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大家的到來
商品經濟篇人類相互交往的經濟形式經歷著不斷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從自然分工到社會分工,從自然經濟發展到商品經濟,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商品經濟是當今世界兩種基本的社會經濟形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共同的經濟活動方式或交往方式。這里,主要研究商品經濟一般規定性,即通過對商品、貨幣等因素的具體分析,揭示商品經濟運動的一般規律,為研究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兩種基本的社會經濟制度以及經濟運行、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準備。第一章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1.1自然分工和自然經濟1.1.1自然分工自然分工的概念自然分工是分工發展的第一階段。自然分工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按性別和年齡的差別所形成的生理分工。在原始社會氏族部落共同體內部,氏族成員之間就是按性別和年齡實行自然分工。例如成年男子從事狩獵、捕魚、建筑房屋、制造工具等;老人和孩子們則幫助制造工具或料理家務。二是氏族部落共同體之間,在地域資源的差異及自然產品差異性基礎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這是由于各個氏族部落共同體之間,所處的地域不同,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及其勞動產品也不盡相同的結果。自然分工產生的背景1、需要的多樣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需要也表現為多樣化的特征,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內容:一是生存資料的需要;二是享受資料的需要;三是發展資料的需要。生存資料等名詞的概念生存資料:是指勞動者本人及其家屬生存、延續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即勞動者本人及其家屬衣、食、住、行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資料。享受資料:是指勞動者在獲得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之外,為享受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最新科學技術和藝術成果等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發展資料:是指為了滿足勞動者全面發展體力和智力,提高自身素質所需要的各種物質資料。2、需要的多樣化的滿足與勞動分工需要的多樣化是個人無法靠自己的獨立活動來滿足的,必須借助于他人的勞動和產品,于是便產生了分工。分工也可稱為勞動分工,是指各種社會勞動的劃分和獨立化,包括自然分工和社會分工以及企業或單位內部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不同工種間的個別分工。這些不同形式的分工,是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上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自然分工的局限自然分工這種簡單的分工形式的出現,使勞動生產率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還不能在更大的范圍內實行更廣泛的,多樣化的分工,因而不利于生產的進一步發展。1.1.2自然經濟的發生
自然經濟概念自然經濟是建立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以自然分工為基礎的、生產僅僅是為了滿足勞動者和勞動者單位生存需要的經濟形式,也叫自給自足經濟。自然經濟產生的歷史背景自然經濟是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經濟形式。在原始社會的漫長時期中,人們只能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結成原始群體,按性別和年齡實行自然分工。他們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由于生產力極為低下,人們的勞動成果很少,只能用來維護最低的生存需要,沒有剩余產品。因而,在原始群體內部只能平均分配食物和其他勞動產品,以保證大家能共同生活下去,否則就會削弱這個群體。自然經濟在歷史上的地位在原始社會就已形成的自然經濟,不僅在原始社會中占絕對統治地位,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也占據著統治地位,成為社會經濟運動的主要形式。1.1.3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征
自然經濟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的方式,主要特征是:1、自然經濟是自給自足的經濟。2、自然經濟是封閉型經濟。3、自然經濟是保守型經濟。4、自然經濟是以簡單再生產為特征的經濟。5、自然經濟中勞動者的私人勞動直接成為社會勞動的組成部分。自然經濟是一種落后的經濟形式。它既是社會生產力不發展的產物,又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造成人類社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生產力的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所在。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概念私人勞動:是指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私人性質,是商品生產者按著自己的打算和自己的利益進行的勞動。社會勞動:是指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的社會性質,是為生產他人或社會需要的使用價值而進行的勞動。商品交換過程的完成意味著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1.2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
1.2.1社會分工社會分工的概念社會分工是超越一個經濟單位的社會范圍的生產分工,包括社會生產分為農業、工業等部門的一般分工以及把這些大的部門再分為重工業、輕工業、種值業、畜牧業等產業或行業的特殊分工。社會分工產生的過程社會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礎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在氏族部落共同體和后來的家庭內部純生理的自然分工基礎上,隨著共同體的擴大,人口的增長,特別是各氏族之間交往的發展,這種分工的范圍也擴大了;另一方面,在不同氏族部落共同體之間形成的自然地域分工,在相互接觸時引起了產品的相互交換并使產品變成了商品,這樣就使具有不同條件的氏族從事活動的不同領域,逐漸變成社會生產過程中具有某些相互依賴關系的生產部門,社會分工由此開始產生。關于社會分工的漫畫1.2.2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條件
商品經濟的概念商品經濟是直接以市場交換為目的經濟形式,它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商品經濟在以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只處于從屬地位。在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經濟才成為普遍的經濟形式。在社會主義社會也仍然要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產生的條件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條件有兩個:一是社會分工;二是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物質利益主體所有。1.2.3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征第一,商品經濟本質上是交換經濟。第二,商品經濟是開放型經濟。第三,商品經濟是開拓進取型經濟。第四,商品經濟以擴大再生產為特征。1.3商品經濟的不可逾越性
