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夯實法治基礎同步卷
一、單選題
1.法治建設,人人受益。下列推進我國法治建設的舉措有()
①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適應時代發展
②加強網絡版權監管,保護知識產權
③首次頒授'‘七一勛章”,表彰了功勛模范
④糾正刑事冤假錯案,維護司法公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本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
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表明()
①我國對違法犯罪行為決不容忍②法律對國家官員有特殊的約束力
③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④法律面前沒有特權,人人平等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3.法治中國建設必將繼續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的中國夢匯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A.全面依法治國B.堅持黨的領導C.堅持改革創新D.堅持新型民主
4.結合崇尚法治精神相關知識,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①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
②平等表現為同等情況差別對待,不同情況同等對待
③法治是實現自由平等的保證
④監察機關是我國的司法機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以下是九年級學生小明學習了“道德與法治”課后進行的知識整理,其中正確的是()
A.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一共同富裕
C.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
6.關于“民主”和"法治”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
B.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
C.法治保障民主,發展民主需要堅持法治
D.民主當以人民利益為重,法治當以公平正義為念
7.根據《深圳市高中學校建設方案(2020-2025年)》,2022年深圳計劃建成公辦高中
18所,新增學位4.3萬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B.只有學校教育能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
C.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D.教育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8.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該法新
增網絡保護和政府保護兩章,進一步加大了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力度,有效地回應了社
會關切。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①體現國家實行良法之治②保證青少年的所有權益
③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意志④是我國法治體系的核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22年6月5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對娛樂健身音響音量
過大、室內裝修活動、寵物叫聲等擾民問題都作出了相應規定。對止匕,同學們踴躍討論。
你贊同的觀點有()
①“德治”就能解決的問題卻要“法治”,小題大做
②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行為,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
③我們是未成年人,在家娛樂健身應該不受該法約束
④良法還需善治,它的實施還需要有關部門嚴格執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上城“湖濱晴雨”基層立法聯系點成立至今,已就33部地方性法規開展了意見征集,
累計收集立法建議1190條,被采納77條,生動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這體現了(
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善治
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③公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
④以專家咨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22年,我國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種子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
和林業的發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反有組織犯
罪法預防和懲治有組織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這體現了()
①法律要反映社會發展規律,促進人與社會共同進步
②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基本保障
③社會因法治而進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要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隨著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的持續深度融合,某些軟件APP過度收集用戶信息、“大數
據殺熟“、濫用盜用個人信息等問題凸顯。全國人大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
保護法》并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這類違法違規行為被安上了“緊箍咒這表明
我國()
A.人權主體更加廣泛B.人權法治保障又進一步
C.政府更加注重保障人權D.公民權利保護從此納入法治軌道
13.“法者,治之端也。”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努力
建設法治中國。下列經典名言中蘊含的道理與材料主旨符合的有()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②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③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
④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14.2022年,我國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啟了我國家庭教育
進入“依法帶娃'’的時代;種子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和林業的發展:環境噪聲
污染防治法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這體現了()
①法律要反映社會發展規律,促進人與社會共同進步
②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社會因法治而進步,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要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
等法律法規頒布施行。這表明我國()
①只要加強立法工作,就能建設法治中國
②實行良法之治
③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發展和完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分析說明題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2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文章
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正確處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
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關系。加強國家安全等重要領域立法,加快
數字經濟等領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必備的法律制度。
(1)國家安全對國家和人民群眾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2)“正確處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表明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哪兩種主要社會規
則共同發揮作用?
(3)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哪三者的有機統一?
17.結合材料,完成答題。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出的重大決策。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總結
表彰大會指出,黑惡實力得到有效鏟除。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涉惡犯罪集團
1167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3.7萬人,緝拿目標逃犯5768人,境內目標逃犯全部緝拿
歸案,境外目標逃犯到案率88.7%,43144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是依法治國的具體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
家維護社會秩序,鎮壓叛國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制裁危害社會治安、破壞
社會主義經濟和其他犯罪的活動,懲辦和改造犯罪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
“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規定: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處七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沒收財產;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
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可以并處罰金。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當前,
我國憲法實施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弘揚憲法精神,必須把實施憲法擺在新時代全面依
法治國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
(1)擬題:運用所學知識,自擬一個體現材料主要內容的題目。
(2)評論:從不同的角度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評論。
1.B
【詳解】本題考查法治建設的相關內容。
①②④: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用良法善治保護未成年人;加強網絡版權監管,保護了
知識產權;糾正刑事冤假錯案,增強法治公信力,維護司法公正,彰顯了法治進步;①②④
符合題意;
③:“七一勛章”是中共中央用于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
層黨組織的榮譽,與題意不符,故排除;
故本題選B?
