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將進酒》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將進酒》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上了不解之緣。掀開中國文壇的紅蓋頭,酒香隨清風徐來。他們或解酒助興,靈感紛來;或借酒消愁,排遣抑郁之感;無數名篇佳句,都與滟滟(yàn)美酒相互輝映。

且聽---2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

杜甫:

盤飧(sūn)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pēi)。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客至》

王維: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3

多少詩人、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還有沿用的。4將進酒李白(唐)話說李白李白(701-762)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李杜”。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雄奇飄逸,富有浪漫主義精神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他的劍: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fú)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他喝酒: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先生《懷李白》李白的詩歌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杰出代表,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國力,也反映了盛唐氣象背后的危機及危機爆發后的悲劇。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建功立業、奮發向上的雄心和懷才不遇、備受壓抑的苦悶對理想生活的憧憬、追求、歌頌反映現實反映國事反映民生歌頌自然描繪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志畫面靜謐,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格調高遠,在優美的意境中表現天真的情懷體現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吟詠友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32歲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對崇高人性的向往奮爭與贊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45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25歲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54歲話說李白捉月而死的傳說

五代時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說:“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李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青山李白墓生平大事蜀中讀書與任俠時期25歲之前仗劍去國、追求功業時期

25歲到42歲三年長安供奉翰林時期42歲到44歲十載漫游時期44歲到55歲報國蒙冤時期55歲到62歲李白一生主要分為五個時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hāo)人”701年·出生5歲·遷居江油18歲起·往來于旁郡25歲·揚州27歲·安陸成家30歲·終南山干謁無果32歲·返回安陸35歲·長安獻詩42歲·玄宗召見45歲·賜金放還56歲·入幕永王58歲·流放夜郎62歲·客居當涂旅游達人李白

李白一生,從25歲出蜀開始,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去過的地方比許多現代人都多。李白四處游歷的目的,兩句詩就表達清楚了:“此行不為鱸魚鲙kuài,自愛名山入剡(shàn)中。”唐代的文人旅游風氣很興盛,他們四處干謁投獻,結交官員,刷聲望值。杜甫說“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說明盛唐之時,社會治安尚好,也不用擔心安全。““““旅游達人李白于是李白便玩得很瘋,哪怕是他從長安黯然離開后的低谷時期,也沒閑著。別人郁悶,都是結個草廬或者僵臥孤村,就地郁悶。李白倒好,特地跑到東魯去郁悶,還順手寫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的句子,給自己打氣。寫完以后,李白筆一扔,又跑吳越玩去了。所以《夢游天姥吟留別》還有另外一個題目,叫作“別東魯諸公”。““““生平大事蜀中讀書與任俠時期25歲之前長安元年701李白出生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開元五年(717),18歲,隱居大匡山讀書,從趙蕤學縱橫術李白的青少年時期,就是在蜀中讀書、隱居、漫游、神仙道教信仰及任俠中度過的。生平大事仗劍去國、追求功業時期

25歲到42歲開元十三年725李白離蜀727在湖北安陸娶故相許圉師孫女為妻,726至安陸730入長安求仕浮洞庭,歷襄漢,上廬山,東至金陵、揚州,復折回湖北以安陸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陽、龍門、嵩山、太原,東游齊魯,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游蹤所及,幾半中國他在長安看到的是官場的黑暗,心中充滿憤慨不平,作《蜀道難》、《梁甫吟》、《行路難》等732離長安東再次漫游從梁、宋而洛陽、襄陽,然后舉家遷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父等隱居于徂俫山,號竹溪六逸。“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上安州裴長史書》)“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從侄耑游廬山序》)終南捷徑生平大事三年長安供奉翰林時期42歲到44歲天寶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薦,被詔入京天寶三年744春,上書求還山,玄宗賜金遣之。玄宗“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

…置于金鑾殿,出入翰林中,問以國政,潛草詔誥,人無知者。”(李陽冰《草堂集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詩》)“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鞠歌行》)生平大事十載漫游時期44歲到55歲天寶三載744春,李白離開長安,再度開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在洛陽他遇見了杜甫,在汴州他遇見了高適,這三位詩人便一同暢游梁園(開封)、濟南等地。“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書情題蔡舍人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李白這時的思想是復雜的,既悲慨不平,對朝廷充滿失望和不滿的情緒,但又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入世,希望建功立業的心情并沒有消退。他寄家東魯,南下吳越,北上薊門,近十年的漫游,都帶著這種復雜的心情。天寶十載751,在梁苑娶宗楚客孫女為妻李白在齊州請北海高天師授道箓,再次舉行入道儀式。生平大事報國蒙冤時期55歲到62歲天寶十四載(755)11月,安史之亂爆發。永王璘奉玄宗普安郡制置詔,出兵東南,經九江,三次遣使聘請。李白以為報國的時機已到,入永王幕。肅宗已在靈武即位,以叛亂罪討伐李璘。至德二年(757),李白也因反叛罪蒙冤入潯陽獄,后長流夜郎(今貴州銅梓)。乾元二年(759),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元二年(761),聞李光弼率大軍征討史朝義,由當涂北上,請纓殺敵,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往當涂依縣令李陽冰。寶應元年(762),病死于當涂(今屬安徽)族叔李陽冰家,享年62歲。初葬采石磯,后人遵詩人遺志,改葬青山。仗劍去國辭親遠游(725)奉詔入京供奉翰林(742)奸佞當道賜金返還(744)嵩山與友暢飲做將進酒(752)第一次漫游第二次漫游背景介紹初入長安無功而返(730)

