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操作考點_第1頁
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操作考點_第2頁
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操作考點_第3頁
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操作考點_第4頁
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操作考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操作技能考點

病史采集與病例分析

(-)病史采集(現病史和有關病史)

根據下列提供的主訴進行病史采集,并提出可能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牙痛2.牙松動3.牙齦出血4.牙齦肥大5.口腔黏膜潰瘍6.口腔黏膜白色斑紋7.口腔黏膜及皮膚竇道和瘦管

8.口腔異味9.口干10.頜面部腫痛11.張口受限12.修復后疼痛

(二)病例分析

模擬口腔疾病的標準化病例,每個病例至少包括2?3種疾病。病例分析包括診斷、鑒別診斷及其依據和

治療設計。

1.肺病2.牙髓3.牙髓壞死4.根尖周炎5.牙本質過敏6.慢性齦炎7.藥物性牙齦增生&慢性牙周炎9.牙周膿腫

10.復發性口腔潰瘍11.口腔念珠菌病12.口腔白斑病13.口腔扁平苔辭14.牙外傷15.干槽癥16.智牙冠周炎17.

頜面部間隙感染18.口腔頜面部創傷19.頜面部囊性病變

20.口腔癌21.三叉神經痛22.牙體缺損23.牙列缺損24.牙列缺失

二、口腔檢查基本技能

全程考杳無菌觀念、愛傷意識、器械的正確使用和醫患體位。

1.無^操作

(I)洗手、戴手套(2)口腔黏膜消毒

2.口腔檢查

(1)?般檢杳(全面檢杳,社區牙周指數(CPI)檢杳填寫口腔檢查表(2)特殊檢杳

牙髓溫度測驗、牙周探診檢查、咬合關系檢查、潁下頜關節檢查、下頜下腺檢查。

三、基本操作技能

1.離體磨牙復面洞制備術2.開版術3.齦上潔治術4.口內縫合術5.牙拔除術(含麻醉)

