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貢重點中學高二上學期十二月份月考語文試題總分:150分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屬于藝術之范疇,其終極旨歸應為“詩”。詩性當是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藝術化地去處置現實,提升小說作為故事性文本的藝術含量,從而使其抵達更高層次的詩性彼岸。過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會遮蔽或者喪失其詩性,而墮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握故事性和詩性之關系,應當成為小說家的第一要務。綜觀中國當代小說的創作現狀,詩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離葆有更高藝術含量的“純文學”軌道上漸行漸遠,而墮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小說是當下最為繁榮的文學體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一些作家似乎過多沉迷于敘述模式的借鑒和實驗,陶醉于魔幻現實的營造,癡心于恢宏歷史的展現,執著于玄妙故事的構思,卻忽視或者漠視了小說詩性的構建。在他們的作品中,難以找尋到詩化的現實、詩意的語言和充滿詩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現實、粗鄙的語言和意象的缺席,卻占據了不小的空間。而且,過度商業化的氛圍造成了他們心態的浮躁和對利益的追逐,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小說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幾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這并不是對中國當代小說的全面否定。中國當代小說中不乏富有詩性、藝術水準頗高的佳作,但這類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沖刷、侵蝕。(摘編自仕永波《小說亟待提升詩性品質》)材料二海德格爾認為,文學是人們在天地之間創造出來的嶄新的詩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詩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詩意的,我們只有通過文學的引領才能到達詩意,感受無限,領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總是被非詩意遮蔽著,是庸常的、缺乏藝術質感的,而文學又必須是充滿詩意的,那么,文學活動的第一步就應該是對生活進行異質化處理,也就是把客觀生活改造成能夠體現人生的普遍經驗的、心靈化和情態化了的主客觀相統一的詩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為一種創作理念,和傳統的強調文學與生活同質性的“模仿”和“再現”理論,有著較大的區別。在現代小說創作中,固守傳統的“模仿”“再現”原則的固然不是少數,而追求敘事的詩性價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覺追求。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小說作為一種敘事文學樣式,更多的是與歷史發生密切的關聯。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說,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經國史之補”的面貌出場的。因此,可以說早期的小說主要是對人與社會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來達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這樣的小說不是一種純粹的藝術,人們更多地關心它所敘之“事”,而不關心它是如何“敘”事,其社會歷史價值遠遠大于藝術價值。但在其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小說不斷地從講故事的原始形態向詩性敘事的現代形態發展。許多現代優秀小說,借用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的話說,是“浸透了詩的”。在中國,第一部充分詩化的敘事文學作品是《紅樓夢》。在這部不朽之作中,諸如“頑石幻形入世”“絳珠還淚”“木石姻緣”“風月寶鑒”等審美意象奇幻而豐盈,隱喻、象征、反諷、復義等詩性手法層出不窮,超言絕象的不盡內涵對人的心智有著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將人間嚴酷的現實世界充分詩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達到了敘事藝術的巔峰。(摘編自孫春旻《論現代小說的詩性敘事》)材料三小說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個作家的審美追求,決定著作品基本的審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孫犁的小說表現出很強的詩化品格。一般來說,生活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斗爭,一般的小說作家往往通過立體多面的人物性格來反映豐富、復雜的社會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孫犁不喜歡表現生活中丑惡的、悲觀的一面,而喜歡寫人生美好的、歡樂的東西。在孫犁的小說世界里,大量的農村青年婦女構成了一個獨特的人物系列畫廊。《老胡的事》里的小梅、《丈夫》里的媳婦、《蘆花蕩》里的兩個女孩、《荷花淀》與《囑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兒、《蒿兒梁》里的女主任、《吳召兒》里的吳召兒、《山地回憶》里的妞兒……對這些青年婦女,孫犁不是窮形盡相、面面俱到地刻畫描寫,而是重在發掘她們的靈魂美、人情美,作者把這些人物當作“美的極致化身”,而不是借她們來展示廣闊復雜的社會人生。