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詞云”提升語篇關聯理解的實踐探究 論文_第1頁
可視化“詞云”提升語篇關聯理解的實踐探究 論文_第2頁
可視化“詞云”提升語篇關聯理解的實踐探究 論文_第3頁
可視化“詞云”提升語篇關聯理解的實踐探究 論文_第4頁
可視化“詞云”提升語篇關聯理解的實踐探究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可視化“詞云”提升語篇關聯理解的實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語篇知識內容選擇性必修模塊掌握“語篇成分(如:句子、句群、段落)之間的語義邏輯關系,如:次序關系、因果關系、概括與例證關系[1]”。可見語義邏輯關系(即語篇關聯理解)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本文基于詞云的應用,結合讀寫教學案例,對于可視化工具“詞云”在提升學生語篇關聯理解的路徑和方法進行探討,希望引起教師對語篇關聯理解的重視。關鍵詞:可視化,詞云,語篇,關聯理解引言:《普通高中英語課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語篇知識方面擇性必修部分掌握“語篇成分(如:句子、句群、段落)之間的語義邏輯關系,如:次序關系、因果關系、概括與例證[1]”。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師關注學生關聯思維的引導學生分析語篇中的顯性銜接和連貫手段,比如使用but或however等實現轉折、對比等語義邏輯關系。然而,他們沒有關注語篇中的隱性銜接和連貫手段,忽視了語篇在內容上關聯。事實上,語義邏輯關系除了顯性的連接詞外,還隱性地體現在文章的關鍵詞(高頻詞)上。而一般來說,現行的高中英語教材并沒有專門提供高頻詞或關鍵詞,可喜的是,可視化工具“詞云”正是基于高頻詞的而生成簡潔美觀的云圖來呈現不同重要程度的關聯信息,從而幫助在教學中,“文字云圖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文本分析工行分類或連線處理。通過這種方式,碎片化的英語單詞就能[2]”本文主要從學實踐出發探討可視化“詞云”在提升語篇關聯理解中的積極作用。一、詞云的概念與詞云(WordClouds或TextClouds)是運用詞云工具制作而成反映文字頻可視圖,它可以直觀地反映文本中的文字密度及其重要性。詞云用可視化的方式將文本中的文字表示出來,“即高密度重要的文字用大的字體、特要的文字用較小的字體表示,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文字圖形。[3]”是一種近年來頗為流行的文本可視化方式,它提取出文本中的關鍵詞并在二維空間上美觀地排布,通常用于展示文本內容、輔助文本分析以及吸引讀者閱讀等。詞云因其美學上的優越性以及其簡潔易懂的特性廣受人們喜愛,尤其是在廣告、新聞、教育和出版等行業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在照片分享社區網站,圖片標簽以詞云的方式呈現,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詞云獨具特色的圖像形式也能夠提升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對詞云在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有重要的意義,能夠大大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當前,詞云的制作非常簡單,目前也有較多免費在線制作詞云的工具可供選擇,如微詞云網站。點擊網址即可打開網站頁面,無需登錄注冊,可以免費使用,只要將文本輸入后簡潔美觀的詞云即可自動生成。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字體、大小、顏色、布局,確認滿意后就可以把個性化詞云保存。二、詞云與認知負荷認知負荷理論是由澳大利亞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威勒提出的。認知負荷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結構由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組成。短期存儲容量有限,一次只能存儲7±2條基本信息或信息塊。認知負荷被看作是教學活動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于它能否減少不必要的認知負荷。如果學習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學習者的工作記憶所能加工的信息容量,那么學習將變得無效。