1.3.1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的歷史進步性商品經濟發展所經歷的階段從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來考察,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1、商品經濟的起源、萌芽和初始階段。它以直接的物物交換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間發生經濟聯系的形式。2、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小商品經濟階段。它包括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處于從屬地位的商品經濟。其經濟是在狹小規模的范圍內以貨幣為交換媒介,以滿足私人利益需要為目的,交換的目的是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使用價值。3、社會化生產的發達商品經濟階段。它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是以機器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為特征的發達的商品經濟。這一階段包括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目的不僅為了交換自己需要的使用價值,更為了獲得更多的價值,使價值增殖。背景資料: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北朝在北魏王朝時,洛陽的繁榮達到新的水平。《洛陽伽蘭記》記載說:城南,“東夷來附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里。西夷來附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里。自蔥嶺以西,至于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所謂盡天地之區已”。“別立市于樂(洛)水南,號曰四通市,民間謂永橋市。伊、洛之魚,多于此賣”。城西,“出西陽門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陽大市,周回八里”,“市東有通商、達貨二里。里內之人,盡皆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市西有退酤、治觴二里。里內之人多醞酒為業”。“市北慈孝、奉終二里,里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賃喪為車”。“別有準時,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諸工商貨殖之民,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遁交通,迭相臨望”。城北聞義里則“瓦器出焉”。這里可以看出洛陽商業的繁榮,包括了手工業的商品生產與交換、販運而來的商品交換、對外貿易以及生活必需品(酒、魚)的交換。洛陽之外,長安的商業也有一度的繁榮,集中了許多西域商人。黃河下游地區則以汴州、鄴都堪稱都會。(鄭學檬等:《簡明中國經濟通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商品經濟的歷史進步性第一,自然經濟只限于自然分工,排斥勞動的社會分工和協作,限制和延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分工為前提的,反過來又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使生產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不斷提高,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第二,自然經濟中各經濟單位分散生產、互不往來,具有因循守舊、自我封閉的特性,束縛技術進步和生產的發展。商品經濟中各經濟單位互相依賴、密切聯系,具有開放性,競爭性的特征。各個商品生產經營者在經濟交往中發展自己,在互相競爭中改進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背景資料: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的歷史進步性
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曾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6頁。)資本主義能夠創造出如此巨大的現代生產力,主要是由于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使經濟獲得充分發展,由簡單商品經濟發展為生產社會化的商品經濟。
支配商品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是價值規律。它通過市場調節的機制,以其客觀的經濟強制的推動力,促進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在描述價值規律這種功能時曾說:“這個規律一次又一次地把資產階級的生產甩出原先的軌道,并迫使資本加強勞動生產力,因為它以前加強過勞動生產力;這個規律不讓資本有片刻的停息,老是在它身邊催促說:前進!前進!”(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75頁。)正是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價值規律的客觀強制作用推動著手工技術生產發展到機器化大生產,使生產日益社會化、現代化。資本主義國家在其制度性矛盾所決定的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衰退中依然還能獲得經濟發展,也正是得益于商品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1.3.2經濟現代化和發展商品經濟的必要性
商品經濟作為幾個社會共同存在過的人們互相交換其活動的經濟形式,既可以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同樣也可以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尤其是在經濟比較落后的條件下取得革命勝利的社會的國家,可能逾越資本主義充分發展階段進入社會主義建設,而決不可能逾越商品經濟充分發展階段。這是因為:第一,商品經濟的存在最終與社會生產力有關。商品經濟是社會分工和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尚未達到更高階段的產物。在社會主義現階段,逾越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就是超越社會生產力發展階段。第二,商品經濟作為社會生產的經濟形式,反映社會生產力的連續,繼承和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商品經濟充分發展,使生產社會化發展達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經濟進化到產品經濟。這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連續性、繼承性和規律性的結果。產品經濟的概念產品經濟:是一種由社會直接計劃和分配社會勞動,直接安排和協調社會生產與交換活動的社會經濟形式。這種經濟形式產生并得以存在的基礎,是生產力水平和社會化程度的高度發展,是生產資料和產品全部的、單一的為社會成員所共同占有,因此,它只有到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成為現實。背景資料:經濟現代化和發展商品經濟的必要性
商品經濟作為一種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在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起著重大作用。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方式是沿著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經濟的順序前進的,以自給自足為特征的自然經濟在人類社會存在了幾千年,但因其手工勞動、規模狹小、孤立和封閉等特點未能推動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商品經濟從產生至今也已有很長的歷史,可由于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經濟形態中都沒有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而未能起到它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作用。在商品經濟成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它因具有競爭、開放、廣泛的市場聯系和與生產者利益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廣播信號傳輸網絡監控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的智能生產信息化考核試卷
- 書香伴我成長初二語文作文
- 精煉麻纖維加工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的遠程升級與軟件更新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發電的電站安全管理體系考核試卷
- 兒童童車市場渠道融合與多元化考核試卷
- 發熱患者的護理
- 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范解讀
- 湖南省長沙市2024屆高考數學考前模擬卷試題一含答案
- 新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 腦梗死的自我護理
- 科普講座人工智能
- 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與優化
- 原材料保質期管理規定范文
- 新版規范(2017)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詳細應用)
- 觀光小火車的市場分析報告
- 空調冷卻冷凍水管道系統詳細的施工方案設計
- 甲狀腺腫物課件護理查房
- 安全運輸醫療垃圾的要點
- oa系統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