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1頁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2頁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3頁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4頁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語文期末質量評估溫馨提示:本試卷共四大題,21小題,總分120分,答題時間120分鐘。請同學們認真作答,保持卷面整潔,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一、積累與運用(28分)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磚(qì)著眼(zhuó)B.雷同(léi)丘壑(hè)鏤空(lóu)薔薇(qiáng)C.軒榭(xuān)庸俗(yōng)模樣(mú)松柏(bǎi)D.斟酌(zhēn)一幅畫(fù)對稱(chèn)闌干(lán)2.下列詞語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匿名蔓延懶洋洋憚精竭慮B.堆疊簡樸雄赳赳自出心材C序幕辟邪摘冒子因地制宜D.詰責瀕臨新征程摩肩接踵3.古詩文默寫(1)酈道元的《三峽》一文中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清幽寂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無語,人有義,花草香里說人情,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春來時滿心的喜悅。(3)《飲酒》中被譽為“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境界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清照在《漁家傲》一詞中繪出了一幅渾茫無際、壯美的海天一色仙境圖卷,并為全詞抒情奠定了基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閱讀下列名著選段,按要求答題。不過,我在13歲那年發現了與父親辯論的好辦法,那就是站在父親的立場,引經據典地反駁他。父親最喜歡指責我不孝和懶惰。我就引用經書上的話進行回擊,稱“長者須和善仁慈”。他指責我懶惰,我就回嘴說,年長者應該比年幼者多干活,父親年紀是我的三倍多,應該干更多的活。我還說,等我到了他的這個年紀,我會比他還要勤快。我愛看中國古代的傳奇小說,特別是其中有關造反的故事。我讀過《岳飛傳》《水滸傳》《隋唐演義》《三國演義》和《西游記》……我13歲那年終于離開了小學堂,開始長時間在地里幫雇工干活,白天做一個全勞力,晚上給父親記賬。不過,我還是能夠繼續讀書,貪婪地閱讀我能找到的除了經書以外的一切書籍。我父親已經決定了送我到湘潭一家米店去當學徒,起初我不反對,可是后來我聽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新學校,不顧我父親的反對,我決意要到那里去……我那時埋頭讀古史,關于堯、舜、秦皇、漢武以及其他古代統治者的歷史。在這時候我也讀了一些外國歷史和地理。①選文出自國記者的著作《》,這段文字中的“我”是指紅軍領導。②請結合選文分析這個領導人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他日后成為了革命領袖。5.根據各種文體對語言的要求,選出語言得體的一項()A.自從我省東部地區發生特大洪水以來,我市各界對災區人民生活甚是關心,積極開展賑災活動,捐款(包括實物折款)累計已逾百萬元之巨。(廣播稿)B.4月18日,該犯與兩個哥們一同到博物館踩點,回來合計好行動步驟,當晚乘月黑風高之機,潛入博物院,盜竊有價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C.梅: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葉子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顏色,味香。果實球形,青色,成熟的黃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書)D.我校教室一共六間,有四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東倒西歪,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撥款修整為荷!(某校給教委的報告)語文活動課上,“新聞小主播”為同學們播報了一則新聞。請你根據相關內容,完成以下綜合性學習任務。據央視網報道,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于2016年立項,計劃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天問一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實施火星捕獲,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2月24日探測器進入停泊軌道開展環繞探測,搭載的高分辨率相機、中分辨率相機、礦物光譜儀等科學載荷陸續開機,獲取科學數據,這為順利著陸火星奠定了基礎。