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指南_第1頁
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指南_第2頁
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指南_第3頁
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指南_第4頁
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200CCSA00

1402大 同 市 地 方 標 準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工作指南202320231182023118大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1402/T20—2023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本文件由大同市文化和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DTS/TC02)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云岡研究院、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麥斯達夫(大同)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曉霞、周潔、常煒、王雪妮、菅盛毅、張曼、姜倩倩、王釗柱。IIDB1402/T20—2023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工作指南范圍本文件適用于景區引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下簡稱“非遺項目”)工作。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DB14/T2523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體驗基地建設要求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DB14/T2523-2022,3.1,有改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4總則宜樹立保護、傳承非遺的責任意識。引進的非遺項目宜為各級文化主管部門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的非遺項目宜能夠展示自身文化內涵。宜建立非遺項目引進長效機制,與非遺傳承人建立多種合作模式。非遺傳承人二次創作的景區產品,其版權歸屬應與景區協商一致。1DB1402/T20—20235項目引進流程公開征集應向社會發布非遺項目引進公告。由非遺傳承人向景區提交認定資質、《景區引進非遺項目申請表》(A),申請表內容包含但不限于:非遺項目情況介紹;擬展示方式;展示效果圖;實踐案例圖;擬合作模式。審查應審查非遺項目是否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應審查非遺傳承人是否取得認定資質。應組織專家或相關負責人對申請表內容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含但不限于如下:非遺項目與景區文化內涵的協調性;非遺項目的地域代表性;非遺項目在景區內實施的可行性;e)非遺項目的市場預期、合作模式等。3e)非遺項目的市場預期、合作模式等。37公示30d。公示通過的非遺項目應發送入圍通知。合作合作模式包含但不限于:宣傳合作、贊助合作、分成合作、租賃合作、授權合作等。景區宜與非遺傳承人共同開發、二次創作非遺引進項目的展示內容和形式。景區宜與非遺傳承人共同研究確定非遺項目展示或建設方案,內容包含但不限于如下:總體思想;建設規劃;項目內容;建設各階段及周期;保障措施。跟蹤管理DB14/T2523宜對非遺項目進行定期動態管理,監督評價。2DB1402/T20—2023宜建立質量信息反饋、匯總、分析機制。宜定期開展游客調查問卷,對非遺項目的內容、質量、效果等進行公開評價。宜制定退出機制,對不符合景區發展的非遺項目進行勸退。6項目展示方式及要求媒介展示宜通過官方平臺宣傳非遺技藝、非遺文化、非遺價值。LED宜設置非遺專區,可通過圖片、實物、科技等手段專題展覽傳統非遺技藝。宜將景區內非遺項目納入講解詞中,向游客宣傳介紹。表演展示宜組織傳統非遺民俗表演,包含但不限于平安燈、北岳恒山祭祀活動、大澗云彩燈、岸底耍十支、廣靈樹花等。宜組織傳統非遺演繹,包含但不限于云岡舞、解莊撓擱、八法拳、昊天鼓樂、耍孩兒、秧歌、弦子腔、木偶戲、數來寶等。體驗展示6.3.2宜開發非遺技藝研學課程,設計非遺項目制作過程和體驗環節,選擇參與性強的非遺項目,包含但不限于掐絲琺瑯、拓印、秸畫、花絲編織、剪紙等。6.3.2宜開發非遺技藝研學課程,設計非遺項目制作過程和體驗環節,選擇參與性強的非遺項目,包含但不限于掐絲琺瑯、拓印、秸畫、花絲編織、剪紙等。融合展示宜按照非遺曲藝演繹形式創作并播報景區游覽須知、景區概況等,將傳統非遺曲藝與景區背景音樂、站點播報融合展示,包含但不限于數來寶、北岳道樂、云中吹打樂等。宜設計制作融入景區文化元素的非遺文化產品在游客服務中心、紀念品商店、商業街、飯店等場所進行展銷。3DB1402/T20—2023附錄 A(資料性)景區引進非遺項目申請表景區引進非遺項目申請表見表A.1。表A.1景區引進非遺項目申請表非遺項目名稱申報單位(個人)非遺項目類別a非遺項目級別入選名錄批次非遺項目編號通訊地址郵編聯系人電話擬展示方式(可多選)□媒介展示 □表演展示□體驗展示 □融合展示合作模式□宣傳□贊助□分成□租賃□授權 項目簡介踐主體、主要特征、文化意義、社會功能等基本情況。展示效果圖實踐案例圖其他說明a非遺項目類別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44DB1402/T20—2023參考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