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微專題11 力的合成與分解加練半小時(含解析)試題_第1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微專題11 力的合成與分解加練半小時(含解析)試題_第2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微專題11 力的合成與分解加練半小時(含解析)試題_第3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微專題11 力的合成與分解加練半小時(含解析)試題_第4頁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微專題11 力的合成與分解加練半小時(含解析)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力的合成與分解[方法點撥](1)力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定則.(2)力的分解常用方法有按實際效果分解和正交分解,多力合成也常先用正交分解再求和.1.如圖1所示,一根輕繩兩端分別固定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每個球的重力為G.在繩的中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兩球靜止在空中,以下判斷正確的是()圖1A.輕繩越長,F越大B.輕繩越長,輕繩對球的拉力越大C.輕繩對球的拉力可能小于GD.輕繩越短,a、b之間的彈力越大2.(2018·河北省張家口市期末)假期里,一位同學在廚房里幫助媽媽做菜,他發現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樣,刀刃前部的頂角小,后部的頂角大,如圖2所示,他先后作出過幾個猜想,其中合理的是()圖2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均勻,僅是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觀,跟使用功能無關B.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跟刀刃厚薄無關C.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大,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D.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小,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3.(2018·河南省鄭州市期中)如圖3所示是一種常用的“千斤頂”示意圖,搖動手柄能使螺旋桿轉動并保持水平,而A、B間距離發生變化,重物就能被頂起或下降.若物重為G,桿AB與AC之間的夾角為θ,不計“千斤頂”本身的重量,則“千斤頂”螺旋桿AB的拉力大小為()圖3A.GsinθB.GcosθC.GtanθD.eq\f(G,tanθ)4.如圖4所示,水平細桿上套一環A,環A與球B間用一輕繩相連,質量分別為mA、mB,由于球B受到水平風力作用,環A與球B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已知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4A.風力緩慢增大時,桿對環A的作用力增大B.若球B受到風力緩慢上升,輕繩的拉力逐漸減小C.桿對環A的支持力隨著風力的增大而增大D.環A與水平細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eq\f(mBtanθ,mA+mB)5.(2018·山西省太原市模擬)如圖5所示,迎澤公園有這樣一根電桿,一條電纜線由北向南繞過電桿轉向由東向西,電纜與電桿的接觸點為P.固定電桿的鋼索一端固定在P點,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鋼索、電桿與東西方向的電纜在同一豎直平面內.設電纜線水平,南北、東西方向的電纜對電桿的拉力分別為F1、F2,且大小相等,鋼索對電桿的拉力為F3.已知植于土中的電桿豎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5A.F1、F2和F3的合力豎直向下B.地面對電桿的作用力豎直向上C.F1、F2和F3在水平面內的合力可能為0D.F1、F2和F3在水平面內合力的方向偏向北方一側6.(2019·湖南師大附中月考)彈跳能力是職業籃球運動員重要的身體素質指標之一,許多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因為具有驚人的彈跳能力而被球迷稱為“彈簧人”,彈跳過程是身體肌肉、骨骼關節等部位一系列相關動作的過程,屈膝是其中一個關鍵動作,如圖6所示,人屈膝下蹲時,膝關節彎曲的角度為θ,設此時大、小腿部的肌群對膝關節的作用力F的方向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腳掌所受地面豎直向上的彈力約為()圖6A.eq\f(F,2sin\f(θ,2)) B.eq\f(F,2cos\f(θ,2))C.eq\f(F,2tan\f(θ,2)) D.eq\f(1,2)Ftaneq\f(θ,2)7.(多選)如圖7所示,不計質量的光滑小滑輪用細繩懸掛于墻上O點,跨過滑輪的細繩連接物塊A、B,A、B都處于靜止狀態,現將物塊B移至C點后,A、B仍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7A.B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力減小B.水平面對B的彈力增大C.懸于墻上的繩所受的拉力不變D.A、B靜止時,圖中α、β、θ三角始終相等

答案精析1.D[利用整體法,拉力F等于兩球的總重力,與輕繩長度無關,A項錯誤;設兩根輕繩的夾角為θ,以a球為研究對象,FT=eq\f(G,cos\f(θ,2)),輕繩越長,夾角越小,所以輕繩對球的拉力FT越小,但拉力始終大于重力G,B、C項錯誤;兩球之間的彈力為Gtaneq\f(θ,2),細繩越短,夾角越大,彈力越大,D項正確.]2.D[刀刃部分可簡化成一個等腰三角劈,設頂角為2θ,背寬為d,側面長為l,如圖甲所示,當在刀背施加壓力F后,產生垂直側面的兩個分力F1、F2,使用菜刀時就是依靠這兩個分力分開被加工的食材,由對稱性知,這兩個分力大小相等(F1=F2),如圖乙所示,由幾何關系可得F1=eq\f(F,2sinθ);由此可見,刀背上加上一定的壓力F時,側面分開食材的力跟頂角θ的大小有關,θ越小,sinθ的值越小,F1和F2越大,故D正確.]3.D[如圖所示,將重力G分解到沿AB方向的拉AB桿的力F1和沿AC方向的壓AC桿的力F2,即得F1=eq\f(G,tanθ),由牛頓第三定律知螺旋桿AB的拉力大小為eq\f(G,tanθ).]4.D[對球B進行受力分析,受重力、風力和拉力,如圖甲所示,風力F=mBgtanθ,繩對球B的拉力FT=eq\f(mBg,cosθ),當風力增大時,θ增大,則FT增大,故B錯誤;把環和球及輕繩當成一個整體,對其受力分析,受重力(mA+mB)g、支持力FN、風力F和向左的摩擦力Ff,如圖乙所示,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可得桿對環A的支持力大小FN=(mA+mB)g,桿對環A的支持力不隨風力的變化而變化,故C錯誤;Ff=μ(mA+mB)g,桿對環A的摩擦力不隨風力的變化而變化,故風力緩慢增大時,桿對環A的作用力不變,故A錯誤;環A受到的摩擦力Ff=F=mBgtanθ,則環A與水平細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eq\f(Ff,FN)=eq\f(mBtanθ,mA+mB),故D正確.]5.D[由于鋼索、電桿與東西方向的電纜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故F1、F2和F3的合力一定不是豎直向下,選項A錯誤;地面對電桿的作用力方向一定不是豎直向上,選項B錯誤;F1、F2和F3在水平面內的合力不可能為0,在水平面內合力的方向偏向北方一側,選項C錯誤,D正確.]6.D[設大腿骨和小腿骨對膝關節的作用力大小都為F1,已知它們之間的夾角為θ,F即為它們的合力的大小,作出平行四邊形定則如圖所示,F1coseq\f(θ,2)=eq\f(1,2)F,即F1=eq\f(F,2cos\f(θ,2)),則腳掌對地面豎直向下的壓力FN=F1sineq\f(θ,2)=eq\f(1,2)Ftaneq\f(θ,2),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D正確.]7.BD[對物塊A進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細繩的拉力,根據平衡條件可知,細繩的拉力等于物塊A的重力,當把物塊B移至C點后,連接物塊B的細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變小,對物塊B進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靜摩擦力,如圖所示,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有FTcosθ′=Ff,由于θ′變小,故B與水平面間的靜摩擦力變大,故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