在孫犁的筆下,她們的性格無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單純的,但她們因包蘊著作者的豐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顯得富有詩意,可以稱之為詩化的人物。孫犁抒情絕少像五四時期郁達夫那樣直抒胸臆,而是以間接傳達的方式,將情感充分客觀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寫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說生成了一個又一個別有韻致的意境。小說與詩畢竟是兩種不同文體,在營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別的:詩是抒情文體,在一首詩中,意境是統一的、自足的;而小說是敘事文體,人事過程的展現必須以場面的遞進為背景,小說的意境是通過場面來顯示的。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指出:“意境不僅指一種深善的情旨,同時還要配合一個活生生的場面,使那情旨化為可以感覺的。”孫犁的許多小說往往就是由幾個場景連綴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場景中刻意創造的。正是內在于小說深層的詩情詩境,將缺少時間規定性的生活片段連綴貫穿起來,使得孫犁小說呈現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孫犁像寫詩一樣寫小說,也像寫詩一樣錘煉語言,他的小說語言富有詩的特質、詩的美感。巧設比喻,是孫犁小說語言詩性美的突出表現。圍繞一個描寫對象,以比喻為手段多方網羅物象,擴大語言的意象密度,增強語言的詩意,這可以說是他的“繁筆”。而“簡筆”他也同樣用得富有詩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現力的生活細節,白描勾勒,寥寥數語,便傳達出豐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聽說丈夫要隨隊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動分明是內心的震動:是依戀丈夫,還是擔心丈夫,還是因為想見獨身持家的艱辛?或者這些心緒兼而有之?對此作者不著一字,留下空白,讓讀者根據主人公的動作細節去想象。富有音韻美和節奏感,是孫犁小說語言詩化的又一個重要特征。朱光潛認為:小說的功用在于敘事說理,而詩則著意于抒情道興,“事理可以專從文字的意義上領會,情趣必從文字的聲音上體驗”。由于詩的滲透,孫犁小說語言的音樂性大大增強,語言的內在節奏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地位。(摘編自靳新來《孫犁小說的詩性特質》)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詩性是所有文學形式共有的本質特征,是所有文學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學作品藝術品位的首要因素。B.小說的故事性和詩性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故事性越強則詩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詩性就越強。C.小說是否具有詩性的特質,取決于作者能否將傳統詩歌營造意境的技法靈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說創作之中來。D.文學的“異質化”意指對客觀現實人生所做的情態化和心靈化藝術加工,不同于傳統的“模仿”“再現”。2.根據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詩性小說關注的是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往往淡化其社會歷史價值,不追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B.海德格爾對客觀生活進行主觀異質化處理的觀點,同孫犁將主觀情感充分客觀化的做法,本質是一樣的。C.小說中的人物如果承載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體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那這部小說就可以視為詩性化作品。D.孫犁的詩性小說,往往人物對話簡潔,不重視人物語言個性化,卻很重視對人物心理做細致入微的刻畫。3.下列與孫犁小說的詩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項是()A.《祝福》中三次寫到祥林嫂的外貌,這三次肖像描寫代表了她人生的三個階段,真實而傳神地刻畫了其精神世界。B.《裝在套子里的人》談到別里科夫的婚事時寫道,“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了婚”,極盡諷刺之能事。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有關風雪的景物描寫雖著墨不多,卻渲染了氣氛,同時推動情節層層發展,逐步走向高潮。D.《邊城》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4.材料三在說理時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舉例說明。5.如何提升中國當代小說的“詩性”特征?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品質[英]約翰·高爾斯華綏我很年輕時就認識他了。他和他哥哥合開一家店,店房有兩間打通的鋪面——那座店房有某種樸素安靜的特色,門面上沒有注明任何為王室服務的標記,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大約十四歲那年,我夠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時候,對他們兩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腳伸到他跟前時,羞怯地問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難的事呢?”