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云南省河口縣第一中學生物高二第二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對細菌耐藥性產生機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耐藥性增強是抗生素對細菌的變異定向選擇的結果B.耐藥性增強的過程中細菌耐藥性基因頻率增大C.抗生素的使用誘發了細菌耐藥性基因的產生,使細菌的耐藥性增強D.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是由于基因突變等方式獲得耐藥性基因并表達的結果2.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B.細胞學說認為所有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C.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不斷修正和發展的過程D.細胞學說主要闡述了自然界中細胞的多樣性3.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人的生長發育是以細胞增殖和分化為基礎的B.龜的單個細胞就可以完成全身各項生命活動C.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是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D.多細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4.一只羊在一年內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糞,長了10kg的肉(不考慮其他散失),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B.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C.20kg的糞屬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該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5.如圖是人體體溫調節的曲線圖,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當環境溫度為25℃B.當環境溫度從25℃下降到10℃時,從時間t1到時間tC.時間t2以后,散熱量減少,這是體溫調節的結果D.時間t3以后,產熱量小于散熱量6.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高度分化的細胞具有全能性B.衰老的細胞代謝速率下降C.細胞凋亡不利于機體維持穩態D.癌變的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7.用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測得甲、乙、丙三種植物的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顏色反應如下表,其中“+”的數量代表顏色反應深淺程度,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試劑
種類
碘液
蘇丹Ⅲ染液
雙縮脲試劑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種子中主要含蛋白質B.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與相應的物質發生的顏色反應分別是藍色、橘黃色和紫色C.在觀察顏色時有可能用到光學顯微鏡D.這三種試劑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熱8.(10分)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與動物細胞融合技術有許多共同點,其中不包括A.需要多次實驗和篩選B.都能用聚乙二醇誘導融合C.都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D.技術原理完全相同二、非選擇題9.(10分)圖甲表示利用高粱和小麥在適宜的溫度、光照強度下進行的有關實驗;圖乙是某綠色植物細胞內生命活動示意圖,其中1、2、3、4、5表示生理過程,A、B、C、D表示生命活動產生的物質。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甲中可知,影響小麥光合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隨著氧氣濃度的增大,小麥的CO2濃度飽和點__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如果將長勢相同的高梁和小麥幼苗共同種植在一個透明密閉的裝置中,保持題干中的條件和21%的O2體積濃度環境,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幼苗先死亡。(3)圖乙中只在生物膜上發生的生理過程有____(用圖中數字表示),A表示________;其它條件不變,隨著CO2濃度增大,5的生理過程不可能一直加快的直接原因是受__________的限制(用圖中字母表示)。10.(14分)下圖1為葉肉細胞中部分代謝途徑示意圖,圖2為某突變型水稻和野生型水程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CO2吸收速率。該突變型水稻葉片的葉綠素含量約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顯著高于野(1)圖1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應過程,CO2與RuBP(五碳化合物)結合的直接產物是磷酸丙糖(TP),圖中TP的去向有________個。淀粉運出葉綠體時需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過葉綠體膜上的載體運送到________,合成蔗糖,運出葉肉細胞。(2)圖2中光照強度為a時,突變型水稻細胞中合成ATP的細胞器有________;此時野生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突變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3)光照強度高于p時,________(填寫“野生型”或“突變型”)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更高,其原因是________。(4)為測定野生型和突變型水稻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常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其原理是________;用紙層析法獲得的色素帶,與野生型水稻相比,突變型水稻顏色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兩條色素帶明顯較窄。11.(14分)材料一瘤胃是反芻動物的第一胃。不同品種的反芻動物瘤胃內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含細菌多的氮利用率高,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材料二經研究發現.A品種牛瘤胃內容物每毫升細菌數為7.30X1010個、真菌數為1.36X105個;B品種牛瘤胃內容物每毫升細菌數為3.78×1010個、真菌數為1.6×105個。根據材料回答:(1)華北地區每年6月份都會產生大量的小麥秸稈。要得到能分解秸稈的目的菌,最好選擇______(填“A’’或“B”)品種牛的瘤胃內容物。獲得該類目的菌還需要選擇培養,原因是_______。(2)將得到的目的菌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上。該培養基加入的_______能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研究人員分離得到了下表中的4個菌株.其中最適合作為目的菌的是______號。