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安徽省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二)溫馨提示:1.本試卷共17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請同學們在答題卷上答題,試題卷上答題無效,考試結束后,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10分)(1)默寫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①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③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④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⑤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⑥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2)根據提示寫出相關名句。(4分)①辛棄疾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復失地,為國建功立業。《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句子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②《漁家傲·秋思》中表現邊關將士思念家鄉,但因功業未建,有家難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2.運用你所學的知識,完成(1)-(5)題。(13分)你車上的信寫得很有趣,可見只要有實情、實事,不會寫不好信。你說到李、杜的分別,的確如此。寫實正如其他的宗派一樣,有長處也有短處。短處就是雕琢太甚,缺少天然和靈動的韻致。但杜也有極渾成的詩,例如“風急天高猿嘯哀,諸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首,胸襟意境都與李白相仿佛。還有《夢李白》、《天末懷李白》幾首,也是纏綿fěi()惻,至情至性,非常動人的。但比起蘇、李的離別詩來,似乎還缺少一些渾厚古樸。這是時代使然,無法可想的。漢魏人的胸懷比較更近原始,味道濃,蒼茫一片,千古之下,猶令人緬想不已。杜甫有許多田園詩,雖然受淵明影響,但比較之下,似乎也“隔”(王國維語)了一層。回過來說:寫實可學,浪漫底克不可學;故杜可學,李不可學;國人談詩的遵杜的多于遵李的,也是這個緣故。而且究竟像太白那樣的天縱之才不多,共鳴的人也少。所謂曲高和()寡也。同時,積雪的高峰也令人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感,平常人也不敢隨便zhān()仰。(1)纏綿fěi(悱)惻曲高和(hè)寡zhān(瞻)仰(3分)(2)畫線句中有一個錯別字,它是“遵”應改為“尊”(2分)(3)以上選段是節選自《傅雷家書》,這是傅雷和夫人寫給長子傅聰(人名)的家信摘編,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2分)(4)《傅雷家書》中作為一個父親的傅雷總是在信的字里行間里教導孩子如何求知、做人。你在上面的文段中讀出了父親要求兒子應該做到哪一點?結合文段分析一下。(3分)【參考答案】求知做人應務實。文段一開始就說“你車上的信寫得很有趣,可見只要有實情、實事,不會寫不好信。”以及文段中說李白浪漫,杜甫務實,“故杜可學,李不可學;國人談詩的尊杜的多于尊李的,也是這個緣故”,可知傅雷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傅聰應務實,不可浮躁。(5)從小學到現在,我們已經學了并背誦了很多詩,你更喜歡李白的詩還是杜甫的詩,請舉例簡要分享一下。(3分)【參考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歡李白,他的詩想象豐富動人。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逼有此寄》:楊花落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把一片深情托付給千里明月,讓明月作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涼的所在,向老友遙致思之憂。示例二:我更喜歡杜甫,他的詩深沉凝練,充滿家國情懷。如《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深欲不勝簪。詩人記憶中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彌漫,煙柳明媚,游人迤邐,可是那種最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凄然。詩人寫今日最物,實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感,將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為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凄慘的氣氛。(能結合二人的詩歌來談即可)3.綜合性學習(12分)【材料一】類似“腦殘”“矮矬窮”這樣不雅的詞語,經由互聯網傳播,已經滲透進民眾的日常生活里。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語言傳播設備的普及,網民接受新詞且被新詞浸染的速度異常快。同傳統媒體對新詞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相比,新媒體則顯得原始而粗放得多。(摘自《光明日報》)【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當一個耄耋老人、一個公務員、一個銀行職員、一個漢繡的繡花徒,上來都稱呼我為‘親’時,我何止被驚呆,簡直是崩潰。”(摘自《文匯報》)【材料三】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這個國際性紀念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在各種新興表達令人眼花繚亂、各種網絡新詞專橫地橫掃一切個人表達的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9年設立的這個節日,顯得前瞻而又意義非凡。(摘自《文匯報》)(1)根據材料說說傳統媒體少有不雅之詞的原因。(3分)(2)“點贊”一詞現在使用頻率極高。根據材料,指出這種表達的缺陷。(3分)(3)在個人言論都有機會發表的今天,請你就如何維護漢語的純潔性,對社會和個人各提一條建議。(6分)【參考答案】(1)傳統媒體對新詞(或“不雅之詞”)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意思對即可)(2)“點贊”一詞專橫地橫掃一切個人表達,破壞了漢語的多樣性。(“點贊”這一種現象和材料二中池莉遇到的狀況一樣,不管對方的身份和年齡,所以破壞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意思對即可)(3)示例:社會:①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用語的監管;②新媒體對新詞要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③學校要倡導閱讀經典作品。(建議合理即可)個人:①加強母語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②交流時慎用新詞,不用生造的晦澀的詞語。