他回答說:“這是一種手藝。”從他的紅胡根上,突然露出了一絲的微笑。他本人有點兒像皮革制成的人:臉龐黃皺皺的,頭發和胡子是微紅和鬈曲的,雙頰和嘴角間斜掛著一些整齊的皺紋,話音很單調。只有他的藍灰眼睛含蓄著樸實嚴肅的風度,好像在迷戀著理想。人們不可能時常到他那里去,因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經穿,一時穿不壞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人們走進他的店堂,心平氣和地像走進教堂那樣。來客坐在那張僅有的木椅上等候,過了一會兒,可以看到他的或他哥哥的面孔從店堂里二樓樓梯口往下邊張望——樓梯口是黑洞洞的,同時透出沁人脾胃的皮革氣味。于是我就說:“你好嗎,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給我做一雙俄國皮靴嗎?”他會一聲不響地離開我,退回到原來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邊去。不久后,他回來了,細瘦多筋的手里拿著一張黃褐色皮革。他眼睛盯著皮革對我說:“多么美的一張皮啊!”等我也贊美一番以后,他就繼續說:“你什么時候要?”我回答說:“啊!你什么時候方便,我就什么時候要。”于是他就說:“半個月以后,好不好?”如果答話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說:“我要問問我的弟弟。”然后,我會含糊地說:“謝謝你,再見吧,格斯拉先生。”我向門口走去的時候,就又聽到他的駁拉著木皮拖鞋的踢踏聲把他送回到樓上做他的靴子的夢了。有一天,我有機會跟他談了一件事。我對他說:“格斯拉先生,你曉得嗎,上一雙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響了。”他看了我一下,沒有做聲,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慮我的話,然后他說:“那雙靴子不該咯吱咯吱地響呀。”“對不起,他響了。”“你是不是在靴子還經穿的時候把它弄濕了呢?”“我想沒有吧。”他聽了這句話以后,蹙蹙眉頭,好像在搜尋對那雙靴子的回憶。“把靴子送回來!”他說,“我想看一看。”他慢慢地說,“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這雙靴子的工錢。”有一次(也只有這一次),我穿著那雙因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買的靴子,漫不經心地走進他的店鋪。他細看我腳上的次等皮革。他最后說:“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他的語調里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哀,連鄙視的情緒也沒有,不過那里面卻隱藏著可以冰凍血液的潛在因素。為了講究時髦,我的左腳上的靴子有一處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個手指在那塊地方壓了一下。“這里痛吧,”他說,“這些大公司真不顧體面。可恥!”我聽到他議論他的職業上的情況和艱難,這是唯一的一次。“他們把一切壟斷了,”他說,“我們熱愛靴子,但是他們搶去了我們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們很快就要失業了。”我看看他滿是褶皺的面孔,他的紅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須毛了!后來,我很驚奇地發現:他的店鋪外邊的兩個櫥窗中的一個漆上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也是個靴匠的名字,當然是為王室服務的啦。在里面,現在已縮成了一小間,店堂的樓梯井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滿著皮革氣味。“啊!格斯拉先生!”我說:“你要曉得,你的靴子實在太結實了!看,這雙還很像樣的呢!”我把腳向他伸過去。他看了看這雙靴子。“是的,”他說,“人好像不要結實靴子了,你要做靴子嗎?”雖然我只需兩雙,我卻向他定做了三雙,并很快就離開了那里。過了好幾個月以后,我又到他的店鋪里去,他正在整理一張皮革。“啊!格斯拉先生,”我說,“你好嗎?”“我過得很好,”他慢慢地說,“但是我哥哥死掉了。”我這才看出來,他多么蒼老,多么消瘦啊!我吃了一驚,所以喃喃地說:“啊!我為你難過!”“的確,”他回答說,“他是個好人,他會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我定做了幾雙靴子。過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這幾雙靴子比以前的更結實,簡直穿不壞。不久以后,我到國外去了一趟。過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倫敦。我所去的第一個店鋪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鋪。我離去時,他是個六十歲的人,我回來時,他仿佛已經七十五歲了,顯得衰老、瘦弱,不斷地發抖。他細看我這雙俄國皮靴,看了很久,臉上似乎恢復了鎮靜的氣色。他把手放在我的靴面上說:“這里還合腳嗎?我記得,費了很大勁才把這雙靴子做好。”“你要做靴子嗎?”他說,“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現在我的生意很清淡。”我回答說:“勞神,勞神!我急需靴子——每種靴子都要!”我對這幾雙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晚上靴子送到了。我打開包裹,一雙一雙地試穿這幾雙靴子。不論在式樣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質量上,這些靴子都是他給我做過的最好的靴子。在那雙城里散步穿的靴口里,我發現了他的賬單。我嚇了一跳。他從來沒有在四季結賬日以前把賬單開來的。我飛快地跑下樓去,填好一張支票,而且馬上親自把支票寄了出去。