6.頜面部繃帶包扎技術(十字法、單眼法)7.牙槽膿腫切開引流術8.牙列印模制取

9.后牙鄰面嵌體的牙體預備10.后牙鑄造全冠的牙體預備11.BASS刷牙法12.窩溝封閉術

四、基本急救技術

1.測量血壓2.吸氧術3.人工呼吸4.胸外心臟按壓

五、基本診斷技術和輔助檢查的結果判讀

(-)牙髓測驗

1.溫度測驗2.電活力測驗

(-)X線檢查

1.正常影像

(1)口內片(2)全口曲面體層片

2.口腔疾病的X線診斷

(1)牙體硬組織疾病(2)根尖周炎(3)牙周炎(4)阻生智牙(5)頜骨囊性病變

3.根管充填后牙片

(三)實驗室檢驗

1.血、尿、糞常規

2.基本生化檢驗

(I)血清電解質檢杳(K+、Na+、C1-)(2)血糖(3)血沉(4)肝功能(5)腎功能

3.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標志物

六、醫德醫風實例考核

就診地點臨床情景患者的癥狀、體征具有癥狀的常見疾病

中踽、深踽、牙本質過敏、可復性牙髓炎、不可

初診、復診、急診、復性牙愉炎、急性根尖周炎、冠周炎、慢性牙周

牙痛

病房炎、牙周膿腫、急性牙齦乳頭炎、干槽癥、三叉

神經痛、頜骨骨髓炎、牙外傷

牙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牙外傷、創傷性根周膜

初診、復診、急診、

牙松動炎(咬合創傷)、頜骨骨髓炎、乳牙滯留、牙早

病房

萌、頜骨囊腫、頜骨腫瘤

慢性齦炎、妊娠期齦炎、壞死性齦炎、牙周炎、

初診、復診、急診牙齦出血

白血病、血友病

牙齦瘤、藥物性牙齦增生、妊娠期齦炎、遺傳性

初診、急診、復診牙齦肥大

牙齦纖維瘤病、白血病

初診、復診、急診、復發性口腔潰瘍、創傷性潰瘍、帶狀皰疹、單純

口腔黏膜潰瘍

病房皰疹、口腔癌

門診、急診、

初診、復診、病房口腔黏膜白色斑紋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鮮、口腔念珠菌病

病房

初診、復診、急診、口腔黏膜及皮膚竇道和慢性根尖周炎、慢性頜骨骨髓炎、先天性痿管、

病房瘦管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智牙冠周炎

踽病、牙齦炎、牙周炎、急性壞死性齦口炎、口

初診、復診口腔異味

腔癌、慢性唾液腺炎、慢性鼻竇炎、慢性胃炎

口干綜合征、口腔念珠菌病、慢性唾液腺炎、放

初診、復診、病房口干

療后口干癥

初診、復診、急診、冠周炎、急性根尖周炎、間隙感染、血管神經性

口面部腫脹

病房水腫、頜骨骨髓炎、頜面部創傷、頜面部腫瘤

撅卜,頜關節強直、顆卜.頜關節紊亂病、智牙冠周

初診、復診、急診、

張口受限炎、間隙感染、頜面部創傷、頜面部腫瘤、牙拔

病房

除術后或局麻后并發癥、破傷風

牙體缺損修復后疼痛或固定義齒基牙疼痛、可摘

初診、復診修復后疼痛

義齒戴入后疼痛、義齒固位不良

單元細目要點

一、牙體組織1.釉質

(1)理化特性(2)組織結構(3)軸質結構的臨床意義

2.牙本質(1)理化特性(2)組織結構(3)反應性變化(4)神

經分布、感覺、滲透性

3.牙髓

(1)組織結構(2)增齡變化、臨床意義

4.牙骨質

(1)理化特性、分類(2)組織結構(3)牙骨質結構的

臨床意義

1.牙齦組織結構

2.牙周膜

(1)組織結構(2)功能、增齡變化

二、牙周組織

3.牙槽骨

(1)組織結構(2)生物學特性

1.口腔黏膜的一般結構

(1)上皮(2)基底膜、固有層、黏膜下層

三、口腔黏膜

2.口腔黏膜的分類

(1)咀嚼黏膜(2)被覆黏膜(3)特殊黏膜

1.唾液腺的組織結構

四、唾液腺

(1)腺泡(2)導管(3)肌上皮細胞、細胞間質

2.唾液腺的分布及組織學特(1)大唾液腺(2)小唾液腺

1.鯉弓和神經喳神經崎、鰥弓、咽囊

2.面部的發育發育過程及常見異常

五、口腔頜面部

3.腭部的發育發育過程及常見異常

發育

4.舌的發育發育過程及常見異常

5.唾液腺、頜骨的發育發育過程

1.牙胚的發生及分化

1)成釉器的發育2)牙乳頭、牙囊的發育,牙板的結局

八、牙的發育

(1)牙本質的形成(2)釉質的形成(3)牙髓的形成

2.牙體、牙周組織的形成

(4)牙根及牙周組織的形成

牙結構異常

七、牙的發育異常

(1)釉質形成缺陷癥(2)氟牙癥(3)四環索牙

(4)牙本質形成缺陷癥11型

八、踽病1.釉質制釉質齦的病理變化

2.牙本質據牙本質鵬的發展過程及病理變化

3.牙骨質踽牙骨質般的病理變化

1.牙髓炎

九、牙髓病1)急性牙髓炎的病理變化(2)慢性牙髓炎的病理變化

2.牙髓變性常見牙髓變性的病理變化

1.急性根尖周炎(1)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變化

十、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腫(2)慢性根尖周膿腫

1.牙齦病(1)慢性齦炎和齦增生的病理變化

(2)剝脫性齦病損的概念和病理變化

十?、牙周組織疾病

2.牙周炎

(1)牙周炎的發展過程(2)牙周炎活動期的病理變化

(3)牙周炎靜止期的病理變化

十二、口腔黏膜1.基本病理變化

1)過度角化和角化不良(2)上皮異常增生(3)棘層松

解4)皰(5)基底細胞空泡性變及液化(6)糜爛和潰瘍

2.常見口腔黏膜病(1)口腔白斑(2)紅斑(3)口腔扁平苔葬(4)慢性

十二、口腔黏膜盤狀紅斑狼瘡(5)口腔黏膜下纖維化(6)天皰瘡醫(7)

病良性黏膜類天皰瘡(8)念珠菌病(9)肉芽腫性唇炎

3.艾滋病的口腔表現(1)口腔毛狀白斑的病理變化

(2)其他常見病變

1.頜骨骨髓炎頜骨骨橫炎的常見類型及病理變化

(1)骨纖維結構不良的病理變化

2.骨纖維結構不良與巨頜癥

十三、頜骨疾病(2)巨頜癥的病理變化

3.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的病理變化

生癥

1.唾液腺非腫瘤性疾病(1)慢性唾液腺炎的病理變化

十四、唾液腺疾

(2)壞死性唾液腺化生的病理變化

(3)舍格倫綜合征的病理變化

2.唾液腺腫瘤(1)免疫組織化學在唾液腺腫瘤中的應用價值

(2)多形性腺瘤

(3)腺淋巴瘤(Warthin瘤)