這種情況被稱為認知超載(cognitiveoverload)。過去我們重視收集信息的能力,今天看來過濾信息的能力也同等重要。從認知負荷理論的角度來看,詞云不僅把知識可視化,還可以把長篇大作簡化為只有二、三十個關鍵詞的簡潔的詞云圖,大大減少了冗余的信息。同時,詞云將分散的知識通過關聯思維整合成上位概念,從而形成新的組塊。新組塊的知識容量大于合并之前每個組塊的知識容量。“從而在工作記憶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增加了工作記憶的信息量[4]”。顯而易見,詞云的運用對語篇層面關聯思維的培養有積極的作用和實踐價值。三、基于詞云的語篇關本部分介紹基于詞云的可視化閱讀教學設計,本案例是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1Lesson3YourLifeIsWhatYouMakeIt為教學語篇,其中筆者利用微制作了幾張美觀的詞云。該文是一篇記敘文,講的是一名支教老師的工作和生活。文中有隱含的情節線和情感線,對于剛剛進入高一的學生來說,不容易梳理出來。如果運用詞云進行可視化教學,則能把隱性的關聯凸顯出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和上位概念的意識。1.讀前在讀前環節,老師可以先把整篇文章輸入微詞云網站,制成詞云(圖1),讓學生取關鍵詞,學生們很容易圈出ZhangTian,village,school,teaching,teachers等較大的關鍵詞。老師可以利用這張圖設計如下的問題:①Canyouusethekeywordstomakesomesentences?②Fromthesekeywords,canyoupredictwhatthepassageisabout?學生們可以把文中把幾個關鍵詞整合起來組成幾個簡單句:ZhangTianisteachinginthevillageschool;ZhangTianislivinginthevillage.等,不難推斷出文章是有關學校生活的,一張詞云圖就可以把所有的零碎信息整合起來,培養了學生預測文本內容的能力,同時從上位概念出發把握文本的大意,降低了處理文本信息的難度,形成語篇也能把學生讀的興趣和積極性調動起來,為文本閱讀做好鋪墊。2.讀中在讀中環節,教師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觀察通過觀察詞云(圖2-圖6),討論以下問題:①Canyoufindthekeywordsoftheparagraph?Whatarethey?②Canyousummarizethemainideaoftheparagraphwiththehelpofthewordcloud?在學生討論時,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每段詞云中最顯著的關鍵詞,通過這些關鍵詞來揣測段落主題的轉化以及段落之間隱性的關聯。如第一Day,暗示第一段主要介紹張天一整天的工作和生活;第二段詞云最大的關鍵詞是Reason,暗示張天選擇當志愿者老師的原因;第三段詞云中的challenges暗示本段介紹張天所遇到的挑戰;第四段的subjects暗示張天的教學工作;最后一段詞云的關鍵詞是changes則暗示張天本人及給他人帶來的變化。這5個段落表面看似分散,實則內容相互關聯,每一段都是緊緊圍繞和服務張天作為支教老師如何取得成功的這一核心主題。學生在理解文章結構和意義的關聯后,才能有效識別文章的宏觀結構,使零碎的信息得以整合,形成上位概念并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除了段落之間的大關聯外,各段落自身的句子之間也存在很多小關聯,其中詞云中最大的關鍵詞就像太陽,而周圍的次關鍵詞就像是地球、水星、木星、火星等眾多的行星,緊緊的圍繞在主關鍵詞周圍(如圖2-圖6),處于中心位置的主關鍵詞對其他的關鍵詞有統領和掌控的作用,也就是說其他所有的關鍵詞都在主關鍵詞的統領之中。詞云就像一張無形的網以主關鍵詞為中心將其他關鍵詞聯結起來,幫助學生把零散的知識建構起大的知識結構。以圖2、圖3和圖4為例,教師提問:Whatisthesemanticrelationshipbetweenthekeywords.先讓學生對子或小組討論,然后,教師顯示出詞云中的箭頭,給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在1)中typical、long與tired都是對主關鍵詞Day的說明,形成以Day為中心大的知識結構。圖3的reason與inspired、new三者之間是總分的關系,因為張天之所以當支教老師的reason一方面是inspired,即受到其他老師的鼓勵;另一方面是new,即自己想得到全新的社會體驗。圖4的challenges、smaller、dusty、muddy和unstable之間也是以challenges為核心詞的建構的語義場。也就是說,學校比原來想像的小,操場泥濘,電力不穩定的環境都是張天所要面對的挑戰。