2.B
【詳解】該題考查全面依法治國。
①④:題文材料中,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本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
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結合所學知識可,這表明我國對違法犯罪行為決不容忍;
法律面前沒有特權,人人平等;①④符合題意;
②:錯誤,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普遍約束力;
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故本題選B。
3.A
【詳解】本題考查對全面依法治國的認識。
A:由教材內容可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所以A正
確;
BCD:此三項與教材內容不符,所以BCD錯誤;
故本題選A?
4.B
【詳解】本題考查對崇尚法治精神的正確認識。
①③:法治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證,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①③說法正確;
②:平等表現為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②說法錯誤;
④: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司法機關,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o
5.A
【詳解】本題考查政治常識,涉及到維護民族團結、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等內容。
A:正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A符合題意;
B: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故B錯誤;
C: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發展
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故C錯誤;
D: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故D錯誤;
故本題選A,
6.C
【詳解】本題考查正確認識民主和法治的關系。
A:強調的是法治的重要性,A說法正確與題不符;
B:體現的是對社會主義民主的正確認識,B說法與題不符;
C:強調了法治和民主的相互作用,C說法正確;
D:體現的是堅持民主和法治的要求,D說法與題不符;
故本題選Co
7.C
【詳解】本題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A: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故A錯誤;
B:學校教育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的主要途徑,而不是唯一,故B錯誤;
C:深圳計劃建成公辦高中18所,新增學位4.3萬個這體現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
石,符合題意,故C正確;
D: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而不是教育,故D錯誤;
故本題選C。
8.A
【詳解】本題考查法治的要求。
①③:依據題文描述,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體現了國家實行良法之治,反映了人民群眾
的意志,故①③符合題意;
②:“保證青少年的所有權益''說法過于絕對,故②排除:
④:我國法治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是憲法,故④錯誤:
故本題選A。
9.D
【詳解】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依法治國。
①:沒有正確認識噪音污染防治法實施的目的,故①說法錯誤;
②④:依據教材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噪音污染防治法》中的相關規定,表明法律規范全
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良法還需要善治,它的實施還需要有關部門嚴格
執法,故②④說法正確;
③:在家娛樂健身也應該遵守法律法規,故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0.A
【詳解】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
①②④:題干中的描述體現了上城在地方性法規制定方面廣泛征求民意,說明了法治要求實
行良法善治;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公民民主意識不
斷增強,①②③說法正確;
?:與題意不相符,題干內容體現的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故本題選Ao
11.A
【詳解】本題考查法治的相關知識。
①②:題文內容說明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強法治宣傳,營
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我國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說明法律要反映社會發展規律,促
進人與社會共同進步,①②正確;
③: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了法治,③錯誤;
④:要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題干中未涉及,④錯誤;
故本題選A,
12.B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法治的相關知識。
B:人大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公民信息安全,體現了我國人權法
治保障又進一步,故B選項說法正確;
A:本題體現了人大通過立法保障人民信息安全,沒有體現人權主體廣泛的特點,故A選項
不合題意;
C:人大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保護公民信息安全體現了人大擁有立法
權,與政府無關,故c選項不合題意;
D:由題干信息可知,該舉措是我國對于人權法治保障有所進步的表現,公民權利保護從此
納入法治軌道的說法不合理,故D選項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3.D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法治的相關知識。
③④:“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的意思是在天下設立好的法令
制度,天下就會太平,在一國設立好的法令制度,一國就能安定;“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
者弱則國弱''的意思是執行法度的人堅決,國家就會富強;執行法度的人軟弱,國家就會貧
弱;二者均能夠體現法治的相關內容,故③④選項說法正確;
①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敬教勸
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的意思是尊重教育勸勉學習,是建國的根基,選
賢用能作育人材,是治國的前提;二者主要體現了學習、教育的重要性,與法治無關,故①②
選項不合題意;
故本題選D。
14.A
【詳解】本題考查依法治國。
①②:題文內容說明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體現了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法律要反映社會發展規律,促進人與社會共同進步,表明全
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所以①②正確;
③: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了法治,③錯誤;
④:在題干中未涉及,④排除;
故本題選A,
15.D
【詳解】本題考查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
②③④:材料中,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的頒布實施,這
向我們說明了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得到發
展和完善,說明了我國實行良法之治,努力做到科學立法,②③④說法正確;
①:這夸大了立法工作的重要性,①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6.(1)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2)法律和道德。
(3)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
【分析】考點考查:國家安全、規則、法治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提取觀點的能力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
(1)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和人民群眾,需要運用國家安全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
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