一個星期以后,當我走近他的店鋪所在地時,我發現他的姓氏不見了。在那兩間門面的店堂里——現在兩間門面又合二為一了——只有一個長著英國人面貌的年輕人。“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嗎?”我問道。“不在,先生,”他說,“他死掉了!可憐的老頭兒是餓死的,慢性饑餓。你要曉得,他想把店鋪撐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讓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從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他從不讓自己有吃飯的時間;店里從來不存一個便士,所有的錢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接了一份定貨后,要費好長時間去做它。他是個怪人。但是他做了頂好的靴子。”(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顧客到格斯拉的店鋪像走進教堂一樣心平氣和,這可以看出格斯拉對鞋子品質的追求受到了顧客的認可。B.面對穿出問題的靴子,格斯拉說修不好就不收新定制靴子的工錢,這表明他要對自己制作的靴子質量負責到底。C.小說中的“我”只需兩雙靴子,卻定做三雙,多定制靴子,一是信賴格斯拉先生的手藝;二是同情,想給予幫助。D.格斯拉罵大公司“不顧體面”“可恥”,是因為大公司搶了他的生意,讓他面臨失業危機,生活艱難。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結構圓融,多處內容照應文章標題,如“我”十四歲就對他們的品格有了印象,“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突出了主題。B.文章注重以細節展現人物的變化,先后提到格斯拉的紅胡子,前面注重展現他的自豪與自信,后面則展現了他面臨失業的焦慮、憤怒和蒼老。C.文章最后用側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年輕人的話再次展現了格斯拉對品質的執著追求,同時也暗示了“我”對格斯拉不能因時而變的否定。D.小說以小見大,通過鞋匠格斯拉兄弟的故事,展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工業生產對手工業者造成的巨大沖擊,寄寓了作者的深切同情。8.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視角展開敘述,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9.對于格斯拉先生,有人認為小說表現了對他的欣賞,也有人認為小說隱含了對他的批判。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患之,智若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蹻①為盜于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若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病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爭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從事焉”。昔晉公子重耳出亡,過鄭,鄭君不禮。叔瞻諫曰:“此賢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積德。”鄭君不聽。叔瞻又諫曰:“不厚待之,不若殺之,無令有后患。”鄭君又不聽。及公子返晉邦,舉兵伐鄭,大破之,取八城焉。晉獻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宮之奇諫曰:“不可,唇亡而齒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晉滅虢,明日虞必隨之亡。”虞君不聽,愛其璧而假之道晉已取虢還反滅虞此二臣者皆爭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則叔瞻、宮之奇亦鄭、虞之扁鵲也,而二君不聽,故鄭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謀也。”(節選自《韓非子·喻老》有刪改)②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老子》第二十四章)注:①莊踽(qiāo):當時民間反對派首領。②《韓非子·喻老》出自《韓非子》,韓非子用二十五則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解釋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學思想有了具體可感的呈現,在中國哲學史和訓詁學史上起著發凡起例的作用。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需斷句對應的標號寫在答題卡上。愛A其璧B而假之道C晉D已取E虢F還G反H滅虞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寡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的謙稱。B.“過”與《鴻門宴》“聞大王有意督過之”中的“過”意思相同。C.“假”,意思為“借”,與《勸學》“假舟楫者”中的“假”意思相同。D.材料二中的“伐”與材料一“舉兵伐鄭”中的“伐”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楚莊王沒有認識到楚國兵弱政亂的狀況,而認為越國“政亂兵弱”,想要討伐越國,在杜子進諫后,放棄了自己的想法。B.扁鵲認為,病在腸胃用火劑湯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無法醫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C.鄭君不聽叔瞻的建議,最終被晉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聽宮之奇諫言,最終被晉所滅。