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畸變課件_第1頁
染色體畸變課件_第2頁
染色體畸變課件_第3頁
染色體畸變課件_第4頁
染色體畸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染色體畸變chromosomeaberration(一)染色體畸變的原因1、環境因素:(1)化學誘變

藥物、農藥、工業毒物、食品添加劑、霉菌毒素(2)射線誘變

X射線、γ射線、α粒子、β粒子、中子(3)病毒誘變

SV40病毒、Rous肉瘤病毒……2、遺傳因素:

母親年齡染色體數目異常染色體結構畸變

整倍體非整倍體缺失(末端、中間)倒位(臂間、臂內)環狀染色體易位(相互、羅伯遜)雙著絲粒染色體等臂染色體插入重復(二)染色體畸變的類型染色體數目異常染色體組(chromosomeset):來自一個正常配子的全部染色體(n)二倍體:正常體細胞由精卵結合,含有兩套染色體組而稱作二倍體,染色體數目為46條(2n)一、整倍體(euploid):指染色體組數目成倍地增加(如3n、4n)導致多倍體(polyploid)(>3n)1.三倍體(triploid):指細胞核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3n=69)2.四倍體(tetraploid):指細胞核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4n=92)染色體數目異常一、整倍體1.三倍體2.四倍體3.形成原因三倍體產生機制雙雄受精(diandry)雙雌受精(digyny)染色體數目異常一、整倍體1.三倍體2.四倍體3.形成機制三倍體產生機制雙雄受精(diandry)雙雌受精(digyny)四倍體產生機制核內復制(endoreduplication)核內有絲分裂(endomitosis)染色體數目異常二、非整倍體(aneuploid)非整倍體改變的類型2.非整倍體改變的形成機制(1)染色體不分離(non-disjunction)①第一次減數分裂不分離

②第二次減數分裂不分離③有絲分裂不分離減數分裂中染色體不分離a減數分裂I同源染色體不分離;b減數分裂II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

染色體數目異常二、非整倍體(aneuploid)非整倍體改變的類型2.非整倍體改變的形成機制(1)染色體不分離(non-disjunction)(2)染色體丟失(loss)解釋一些不平衡的嵌合體如:46,XY/45,X46,XX/45,X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指染色體部分片段的缺失、重復或重排。

染色體重排(rearrangement):如果多條染色體發生的斷裂沒有原位重接,而是交換片段變位重接,重新組合,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畸形染色體,這個過程稱為染色體的重排。形成的結構畸變的染色體稱為重排染色體(rearrangmentchromosome)或衍生染色體(derivativechromosme)。染色體斷裂和/或斷裂后的變位重接是染色體結構畸變的基礎。“平衡”和“不平衡”1.缺失(deletion,del):染色體部分丟失(部分單體)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缺失a:末端缺失;b:中間缺失

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

染色體發生兩次斷裂,斷裂后的染色體片段倒轉1800后重新連接。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倒位a:臂內倒位染色體圖解;b:臂間倒位染色體圖解

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3.易位(translocation,t):指染色體片段位置發生改變,稱為易位。包括相互易位和羅氏易位。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染色體相互易位圖解

羅伯遜易位

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3.易位(translocation,t)4.環狀染色體(ringchromosome,r):斷裂發生在染色體兩個臂的遠端,有著絲粒節段的兩個斷端彼此重新連接,形成環形結構。環狀染色體

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3.易位(translocation,t)4.環狀染色體(ringchromosome,r)5.等臂染色體(isochromosme,i):染色體斷裂發生在著絲粒區,使著絲粒橫斷,結果使兩條姐妹p或姐妹q分別各自成為等臂染色體。等臂染色體A:短臂等臂染色體;B:長臂等臂染色體

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3.易位(translocation,t)4.環狀染色體(ringchromosome,r)5.等臂染色體(isochromosme,i)6.雙著絲粒染色體(dicentricchromosome,dic):兩條染色體斷裂后,具有著絲粒的兩個片段相連接,形成一個雙著絲粒染色體,兩個著絲粒都具有主縊痕功能。

雙著絲粒染色體

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3.易位(translocation,t)4.環狀染色體(ringchromosome,r)5.等臂染色體(isochromosme,i)6.雙著絲粒染色體(dicentricchromosome,dic)7.插入(insertion,ins):指一條染色體的某一節段插入另一染色體中,也是一種易位。

染色體結構畸變染色體結構畸變的類型:1.缺失(deletion,del)2.倒位(inversion,inv)3.易位(translocation,t)4.環狀染色體(ringchromosome,r)5.等臂染色體(isochromosme,i)6.雙著絲粒染色體(dicentricchromosome,dic)7.插入(insertion,ins)8.

重復(duplication,dup):同一染色體某一區段含兩份或兩份以上(發生在兩條同源染色體或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部分三體)染色體結構畸變描述方法簡式:對染色體結構改變,只用其斷裂點來表示染色體總數→性染色體組成→畸變類型符號→重排染色體序號→斷裂點的區帶號如46,XX,del(5)(p15)詳式:染色體結構改變用重排染色體帶的組成表示,而不是描述染色體斷裂點46,XX,del(5)(qter→p15:)冒號表示5號染色體短臂的1區5帶發生斷裂,其遠側端(p15→pter)已丟失。缺失末端缺失(del)簡式:46,XX,del(1)(q21)詳式:46,XX,del(1)(pter→q21:)中間缺失簡式:46,XX,del(3)(q21q31)詳式:46,XX,del(3)(pter→q21::q31→qter)倒位臂內倒位(inv)簡式:46,XX,inv(1)(p22p34)詳式:46,XX,inv(1)(pter→p34::p22→p34::p22→qter)臂間倒位(inv)簡式:46,XX,inv(2)(p15q21)詳式:46,XX,inv(2)(pter→p15::q21→p15::q21→qter)環狀染色體(r)

簡式:46,XY,r(2)(p21q31)

詳式:46,XY,r(2)(p21→q31)

相互易位(t)—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發生斷裂后形成的兩個斷裂片段,相互交換、連接形成的兩條衍生染色體簡式:46,XY,t(2;5)(q21;q31)詳式:46,XY,t(2;5)(2pter→2q21::5q31→5qter;5pter→5q31::2q21→2qter)2/5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具有原發性易位但表型正常的個體。其核型為:46,XX(XY),-2,-5,+der(2),+der(5),t(2;5)(q21;q31)羅伯遜易位(rob)發生于D、G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之間的易位,著絲粒發生斷裂后,長臂或短臂在著絲粒處重接或融合成新染色體;是染色體重組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整臂易位的一種特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