6.任務一: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7.任務二:中國太空家族的命名內藏玄機,例如火星探測器的名字“天問”取自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天問》,該作品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和宇宙的追問和探索,這也是火星探測任務的意義所在。根據你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從以下三個命名中選擇其中兩個,說說它們的妙處。①月球探測器“嫦娥”②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③中繼通信衛星“鵲橋”二、現代文閱讀(共28分)(一)(共16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夏天的昆蟲汪曾祺蟈蟈蟈蟈我們那里叫做“叫蚰子”。因為它長得粗壯結實,樣子也不大好看,還特別在前面加一個“倚”字,叫做“倚叫蚰子”。這東西就是會呱呱地叫。有時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籠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聲:“呱——”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據說吃了辣椒更愛叫,我就挑頂辣的辣椒喂它。早晨,掐了南瓜花(謊花)喂它,只是取其好看而已。這東西是咬人的。有時捏住籠子,它會從竹篾的洞里咬你的指頭肚子一口!另有一種秋叫蚰子,較晚出,體小,通身碧綠如玻璃料,叫聲輕脆。秋叫蚰子養在牛角做的圓盒中,頂面有一塊玻璃。我能自己做這種牛角盒子,要緊的是弄出一塊大小合適的圓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盆里,用剪子剪,則不碎裂。秋叫蚰子價錢比倚叫蚰子貴得多。養好了,可以越冬。【A】叫蚰子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樹枝火中,一會就熟了。味極似蝦。蟬蟬大致有三類。一種是“海溜”,最大,色黑,叫聲洪亮。這是蟬里的楚霸王,生命力很強。我曾捉了一只。養在一個斷了發條的舊座鐘里。活了好多天。一種是“嘟溜”,體較小,綠色而有點銀光,樣子最好看,叫聲也好聽:“嘟溜——嘟溜——嘟溜。”一種叫“嘰溜”,最小,暗赭色,也是因其叫聲而得名。蟬喜歡棲息在柳樹上。古人常畫“高柳鳴蟬”,是有道理的。北京的孩子捉蟬用粘竿,——竹竿頭上涂了粘膠。我們小時候則用蜘蛛網。【B】選一根結實的長蘆葦,一頭撅成三角形,用線縛住,看見有大地蛛網就一絞,三角里絡滿了蜘蛛網,很粘。瞅準了一只蟬,輕輕一捂,蟬的翅膀就被粘住了。佝僂丈人承蜩①,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工具。蜻蜓家鄉的蜻蜓有三種。一種極大,頭胸濃綠色,腹部有黑色的環紋,尾部兩側有革質的小圓片,叫做“綠豆鋼”。這家伙厲害得很,飛時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響。或捉之置室內,它會對著窗玻璃猛撞。一種即常見的蜻蜓,有灰藍色和綠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黃昏后眼力就有點不濟。它們棲息著不動,從后面輕輕伸手,一捏就能捏住。玩蜻蜓有一種惡作劇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莖插進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帶著狗尾草的穗子飛了。一種是紅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說這是灶王爺的馬②。另有一種純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們叫它鬼蜻蜓,因為它有點鬼氣。也叫“寡婦”。刀螂刀螂即螳螂。螳螂是很好看的。螳螂的頭可以四面轉動。螳螂翅膀嫩綠,顏色和脈紋都很美。昆蟲翅膀好看的。為螳螂。為紡織娘。或問:你寫這些昆蟲什么意思?答曰:___________。(選自《生活,是很好玩的》【注釋】①承蜩:粘蟬。佝僂丈人承蜩出自《莊子》。②灶王爺的馬:中國民間有“灶神”又稱“灶王爺”。傳說每到小年夜這一天都會回到天上稟報民間的情況。他上天所駕坐騎,被稱為“灶馬”。唐《酉陽雜俎》記“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腳長,好穴于灶側”。8.有一種蜻蜓叫“綠豆鋼”,請根據它特點推測它名字的由來。9.汪曾祺先生的語言平淡又有雅趣,需要細品。請你從【A】【B】兩處畫線句中任選一處,品味其中的“淡而有味”。10.本文用了一個“老小孩”視角,不僅寫出孩子的童趣,還讓敘事自然地附著一層淡雅的文化韻致。請你結合文章具體說說哪些內容增添了文化韻味。11.