說明做事只爭于腠理沒有意義。D.用“道”的觀點看,踮腳、跨大步、自以為是、自我夸耀等行為就是剩飯、贅瘤,會遭人們厭惡,有道的人不會這樣做。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2)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謀也。”14.《韓非子·喻老》中“自見之謂明”與《老子》中“自見者不明”,是否矛盾?請分析。(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致酒行李賀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①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吾聞馬周②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云③,誰念幽寒坐嗚呃④。注:①主父:即漢朝時的主父偃,久不得進,后終得漢武帝信任,官至齊相。②馬周:唐朝人,西游長安時宿于新豐,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書陳事切中時弊,得到唐太宗賞識,拜為監察御史。③拏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④嗚呃:悲嘆。15.下面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主人奉觴客長壽”寫店主人奉觴敬酒,祝客長壽,這是失意的詩人冷眼旁觀到的場景,和“零落棲遲”的處境吻合,也巧妙照應了題目。B.“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終直抒胸臆作結。“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主人的開導使“我”這個“有迷魂招不得”者茅塞頓開。C.“雄雞一聲天下白”,詩人用象征手法寫店主人的開導生出奇效,使他的心胸豁然開朗。“天下白”的景象光明璀璨,無限敞亮。D.全詩以抒情為主,運用主客對白的方式,層次分明:第一層潦倒自傷;第二層店主人致酒,勸勉開導;第三層精神振奮。16.此詩與李白的《將進酒》均為勸酒之作,它們的情感有何相同點?《致酒行》結尾劃線句與《將進酒》結尾“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所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將進酒》中的“____________”一句表達出樂觀自信的積極思想;“____________”一句表達了蔑視權貴的人生態度。(2)《春江花月夜》中寫出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表明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四章》中,老子以樹木為喻,表達大的事物總是從小的東西發展起來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①)的,是中華民族(②)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自覺繼承并發揚光大,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我們廣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指明了奮進的方向。上世紀60年代,為了林縣人民解決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境,靠黨和政府的支持下,自發組成的10萬人的修渠大軍。沒有任何現代機械設備,用近10年時間,硬是靠雙手,一錘、一釬、一鏟,削平1250個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今天,人們置身于紅旗渠俯瞰一渠清水穿山越嶺奔向田野,依然能夠感到無比震撼。當年“劈開太行山,高舉紅旗永向前”的號子聲猶在耳邊,300名青年突擊隊在堅硬的巖壁上穿山鑿洞的場景猶在眼前。正是一個個這樣(③)、艱苦奮斗的故事,鋪就了我們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我鑒定銷售前臺(5篇)
- 2025年中國蜂乳膠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充電式螺絲批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安全伴我行主題班會
- 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主題班會-主要內容
- 量子計算在大數據處理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2025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心得(7篇)
- 課題申報書: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與教學實施策略研究
- 課題申報書:學生誠信教育、關心他人和團結合作教育研究
- 課題申報書:新質生產力賦能下高校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 咯血-護理查房課件
-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檢查手冊
- 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
- 激光跟蹤儀使用手冊
- 馬家河金礦選礦試驗報告
- 貨物采購服務方案
- 圖紙答疑格式
- DB11-T 1322.64-2019 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技術規范 第64部分:城鎮供水廠
- 《普通生物學教案》word版
- 2017年最新普速鐵路接觸網運行維修規則
- FZ∕T 64085-2021 非織造用纖維網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