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井陘縣2021-2022學年高三二診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井陘縣2021-2022學年高三二診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井陘縣2021-2022學年高三二診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井陘縣2021-2022學年高三二診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井陘縣2021-2022學年高三二診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

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銀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容易爆炸

B.白磷暴露在空氣中易自燃,可保存在水中

C.易燃的有機溶劑使用時必須遠離明火和熱源

D.鈉著火不能用水撲滅,可以用泡沫滅火器來滅火

2、下列物質的檢驗,其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無其他現象,說明原溶液中一

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或SO32-

C.取少量久置的Na2sCh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鹽酸酸化,然后加BaCL溶液,若加HCI時有氣體產生,

加BaCL時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Na2sCh樣品已部分被氧化

D.將某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是SO2

3、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8的氮原子:[NB.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g1*

C.錢根離子的電子式:HtN:HD.聚丙烯的結構簡式rcii-CH.-CH

4、向碳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測得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質的量分數隨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氐確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Na2cCh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鹽酸至pH=7

B.X、Y為曲線兩交叉點。由X點處的pH,可計算Kai(H2cO3)

2

C.pH=10的溶液中c(H+)+c(Na+)=c(HC€>3)+2c(CO3)+c(OH)

D.將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Ch,應控制pH>12.5

5、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O;+Ba2+=BaSO4

2+

B.碳酸氫鈉溶液與稀硝酸反應:CO3+2H=CO2t+H2O

C.氯化亞鐵溶液與新制氯水反應:2Fe2++CL=2Fe3++2C1

D.氯化鎂溶液與氨水反應:Mg2++2OH-=Mg(OHR

6、向含1molNaOH、2moiNaAl(0H)4、1molBa(OH)2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應,加入溶質H2sCh的量和生

成沉淀的量的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ABCD

n(H2SO4)/mol2345

n(沉淀)/mol2321.5

A.AB.BC.CD.D

7、X、Y、Z、W為四種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與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

層電子數是核外電子層數的3倍;Y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Y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YO,

B.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WVXVZ

C.X與W可以形成W2X、W2X2兩種物質

D.Y、Z兩元素的氣態氫化物中,Z的氣態氫化物更穩定。

8、實驗室模擬從海帶中提取碘單質的流程如圖:

r海帶一?海帶發一*1

下列裝置不能達成相應操作目的的是()

用NaOH溶液分離I2/CCI4

加入稀H2s04后分離生成的h

9、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原理都正確的是()

選項目的分離方法原理

A分離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

B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除去KNO3固體中混雜的

C重結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NaCl

D除去丁醇中的乙酰蒸鐳丁醇與乙觸的沸點相差較大

A.AB.BC.CD.D

10、a、b、c、d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電子總數與b原子次外層的電子數相同;c所在

周期序數與族序數相同;d與a同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b>c>d>a

B.4種元素中b的金屬性最強

C.b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強堿

D.d單質的氧化性比a單質的氧化性強

11、某同學向SO2和C12的混合氣體中加入品紅溶液,振蕩,溶液褪色,將此無色溶液分成三份,依次進行實驗,實

驗操作和實驗現象記錄如下:

序號

/濕潤的淀粉K1試紙名煎有碘水的試紙

溶液

0LBaCh

D

實驗操作

y

加熱加熱

實驗現象溶液不變紅,試紙不變藍溶液不變紅,試紙褪色生成白色沉淀

下列實驗分析中,不1E確的是

A.①說明CL被完全消耗

B.②中試紙褪色的原因是:SO2+12+2H2O==H2SO4+2HI

C.③中若將BaCb溶液換成Ba(N(h)2溶液,也能說明SCh被Ch氧化為SCV-

D.實驗條件下,品紅溶液和SO2均被氧化

12、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醛類,官能團為一CHO

B.分子式為C5H10O2的有機物中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有4種

C.立方烷()的六氨基(-NH2)取代物有3種

D.烷燃的正確命名是2-甲基-3-丙基戊烷

13、下列不能使氫氧化鈉的酚猷溶液褪色的氣體是()

