隔離門診部、住院部主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樓道、通往樓頂的出入口、各樓層對外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候診區防火天花喇叭(≥6W)掛號處防火天花喇叭(≥6W)輸液室、留院觀察室防火天花喇叭(≥6W)7實驗室、化驗室、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放療室、隔離病房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8致病微生物、血液、“毒、(物屬等存儲場所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內部防火天花喇叭(≥6W)9收費處、財務室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內部防火天花喇叭(≥6W)收費窗口防火天花喇叭(≥6W)10運鈔交接區交接區域及路線防火壁掛喇叭(≥6W)11兒童住院區、新生兒住院區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新生嬰兒室防火天花喇叭(≥6W)12醫患糾紛投訴、調解場所室內防火天花喇叭(≥6W)13藥房、藥庫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取藥窗口防火天花喇叭(≥6W)14膳食加工操作間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15計算機中心、檔案室(含病案室)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16大中型醫療設備存放場所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17供水、供電、供氣(含醫用氣體)、供熱、供氧等設備間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18醫療廢棄物集中存放場所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19安防監控中心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2)中型醫院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喇叭選型1醫院周界醫院出入口防水音柱(≥30W)圍墻、柵欄等防水音柱(≥30W)2醫院室外主要通道(無綠化區域)防水音柱(≥30W)主要通道(有綠化區域)草地音箱(≥25W)人員密集區域防水音柱(≥30W)3機動車停車場(庫)出入口防火壁掛喇叭(≥10W)內部(地下)防火壁掛喇叭(≥10W)內部(地上)防水音柱(≥10W)4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地上)防水音柱(≥10W)5室內公共區域行政辦公區域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6門診部、急診部、隔離門診部、住院部主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樓道、通往樓頂的出入口、各樓層對外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候診區防火天花喇叭(≥6W)掛號處防火天花喇叭(≥6W)輸液室、留院觀察室防火天花喇叭(≥6W)7收費處、財務室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內部防火天花喇叭(≥6W)收費窗口防火天花喇叭(≥6W)8兒童住院區、新生兒住院區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新生嬰兒室防火天花喇叭(≥6W)9藥房、藥庫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取藥窗口防火天花喇叭(≥6W)10計算機中心、檔案室(含病案室)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11供水、供電、供氣(含醫用氣體)、供熱、供氧等設備間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12醫療廢棄物集中存放場所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13安防監控中心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3)小型醫院序號