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豬養殖技術規范_第1頁
藏香豬養殖技術規范_第2頁
藏香豬養殖技術規范_第3頁
藏香豬養殖技術規范_第4頁
藏香豬養殖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藏香豬養殖技術規范本文件描述藏香豬引種、養殖、選留、繁殖、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生產過程應遵循的技術原則。本規范適用于藏香豬養殖。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GB16567種畜禽調運檢疫技術規范GB/T32763藏豬NY/T471綠色食品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GB13078飼料衛生標準NY/T3023畜禽糞污處理場建設標準NY/T1334畜禽糞便安全使用準則NY/T472綠色食品獸藥使用準則農業部(2017[25])關于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通知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藏香豬Tibetanflavorpig藏香豬是指高原型放牧藏豬,或以藏豬血緣為主的培育群體,以放牧為主要養殖方式,具有典型的藏豬外形特征的藏豬商品類群。3.2暖季Warmseasons以當地日平均氣溫穩定≥5℃的初日至終日時期。高寒牧區一般在5~10月。3.3冷季Coldseasons以當地日平均氣溫穩定≤5℃的初日至終日時期。高寒牧區一般在11月至次年4月。3.4高寒牧區High-coldpastureland2指海拔在2600米以上的牧區和半農半牧區。3.5放養(放牧)Grazing家畜在人工管護的條件下,在草場、草地、林地等環境下自由采食的飼養方式。3.6精料Concentratedfeeds又名精飼料,主要包括農作物的子實(谷物、豆類及油料作物的子實)及其加工的副產品,單位體積或單位重量內含營養成分豐富,粗纖維含量低,可消化養分含量多的一類飼料,可分為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兩大類。4養殖方式4.1放養4.1.1放牧環境天然草地、山地、林地等場地環境應符合NY/T391-2013的規定。4.1.2放牧密度根據草地、草場植被,天然草場、草地放養密度≤5頭/公頃,人工培育草地放養密度≤20頭/公頃;林地放養密度≤10頭/公頃,橡樹林、青杠林等可食用物豐富的林地放養密度≤20頭/公頃。4.1.3補飼設施在放養區設置固定的補飼設施。4.2圈養4.2.1選址圈舍的選址符合畜禽防疫要求,圈養應具備糞污堆放、發酵處理相應的配套場地。4.2.2規劃面積圈養必須配備運動場,運動場與養殖圈舍占地平均面積按照≥8m2/頭規劃,圈舍面積按照商品豬1.0~1.2m2/頭、種豬6m2/頭規劃。4.3圈養與放養結合4.3.1每天分時段進行圈養與放養,按照4.3.2的養殖密度;分季節進行圈養和放養時,放養參照4.1,圈養參照上面4.2。4.3.2圈養與放養結合時,圈舍面積按照≥1.2m2/頭,放養密度按4.1.2中的密度酌情增加,但不超過2倍。5引種與選留5.1引種5.1.1引種要求不得從疫區引進種豬。種畜銷售企業應取得相關資質,并出具當地畜牧主管部門要求的其他相關手續。5.1.2檢疫與隔離引進種豬應按照GB16567-1996進行檢疫,經獸醫檢疫部門檢查確定為合格,并經過隔離觀察后,方可供生產使用。5.1.3個體要求種用個體應具有典型的藏豬外形特征(參見GB/T32763-2016),三代以內系譜(血緣)清楚。35.2選留5.2.1選留標準自繁自養在場內進行選留種用個體時,選留個體的祖代、父母和同胞應具備典型的藏豬外形特征(參見GB/T32763)。選留個體三代以內系譜(血緣)清楚。5.2.2個體要求選留個體品種特征明顯,整體結構勻稱,各部位間結合良好且緊湊,體質強健,性征表現明顯,符合種用要求,無遺傳缺陷。5.2.3選擇時間公豬初次選留在1月齡或斷奶時,第2次選留在3月齡進行;母豬初次選留在1月齡或斷奶時,第2次選留在4月齡進行。5.2.4性狀選擇公豬選育以生長速度、肉質為主要性狀。選種時選擇雙睪均勻,大小一致,睪丸圍和睪丸長徑大的個體;母豬選育以產仔數和斷奶存活率為主。選種時選擇有5~7對乳頭,排列均勻,外陰發育正常的個體。5.2.5選留個體的管理后備公豬、母豬在初情期前,可公、母混養;初情期之后,留種公、母個體要分群飼養。