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歡迎各位領導批評指正!第1頁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成因分析 摘要: 本文經過對黃河上游歷史大洪水進行回顧,分析氣象與水文背景,以及大洪水成因和外部條件等,尋求其特征和改變規律,為今后防范大洪水提供參考。 關鍵詞:黃河上游 洪水 成因 第2頁第3頁1 引言 自龍羊峽水庫1986年下閘蓄水以來,黃河上游1989年遭遇洪峰流量靠近五十年一遇洪水,今后二十多年未發生大洪水,洪峰流量僅到達3430立方米每秒靠近十年一遇標準,黃河上游發生大洪水概率逐年增加,所以掌握歷史大洪水資料,研究和分析發生大洪水成因和外部條件,尋求其特征與改變規律,對防范今后可能出現大洪水,最大程度降低洪災損失含有主要意義。第4頁黃河上

2、游示意圖第5頁2 黃河上游洪水特征2.1 流域概況 黃河上游為河源至內蒙古托克托(河口鎮),河長3472公里,流域面積386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51%,主要支流有黑河、白河、洮河、湟水、大通河等。瑪多(黃河沿)以上稱河源段,湖泊、草灘、沼澤眾多,海拔高但地勢平坦,河谷寬敞;瑪多以下至青銅峽,黃河穿行于高山峽谷中,川峽相間,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水能資源,其中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處黃河第一彎河曲地域,是黃河流域產流高值區;黃河出青銅峽后流經寧夏灌區和河套灌區,兩岸幾無支流加入,地勢平坦,引水便利。第6頁2 黃河上游洪水特征2.2 洪水劃分 依據水文情報預報規范洪水量級劃分:水文要素重現期小于

3、洪水,為中小洪水;水文要素重現期為大于等于,小于50年洪水,為大洪水;水文要素重現期為大于等于50年洪水,為特大洪水。第7頁2 黃河上游洪水特征2.3 洪水特征 黃河上游地處青藏高原東北角,夏季當西太平洋副高強大西伸,且停滯少動,使高原上空偏南氣流顯著增強,此時孟加拉灣暖濕空氣不停北上,此時如有冷空氣南下,則形成連續性連陰雨天氣。 黃河上游大洪水多出現在7至9月,因為降雨面積大,歷時長,加上流域內湖沼草地調蓄作用等,洪水過程漲落平緩,歷時長普通一次洪水過程平均為30至40天。第8頁2 黃河上游洪水特征 黃河上游洪水主要來自蘭州以上地域,其中蘭州以上洪水又主要起源于龍羊峽以上。蘭州以下至安寧渡水

4、量略有增加,安寧渡以下至河口鎮因為黃河流經流域內最干旱地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僅150300毫米,汛期加水也極少,與蘭州以上洪水遭遇機會也不多,加之寧蒙河套平原河道寬淺,河槽調蓄作用較強,而且因為澆灌引水、河道蒸發滲漏損失等原因,即使流域面積增加但洪峰流量與洪水總量卻往往有較大削減,普通可削減20%25%。第9頁3 主要洪水 蘭州是黃河流經九省區唯一穿城而過大城市,黃河蘭州段自明代(1368年)至今共發生大洪水25次。平均25年出現一次。其中1949年以來共現4次,即1964年7月,洪峰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1967年9月,洪峰流量5590立方米每秒;1981年9月,洪峰流量5600立方米每秒。

5、1989年6月至7月因為龍羊峽水庫調蓄,盡管蘭州洪峰流量僅3530立方米每秒,但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洪峰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仍到達大洪水標準。第10頁3 主要洪水 據史料記載: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六月大雨,洪水河溢十余丈,自西抵東六十里,沒溺人口數百,畜類無算;清道光七年(1827年)7月,蘭州黃河水漲,蘭州、榆中沿河及東部各灘田、房屋淹沒甚多,災民無處棲身;清咸豐八年(1858年)6月22日,黃河水大漲,蘭州沖斷浮橋,鹽場堡沿河淹死百余人;清光緒三十年(19)蘭州出現大洪水,據水文調查論證,7月18日,最大流量達8500立方米每秒,這是據史載資料分析取得黃河蘭州段最大洪水。 第11頁3