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喇叭選型1醫院周界醫院出入口防水音柱(≥30W)圍墻、柵欄等防水音柱(≥30W)2醫院室外主要通道(無綠化區域)防水音柱(≥30W)人員密集區域防水音柱(≥30W)3機動車停車場(庫)出入口防火壁掛喇叭(≥10W)內部(地上)防水音柱(≥10W)4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非機動車集中存放處(地上)防水音柱(≥10W)5室內公共區域行政辦公區域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6門診部、急診部、住院部主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樓道、通往樓頂的出入口、各樓層對外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候診區防火天花喇叭(≥6W)掛號處防火天花喇叭(≥6W)輸液室、留院觀察室防火天花喇叭(≥6W)7收費處、財務室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內部防火天花喇叭(≥6W)收費窗口防火天花喇叭(≥6W)8藥房、藥庫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取藥窗口防火天花喇叭(≥6W)9供水、供電、供氣(含醫用氣體)、供熱、供氧等設備間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10安防監控中心出入口防火天花喇叭(≥6W)外部主要通道防火天花喇叭(≥6W)網絡傳輸層一般規定網絡傳輸層可包括以太網、無源光網絡、無線網、移動信號覆蓋網絡、無線對講網絡以及其它物聯網無線協議網絡等傳輸方式,并可融合多種不同網絡傳輸類型。傳輸層應承載數據的傳輸,可通過地址的解析、路由服務、網絡維護、事務調度等手段,實現感知數據和聯動指令的傳輸。傳輸層應根據不同的建筑功能、業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傳輸方式,并具有統一的控制策略及隔離管控。帶寬容量、安全和傳輸性能應滿醫院區網絡業務和未來發展的要求。以太網以太網絡架構以太網網絡宜分為內網、外網和設備網三張網,三張網絡宜通過邏輯隔離、物理隔離的方式進行隔離。外網宜作為行政辦公,也可承載對外發布、互聯網等業務,外網應滿足對外互通、數據流復雜等業務特點的穩定性和保密性的要求。IPTV以太網絡核心層設計網絡核心層是醫院信息平臺網絡數據的骨干交換區域,應滿足數據進行高速交換的要求,相關的策略應該盡量較少。核心層設備應采用高性能、高穩定性的萬兆三層交換機,核心設備的設備引擎、業務線卡、電源、風扇等宜考慮冗余,且宜具備的一定的抗攻擊能力和自我保護機制。MSTP/RSTP+VRRP應充分考慮網絡架構的冗余性設計,建議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組成雙核心或多核心環網,核心之間可進行冗余互備以及負載分擔,減小由于單核心造成的設備壓力及單點故障。核心層應通過千兆/萬兆鏈路與匯聚層設備相連,通過萬兆或更大帶寬鏈路進行核心層互聯,還應充分考慮網絡鏈路的冗余性和可靠性,提高網絡防災能力。以太網絡匯聚層設計匯聚交換機應具備高密度、高帶寬和高轉發性能。21.2在大規格及中規格網絡規模時,匯聚全光交換機宜采用插卡式,小規格網絡規模時,匯聚全光交換機可可采用插卡式或盒式。以太網絡接入層設計室內接入交換機應支持堆疊或級聯的方式進行擴展。攝像機、APPOE室內接入交換機端口形態和安裝方式應根據室內接入交換機支持的業務類型和功能要求確定。以太網絡光模塊設計IEEE802.3MSASFF以太網絡系統管理設計以太網網絡在設備故障替換時,宜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能在幾分鐘內完成所有操作快速恢復上線。以太網網絡設備宜支持環路檢測告警功能,并及時將信息通告給控制器,抑制環路對其他廣播域的影響。無源光網絡無源光網絡架構無源光網絡(POL)應由光線路終端(OLT)、光分配網絡(ODN)、光網絡單元(ONU)和核心交換設備、出口設備、網絡管理單元等組成。智能醫院需要在網絡設計時考慮網絡設備和物理線路(光纖)的保護。核心交換機宜采用雙OLTPOLTypeBTypeC智能醫院的網絡從功能和應用上一般劃分為內網、外網、電話網及運維網。POL9表9醫院各種網絡之間的多網融合模式外網內網電話網安防網模式1多網融合獨立模式2多網融合獨立獨立模式3獨立多網融合獨立模式4獨立獨立獨立獨立PONXGS-PON/XG-PON+GPON10。10PONPON技術類型流量類型業務類型場景醫院規模GPON中等/普通流量滿足通用的上網業務病房、行政辦公、藥房及收費窗口等1000床位以下醫院XG-PON中等流量支撐中等流量的影像圖片文件的瀏覽醫生辦公室、診室等。