(3)因有些微生物也能降解色素。為了確定篩選分離得到的微生物是產生纖維素酶的纖維素分解菌,還需要進一步測定.最好的方法是__A.對分解的纖維素進行定量測定B.對纖維素酶分解纖維素后所產生的葡萄糖進行定量測定C.對纖維素酶分解纖維素后所產生的纖維二糖進行定量測定D.對纖維素分解菌進行定量測定12.二甲雙胍的抗腫瘤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可通過抑制某細胞結構的功能而抑制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機理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二甲雙胍直接抑制____(細胞結構),進而影響相關物質進出______,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2)據圖分析.無活型RagC成為激活型RagC發生在_____,這一過程消耗ATP嗎?______(是/否)。(3)圖中物質mTORCl對物質SKN1的作用效果為_____,物質ACAD10對細胞生長的作用效果為________。(4)下列生理過程可能受二甲雙胍影響的有______________。A.囊泡的運輸B.DNA復制C.細胞分裂D.興奮的傳導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C【解題分析】
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內在的遺傳與變異引起的。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細菌就存在著差異,有的不具有抗藥性,有的具有抗藥性。開始用抗生素時,由于大多數細菌沒有抗藥性,故大量被藥物淘汰,而少數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個體會保存下來,并能繼續繁殖感染生物,當多次使用該抗生素后,使抗藥性更強的細菌被保留下來,這樣一代一代,細菌積累并加強了抗藥性,使該抗生素逐漸失去效應。所以藥物對不同變異的細菌進行了選擇,淘汰了不抗藥的個體,保留了抗藥性強的個體。據此答題。【題目詳解】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微生物本來就有少量變異的抗生素抗性菌,抗生素的使用不能使細菌產生適應性的變異,抗生素只起選擇作用,耐藥性增強是抗生素對細菌的變異定向選擇的結果,A正確;由于抗生素的選擇作用,耐藥性增強的過程中細菌耐藥性基因頻率增大,不耐藥性基因頻率降低,B正確;細菌耐藥性的形成是經過抗生素的長期自然選擇,出現了抗藥性較強的菌株,而不是抗生素的使用誘發了細菌耐藥性基因的產生,C錯誤;由于基因突變等方式獲得耐藥性基因并表達使細菌獲得耐藥性,D正確。【題目點撥】本題以細菌耐藥性為背景,考查生物進化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明確耐藥菌本來就存在,抗生素只能對其進行選擇。2、D【解題分析】
虎克既是細胞的發現者也是細胞的命名者。細胞學說是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細胞學說的內容有: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意義:證明了動植物界具有統一性。【題目詳解】A、細胞學說是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A正確;B、細胞學說中提出“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B正確;C、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不斷修正和發展的過程,C正確;D、細胞學說只是提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沒有涉及細胞的多樣性,D錯誤。故選D。【題目點撥】本題考查了細胞學說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屬于容易題。3、B【解題分析】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細胞中進行生活.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是指單細胞生物每個細胞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通過各種分化細胞協調完成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題目詳解】A.人的生長發育是經細胞的增殖和細胞的分化為基礎的,A正確。B.龜為多細胞生物,只有多個細胞形成一定的組織,由組織再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統,由各個系統組成生物個體,才能完成全身各項生命活動,B錯誤。C.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是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C正確。D.多細胞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以細胞內基因的遺傳和變異為基礎的,D正確。【題目點撥】注意:只有單細胞生物才是由單個細胞完成生物各項的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需要分化的不同細胞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的生命活動。4、B【解題分析】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
能量流動特點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個營養級,因此是單向不可逆轉的。
攝入的能量=糞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量。【題目詳解】A、動物同化的能量=攝入量-糞便中有機物的能量=一年內吃的草的量(1OOkg)-排出的糞的量(20kg)=80kg,A正確;
B、第一到第二營養級能量傳遞效率應該用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除以第一營養級的生物總量,而題意中未說明草等生產者中生物總量,B錯誤;
C、20kg的糞屬于羊的攝入量,但是未消化吸收,即未同化,C正確;
D、動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生長、發育和繁殖,根據題意中羊長了1Okg的肉,則呼吸量為70kg,D正確。
故選B。5、D【解題分析】略6、C【解題分析】
1、細胞的全能性:2、細胞衰老的特征:3、細胞凋亡的意義:保證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4、細胞癌變的特征:①無限增殖;②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如癌變的成纖維細胞由扁平梭形變成球形;③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糖蛋白減少→黏著性降低→易于擴散和轉移。【題目詳解】A、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具有全能性,但分化程度高的細胞更難表達出細胞的全能性,A正確;B、衰老的細胞酶活性降低,線粒體數量減少,水分減少,代謝速率降低,B正確;C、細胞凋亡是細胞的程序性死亡,其意義在于保證多細胞生物體完整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C錯誤;D、細胞發生癌變后,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黏著性降低,易于擴撒和轉移,D正確;故選C。【題目點撥】本體綜合考察細胞的全能性、衰老、凋亡和癌變的含義、特征和意義,能夠區別聯系它們的詳細知識點是解題的關鍵。7、A【解題分析】試題分析:乙種子與蘇丹Ⅲ染液反應的顏色最深,說明種子中主要含有脂肪,A錯誤;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與相應的物質發生的顏色反應分別是藍色、橘黃色和紫色,B正確;蘇丹Ⅲ染液檢測脂肪的過程需要使用顯微鏡,C正確;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都不需要加熱,D正確。考點:此題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以及實驗材料的選擇,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8、D【解題分析】
