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_第1頁
列夫·托爾斯泰_第2頁
列夫·托爾斯泰_第3頁
列夫·托爾斯泰_第4頁
列夫·托爾斯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他的寫作成就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著。他為著名文學和歷史人物所作的評論和傳記,使他享有很高的聲譽。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傳記《三位大師》、《羅曼·羅蘭》等。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于貴族家庭。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五、六十年代托爾斯泰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從90年代中期開始,托爾斯泰增強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對自己宣傳的博愛何不抗惡思想也常常感到懷疑。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論饑荒》一文而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于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1904年寫信給日皇和沙皇反對日俄戰爭。

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一個小森林中,沒有墓碑,沒有十字架,茨威格稱之為世間最美的墳墓。

遺言:我愛真理。預習檢查胡髭

黝黑鬈發粗制濫造藏污納垢粗糙正襟危坐軒昂

頷首低眉誠惶誠恐侏儒

滯留愚鈍

器宇禁錮郁郁寡歡鶴立雞群黯然失色意趣盎然廣袤無垠

熾熱

不無尷尬

犀利锃亮甲胄無可置疑粲然zīyòuquánlàngòucāogān

gàxīzèngzhòuzhìcànzhìyú

dùnqìgùguǎhèjīnxuān

ánghànhuángzhū

rúànàngmàoyínchì黝黑(yǒuhēi)滯留(zhì

liú):停留不動.愚鈍(yúdùn)器宇(qìyǔ):氣概、風度.禁錮(jìngù):束縛、限制.軒昂(xuān

áng):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犀利(xīlì):(武器、言語等)鋒利,銳利.侏儒(zhūrú)酒肆(jiǔsì)尷尬(gāngà):(神色、態度)不自然;處境苦難,不好處理.熾熱(chìrè)粗制濫造(làn)藏污納垢(cángwūnàgòu)郁郁寡歡(guǎ)鶴立雞群(hè):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正襟危坐(jīn):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頷首低尾(hàn):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誠惶誠恐(huáng

kǒng):惶恐不安.無可置疑(zhìyí)黯然失色(àn)廣袤無垠(màoyín):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掌舵為“袤”.锃亮(zèng)鬈(quán)

髯(rán)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并理清層次脈絡。第一段:須發的特點第二段:面部輪廓、結構第三段:面容表情第四段:長相平平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第六段:目光犀利第七段:蘊含豐富情感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第九段:眼睛的犀利與人生的不幸外貌特征眼光犀利深邃的精神世界列夫·托爾斯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描寫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寫是刻劃人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的特點形、神兼備。作用: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肖像描寫的作用例:《紅樓夢》第三回

對林黛玉的眼睛的描寫。賈母因笑道:“外客未見,就脫了衣裳,還不去見你妹妹!”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從文中找出運用夸張、比喻手法描寫托爾斯泰的眉毛、須發、發膚、鼻子、眼睛的語句,并品評其表達效果。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鬈發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他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須發:眉毛:像是用枝條扎成的村舍外墻那樣粗糙額頭:皮膚藏污納垢,缺少光澤,就像用枝條扎成的村舍外墻那樣粗糙。皮膚:一只寬寬的、兩孔朝天的獅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樣子。鼻子: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目光:合作探究

作者認為托爾斯泰給人的總體印象是什么?(請用原文的詞語回答)失調、崎嶇、平庸而粗鄙。分析肖像畫:課文前半部分對于托爾斯泰的肖像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平庸丑陋大眾化靈魂的高貴,眼睛的犀利是人民大眾的普通一員,與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反襯說明欲揚先抑

本文作者了運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在課文前半部描寫托爾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以此來反襯后半部其深邃的目光和高貴的靈魂。“相得益彰”——正襯正襯: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襯托出跟汪倫的友情更深。)“落井下石”——反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例子:海鷗在大海上飛竄,轟隆隆的雷聲把海鴨嚇壞了,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軀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沒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海燕》高爾基(以海鴨及企鵝的懦弱襯托出海燕的勇敢。)“蓄勢待發”——欲揚先抑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中先寫阿長的“多事”、“規矩多”,這是抑;通過去幫作者買來山海經來突出阿長對孩子的愛,這是揚。思考課文第二部分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的?犀利的目光;眼睛里蘊藏著豐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贊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理解下列語句的含義,說說作者為什么要著力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爾基這句話運用夸張恰當地,很好地道出了托爾斯泰那種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觀察力。2、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托爾斯泰的文學創作,既來自于對社會生活,人間世態的觀察、研究,同時又用他的藝術巨筆把它們準確地表現出來,展示了時代的本質和要求。3、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這句話寫出了托爾斯泰作為“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的批判是極其深刻而準確的。4、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又準,擊中要害。寫出托爾斯泰目光犀利深刻,具有準確的洞察力。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認為托爾斯泰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拓展思考“幸福”與“不幸”“具有這種犀利眼光,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