A.NHjB.SO2

C.HC1D.CO2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濱水除去已烷中的少量已烯

B.可通過控制溶液的pH分離不同的氨基酸

C.可用新制Cu(OH)2懸濁液驗證麥芽糖發生了水解反應

D.可向漠代環己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后的反應液中加入溟水檢驗消去產物

15、某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溶液100mL,逐漸加入鐵粉,產生氣體的量隨鐵粉加入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011.216.822.4rn(Fe)/g

A.H2s。4濃度為4mol/L

B.溶液中最終溶質為FeSCh

C.原混合酸中NCh一濃度為0.2mol/L

D.AB段反應為:Fe+2Fe3+=3Fe2+

16、下列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2+

A.氧化亞鐵溶于稀硝酸:FeO+2H===Fe+H2O

B.過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OH===HSO3

2+

C.NH4HCO3溶液與足量Ba(OH”溶液混合:HCO3+Ba+OH===BaCO31+H2O

D.NH4A1(SO4)2溶液與足量Ba(OH)2溶液混合:2Al3++3SO42+3Ba2++6OH-===2AI(OH)31+3BaS()4j

17、下列依據相關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一定是碳酸鹽溶液

B.用粕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溶液一定是鈉鹽溶液

C.將某氣體通入溟水中,濱水顏色褪去,該氣體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該溶液中一定含Fe2+

18、用如圖電解裝置將霧霾中的SO2、NO轉化為(NH4)2SO4,用其作為一種優良的氮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nr

(NHgd

稀裕液

A.a與電源負極相連,發生還原反應

B.每處理ImolNO可以生成2molA

C.通電后陽極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理論上將SO2與NO以體積比2:5通入裝置可徹底轉化

19、磷酸氯唾在細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感染,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基態Cl原子的核外電子有17種運動狀態

B.C、N、O、P四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O

C.H3P04分子中磷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

D.與足量H2發生加成反應后,該分子中手性碳原子個數不變

20、現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oR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Y與Z能形成Z2Y、Z2Y2型離

子化合物,Z與T形成的Z2T化合物能破壞水的電離平衡,五種元素的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

斷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均滿足:YVZ

B.Y的單質易與R、T的氫化物反應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T<R

D.由X、R、Y、Z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顯堿性

21>(原創)根據下列實驗事實,不能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和現象結論

常溫下分別測等體積、等濃度的醋酸和氨水pH,發現二者的

A常溫下,醋酸和氨水的電離平衡常數相等

pH之和為14

向均盛有2mL5%H2O2溶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入

B0.2mol/LFeCh,和0.3mol/LCuCb溶液1mL,前者生成氣泡催化效果:Fe3+>Cu2+

的速率更快

向一定濃度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鎂條,產生氣泡的率會先加快再反應剛開始時,醋酸電離平衡正移,c(H+)

C

減慢增大

向硼酸(H3B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觀察到明顯現

DH3BO3的酸性強于H2c03

象.

A.AB.BC.CD.D

2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1mol氧氣中含有的質子數為2L

B.10g46%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數為0.4NA

C.1LImol/LNa2cO3溶液中,陰離子總數小于1

D.濃硝酸熱分解生成Na、NQ4共23g,轉移電子數為0.5義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新合成的藥物J的合成方法如圖所示:

已知:R1—NH—R2+C1—RjN_J+HC1

R:

CHEXR.CCXHCOOR,

R1COOR2+R3CH2COOR4■l■->+R2OH

ONHR,

點|£;一!(R]、R2、R3、R4為氫或危基)

R,R;R,R.

回答下列問題:

(DB的化學名稱為,F的結構簡式為

(2)有機物CH2=CHCH2NH2中的官能團名稱是,由A生成B的反應類型為

⑶③的化學方程式為o

(4)已知④有一定的反應限度,反應進行時加入毗咤(CsHsN,屬于有機堿)能提高J的產率,原因是.