植物體細胞雜交和動物細胞融合的比較:項目細胞融合原理細胞融合方法誘導手段用途植物體細胞雜交細胞膜的流動性,(細胞的全能性)去除細胞壁后誘導原生質體融合離心、電刺激、聚乙二醇等試劑誘導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獲得雜交植株動物細胞融合細胞膜的流動性使細胞分散后,誘導細胞融合離心、電刺激、聚乙二醇、滅活病毒等試劑誘導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技術之一【題目詳解】A、在完成細胞融合后兩者都需進行篩選選出所需細胞,A正確;B、兩者的化學誘導手段都可以使用聚乙二醇,B正確;C、動植物細胞能夠融合的原理就是細胞膜的流動性,C正確;D、所采用的原理不完全相同,動物細胞融合的原理是細胞膜具有流動性,而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原理是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和細胞具有全能性,D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9、CO2濃度O2濃度減小小麥3和4丙酮酸D【解題分析】
圖甲中:自變量為不同的作物、二氧化碳濃度和氧氣濃度。圖乙中:1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2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3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4表示光反應,5表示暗反應。A表示丙酮酸,B表示[H],D表示ATP和[H]。【題目詳解】(1)從圖甲中可知,二氧化碳濃度和氧氣濃度均會影響小麥光合速率。隨著氧氣濃度的增大,小麥的光合速率下降,CO2濃度飽和點下降。(2)如果將長勢相同的高梁和小麥幼苗共同種植在一個透明密閉的裝置中,保持題干中的條件和21%的O2體積濃度環境,一段時間后,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由于與高粱相比,在等濃度的二氧化碳中,小麥的光合速率較低,故小麥幼苗先死亡。(3)圖乙中只在生物膜上發生的生理過程有3(線粒體內膜)和4(類囊體薄膜),A表示呼吸作用第一階段產生的丙酮酸;其它條件不變,隨著CO2濃度增大,由于光反應的限制,光反應產生的D即[H]和ATP有限,故5暗反應不可能一直加快。【題目點撥】光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第二三階段發生在線粒體中。10、暗3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大于突變型突變型水稻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顯著高于野生型光合色素(葉綠素)能溶解于無水乙醇藍綠色和黃綠色【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圖1中:二氧化碳參與暗反應合成的有機物,既可以轉化為蔗糖,又可以轉化為淀粉。圖2中:野生型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較低。【題目詳解】(1)圖1表示暗反應,CO2與RuBP(五碳化合物)結合的直接產物是磷酸丙糖(TP),圖中TP可以參與合成淀粉,可以參與合成蔗糖,可以轉化為RuBP,去向有3個。淀粉運出葉綠體時需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過葉綠體膜上的載體運送到細胞質基質,合成蔗糖,運出葉肉細胞。(2)圖2中光照強度為a時,突變型水稻細胞中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合成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野生型水稻和突變型水稻的呼吸速率相等,此時野生型的凈光合速率=0,突變型的凈光合速率小于0,故野生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突變型水稻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3)突變型水稻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顯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強度高于p時,突變型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更高。(4)光合色素能夠溶解與無水乙醇,故常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用紙層析法獲得的色素帶,與野生型水稻相比,突變型水稻葉綠素含量較低,故藍綠色和黃綠色的兩條色素帶即葉綠素a和葉綠素b明顯較窄。【題目點撥】葉綠體中的光合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包括葉綠素a和葉綠素b,類胡蘿卜素包括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四條色素帶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11、BB品種牛雖然含有真菌較多.但是能分解纖維素的目的菌可能較少(或增加目的菌數量)剛果紅4B【解題分析】
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多糖,組成元素為C、H、O,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一般認為它至少包括三種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兩種酶可以把纖維素分解為纖維二糖,葡萄糖苷酶進一步把纖維二糖分解為葡萄糖。【題目詳解】(1)瘤胃內含真菌多的碳利用率高,根據題意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手機維修教程》課件
- 鐵路橋隧無損檢測任務二無損檢測基本理論課件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鄭州鐵路課件
- 鐵路安全監測與預警系統講師劉新強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21課件
- 鐵路集裝箱運輸組織單元集裝箱運輸作業流程課件
- 2025年吉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考試題庫
- 合同糾紛處理辦法
- 個人終止租房合同協議書范本
- 版體育場地使用權租賃合同
-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28
- 拆除電廠工廠合同模板
- 穴位注射療法
- 河南省2018年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出版業數字出版內容策劃與多媒體融合試題考核試卷
- 股東借款轉為實收資本協議書
- GB/T 25052-2024連續熱浸鍍層鋼板和鋼帶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人造草坪采購鋪設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中國乙醛產業發展方向及供需趨勢預測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弱電智能化基礎知識題庫100道(含答案)
- Unit 4 Adversity and Courage Reading and Thinking A Successful Failure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