利用圖5和圖6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高階思維,圖5是關于張天教的科目subjects,教師提問:WhatsubjectsdoesZhangTianteach?然后追問:Howarethesubjects?Goodornotgood?Howdoyouknow?圖6是與張天有關的變化,教師提問:Whatdoyouthinkofthechanges?Goodornotgood?Howdoyouknow?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學生能從詞云的關鍵詞中提取、整合并建立邏輯關聯。圖5中次關鍵詞excited、healthier、livelier、favourite等能支撐證明張天的課效果很好。6中的enjoyed、helped、satisfie、popular、happy、contribution等都證明了張天帶來了積極的變化。圖2第一段詞云,圖3第二段詞云,圖4第三段詞云,圖5第五段詞云,圖6第六段詞云3.讀后在讀后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文字云圖的提7),口頭復述課文(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進行仿寫、續寫、改了學用一體、讀寫結合的原則。圖7基于詞云的思維導圖在本節課后,筆者嘗試了語篇關聯理解在寫作中的運用:運用詞云檢索學生寫作中高頻詞與作文主題的關聯,以此考查學生的語篇關聯理解能力。作文原題如下:“假定你是李華,與留學生朋友Tom約好一起去看乒乓球比賽,因故不能赴約。請給他寫封郵件,內容包括:1.表示歉意;2.說明原因;3.另約時間”筆者把有代表性的學生習作初稿(附件1)原封不動的輸入微詞云制成詞云圖,如圖(8)圖8第一稿詞云從網站顯示的詞頻可見詞匯總112詞,其中Pingpong出現7次,watch為6次matc為5次,pla出現5次,而apologi只出現1次,詞匯復雜性是寫富性的評估指標之一,此4個高頻詞使用次23次,實在過于頻繁,這說明詞匯的選用過于單調,語言貧乏。同時,這是一篇道3個要點:1.表示歉意;2.說明原因;3.另約時間。從該詞云中發現了一個apologise關鍵詞與要點1有關聯,但是與要點2(說明原因)和要點3(另約時間)有關聯的關鍵詞幾乎找不到,這說明該文嚴重偏離了主題,需要加強和突出要點2和要點3方面的內容。經班級分組討論后,給出修改意見,該生根據修改意見進行初稿的修改,提交修改稿,教師將該修改稿制作成修改稿云圖,如圖(9)所示。圖9第二稿詞云微詞云網站詞頻顯示第二稿(附件2)共122詞,其中match3次、sorry3次、nexttime2次、sick2次、parents2次等。修改稿的高頻詞使用數量降低表明詞匯的豐富性反而提高了,因為“學生在寫作中使用的高頻詞數量越小,說明詞匯復雜性越高,在寫作中運用的詞匯越豐富。[5]”與此同時,文中的3個要點都比較全:sorry3次覆蓋了要點1((表示歉意sick2次、parents2次覆蓋了要點2(說明原因nexttime2次覆蓋了要點3另約時間)。從詞云來看,修改稿從觀點、內容到語言表述都有很大改觀。可見,詞云的應用的確能提升學生的語篇關聯理解。四、總結與反筆者通過教學實踐表明,詞云是一種師生都比較容易掌握的文本分析工具,它的使用確實使英語教學更加生動有趣,降低了學生的認知負荷,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輕松,給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關聯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今后教學中,筆者將引導學生積極利用微詞云網站制作詞云,因為是自己動手的,會有較強的成就感,引發更強的學習興趣。再者,制作詞云的過程就是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預習或復習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建構文本信息的關聯,形成上位概念,真正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比如說,學生把自己的作文制成詞云后,會自然地應用關聯思維檢驗自己作文是否偏離主題,從而完善修改自己的文章。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將會有更多知識可視化教學工具出現,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跟上教育信息化的腳步,采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減負增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真正落實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