(5)有機物K分子組成比F少兩個氫原子,符合下列要求的K的同分異構體有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遇FeCh溶液顯紫色

②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

oIOH

(6)d^COOCzH」是一種重要的化工中間體。以環己醇)和乙醇為起始原料,結合已知信息選擇必要的無機試劑,

0

Z

寫出制備、」廠COOCU13的合成路線:.(已知:RHC=CHRKMno4H>RCOOH+R,COOH,

R、R'為短基。用結構簡式表示有機物,用箭頭表示轉化關系,箭頭上注明試劑和反應條件)

24、(12分)有兩種新型的應用于液晶和醫藥的材料W和Z,可用以下路線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比%幾七

①C=cC=O+0=CZ(Ri、R2、R3、R4為氫原子或烷燃基)

/\/\

RtR,R|R,

②ImolB經上述反應可生成2moiC,且C不能發生銀鏡反應

0阻(易被氧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ATB的反應類型為

(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化合物B中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個平面上

B.化合物W的分子式為GiHi6N

C.化合物Z的合成過程中,DTE步驟為了保護氨基

D.Imol的F最多可以和4moi氏反應

(3)C+D―W的化學方程式是.

(4)寫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Z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遇FeCb溶液顯紫色;

0

②紅外光譜檢測表明分子中含有||結構;

—NH—C—

③1H-NMR譜顯示分子中含有苯環,且苯環上有兩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

⑸設計-D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乙烯原料必用,其它無機過劑及溶劑任選)

CH3COOH乙醇

示例:CHCHOI^JA(CH3coOCH2cH3

3濃硫酸△

25、(12分)探究S(h和氯水的漂白性,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如圖.完成下列填空:

(1)棉花上沾有的試劑是NaOH溶液,作用是.

(2)①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B、D兩個試管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分別是:B:,D;

②停止通氣后,分別加熱B、D兩個試管,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分別是:B:,D:—

(3)有同學認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會更強,他將制得的SOz和CL按1:1同時通入

到品紅溶液中,結果發現褪色效果并不理想.產生該現象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裝置E中用(填化學式)和濃鹽酸反應制得Cl2,生成2.24L(標準狀況)的Cl2,則被氧化的HC1為—mol.

(5)實驗結束后,檢驗蘸有試劑的棉花含有SO’?一的實驗方案是:取棉花中的液體少許,滴加足量的稀HNCh,再加

入幾滴BaCL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該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一.

26、(10分)I、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Sth的制備及性質探究實驗,裝置如圖(a為活塞,加熱及固定裝置已略去)。

建洛汽

(1)連接儀器、__、加藥品后,打開a,然后滴入濃硫酸,加熱;

(2)銅與濃硫酸反應制備SO2的化學方程式是一;

(3)品紅溶液中的實驗現象是一;

(4)從高鎰酸鉀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說明Sth具有—性。

II、上述實驗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剩余的SO2生成Na2sCh,Na2sCh是抗氧劑。向燒堿和Na2sCh混合溶液中加

入少許濱水,振蕩后溶液變為無色。

(1)寫出在堿性溶液中Bn氧化Na2s03的離子方程式一

(2)反應后的溶液含有SO32-、SO42->Br-,OIF等陰離子,請填寫鑒定其中S(V-和Br-的實驗報告。一

-,-,-,-,

限選試劑:2molLHCl?lmolLH2SO4?lmolLBaC12slmolLBa(NO3)2;O.lmolf'AgNOj;CC14;新制氯

水。

編號實驗操作預期現象和結論

取少量待測液加入試管中,加入過量的

步驟①有_生成,證明待測液中SO42-

2moi?L-i鹽酸,再滴加_

取出步驟①中適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

步驟②下層液體呈證明待測液中含Br)

加入適量氯水,再加入—,振蕩,靜置。

27、(12分)FeCk,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無水氯化鐵在300℃時升華,極易潮解。

I.制備無水氯化鐵。

ABCDEF

(1)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Tj,k-(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3)實驗結束后,取少量F裝置玻璃管中的固體加水溶解,經檢測,發現溶液中含有Fe2+,可能原因為

II.探究FeCb與SO2的反應。

(4)已知反應體系中存在下列兩種化學變化:

(i)Fe3+與SCh發生絡合反應生成Fe(SO2/3+(紅棕色);

(ii)Fe3+與SO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其離子方程式為.

