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第三版)》 課件 7-7 人間詞話_第1頁
《大學語文(第三版)》 課件 7-7 人間詞話_第2頁
《大學語文(第三版)》 課件 7-7 人間詞話_第3頁
《大學語文(第三版)》 課件 7-7 人間詞話_第4頁
《大學語文(第三版)》 課件 7-7 人間詞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國維

人間詞話

一、理解《人間詞話》中“境界”“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的涵義。二、運用“境界”理論賞析品味我國古典詩詞,研討《人間詞話》中所表現的美學觀和人生觀。三、了解我國古代文學批評中詩話、詞話這種批評文體,探詢話體的文體特質和古人以“話”論詩詞的思維方式。

【教學要求】

作品題解

作品分析

課堂討論

思考研討【教學內容】

拓展閱讀

關于作者

題解

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浙江海寧人。近代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和文藝理論家。主要文藝著作有《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文學小言十七則》、《紅樓夢評論》等。

關于《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人間詞話》是一部以中國古代傳統的“詞話“形式寫成的文學批評著作,標志著中國現代文論的開端。課文節選的部分涉及到《人間詞話》的主要理論觀點,“境界說”,“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理想與寫實”等。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音?”

作品原文

作品〖二〗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

作品原文

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

……

作品其二其一其三強調內容情感上的真實性將境界作為文學審美的核心標準對境界進行分類“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理論范疇。關于“境界說”的理解

作品解讀

分析指向人間“境界”以“真”為基點。人生在世的種種體驗,由心自然生發,這樣一種真,才能算是有境界。

王國維的“境界”又是超越人間的,帶著生命的智慧與激情飛向自由王國。“境界”二字,不止于詩詞藝術,不止于審美會意,更是一種生命存在方式與靈魂追求所在。

關于“境界說”的理解超越人間主客關系角度

關于“境界”的分類

分為“有我之境”“無我之境”

詩人對客觀景物投入的感情色彩的濃淡。

創作層次角度

后一個達到了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啟示人間性

研究方法的啟示《人間詞話》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最重要的意義,是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中西二元對立而走向了中西化合。文學性

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生命意識,所論述之問題表面上是文學的,實際上是指向人生的。

對解決當今古代文論的失語癥問題也有啟發。

研究方法的啟示一

人間詞話的人間性

《人間詞話》用古代詞話之舊瓶裝西方文學理論之新酒,仍發揮出奇特而新穎的光芒。從《人間詞話》這里,我們看到文學性恰是古代批評文體的生命所在。文學性的言說方式在當下的理論評述中應該得以應有的重視,這恰恰是中國古代文論應該繼承的民族傳統。

研究方法的啟示二

人間詞話的文學性

《人間詞話》是我國古代文論向現代文論的轉型之作。王國維文論的思想資源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其文論具有古代文論的舊制,也具有現代文論的新質。在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大背景下,王國維文論的中西交融的特質,對中國當下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古代文論現代性轉換有什么啟示?

討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古代文論如何實現現代性轉換

大家談指疆土、疆界范圍。見于《新序·雜事》。指人的“六根”所感知的“六境”,也指佛門中人的精神世界或彼岸世界。古代文論中境界與意境有相似之處,甚至有時是指向同一意義層面的。唐宋文論中的意境指尋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本意佛經文論《人間詞話》中“境界”的淵源

拓展

在中國文化史上,王國維是一位悲劇性人物。

王國維之死

1927年6月,當北伐軍進抵鄭州,直逼北京時,王國維投昆明湖自沉,演繹出20世紀中國文化之謎中最具悲劇色彩的迷案之一。

拓展補充資料

為傳統文化所化之人值此文化衰落之時的心靈痛苦,與為西方熏陶遭遇西方沖擊時的美學興奮,構成王國維文化人格的悲劇性沖突。王國維的痛苦是置身于文化轉型期的中國文人的痛苦。

王國維之死

朱光潛著《詩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讀第3章《詩的境界——情趣與意象》。

拓展

參考書目

朱光潛《詩論》

葉嘉瑩著《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讀第三章《《人間詞話中批評理論與實踐》。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

拓展

李建中著《中國文化與文論經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讀第12講第2節《<人間詞話>——詞以境界為上》。

李建中

《中國文化與文論經典講演錄》

拓展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