③網絡語言要傳播正能量。(答題時,根據題干要求,應“對社會和個人各提一條建議”,建議合理即可)二、閱讀理解(55分)(一)留守鄉村的爺爺蔣曼①孩子的爺爺在鄉下,八十多歲了,嗓門洪亮,身體硬朗,還能參加各種勞動。他似乎從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著照顧他的雞、鴨、蔬菜和莊稼。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過幾天,可他老是記掛著鄉下:菜該灌肥,該撒點草木灰,寄養在鄰居家的看門狗還是天天回來睡,水溝要刨刨,不然樹苗的根要爛了,母雞們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黃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從未有被生活丟棄的感覺。③從孩子的爺爺身上,我看到這樣一個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襤褸,在與土地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嚴和自豪傳給他,二十四節氣鐫刻進他的血脈,知道什么時候勞作,什么時候休息。④平常日子,他會仔細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計。菜長出來了,雞長大了,就在它們之間編一道竹籬笆;趕場時,買點不常見的菜苗,種出來,看著都感覺稀奇。天燥地旱,他不著急:“沒啥,油菜今年長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陰雨,他也會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漿的時候,雨水多,不空殼。”某年洪水來犯,他也如此淡定:“這土肥沃啊,明年又種嘛。”數十年與土地親密相守,其經驗足夠讓他從容不迫。⑤鄉村老人對死亡有一種獨特豁達,生死本是自然輪回,榮衰不只是莊稼和草木。爺爺能在一歲一枯榮的山野田間洞悉生命秘密。在鄉村,死亡從來不是禁忌,到了高齡歲數,他們會早早地請來風水先生,選好墓地,準備好壽木,放在堂屋里,每年會親自刷一遍漆,紅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時用來儲存需要干燥的糧食,最后,存放自己。⑥孩子的爺爺喜歡種樹。我老公考上大學,他高興地在村里小學種下一排香樟樹,現在還都郁郁蔥蔥,生長在已被廢棄的小學校里。我們結婚時,他建議我們種一棵樹,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連人都難以安頓,我們在哪里可以種下屬于自己的樹呢。⑦有了小孫女,爺爺說:“我在鄉下給孫女種了棵香樟樹,以后她大了,樹也大了。”爺爺說不來動聽的話,小孫女卻記住了爺爺的禮物。這個城市出生的孩子,從此與遙遠的鄉村老家有了心靈相通的所在:一棵樹,一棵和她一起成長的樹。⑧有一次,我們回老家時,女兒終于見到了這世界上屬于她的那一棵樹。爺爺領著孫女,驕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滿懷一個勤勞莊稼人的自豪感,大聲地告訴孫女:“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雞是你的,坡上的柏樹全是你的,那只叫團團的狗也是你的……”⑨不由地凝神駐足,聆聽又感動。我們給了孩子生命,留守鄉村的爺爺則給了她廣袤而豐盈的故鄉,我由此豁然開朗,哀而不傷。(摘自2016年5月《長春日報》)4.文中“爺爺”做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5分)【參考答案】①仔細安排家里地里活計。②從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學種下一排香樟樹。④再種一棵香樟樹當禮物送給孫女。⑤領著孫女看自家的土地。(情節概括題。通讀全文,理清故事線索,抓住人物的活動,注意時間地點的變化,梳理情節,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結果來概括,不要遺漏主要情節,不必敘述細節,語言要簡潔通順。組織語言時,最好以“爺爺”為陳述的主體。概述出與“爺爺”仔細安排家里地里活計、從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學種下一排香樟樹、種一棵香樟樹當禮物送給孫女和領著孫女看自家的土地等幾件事。)5.結合全文,揣摩下列詞句含義。(6分)(1)從爺爺身上,我看到這樣一個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襤褸,在與土地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嚴和自豪傳給他,二十四節氣鐫刻進他的血脈,知道什么時候勞作,什么時候休息。(結合全文,請你談談句中詞“鐫刻”在文中的含義。)(3分)【參考答案】“鐫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爺爺與大自然、與土地不可分離的緊密關系。(2)不由地凝神駐足,聆聽又感動。我們給了孩子生命,留守鄉村的爺爺則給了她廣袤而豐盈的故鄉,我由此豁然開朗,哀而不傷。(為什么說爺爺給孫女的故鄉是“廣袤而豐盈”的?)(3分)【參考答案】因為爺爺在廣闊的故鄉留給孫女的一切是豐富的,他希望孫女能同樣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戀。這是老人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達對子孫后代的影響和教育。從而抒發了“我”發自內心的敬意。所以說爺爺給孫女的故鄉是“廣袤而豐盈”的。6.請簡要概括文中“爺爺”的形象特點。(3分)【參考答案】①年紀大但身體硬朗。②熱愛鄉村生活。③有豁達從容的人生態度。(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題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從小說的情節入手,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或其它的側面描寫進行分析總結。如此題從可從爺爺教育孩子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且心胸豁達的角度,從教育孩子遠離浮華,回歸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的樂趣的角度,從人的成長需要一種心靈的寄托等角度分析。可分析出爺爺是一個有教育方法、熱愛鄉村生活、豁達從容的人。答題時可先答出人物性格,再結合具體情節或描寫分析即可。)7.爺爺為什么要在鄉下給孫女種一棵香樟樹?請談談你的理解。(6分)【參考答案】①爺爺把香樟樹當作禮物送給孫女。②讓孫女與遙遠的鄉村老家有心靈相通的所在:香樟樹,和她一起成長。③爺爺送給孫女的不僅僅是一棵樹,也是告訴孫女,她與故鄉,與土地血脈相連,故鄉和土地是我們心靈的起點和歸宿。(二)生命至上,大國擔當①“祖國接我回家”,珍愛生命的旋律溫暖人心。1月31日,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政府派遣民航包機,接回滯留在泰國、馬來西亞的199名湖北同胞。高效有序的國家行動,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這就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中國。泰國媒體報道指出,中國政府決定派民航包機接滯留海外的湖北特別是武漢公民回家,體現了對國民的負責任態度,這種在疫情嚴峻時刻關心每一位公民的做法值得贊賞。②眾志成城,勠力同心,中國人民正在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進行嚴肅的斗爭。