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美蘇爭鋒公開課_第1頁
9.1美蘇爭鋒公開課_第2頁
9.1美蘇爭鋒公開課_第3頁
9.1美蘇爭鋒公開課_第4頁
9.1美蘇爭鋒公開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戰爭結束了誰是勝利者?德國法西斯的暴行希特勒上臺后,實施種族主義理論,瘋狂迫害猶太人,600萬猶太人被殘殺。堆積的尸體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日本法西斯在中國和東南亞均犯下了令人發指的罪行。黑龍江鶴崗煤礦“萬人坑”

溝壑里、長江邊尸體堆積的場面(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目黑輜重兵聯隊兵站汽車第十七中隊村瀨守保拍攝的南京下關長江邊)戰爭除了留下了彈殼一堆的殘骸蔓延的硝煙還有在風中哭泣的人們二戰只有一個勝利者,那就是“魔鬼”。——斯大林假如你是當時戰爭的幸存者,請你描述一下你所憧憬的戰后世界?

和平

專題九一美蘇爭鋒當今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一、從盟友到對手

—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原因)美蘇

“戰時,要保持團結并不太難,

因為有一個打敗共同敵人的目標,

這一點誰都清楚。艱難的工作在戰后,那時,各種不同的利害關系往往會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于雅爾塔)●美國前總統胡佛說:“目前,我們,只有我們掌握著原子彈,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一、從盟友到對手

—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原因)1、雅爾塔體系勾畫出戰后世界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雅爾塔體制實質:美蘇兩國劃分勢力范圍)美國當局認為,共產主義“成為世界上一切邪惡的根源,在任何地方發生的每一變動中,我們總能看到有‘莫斯科共產主義’在插手。最初對共產主義的概念認為是一種國際陰謀,象章魚那樣身在莫斯科,觸角則伸到世界最遠的每一個角落”。思考一:“觸角則伸到世界最遠的每一個角落”指的是什么。蘇聯的擴張思考二:這則材料反映了美國當局什么的思想?蘇聯的擴張妨礙美國稱霸全球一、從盟友到對手

—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原因)1、雅爾塔體系勾畫出戰后世界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雅爾塔體制實質:美蘇兩國劃分勢力范圍)2、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的矛盾。

(根本原因)

擁有1200多萬軍隊,駐軍56個國家

海外擁有484個軍事基地

49年以前唯一擁有原子彈工業生產量占世界2/3

外貿出口額占世界1/3

黃金儲備量占世界3/4獨占熬頭蘇聯克里姆林宮蘇軍總數達1140萬駐軍歐亞許多地區擴展了60萬平方公里疆土戰爭中做出重大貢獻,顯示巨大能量,國際政治地位空前提高空前強大一、從盟友到對手

—兩極格局形成的背景(原因)1、雅爾塔體系勾畫出戰后世界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雅爾塔體制實質:美蘇兩國劃分勢力范圍)2、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的矛盾。(根本原因)3、兩國勢力均衡。實力相當國家利益沖突社會制度分歧美國想稱霸全球蘇聯擴張,妨礙美國(資)蘇聯(社)矛盾美國,頭號資本強國蘇聯,政治軍事大國對抗的可能對抗的必要美蘇爭鋒局面的背景雅爾塔體系勾畫出戰后世界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946年丘吉爾在富爾頓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這條線背后坐落著中歐古國的首都——

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等地。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于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受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

——丘吉爾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這條線背后坐落著中歐古國的首都——

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等地。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于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受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

——丘吉爾思考:鐵幕演說的實質?丘吉爾所說的鐵幕下的國家和地區是指_____“鐵幕”指戰后初期蘇軍駐扎的東歐、南歐等國家,包括德國東部地區。遏制蘇聯,對抗共產主義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1946年3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

我相信美國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國家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我相信我們必須協助自由國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運。杜魯門在關于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國會特別聯席會議上的演說。思考:材料中“自由國家”指什么國家?“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分別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國外交政策的什么特點?“自由國家”指資本主義國家。“少數武裝分子”指共產黨武裝。“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指來自蘇聯的高壓和控制特點是公開干涉其他國家內政,在全球擴張。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1946年3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杜魯門主義政治美蘇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既是美國在全球擴張勢力的宣言書,也是對蘇聯發動全面“冷戰”的宣言書,是冷戰正式開始的標志。情報局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1946年3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杜魯門主義情報局政治經濟美蘇五星上將,美陸軍參謀長——喬治·馬歇爾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借出席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并接受名譽學位的機會,提出美國幫助歐洲復興的建議,即“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1946年3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杜魯門主義情報局劃馬歇爾計政治經濟美成立經互會蘇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1946年3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杜魯門主義情報局劃馬歇爾計政治經濟美成立經互會蘇軍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時間、國家、地點、條約。(2)性質:是一個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軍事政治集團。(3)影響:它的成立是美國遏制蘇聯、稱霸世界的重要行動,加劇了“冷戰”的程度。工作人員將北約的標志安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議會大樓內二兩極格局形成的過程1、1946年3月,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杜魯門主義情報局劃馬歇爾計政治經濟美成立經互會蘇約成立北成立華約軍事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兩極格局最終形成消極影響:

兩大軍事集團開展軍備競賽,世界籠罩在核戰陰云下,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全面冷戰和局部熱戰相交織。積極的影響:美蘇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的從對方身上借鑒了經驗,吸取了教訓,用于內部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發展亞非拉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逐步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兩極格局形成的影響“冷戰既不是蘇聯決策者也不是美國決策者制造的……這是因為戰后的國際體系使蘇聯和美國決策者都感到對自己不利,他們都感到自己的國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脅。”該觀點認為冷戰的起源是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C.雅爾塔體系的形成 D.經互會的成立C蘇聯《消息報》和《真理報》在杜魯門主義發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別發表社論,指出這是“帝國主義擴張政策”。這是因為杜魯門主義A.表明了美國公開與蘇聯對抗,標志著“冷戰”正式開始B.表明了美國要發動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武裝進攻C.實質是馬歇爾計劃D.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A某一條約有如下文字:“考慮到……一個有正在重新軍國主義化的西德參加的‘西歐聯盟’這樣一個新軍事集團,……這樣就加深戰爭的危險。……決定締結本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該條約的簽訂(

)A.促使社會主義陣營初步形成B.勾畫出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C.標志著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D.標志著美蘇冷戰正式開始C冷戰”期間,美國政府的一份秘密報告認為:“(美國)實力上的優勢,正處于最嚴重的危險之中……冷戰事實上是一場維系著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戰爭。”該報告認為(

)A.全面熱戰不可避免B.要用熱戰代替“冷戰”C.“冷戰”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D.“冷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