(5)實驗步驟如下,并補充完整。

步驟現象結論

①取5mLimol-L“FeCb溶液于試管中,溶液很快由黃色

通入S02至飽和。變為紅棕色

紅棕色液體不是

②用激光筆照射步驟①中的紅棕色液體。—

Fe(OH)3膠體

1小時后,溶液逐

③將步驟①中的溶液靜置。

漸變為淺綠色

④向步驟③中溶液加入2滴___________

—溶液中含有Fe2+

溶液(填化學式)。

(6)從上述實驗可知,反應⑴、(ii)的活化能大小關系是:E(i)E(ii)(填“>”、"v”或“=",下同),平衡常

數大小關系是:K(i)K(ii)o

28、(14分)銀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合金材料和催化劑。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銀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排布時能量最高的電子所占能級的原子軌道有一個伸展方向。

(2)鎮能形成多種配合物如正四面體形的Ni(CO)4和正方形的[Ni(CN)4]*、正八面體形的[Ni(NH3)6產等。下列說法正

確的有一

A.CO與CN-互為等電子體,其中CO分子內6鍵和7T鍵個數之比為1:2-

B.NH3的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

C.Ni2+在形成配合物時,其配位數只能為4

D.Ni(CO)4和[Ni(CN)4]2-中,銀元素均是sp3雜化

(3)丁二酮胎常用于檢驗Ni2+:在稀氨水中,丁二酮眄與Ni?+反應生成鮮紅色沉淀,其結構如圖所示。該結構中,除

共價鍵外還存在配位鍵和氫鍵,請在圖中用“T”和““?”分別表示出配位鍵和氫鍵。

/H

O0

II

HjC、/N0c(出

INiI

3入、/出

O/O

w

(4)NiO的晶體結構類型與氯化鈉的相同,相關離子半徑如下表:

Na*102pmCT181pm

Ni2*69pmO2'140pm

NiO晶胞中Ni?+的配位數為,NiO熔點比NaCl高的原因是.

(5)研究發現鋤銀合金LaNix是一種良好的儲氫材料。屬六方晶系,其晶胞如圖a中實線所示,儲氫位置有兩種,分

別是八面體空隙(“■”)和四面體空隙(“▲”),見圖b、c,這些就是氫原子存儲處,有氫時,設其化學式為LaNixHv.

頂層和底層中層

。二

%LI

OLS/吸支1w

;°-:o400pm

0NiW'w

i500Pm—?,ir、,、

abC

①LaNL合金中x的值為____;

②晶胞中和同類的八面體空隙有一一個,和同類的四面體空隙有一個。

③若H進入晶胞后,晶胞的體積不變,H的最大密度是______g/cm-3(保留2位有效數字,NA=6.0X1023,百=1.7)

29、(10分)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主要的大氣污染來源,研究氮的化合物的反應具有重要意義。回答

下列問題:

⑴游(N2H4)與四氧化二氮分別是火箭發射器中最常用的燃料與氧化劑。已知3.2g液態聯與足量液態四氧化二氮完全反

應,生成氮氣和液態水放出熱量61.25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o

(2)尾氣中的NO2可以用燒堿溶液吸收的方法來處理,其中能生成NaN(h等物質,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一。

⑶在773K時,分別將2.00molN2和6.00molH2充入一個固定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生成NH3,氣體混

合物中C(N2)、C(H2),c(N%)與反應時間⑴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一(選填字母)。

a.v正(N2)=3v逆(H2)b.體系壓強不變

c.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d.氣體密度不變

②在此溫度下,若起始充入4.00molN2和12.00mol氏,則反應剛達到平衡時,表示c(Hz)?t的曲線上相應的點為一

(選填字母)。

(4)在373K時,向體積為2L的恒容真空容器中充入0.40molNO2,發生如下反應:

2NO2(g)^N2O4(g)A//=—56.9kJmo「

測得NO2的體積分數即(Nth)]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下表:

t/min020406080

q>(NO2)1.00.750.520.400.40

①計算0?20min時,v(N2()4)=.