5.2.6使用年限選留種用公、母豬使用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6繁殖6.1繁殖年齡公豬≥120日齡或體重≥12kg用于配種;母豬≥150日齡或體重≥20kg開始配種。當藏香豬含有其他豬種血緣時,按照達到成年體重70%進行適配年齡確定。6.2交配方式6.2.1放養條件放養條件下自然交配,按照公:母=1:10~12組群。6.2.2圈養條件圈養條件下采用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母豬發情時公母合圈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前,母豬進行發情鑒定后,把握好輸精時機進行輸精,人工授精按照公:母=1:80~120。6.2.3交配后管理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后,放養條件下公、母分群放養;圈養條件下公、母分圈飼養。6.3妊娠與分娩6.3.1產前管理在配種后20天內母豬分群圈養;妊娠母豬單圈或單獨分群放養;分娩前20天,妊娠母豬單圈飼養。6.3.2待產妊娠母豬在分娩前5~7天,轉入待產圈舍;待產圈舍應配備保育燈,母、仔圈養面積≥8m2。6.3.3分娩分娩過程中不要人為干擾母豬分娩;分娩過程產房維持在25±2℃;初生仔豬保育溫度維持在32℃。7哺乳與斷奶7.1非放牧條件下哺乳與斷奶7.1.1哺乳仔豬分娩后應在2個小時內吃到初乳,體弱仔豬進行人工輔助哺乳。7.1.2保育仔豬保育床溫度:產后1~3天維持在30~32℃,4~7天維持在28~30℃,7~15維持在25~28℃,15~30天維持在22~25℃。47.1.3補鐵和誘食仔豬出生3日齡內補鐵;5~7日齡開始用酸化的教槽料誘食。7.1.4開飼母豬在哺乳育幼期間,自由采食優質青綠飼料,每天補飼精料;在分娩后20天,仔豬進行開飼訓練,從早、晚飼喂精料,到25日齡開始補飼優質牧草;45日齡后仔豬放養自由采食牧草,早、晚補飼。7.1.5斷奶在哺乳40天以后進行斷奶,將仔豬和母豬分開飼養。7.2放牧條件下哺乳與斷奶7.2.1育幼育幼階段,限制放牧,哺乳、保育、補鐵、誘食和開飼參見7.1;在暖季和放牧場有舍飼設施條件下,隨母豬短時間放牧。7.2.2斷奶隨母放牧條件下,2個月斷奶。8飼料8.1飼料種類8.1.1多汁飼料多汁飼料主要包括塊根、塊莖和多汁青綠類。8.1.2農產品和農副產品農產品主要包括玉米、小麥、大麥、青稞、燕麥等禾本科籽實類;豌豆、胡豆、大豆等豆科類;農副產品主要包括米糠、麥麩、豆粕、菜籽餅或酒糟、豆腐渣等其他糟、渣類。8.1.3牧草禾本科、豆科、沙草科和其他雜草類的鮮草。8.1.4配合飼料按照營養成分,利用農產品、農副產品和濃縮料配置的配合飼料,或者商品化生產的全價飼料。8.2飼料調制多汁飼料在圈養條件下限制飼喂量;農產品和農副產品按照營養成分配合作為精料補飼;牧草在放牧條件下自由采食。飼料調制過程中,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NY/T471-2018。8.3飼料質量飼料衛生標準符合GB13078-2017的規定。9飼養管理9.1圈養管理9.1.1在冷季建議主要進行圈養,在暖季放養和圈養結合。9.1.2圈養飼喂早、晚定時飼喂或補飼;中午自由采食牧草或暖季白天放養;補飼天然多汁飼料嚴格控制總量;9.1.3糞污清掃漏縫地板圈舍和平養圈舍每天進行糞污清掃;發酵床圈舍每3個月更換墊料。9.1.4飲水圈養時,運動場供給清潔的飲水供其自由飲用9.2放牧管理9.2.1放牧生長豬和育肥豬、成年公豬可實行終年放牧,暖季放牧于山坡、草地,冷季放牧于山下、農區或村莊近郊。放牧場所應建設避風、保暖的補飼設施。59.2.2天然草場輪牧天然草場安裝1.5~2.0m的圍欄,根據地勢和自然隔離將草場分區進行輪牧,防止對草場的過度放牧。9.2.3飲水放牧區域缺乏水源時,需在放牧區域安裝水槽供其自由飲用。9.3補飼9.3.1補飼的對象妊娠母豬、仔豬和配種期公豬,必須在暖季、冷季進行補飼;有條件的情況下,生長豬、育肥豬進行補飼,加快生長速度。9.3.2補飼季節冷季所有養殖群體均需要補飼;暖季根據草場條件,必要時對生長豬、育肥豬進行補飼。9.3.3補飼方法暖季在每天放牧后晚上補飼精料;冷季在每天放牧前和放牧后早、晚補飼精料。9.4育肥管理9.4.1育肥方式全放牧育肥;放牧和補飼育肥,以及放牧和圈養補飼育肥。9.4.2育肥期育肥期≥9個月,一般9~16月。9.4.3育肥期驅蟲對放牧養殖的育肥豬,每3個月投喂廣譜驅蟲藥;對豬蛔蟲、絳蟲、其他線蟲等進行定期驅蟲;在養殖過程中發現外寄生蟲疥螨、虱、蚤和蜱時,針對外寄生蟲進行防治。