典型業務有影像圖片及文件瀏覽等1000床位以上醫院XGS-PON高流量支撐大流量的業務上傳和下載手術室、醫技(CT/DR等)科室等無源光網絡信息點部署推薦智能醫院中各醫療區域的POL全光網信息點數量配置應以醫院實際使用需求考慮一定的發展確定,具體配置可參考以下推薦表11-12。表11智能醫院門診和掛號區域信息點數量推薦部門醫療場所推薦配置門診部單人診室3個數據、1個語音雙人診室3個數據、1個語音/工位分診臺2個語音、3個數據/工位候診區1個數據(AP)掛號、收費及取藥掛號窗口4個數據、1個語音/窗口收費窗口4個數據、1個語音/窗口取藥窗口4個數據、1個語音/窗口表12智能醫院醫技及住院部區域信息點數量推薦部門醫療場所推薦配置醫技部醫療檢驗、檢查設備1個數據/設備檢驗工作臺1個語音、1個數據/設備檢驗、檢查分診臺1個語音、1個數據/設備診斷報告工作臺2個數據、1個語音/工位,額外增加4個語音/房間手術室9個數據、1個語音/手術室檢查:CT、DR、MRI、腸鏡6個數據、1個語音/檢測室住院部多人病房2個數據/床位、1個IPTV/病房,額外增加1個數據/病房護士站7個數據、1個語音主任辦公室4個數據、2個語音教授及護士長4個數據、2個語音處置室、治療室3個數據、1個語音倒班宿舍3個數據、1個IPTV、1個語音示教室5個數據、1個IPTV、1個語音醫生辦公室2個數據、1個語音/工位,額外增加2個數據、/房間ONUONUPOLONU。POLONUPONONU(銅纜)的距離,支撐未來帶寬的平滑演進。POLONUONUONUONUONUONUONUPOLONUONU220VONU5無源光網絡分光器的選擇POLPOLPOL(1260nm~1650nm)或均勻分光型的平面波導型分光器。分光器端口類型的選用宜考慮方便維護管理減少活動連接點的數量。POL19SCPOLPOLODNODNOLTONUPOL12OLTOLTPOLOLT。POLONUPONONUOLTOLT,中型及大型醫院宜采用支持OLTOLT。在智能醫院中建議采用OLTOLT19無源光網絡系統管理POLC/S(客戶端/服務器B/S(瀏覽器/服務器OLT、ONUODN(可選)設備的管理,實現網元管理和網絡管理功能。POLPOL6-4。無線傳輸網一般規定按照醫院規模和使用場景,醫院可設置醫療無線網絡和用戶無線網絡,醫療無線網絡和用戶無線網絡兩者需要完全物理隔離,保障絕對的安全。醫療無線網絡應幫助醫院提高醫護工作者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滿足醫院救死扶傷、科學研究、服務管理中的移動應用需求,從而提高醫院就醫的水平和質量。用戶無線網絡宜在醫院計算機網絡架構搭建基礎上,在門診區、住院區實現院內資源共享、院內網絡辦公、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并與因特網連通實現寬帶上網。醫療無線網絡根據其特點在部署時應充分考慮無線的覆蓋、漫游以及定位的效果。用戶無線網絡根據其使用特點在部署應充分考慮無線的高密接入以及無線帶寬。無線傳輸網架構智能醫院無線傳輸網網絡架構分為有線側和無線側兩部分,有線側使用以太網協議,無線側使用802.11WLAN(FIT架構和敏捷分布Wi-Fi方案架構。具體架構應滿足要求:支持AP在FIT/FAT/云管理三種工作模式下切換;支持APACL2或者L3層組網架構,且支持AC直路或旁路部署;支持支持AC可做二層網橋轉發或三層路由轉發;支持分布式部署方案,每房間可獨立設置頻道和功率,而不影響其它房間;支持AC部署靜態路由、RIP-1/RIP-2、OSPF、BGP、IS-IS、路由策略、策略路由;支持廣域逃生,本地轉發模式下,AP與AC連接中斷后,原有用戶在線、新用戶正常接入,業務不中斷;AP(又稱直接轉發QOS無線傳輸網網絡規劃無線傳輸網覆蓋規劃宜與現有網絡環境有機結合,應有科學的依據、較高準確率,并能提供WLAN1)支持802.11ax新一代Wi-Fi標準,可提升高密接入場景下用戶接入容量和帶寬,降低業務時延,增強用戶體驗;2.4GHz5GHzMU-MIMOAP同一時刻向多個終端發送數據,無線頻譜資源利用率成倍提升;OFDMA率;BSS(BSScoloring)AP基本服務集),最大限度減少同頻干擾;支持智能天線,可以基于智能切換算法自動調節覆蓋方向和信號強度,以適應應用環境變化,并且可以隨終端的移動進行精準穩定的覆蓋;支持內置物理網插槽或者USBBLE5.0/ZigBee/RFID/Thread支持提供專業網規工具支持環境規劃、AP自動布放、網絡信號仿真、生成網規報告。智能醫院無線網絡應滿足高可靠性要求,具體要求如下:支持交流(AC)雙電源備份;支持電源模塊熱插拔時單電源供電;支持設備冗余備份功能,可支持1+1或N+1備份,并支持主備AC間配置同步,業務不中斷;支持廣域認證逃生,在CAPWAP鏈路路故障后,MAC802.1x?