請結合鏈接材料和文章內容,試著用一句話補充結尾并推測汪曾棋先生的寫作意圖。鏈接材料:現在的孩子大都只在電子玩具包圍中長大,未必是好事……我希望年輕人多積累一點生活知識。古人說詩的作用: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還可以多識于草木蟲魚之名。這最后一點似乎和前面幾點不能相提并論,其實這是很重要的。草木蟲魚,多是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對于草木蟲魚有興趣,說明對人也有廣泛的興趣。我想把生活中真實的東西、美好的東西、人的美、人的詩意告訴人們,使人們的心靈得到滋潤,增強對生活的信心、信念。——汪曾祺①補充結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寫作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共12分)防疫的智慧,藏在中國傳統禮儀中①縱觀我國歷史,疫情并不少見。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蠱”、“疾”等文字的記載,“癘”字亦多見于《尚書》《山海經》,這表明中國人很早就對疫病有初步了解。②但中國古人的智慧之處在于,他們懂得防疫以預防為先。中國是禮儀之邦,衣食住行,宴飲坐臥,禮儀無處不在,在古代傳統禮儀中,也處處體現著防疫的智慧。③相較國際通用的握手禮,中國古人傳統的拱手禮歷史更悠久,也更有歷史底蘊。甲骨文上記錄的象形“人”字,就是由拱手的人演化而來。④作為頗具中國特色的一種問候禮儀,拱手禮俗稱作揖。“揖禮”源于周代以前,于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揖”就是以站立姿勢、不用跪拜的禮節。諸子百家先賢們的畫像,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無一不是行著拱手禮。⑤古人見面拱手作揖,一般在一米開外,保持一定距離,無形中降低了疾病傳染風險,且顯得有禮有度。所以很多禮學專家都認為,拱手禮不僅是最體現中國人文精神的見面禮節,而且也是最恰當的一種交往禮儀。⑥最早中國古人穿著的衣服是緊袖子的,從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雕人像得知,商代衣著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領窄袖式短衣,衣上布滿花紋,是緊袖子的,直到西周中期才開始流行寬袍大袖。⑦說到袖子,很多人會認為,古人把東西都藏進袖子里,所以大袖是用來裝東西的。這個說法有些片面,因為不是所有漢服的袖子都可以裝東西,一般來說只有琵琶袖才可以在里面放東西,垂胡袖也可以放一些,但窄袖、劍袖、直袖、方袖是無法放東西的,廣袖也很寬大,卻也放不了東西。⑧但說話時習慣性地用廣袖掩鼻,卻很大程度地減少了飛沫的傳播。從“掩涕”“掩面”“掩泣”等詞語中可以看出,在古代生活習俗中,寬大的衣袖真能當毛巾、手帕,用來拭淚、擦汗、遮面、擋陽等。“掩袖工饞”說的就是一個以袖掩鼻的故事。當然,寬袍廣袖今天已無必要,但古人那種互不相擾的公共意識則是必須的。⑨《馬可·波羅行記》中提到,“元制規定,向大汗獻食者,皆用絹巾蒙口鼻,以防唾沫污染食品”,表明中國人元代便有使用“口罩”的習慣。⑩由于防疫的需要,“分餐制”的用餐方式開始被提倡。很多人以為分餐制是西方的禮儀,但其實,我國很早就有分餐而食的傳統。?比如,《周禮》記載:“設席之法,先設者皆言筵,后加者為席。”古人席地而坐,筵和席都是宴飲時鋪在地上的坐具,筵長、席短。鋪設好坐具后,作用類似小餐桌的“案”“幾”等分別放置在筵席之上,一人一案,西周時期的貴族們按禮儀分開落座、分開進食。?有些古代的分餐制度為了突出地位的不同,會根據賓客身份,準備規格不同的食物,但也有一些貴族為了表現自己禮賢下士,采取規格相同的食物分餐。?此外,今人一直呼吁大家“勤洗手”以保持個人衛生,古代同樣如此。《禮記·玉藻》中記載:“日五盥。蓋謂洗手不嫌頻數耳。”說的是每天要洗五次臉,而洗手的次數那是越多越好了。12.選文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藏在中國傳統禮儀中的防疫智慧?請簡要概括。13.第①段為何要從中國古代關于疫病的記載寫起?14.選文第③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分析其作用。15.選文第⑦段中加點詞“一般來說”能否刪去?為什么?三、古詩文閱讀(共14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選自《孟子·富貴不能淫》)【乙】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①,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②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③。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贊:自我總結。②庶幾:差不多。③觀者如堵:圍觀人的多得像一道墻。16.下列加點詞解釋的有誤一項是()A.貧賤不能移(移動) B.見聞者無不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