2

②已知該反應viE(NO2)=k|-c(NO2),vi2(N2O4)=k2?),其中ki、k2為速率常數,則373K時,臺=

改變溫度至Ti時,ki=k2,則Ti—373K(填“或“=")。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D

【解析】

A.銀氨溶液不穩定,則銀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會變成氮化銀,容易爆炸,故A正確;

B.白磷在空氣中易自燃,不與水反應,所以可保存在水中,故B正確;

C.易燃的有機溶劑離明火和熱源太近容易燃燒,故應遠離明火、熱源和強氧化劑,故C正確;

D.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氣,氫氣是易燃物,鈉燃燒后生成過氧化鈉,過氧化鈉和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促進鈉的

燃燒,所以鈉著火燃燒時,不能用泡沫滅火器滅火,應該用沙子滅火,故D錯誤。

故選D。

2、C

【解析】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無其他現象,原溶液可能含SO4?-

或C「,故A錯誤;

B、向某溶液中加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一,或

HCCh-或HSO3-,故B錯誤;

C、加HC1時有氣體產生,加BaCL時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含有S(V-和sc^-,Na2sO3樣品已部分被氧化,故C正

確;

D、能使品紅溶液退色的氣體可能是S02、CL等具有漂白性的氣體,故D錯誤。

答案選C。

【點晴】

解決本題的關鍵在于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檢驗方法,進行物質的檢驗時,要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和特征反應,選擇適

當的試劑和方法,包括試劑的選擇,反應現象及結論判斷。物質檢驗應遵守“三個原則”,即一看(顏色、狀態)、二嗅(氣

味)、三實驗(加試劑)。根據實驗時生成物所表現的現象不同,進行檢驗,重點掌握以下離子或物質的檢驗:Fe3+、Fe2\

32-2"

NH4\AI\cr、SO4>SOJ,CO32-、Heo.。、NH3、CL、SO2等。

3、C

【解析】A項,N的質子數為7,質量數=8+7=15,可表示為A錯誤;B項,硫離子含有16個質子數,硫離子的

<\\H1*

@288

結構示意圖為'1故B錯誤;C項,鏤根離子的電子式為L苴」,C正確;D項,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

■ECH:—(jah

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結構簡式為:8出,D錯誤。

點睛:本題考查常見化學用語的正誤判斷,題目難度一般,主要考查學生對常見化學用語的掌握情況,注意常見的化

學用語主要包括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結構式、結構簡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種模型等,

需要熟記。

4、A

【解析】

A.由圖像可知,當pH=7時含碳微粒主要為H2c03和HCOj,而pH約為3.5時,主要以碳酸形式存在,故要除去

NaCl溶液中Na2co3,需要調節pH小于3.5左右,故A錯誤;

B.Kai(H2co3)=,_,一,根據圖像,X點處c(HCO3)=c(H2co3),此時Kai(H2co3)=C(H+),因此由X點處的pH,

C(J12C0^

可計算Kal(H2co3),故B正確;

C.根據圖像,pH=10的溶液中存在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H+)+c(Na+)=c(HCCV)+2

2

C(CO3)+C(OH),故C正確;

D.根據圖像,pH>12.5含碳微粒主要以碳酸根離子形式存在,將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03,應控制pH>

12.5,故D正確;

答案選A。

5、C

【解析】

A.CM+與OH-也會發生反應生成沉淀,故A不選;

B.碳酸氫根離子不能拆開寫,要寫成HCCV的形式,故B不選;