到本地認證;支持基于LACP(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tocol)、MSTP(MultipleSpanningTreeProtocol)的端口冗余備份;支持AC與AP可以分開各自獨立升級;且在雙AC冗余狀態下支持升級過程中業務不中斷;APAPAPAPWi-FiAP支持頻譜分析功能,對嬰兒監視器BabyMonitor、藍牙設備、數字無繩電話、無線音頻發射器、游戲手柄和微波爐等干擾源進行識別。智能醫院的無線傳輸網絡應具有良好的漫游性能,具體漫游要求如下:1)5G2.4G/5G2)802.11k802.11v3)802.11r(≤50ms)。智能醫院的無線傳輸網絡應具有較好的無線定位功能,具體無線定位要求如下:1)AeroScout、EkahautagWi-Fi支持對藍牙終端的定位;Tag智能醫院的無線傳輸網絡應滿足高密度接入要求,具體要求如下:AP2.4GHz5GHz5GHz2.4GHz2.4GHzAPAPDFA(DynamicFrequencyAssignment)自動檢測鄰頻和同頻的信號干擾,識別2.4GHzAPEDCAAirtime智能醫院的無線傳輸網絡應滿足安全性要求,具體要求如下:支持每射頻最大16個SSIDSSIDSSID劃分VLAN;支持PPSK,AC可為同一個SSID下的不同終端分配不同的PSK密鑰,無需其他系統支持;支持MAC802.1x(EAP-PAPEAP-MD5EAP-PEAPEAP-TLSPortal認證、MAC+Portal混合認證、WAPI認證;支持WPA標準、WEP(WEP64/WEP128)、TKIP、CCMP;內置Portal/AAA服務器,可為用戶提供Portal認證/802.1X服務;APAPCAPWAPDTLSIPSecCAPWAPAPAC之間數據傳輸的安全性;WIDS/WIPS智能醫院的無線傳輸網絡宜建設一個專業的運維平臺,提升運維效率。專業的運維平臺應具備管理、控制、分析的能力,具體要求如下:產品支持單臺服務器部署,具備用戶認證、自動化上線、用戶組策略定義、虛擬網絡統一管理及大數據智能分析運維功能;(如DHCPOption產品支持訪客自注冊,管理員審批,或接待人通過移動終端審批的訪客準入認證;支持內置不小于5套默認Portal頁面。頁面語言支持中文、英文、德文、西班牙文等多種內置語言;系統支持AP實時的全信道狀態監測,直觀數字呈現信道的Wi-Fi干擾占比、非Wi-Fi干擾占比和正常占用占比,支持查看歷史趨勢圖,以及Wi-Fi和非Wi-Fi干擾源類型與RSSI;系統支持連接、空口性能、漫游三大無線類問題的智能識別,幫忙管理員主動識別出網絡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供問題或事件列表,以及根因分析;系統支持基于所有用戶接入的關聯、認證(802.1x認證(有線&無線)、Portal認證(有線&無線MAC(有線&無線HACA(有線&無線和PSK(僅無線DHCPAI算法識別高負載AP總線網絡RS-485、CANKNXRS-85CANKNBACeModuKNLonalk等技術,設計應根據醫院的性質、規模等特點進行合理選擇。采用RS485CAN120ΩKNX9600BPS8001200綜合布線系統GB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工作區工作區適配器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設備的連接插座應與連接電纜的插頭匹配,不同的插座與插頭之間互通時應加裝適配器;在連接使用信號的數模轉換、光電轉換、數據傳輸速率轉換等相應的裝置時,應采用適配器;對于網絡規程的兼容,應采用協議轉換適配器;各種不同的終端設備或適配器均應安裝在工作區的適當位置,并應考慮現場的電源與接地。每個工作區的服務面積應按不同的應用功能確定。醫療建筑工作區面積劃分與信息點配置參13。表13醫療建筑工作區面積劃分與信息點配置項目醫療建筑醫院類型綜合醫院療養院每個工作區面積(㎡)辦公區:5~10辦公區:5~10業務區:10~50療養區:15~60手術設備室:3~5業務區:10~50病房:15~60活動室:15~60公共區域:60~120食堂:20~60公共區域:60~120每個用戶區域面積(㎡)每個病房/每個床位每個療養區每個工作區信息插座類型與數量RJ452個2個SC或者LC2個單工或1個雙工或根據需要設置2個單工或1個雙工或根據需要設置配線子系統配線子系統應根據工程提出的近期和遠期終端設備的設置要求、用戶性質、網絡構成及實際需要確定建筑物各層需要安裝信息插座模塊的數量及其位置,配線應留有發展余地。4FDBDCD)處,通信纜線和計算機網絡設備與配線設備之間的連接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在FD、BD、CD處,電話交換系統配線設備模塊之間宜采用跳線互連;在FD、BD、CD處,計算機網絡設備與配線設備模塊之間宜經跳線交叉連接;在FD、BD、CD處,計算機網絡設備與配線設備模塊之間可經網絡設備纜線互連;2底盒數量應由插座盒面板設置的開口數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每一個底盒支持安裝的信息點(RJ452個;光纖信息插座模塊安裝的底盒大小與深度應充分考慮到水平光纜(2芯或4芯)終接處的光纜預留長度的盤留空間和滿足光纜對彎曲半徑的要求;81421222422連接至電信間的每一根水平纜線均應終接于FDFDFD2550%。