(4)嗜酸性腺瘤

(5)基底細胞腺瘤

(6)惡性多形性腺瘤

(7)腺泡細胞癌

(8)黏液表皮樣癌

(9)腺樣囊性癌

(10)多形性低度惡性腺癌

1.牙源性囊腫(1)牙源性囊腫的概念

(2)含牙囊腫和萌出囊腫的病理變化

(3)根尖囊腫的病理變化

十五、口腔頜面2.非牙源性囊腫

(1)鼻腭管囊腫

部囊腫

(2)鼻唇囊腫

(3)球狀上頜囊腫

(4)腮裂■囊腫

(5)甲狀舌管囊腫

(6)黏液囊腫

1.良性牙源性腫瘤(1)成釉細胞瘤

十六、牙源性腫

(2)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3)牙源性鈣化上皮瘤

(4)牙源性鈣化囊性瘤

(5)牙源性腺樣瘤

(6)牙瘤

(7)成牙骨質細胞瘤

2.惡性牙源性腫瘤成釉細胞癌的病理變化

1.良性腫瘤及瘤樣病變(1)乳頭狀瘤

十七、其他腫瘤(2)牙齦瘤

及瘤樣病變(3)嗜酸性淋巴肉芽腫

2.口腔黏膜癌(1)鱗狀細胞癌

(2)疣狀癌

單元細目要點

一、牙體解剖生理1.牙的演化各類動物牙的演化特點

(1)牙的組成、分類及功能

2.牙體解剖的一般概念(2)牙的萌出及牙位記錄方法

(3)牙體解剖的應用名詞及解剖標志

3.牙體外形及牛理意義(1)恒牙牙體外形

(2)乳牙牙體外形

(3)乳牙與恒牙的鑒別

(4)牙體形態的生理意義

4.髓腔形態及應用解剖

(1)髓腔的解剖形態

(2)恒牙髓腔的解剖特點、增齡性變化及臨床意義

(3)乳牙髓腔的特點及臨床意義

1.胎的生長發育(1)建胎的動力平衡及影響因素

(2)胎的發育階段及影響因素

2.牙列(1)牙列形態、牙排列特點和生理意義

(2曲線

(1)牙尖交錯殆及其特點

二常與頜位3.胎

(2)前伸和側方》的特點

(3)胎的分類及臨床意義

4.頜位論壇<1)牙尖交錯位

(2)正中關系與后退接觸位

(3)下頜姿勢位

(4)三種基本頜位的關系

三、口腔頜面頸部1.骨(1)上頜骨的解剖特點及其生理意義

解剖(2)下頜骨的解剖特點及其生理意義

2.顏下頜關節(1)組成及結構特點

(2)撅下頜關節的運動形式及功能意義

3.咀嚼肌(1)咬肌

(2)題肌

(3)翼內肌

(4)翼外肌

(5)舌骨上肌群

4.血管(1)頸內、外動脈的主要分支與分布

(2)頜面部、頸部主要靜脈的回流途徑與范圍

5.神經(1)三叉神經的分支及分布

(2)面神經的分支及分布

(3)舌咽神經、舌下神經主要分布

(1)口腔境界及表面標志

6.口腔局部解剖

(2)唇、煩、腭、舌下區的解剖結構特點及臨床意義

(3)舌的解剖結構特點、淋巴回流特點

7.頜面部局部解剖(1)頜面部表面標志及軟組織結構特點

(2)腮腺咬肌區、面側深區的解剖結構特點

(3)腮腺與面神經的解剖關系

(4)七要蜂窩組織間隙的境界及連通

8.頸部局部解剖(1)頸部分區與頸筋膜的層次結構

(2)頜卜.三角的境界及解剖結構特點

(3)氣管頸段的解剖及其臨床應用

1.下頜運動(1)控制卜.頜運動的因素

(2)下頜運動的形式和范圍

2.咀嚼功能(1)咀嚼運動及咀嚼周期

(2)咀嚼運動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桿

(3)咀嚼效率及其影響因素

(4)咀嚼與牙的磨耗

四、口腔功能(5)咀嚼與相關器官的關系

3.吞咽功能(1)吞咽的神經反射

(2)吞咽的過程

(3)吞咽對牙列、胎、頜、面發育的影響

4.唾液功能(1)唾液的性質和成分

(2)唾液的作用

5.言語功能口腔部分缺損或畸形對語音的影響

單元細目要點

1.氨基酸與多肽(1)氨基酸的結構與分類

(2)肽鍵與肽鏈

2.蛋白質的結構(1)一級結構概念

一、蛋白質的結構與(2)二級結構一a螺旋

功能(3)三級和四級結構概念

3.蛋白質結構與功能(1)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的關系(2)蛋白質高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4.蛋白質的理化性質蛋白質變性

1.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一-(1)核甘酸分子組成

核甘酸(2)核酸(DNA和RNA)

2.DNA的結構與功能(1)DNA堿基組成規律

(2)DNA的?級結構

(3)DNA雙螺旋結構

二、核酸的結構與功(4)DNA高級結構

能(5)DNA的功能

3.DNA變性及其應用(1)DNA變性和復性的概念

(2)核酸雜交

4.RNA結構與功能(1)mRNA

(2)tRNA

(3)rRNA

1.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分子結構與催化作用

(2)酶促反應的特點

(3)酶-底物復合物

2.輔酶與酶輔助因子

三、酶(1)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

(2)輔酶作用(3)金屬離子作用

3.酶促反應動力學(1)Km和Vmax的概念

(2)最適pH值和最適溫度

4.抑制劑對酶促反應的抑制(1)不可逆抑制

作用(2)可逆性抑制

5.酶活性的調節(1)別構調節