C.氯化亞鐵溶液與新制氯水反應是Fe2+被CL氧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故C選;

D.氨水是弱電解質,不能拆開寫,不能寫成OH-的形式,故D不選。

故選C。

6、A

【解析】

A、2moi硫酸中有3moi氫離子中和氫氧根,Imol氫離子與偏鋁酸鈉反應生成Imol氫氧化鋁沉淀,同時還有Imol硫

酸鋼產生,共計是2m01,選項A正確;

B、3moi硫酸中有3moi氫離子中和氫氧根,2moi氫離子與偏鋁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生成的氫氧化鋁沉淀又

有一部分溶解在氫離子中,而硫酸鋼是Imol,則沉淀的物質的量小于3mol,選項B錯誤;

C、4moi硫酸中有3moi氫離子中和氫氧根,2moi氫離子與偏鋁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剩余3moi氫離子又溶解

Imol氫氧化鋁,而硫酸鋼是Imol,則沉淀的物質的量是2mol,選項C錯誤;

D、5moi硫酸中有3moi氫離子中和氫氧根,2moi氫離子與偏鋁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剩余5moi氫離子又溶解

5/3mol氫氧化鋁,而硫酸鋼是ImoL則沉淀的物質的量是4/3mol,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7、D

【解析】

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核外電子層數的3倍,則X為O元素,X、Z同族,則Z為S元素,Y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

的代數和為6,則Y的最高價為+7價,且與S同周期,所以Y為C1元素,W與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W為H

元素,據此解答。

【詳解】

A.根據上述分析,Y為CLC1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C1O4,A項正確;

B.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半徑

由小到大的順序為HVOVC1VS(H<O<S),B項正確;

C.根據上述分析,X、W分別為O、H,兩者可形成H2O、H2O2兩者物質,C項正確;

D.Y、Z分別為Cl、S,非金屬性C1>S,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HC1(Y的氣態氫化物)更穩

定,D項錯誤;

答案選D。

8、D

【解析】

A.灼燒在生竭中進行,裝置及儀器合理,故A正確;

B.在燒杯中溶解,玻璃棒攪拌,操作合理,故B正確;

C.NaOH與碘反應后,與四氯化碳分層,分液可分離,故C正確;

D.加硫酸后生成碘的水溶液,不能蒸儲分離,應萃取后蒸儲,故D錯誤;

答案選D。

9、D

【解析】

A.乙醇能與水互溶,因此不能做從碘水中提取碘單質的萃取劑,故A錯誤;

B.乙酸乙酯與乙醇互溶,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應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然后分液,故B錯誤;

C.除去KNO3固體中的NaCl,采用重結晶方法,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

響較小,故C錯誤;

D.蒸儲利用沸點不同對互溶液體進行分離,丁醇、乙醛互溶,采用蒸儲法進行分離,利用兩者沸點相差較大,故D

正確;

答案:Do

10、D

【解析】

a、b、c、d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電子總數與b原子次外層的電子數相同,則a的核外

電子總數應為8,為O元素,則b、c、d為第三周期元素,c所在周期數與族數相同,應為A1元素,d與a同族,應

為S元素,b可能為Na或Mg,結合對應單質、化合物的性質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該題。

【詳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為O元素,b可能為Na或Mg元素,c為A1元素,d為S元素,

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則原子半徑:b>c>d>a,故A

正確;

B.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降低,則金屬性b>c,a、d為非金屬,則4種元素中b的金屬性最強,故

B正確;

C.b可能為Na或Mg,其對應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為NaOH或Mg(OH)2,則b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強堿,故C正

確;

D.一般來說,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單質的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性:O>S,則氧化性:O2>S,則a單質的氧化

性較強,故D錯誤。

答案選D。

11、C

【解析】

A.①加熱后溶液不變紅,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藍,說明沒有氯氣,則CL被完全消耗,選項A正確;B.當二氧

化硫過量,加熱后二氧化硫與碘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O2+L+2出0==H2so4+2HL②中試紙褪色,選項B正確;C.