中國快速形成一體聯動、聯防、聯控的局面,彰顯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國際輿論紛紛指出,中國采取了“公共衛生史上最具勇氣、最為重大的舉措”,這種“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肅然起敬”,“只有中國才能夠實現如此高效有力的應對”。國際觀察人士看到,的中國氣勢,的中國意志,的中國奇跡,正是中國制度優勢所帶來的。世界衛生組織的評價代表了國際社會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鑒。”③生命至上,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中國政府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決策施策,所采取措施既是保護中國人民,也是保護世界人民。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在世界范圍內贏得廣泛尊重和支持。“如果不是政府的努力,以及他們在保護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方面取得的進展,我們現在可能已經在中國以外看到了更多的病例,甚至可能是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月30日發表的聲明,對中國擔當給予高度評價。④“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中國展現的負責任大國擔當,增添了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控制疫情傳播、戰勝疾病威脅的信心。中國發現疫情、分離病毒、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并與世衛組織和其他國家分享,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世衛組織專家前往武漢實地考察,中國駐外機構同駐在國政府保持著密切溝通,及時通報疫情及中方的防控努力,這些都有利于世界各國掌握疫情進展,采取防控疫情的有效措施。文萊國會議員哈尼指出:“中國政府作出的努力不僅是對中國人民的健康負責,也是對國際社會的積極貢獻。”⑤“我們戰勝這場疫情的唯一途徑是所有國家本著團結與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世界衛生組織呼吁所有國家共同付諸行動。信任中國,支持中國,選擇同中國一起攜手合作攻克疫情,這是世界上一切有良知的人們共同的心聲,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了必勝的力量。8.請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3分)【參考答案】生命至上,大國擔當。9.文中第一段泰國媒體的報道有什么作用?(3分)【參考答案】回溯事件,泰國媒體的報道從側面肯定中國政府的擔當,照應標題。10.在下面文段橫線處填上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
)(3分)國際觀察人士看到,
的中國氣勢,
的中國意志,
的中國奇跡,正是中國制度優勢所帶來的。A.團結奮斗
堅不可摧
迎難而上B.迎難而上
團結奮斗
堅不可摧C.迎難而上
堅不可摧
團結奮斗D.團結奮斗
迎難而上
堅不可摧11.簡析本文的論證思路。(5分)【參考答案】首先回溯事件,照應標題;其次重申應對,高度評價;再次強調了生命至上,積極應對以及大國擔當,增添信心;最后呼吁號召,鼓舞士氣。12.(6分)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做出了巨大犧牲,為世界人民抗擊病毒爭取了大量時間,可是西方很多國家對病毒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鏈接材料】新華社日內瓦3月11日電世界衛生組織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7371例。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日10時(北京時間11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596例,達到37371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58例,達到1130例。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627例,達到118326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80例,達到4292例。讀了以上材料,聯系文本,談談你的想法。【參考答案】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說明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所以我們應該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要取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勝利,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本參考答案是從共同承擔責任這一角度來談,也可以從我國的大國擔當這一角度來談,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三)閱讀下列兩篇文言文,完成13-16題。(15分)【甲文】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也;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節選自《送東陽馬生序》)【乙文】匡衡字椎圭(guī):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②文不識③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④。(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注釋】①不逮:指燭光透不過來。②大姓:大戶③文不識:姓文,名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平移房出售合同樣本
- 醫院床單供貨合同樣本
- 勞動合同范本 職業危害
- 包場押金合同標準文本
- 借貸居間合同標準文本
- 媒體與公眾關系管理主題研討會合同
- 個人山地出租合同標準文本
- 住房鋪面出售合同標準文本
- 勞務派遣合同樣本英文
- 別墅租賃家具合同標準文本
- 標本采集錯誤應急演練
- 體育概論(第二版)課件第五章體育手段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人工智能賦能小學體育教學的對策探究(論文)3800字】
- 設計(技術)變更申報審批單
- 2024年事業單位考試模擬300題(含答案)
- 高空作業施工方案四篇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設計導則
- Unit 3 They are playing.(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湘魯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DB3502T 090-2022 居家養老緊急事件應急助援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