-、前

(2)共價修飾

(3)酶原激活

(4)同工酶概念

6.核酶核酶的概念

1.糖的分解代謝(1)糖酵解的基本途徑、關鍵酶和生理意義

(2)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徑及供能

(3)三較酸循環的生理意義

2.糖原的合成與分解(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的分解

3.糖異生(1)糖異生的基本途徑和關鍵酶

四、糖代謝

(2)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3)乳酸循環

4.磷酸戊糖途徑(1)磷酸戊糖途徑的關鍵酶和重要的產物

(2)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

5.血糖及其調節(1)血糖濃度

(2)胰島素的調節

(3)胰高血糖素的調節

(4)糖皮質激素的調節

(1)ATP循環與高能磷酸鍵

1.ATP與其他高能化合物

(2)ATP的利用

五、生物氧化(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2.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兩條呼吸鏈的組成和排列順序

(3)ATP合酶

(4)氧化磷酸化的調節

-八A-、脂類代謝

1.脂類的生理功能(1)儲能和供能

(2)生物膜的組成成分

(3)脂類衍生物的調節作用

2.脂肪的消化與吸收(1)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

(2)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徑及乳糜微粒

3.脂肪的合成代謝(1)合成的部位

(2)合成的原料

(3)合成的基本途徑

4.脂肪酸的合成代謝(1)合成的部位

(2)合成的原料

5.脂肪的分解代謝(1)脂肪動員

(2)脂肪酸。一氧化的基本過程

(3)酮體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義

仲來小田6.甘油磷脂代謝(1)U油磷脂的基本結構與分類

八、廂尖代謝

(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7.膽固醇代謝(1)膽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和關鍵酣

(2)膽固醇合成的調節

(3)膽固醇的轉化

8.血漿脂蛋白代謝(1)血脂及其組成

(2)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及功能

(3)高脂蛋白血癥

1.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及營養(1)氨基酸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作用(2)營養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種類

2.蛋白質在腸道的消化、吸收(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

及腐敗作用(2)氨基酸的吸收

(3)蛋白質的腐敗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謝(1)轉氨酣

(2)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七、氨基酸代謝

(3)曠酮酸的代謝

4.氨的代謝(1)體內氮的來源

(2)氨的轉運

(3)體內氨的去路

5.個別氨基酸的代謝(1)氨基酸的脫陵基作用

(2)一碳單位的概念、來源、載體和意義

(3)甲硫氨酸循環網

(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謝

八、核甘酸代謝1.核昔酸代謝(1)兩條喋吟核甘酸合成途徑的原料

(2)噂吟核甘酸的分解代謝產物

(3)兩條啼咤核甘酸合成途徑的原料

(4)喀咤核甘酸的分解代謝產物

2.核甘酸代謝的調節(1)核甘酸合成途徑的主耍調節酶

(2)抗核甘酸代謝藥物的生化機制

1.遺傳信息傳遞的概述中心法則

,泊什代白"、節2.DNA的生物合成(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

九、遺傳信息的1vl傳通

(2)DNA的復制

(3)逆轉錄

(4)DNA的損傷與修復

3.RNA的生物合成(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

(2)轉錄體系的組成及轉錄過程

(3)轉錄后加工過程

卜、蛋白質生物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概述(1)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概念