硝酸根離子能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故③中若將BaCL溶液換成Ba(NCh)2溶液,不能說明SCh被CL氧化為選

項C不正確;D.實驗條件下,品紅溶液和SO2均被氧化,故加熱后溶液不恢復紅色,選項正確。答案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二氧化硫和氯氣的漂白性及還原性和氧化性。注意分清兩者漂白性的區別,易錯點為選項C,硝酸根

離子能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故③中若將BaCL溶液換成Ba(NO3)2溶液,不能說明SCh被CL氧化為SOZo

12、C

【解析】

A.H-C-O-;:的官能團為一COO-(酯基),為甲酸與苯酚發生酯化反應形成的酯,屬于酯類,A選項錯誤;

B.分子式為C5H10O2且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有機物可能為較酸,也可能為酯,若為竣酸,C5H10O2為飽和一元酸,

烷基為一C4H9,—C4H9的同分異構體有一CH2cH2cH2cH3、一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

若為酯,可能是以下幾種醇和酸形成的酯,①甲酸和丁醇酯化,丁醇有4種②乙酸和丙醇酯化,丙醇有2種③丙酸和

乙醇酯化,1種④丁酸和甲醇酯化,丁酸有2種,因此共有4+2+1+2=9種,則符合條件的C5H10O2的有機物共有13種,

B選項錯誤;

C.氨基可以占據同一邊上的兩個頂點,同一平面的兩個頂點,立方體對角線的兩個頂點,則立方烷的二氨基取代物

有3種,而立方烷的六氨基取代物的種類等于二氨基取代物的種類,也為3種,C選項正確;

D.CHjC毗籃」的最長碳鏈為6,稱為己烷,在2號碳上有1個甲基,3號碳上有1個乙基,正確命名為2-甲基

-3-乙基己烷,D選項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B選項為易錯選項,在解答時容易忽略含有兩個氧原子且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有機物除了竣酸以外,還有可能是酯,

酯能與氫氧化鈉發生水解反應。

13、A

【解析】

酚酸遇堿變紅,在酸性、中性或弱堿性環境下褪色。氫氧化鈉的酚配溶液顯紅色。

【詳解】

A.氨氣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且氨氣溶于水生成氨水具有堿性,不能使酚猷褪色,故A選;

B.SO2溶于水生成亞硫酸,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溶液褪色,故B不選;

C.HC1溶于水生成鹽酸,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中性的氯化鈉,使溶液褪色,故C不選;

D.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以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溶液褪色,故D不選;

故選A。

【點睛】

S02和CO2是酸性氧化物,和NaOH反應生成Na2sCh和Na2co3,如果SO2和CCh過量,和NaOH反應生成NaHSO3

和NaHCCh。這四種物質除了NaHSCh溶液是酸性的,其他三種都是堿性的,含酚醐的溶液可能褪色。但如果繼續通

入氣體SOz和CO2,溶液中會生成酸,最終溶液一定會褪色。

14、B

【解析】

A.烯燃能夠與溟水發生加成反應;

B.控制溶液的pH,可生成不同的氨基酸晶體,過濾可達到分離的目的;

C.麥芽糖、葡萄糖都可以發生銀鏡反應;

D.檢驗澳代物中的Br要轉化為Br1在酸性條件下加入AgNCh溶液,根據產生淡黃色沉淀檢驗。

【詳解】

A.已烯與浸水發生加成反應使溪水褪色,而已烷是液態有機物質,能夠溶解已烯與濱水反應產生的有機物,因此用浸

水不能除去己烷中的少量己烯,A錯誤;

B.不同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形成晶體析出時pH各不相同,控制溶液pH,可生成不同的氨基酸晶體,過濾可達到分離

目的,B正確;

C.麥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屬于還原性糖,其水解產生的葡萄糖液含有醛基,具有還原性,因此不能用新制CU(OH)2

懸濁液驗證麥芽糖是否發生了水解反應,c錯誤;