9.4.4屠宰體重屠宰體重一般控制在40~70Kg。10疫病與疾病防治10.1防疫10.1.1衛生消毒做好日常清潔衛生,建立合理的定期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圈舍清空后必須進行全場消毒。10.1.2糞污處理規模化藏香豬養殖場按照NY/T3023-2016要求進行糞污處理設施建設;發酵床清除的墊料、干清糞污經過堆肥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后用作有機肥。糞污處理應符合NY/T1334-2007規定。10.1.3死亡動物處理死亡動物尸體的處理遵守農業部關于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通知。10.1.4場內道路圈舍養殖區凈道、臟道分離;建立人、車進出消毒設施和嚴格的消毒管理制度。10.2免疫接種10.2.1免疫接種免疫接種參照附錄A進行強制免疫和常規性免疫。10.2.2緊急免疫當受到臨近疫區傳染性疫病威脅時,針對性進行緊急免疫。10.3疫病監測獸醫檢疫人員應定期對豬群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對豬群進行產地檢疫和疫病監測,確保養殖場無重大疫病發生。10.4疾病防治針對非傳染性疾病進行治療,所用獸藥應符合NY/T472規定,獸藥使用休藥期的規定。611生產檔案11.1種豬記錄藏香豬個體引種、選留、繁殖、預防免疫等生產過程做好記錄,建立種豬個體檔案和生產記錄。11.2商品豬記錄建立商品豬出生時間、養殖過程和預防免疫等生產過程記錄,以實現藏香豬肉品的可追溯性。11.3場內生產記錄建立場內生產日記錄、消毒記錄、免疫記錄、診療記錄、飼料采購記錄、防疫監測記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記錄、生豬銷售記錄、員工培訓記錄等常用記錄,做好年終生產水平的統計。11.4記錄保存個體檔案記錄和場內生產記錄要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將各種記錄檔案錄入數據庫長期保存保存,紙質檔案保存5年以上。7A.1強制免疫程序A.1.1口蹄疫A.1.1.1種公豬每年春秋兩季用口蹄疫高效苗各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A.1.1.2母豬每次配種前口蹄疫高效苗肌肉注射2毫升。A.1.1.3商品仔豬45日齡首次免疫,間隔4周加強免疫1次。A.1.2豬瘟A.1.2.1種公豬每年春、秋兩季各用2頭份豬瘟疫苗進行免疫。A.1.2.2母豬在斷奶時用2頭份豬瘟疫苗分別對母、仔同時進行免疫。A.1.2.3商品仔豬65日齡時用4頭份豬瘟疫苗加強免疫1次。A.2常規性免疫程序A.2.1豬偽狂犬病A.2.1.1種公豬使用偽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2頭份,每隔4個月免疫1次。A.2.1.2母豬使用偽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2頭份,每隔4個月免疫1次。A.2.1.3仔豬使用偽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1頭份,在仔豬斷奶時首次免疫,間隔4周使用2頭份加強免疫1次。A.2.2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癥A.2.2.1商品仔豬20~30日齡首次免疫,首免1個月后加強免疫1次。A.2.2.2母豬后備母豬70日齡前免疫程序同商品仔豬,以后每次于懷孕母豬分娩前1個月進行1次加強免疫。A.2.2.3種公豬后備公豬70日齡前免疫程序同商品仔豬,以后每6個月用滅活苗免疫1次。A.2.3豬細小病毒A.2.3.1種公豬每6個月免疫1次,按疫苗說明書使用。A.2.3.2母豬在配種前15天免疫1次,按疫苗說明書使用。A.2.4豬乙型腦炎病A.2.4.1種公豬每年于4月中旬到4月底進行防疫,按疫苗說明書使用。A.2.4.2母豬每年的4月中旬以前結束防疫,按疫苗說明書使用。A.2.5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A.2.5.1種公豬每6個月免疫1次,按疫苗說明書使用。A.2.5.2母豬產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