合成(2)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和遺傳密碼

(3)蛋白質生物合成與醫學的關系

(1)基因表達的概念及基因表達調控的意義

1.基因表達調控的概述

(2)基因表達的時空性

十、基因表達調控(3)基因的組成性表達、誘導與阻遏

(4)基因表達的多級調控

(5)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要素

(1)原核基因表達調控(乳糖操縱子)

2.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2)真核基因表達調控(順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

子)

1.細胞信息物質(1)概念

(2)分類

2.受體(1)受體分類和作用特點

<2)G蛋白

十二、信息物質、

受體與信號轉導3.膜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機(1)蛋白激酶A通路

制(2)蛋白激醐C通路

(3)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4.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類固醇激素和甲狀腺素的作用機制

機制

(1)重組DNA技術相關的概念

1.重組DNA技術的概述

(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十三、重組DNA2.基因工程與醫學<1)疾病相關基因的發現

技術(2)生物制藥

(3)基因診斷

(4)基因治療

(5)遺傳病的防治

十四、癌基因與…

1.癌基因與抑癌基因(1)牖基因的概念

(2)抑癌基因的概念

抑癌基因

2.生長因子(1)生長因子的概念

(2)生長因子的作用機制

1.血液的化學成分(1)水和無機鹽

(2)血漿蛋白質

(3)非蛋白質含氮物質

十五、血液生化(4)不舍氮的有機化合物

2.血漿蛋白質(1)血漿蛋白質的分類

(2)血漿蛋白質的來源

(3)血漿蛋白質的功能

3.紅細胞的代謝(1)血紅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和關鍵酶

(2)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

(1)肝臟生物轉化的概念和特點

1.肝臟的生物轉化作用

(2)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及酶系

(3)影響肝臟生物轉化作用的因素

十六、肝膽生化

2.膽汁酸代謝(1)膽汁酸的化學

(2)膽汁酸的代謝

(3)膽汁酸代謝的調節

3.膽色素代謝(1)游離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的性質

(2)膽色素的腸肝循環

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定義與分類(1)微生物和醫學微生物的定義

念(2)三大類微生物及其特點

1.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種形態及測量單位

2.細菌的基本結構

(1)細菌基本結構的構成

二、細菌的形態與結(2)肽聚糖的結構

構(3)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細胞壁的結構和醫學意義

(4)細菌胞質內與醫學有關的重要結構與意義

3.細菌特殊結構(1)莢膜及其與細菌致病性的關系

(2)鞭毛及其與醫學的關系

(3)菌毛的定義、分類及其與醫學的關系

(4)芽泡及其與醫學的關系

4.細菌形態與結構的檢查法革蘭氏染色的步驟、結果判定和醫學意義

三、細菌的生理1.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1)細菌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與方式

(2)根據對氧需求進行細菌分類

(1)細菌生化反應的原理

2.細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謝

(2)由細菌產生并與醫學有關的主要合成代謝產物

3.細菌的人工培養(1)培養基的概念

(2)細菌在液體和固體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

(3)細菌人工培養在醫學中的應用

1.基本概念消毒、滅菌、無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

2.物理滅菌法(1)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及其應用

四、消毒與滅菌

(2)射線滅菌法的原理和應用

3.化學消毒滅菌法常用化學消毒劑的種類、濃度和應用

1.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噬菌體的概念、形態、化學組成及主要應用

五、噬菌體

2.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1)毒性噬菌體的概念

(2)溫和噬菌體的概念及其與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關系

1.細菌遺傳與變異的物質基細菌遺傳物質的種類

六、細菌的遺傳礎

與變異

(1)轉化、接合、轉導、溶原性轉換的概念

2.細菌遺傳與變異的機制

(2)耐藥質粒及其與耐藥性的關系

(1)正常菌群、機會性致病菌、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的

1.正常菌群與機會性致病菌

概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