D.漠代環己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產生環己烯、NaBr及H2O,由于該溶液可能含有過量的NaOH而

顯堿性,所以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濱水,漠水褪色,可能是由于NaOH與濱水發生反應:

2NaOH+Br2=NaBr+NaBrO+H2。所致,因此不能用于檢驗消去產物,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點睛】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分離、提純、物質的檢驗等知識。掌握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是相同點與區別及物質的溶解性等是本題

正確解答的關鍵。

15、C

【解析】

+3+3+2+

由圖象可知,由于鐵過量,OA段發生反應為:Fe+NO3+4H=Fe+NOt+2H2O,AB段發生反應為:Fe+2Fe=3Fe,

BC段發生反應為Fe+2H+=Fe2++H2t.最終消耗Fe為22.4g,此時溶液中溶質為FeSO4,則n(FeSO4)=n(Fe),

由硫酸根守恒n(H2sth)=n(FeSOD,根據OA段離子方程式計算原混合酸中N(h-物質的量,再根據c=§計算c

(H2so4)、c(NO。。

【詳解】

A、反應消耗22.4g鐵,也就是22.4g+56g/mol=0.4mol,所有的鐵都在硫酸亞鐵中,根據硫酸根守恒,所以每份含硫

酸0.4moL所以硫酸的濃度是4moi/L,A正確;

B、硝酸全部被還原,沒有顯酸性的硝酸,因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鐵單質全部轉化為亞鐵離子,所以溶液中最終

溶質為FeSCh,B正確;

+3+

C、OA段發生反應為:Fe+NO3+4H=Fe+NOT+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劑作用,所以n(NOr)=n(Fe)=0.2mol,

NO3-濃度為2mol/L,C錯誤;

+3+3+

D、由圖象可知,由于鐵過量,OA段發生反應為:Fe+NO3+4H=Fe+NOT+2H2O,AB段發生反應為:Fe+2Fe=

2++2+

3Fe,BC段發生反應為:Fe+2H=Fe+H2t?D正確。

答案選C。

【點晴】

該題難度較大,解答的關鍵是根據圖象分析各段發生的反應,注意與鐵的反應中硝酸全部起氧化劑作用。在做此類題

目時,應當先分析反應的過程,即先發生的是哪一步反應,后發生的是哪一步。計算離子時注意用離子方程式計算。

還需要用到一些解題技巧來簡化計算過程,比如合理使用守恒原理等。

16、B

【解析】

A.氧化亞鐵溶于稀硝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3FeO+N(K+10H+=3Fe3++5H2O+NOT,故A錯

誤;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氫鈣,反應為Ca(OH)2+SO2=CaSO3i+H2O,

CaSO3+SO2+H2O=Ca(HSO3)2,故總的離子方程式為OJT+SOkHSO”故B正確;

C.NH4HCO3溶液與足量Ba(OH)2溶液混合反應生成碳酸領沉淀和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

NH4+HCO3+Ba+2OH=BaCO31+H2O+NH3H2O,故C錯誤;

D.NH4AKSO4”溶液與足量的Ba(OH)2溶液混合,AF+應轉化為A1O*NH4+也會與OFF反應,故D錯誤;

答案選B。

17、D

【解析】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可能是碳酸鹽溶液或碳酸氫鹽溶液

或亞硫酸鹽溶液,故A錯誤;

B、用伯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鉀元素的焰色反應若不用鉆玻璃也會發出黃色火焰,該溶液

不一定是含鈉元素的溶液,故B錯誤;

C、將某氣體通入濱水中,漠水顏色褪去,通入的氣體只要是還原性氣體或能發生加成的有機氣體都可以使濱水褪色,

如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該氣體不一定是乙烯,故C錯誤;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說明不含鐵離子,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氯氣氧化亞鐵離子為鐵離

子,遇到KSCN溶液生成血紅色溶液證明該溶液中一定含Fe2+,故D正確;

故選D。

18、B

【解析】

SO2,NO轉化為(NH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