6、 主要洪水 1946年9月13日,黃河蘭州段出現最大流量5900立方米每秒,這是水文實測記載最大洪水。據記載,當初鐵橋墩全部淹沒,雁灘、段家灘、五里灘、張家灘、劉家灘、王家灘、人心灘、紅柳灘被淹田地200余公頃,居民上樹避災。 第12頁3 主要洪水3.1 19最大歷史洪水 197月上旬黃河河源等地開始降雨,11日至18日,在青藏高原東側青海東部及川西北等地,降了連續5至7天大雨,降雨期間環流形勢是副高北進西伸強而穩定,印度低壓偏北,西南氣流強而連續,巴湖低槽遲緩東移并不停分裂小槽,使雨區上空形成穩定鋒區,造成大面積連續較久大雨或暴雨。第13頁3 主要洪水 依據調查及歷史文件,黃河蘭州段從7月1

7、1日起漲,18日出現洪峰8500立方米每秒,洪水歷時約20余天,15天洪量達87億立方米。3.2 “81.9”洪水第14頁3 主要洪水1981年8月13至29日黃河上游連續降雨17天,盡管雨量不大,但起到增加土壤濕度,抬高河道底水作用。8月30日至9月13日又連續降雨15天,該時段降雨范圍較大,雨量又集中在8月30日至9月5日幾天內,降雨量達100至150毫米。其主要環流特點為:極渦中心偏于西半球,當位于中高緯度烏拉爾山高壓脊逐步加強與伊朗高壓迭加形成強大長波脊時,巴湖至貝加爾湖低壓槽也顯著加強,因為它建立穩定,經常分裂出小槽和小股冷空氣不停南下東移侵入黃河上游地域。與此同時,位于低緯度第15

8、頁3 主要洪水印度低壓偏北,印度季風氣流順利進入高原東部,勢力強大副高脊線已達25N附近,西伸脊點達5E附近,致使我國西部維持一支強勁西南氣流,孟加拉灣暖濕氣流源源不停地沿高原東側向北輸送,為產生大范圍降雨提供了有利條件。 黃河唐乃亥站9月13日出現洪峰5450立方米每秒,因為受龍羊峽水庫施工圍堰和劉家峽水庫調蓄,蘭州斷面9月15日出現洪峰5600立方米每秒(還原計算為7090立方米每秒),15天洪量62.6億立方米(還原計算為77.7億立方米)。第16頁3 主要洪水3.3 “89.6”洪水 1989年5月份,黃河上游降水量顯著增多,流域來水有了較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進入6月份以后交替發生大范圍

9、連續性大、中、小降雨過程,致使流域來水猛漲,至6月13日22:00,唐乃亥水文站斷面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4820立方米每秒,洪峰頻率靠近50年一遇,僅次于1981年5450立方米每秒,是建國以來第二位大洪水,年來水量達327億立方米,相當于年平均流量1040立方米每秒,為自1956年有實測資料以來第一位。第17頁4 結論 什么時候將會發生大洪水當前還不能準確預測,但可能發生什么樣洪水,是能夠從歷史資料中作出預計,大洪水雨情特征非常相同。黃河上游發生大洪水,是多方面原因綜合作用,總結主要有以下:4.1 前期降雨較多,流域下墊面飽和。 大洪水發生前都有一個小量級連續降雨過程,土壤含水量逐步提升,產流

10、系數增大,產流模式為蓄滿產流。第18頁4 結論4.2 氣象背景配合,出現長歷時,大范圍降雨。大氣環流形勢支持大范圍連續降雨過程,普通強度小,50毫米以下,黃河上游主產流區降水日數連續15天以上,面積大,10至20萬平方公里,而且降雨范圍影響到長江流域部分地域。4.3 基流較大。 6至7月大洪水普通上年10月汛末流量就較大。第19頁4 結論4.4 其它原因 經過太陽黑子周期性改變與黃河上游大洪水相關性統計分析和灰關聯度計算,表明黃河上游大尺度天氣系統與太陽黑子含有很好相關性,均發生在太陽黑子峰、谷年或峰、谷年前一年,能夠經過太陽黑子改變對年最大洪峰流量進行定性預測。第20頁4 結論ENSO現象是厄爾尼諾厄爾尼諾(ElNino)現象和南方濤動(Sout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