干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所需要的對絞電纜根數、大對數電纜總對數及光纜光纖總芯數,應滿足工程的實干線子系統主干纜線宜設置電纜或光纜備份及電纜與光纜互為備份的路由。當電話交換機和計算機設備設置在建筑物內不同的設備間時,宜采用不同的主干纜線來分別滿足語音和數據的需要。在建筑物若干設備間之間,設備間與進線間及同一層或各層電信間之間宜設置干線路由。主干電纜和光纜所需的容量要求及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8110%的備用線對;對數據業務,應按每臺以太網交換機設置1個主干端口和1個備份端口配置。當主干端口為電接口時,應按4對線對容量配置,當主干端口為光端口時,應按1芯或2芯光纖容量配置;BD/CD)時,主干光纜的容量應包括所延伸的水平光纜光纖的容量;建筑物配線設備處各類設備纜線和跳線的配置應符合本規范第0設備間配線設備(BD)所需的容量要求及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干纜線側的配線設備容量應與主干纜線的容量相一致;設備側的配線設備容量應與設備應用的光、電主干端口容量相一致或與干線側配線設備容量相同;外線側的配線設備容量應滿足引人纜線的容量需求。建筑群子系統建筑群配線設備(CD)內線側的容量應與各建筑物引人的建筑群主干纜線容量一致。建筑群配線設備(CD)外線側的容量應與建筑群外部引人的纜線的容量一致。建筑群配線設備各類設備纜線和跳線的配置應符合本規范第0入口設施建筑群主干電纜和光纜、公用網和專用網電纜、光纜等室外纜線進人建筑物時,應在進線間BD)或建筑群配線設備(CD)之間敷設的纜線類型和容量相匹配。管理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工程宜采用計算機進行文檔記錄與保存,簡單且規模較小的綜合布線系統工程可綜合布線的每一電纜、光纜、配線設備、終接點、接地裝置、管線等組成部分均應給定唯一的設備間、電信間、進線間的配線設備宜采用統一的色標區別各類業務與用途的配線區。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應制訂系統測試的記錄文檔內容。所有標簽應保持清晰,并應滿足使用環境要求。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規模較大以及用戶有提高布線系統維護水平和網絡安全的需要時,宜采用以圖形化顯示為界面,瀏覽所有被管理的布線部位;管理軟件提供數據庫檢索功能;用戶遠程登錄對系統進行遠程管理;信息化平臺層一般規定GB51039《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16、《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智能辦公綜合體租賃合同
- 2025年鋁制品加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土地租賃開發合同》
- 2025房產買賣合同內容
- 2025年度網站建設和運營維護合同示例
- 2025企業設備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蘇州合同范本下載
- 2025藥店租賃合同模板(簡化版)
- 《2025某綠色生態園景觀維護合同》
- 2025建筑材料買賣合同
- 持有特種證人員提成范文
- 醫學影像學三基題庫
- JG-T+502-2016環氧樹脂涂層鋼筋
- 某部副食品配送項目服務方案
- CJJ99-2017 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
- 2024年《建筑節能》理論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UL 9540 儲能 中英對照
- 幼兒園小朋友餐前播報清新卡通風格模板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草橋中學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低階粉煤外熱式連續干餾技術規范
- 結核分枝桿菌利福平及異煙肼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盒(熒光PCR熔解曲線法)(CSZ230004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