43歲,翰林待詔。可惜玄宗風流,當朝黑暗。而且翰林待詔是一個陪皇上散心、詩文娛樂的虛職,而不是他想的有政治前途的實職。他開始消極怠工,玄宗找他,總是找不到,找到了也是醉醺醺的。于是,一個寫了辭職信,一個賜金放還。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擠,李白離開長安,開始了以東魯、梁園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當時,他曾多次與友人岑(cén)勛(xūn)(岑夫子)在嵩(sōnɡ)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yǐnɡ)陽山居為客。他們登高暢飲,對酒當歌,暢抒滿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詠酒抒情的佳作。

解題《將進酒》

將:請、愿之意。《詩經·衛風·氓(mánɡ)》中有“將子無怒”句。將,讀qiāng,請,愿。樂yuè府舊題,相當于“勸酒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kējiù),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24《將進酒》是一首勸酒詩,那么李白為什么要“勸朋友和自己一起開懷暢飲”呢?整首詩又包含了詩人什么樣的情緒?讀:跌宕情感26讀詩歌,體會情感

將進酒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zūn)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huán)復來。烹(pēng)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cén)夫子,丹丘生,將(qiāng)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dǒu)酒十千恣(zì)歡謔(xuè)。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gū)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27用28青絲:黑色的頭發金樽:金色的酒杯

且為樂:暫且饌玉:美好飲食會須:應當恣(zì):放縱、盡情

謔(xuè):玩笑徑:就

沽取:買回將出:拿出

爾:你,你們(大家)理解詩意,體會情感29

看啊!黃河之水洶涌澎湃從天上傾泄而來,一去不回頭直奔向煙波浩渺的東海;看啊!頭上的青絲轉眼間成了雪一樣的白發,高堂上對著鏡子只能是慨嘆、悲哀!得意的時候,且自縱情歡樂吧,別讓金杯無酒,空對著天上明月。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就必有它的用處,即使千金耗盡,還會重新再來。烹羊宰牛,且圖眼前的歡樂,應該痛痛快快一口氣喝上它三百杯。

岑勛先生啊,丹丘先生啊,請快快喝酒吧,(舉起)酒杯不要停。讓我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側耳仔細聽。那些富貴豪華的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貴,我只愿長醉享樂,不愿醒來。自古以來圣賢常被世人冷落,唯有那些會喝酒的人美名永駐。陳王曹植從前在平樂觀舉行宴會,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主人啊,為什么說錢不夠,那就應當買下美酒來,咱們對飲都醉意綿綿。這一匹名貴的五花馬、這一件價值千金的皮裘,叫侍兒拿去換美酒吧,我與你們一起消除這萬古長愁。理解詩意,體會情感30整首詩包含了詩人哪些情緒?(點撥:找詩中關鍵字)悲歡憤狂析:勸酒之因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1.詩歌開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采用了古代民歌中的什么手法?抒發了李白怎樣的感嘆?用一個字概括開頭的情感基調。起興——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比喻——以黃河一去不復返比喻青春易逝,將白發比作雪。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對比——以頭發的朝晚變化進行對比。夸張——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悲誦讀探究小結:賞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明確:詩歌以兩組長句發端,挾(xié)天風海雨迎面撲來。詩人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為我們營造了一幅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奔入海的雄渾壯闊的畫面,借黃河之水一去不復返比喻人生短暫、時光易逝,又以黃河之水的偉大永恒反襯生命的渺小脆弱。接著,詩人將“朝”“暮”“青絲”與“雪”對比,極抒人生易老之感慨,同時也蘊含著詩人渴望建功立業卻懷才不遇的失意。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流水文化:以水來比喻時間的流逝,非李白獨創。《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無數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夠重新返回西方?青少年時代不努力,到老就只能悲傷嘆息了孔子站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在這些佳作名句中,江河之水幾乎都有了相同的比喻意義:以奔涌不息的流水,比喻轉瞬即逝的光陰,喻人生短暫。流水意象

借“流水”表思鄉之情例1:枯藤老樹昏鴉,小錢流水人家。

——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例2: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借“流水”寫友愛之情例: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狀熱愛平凡生活的性情例: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借流水表達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例: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抒人生的壯志豪情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嘆家國悲愁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咸陽城東樓》用流水喻時光流逝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浪淘沙·懷舊》思考:如何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人正自感傷,然而李白畢竟是豪爽的、灑脫的,剛剛提到“悲”情,隨即一把推開,李白是如何調整情緒的??①既然人生短暫,既然此處失意,就應另外去尋找寄托酒與友,朋友相聚,正好開懷暢飲,及時行樂。②這其實是一種失意,不是真正的快樂,是通過這種及時行樂,尋求一種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歡分析這幾句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情感和運用的手法。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展現了李白高度的樂觀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公元725年,25歲的李白在渝州謁見李邕[yōng],史稱李邕“頗自矜”,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后進態度頗為矜持。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異常興奮,他認為,自己的理想終于可以實現了,興奮地寫下了這首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公元744年,44歲的李白得罪權貴,被賜金放還。踐行宴上,回望過去如一場夢,夢醒以后,只剩下一地雞毛、杯盤狼藉。但他沒有自怨自艾,更不會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人生態度。四個短句的忽然加入,使詩歌節奏富于變化,讀來輕巧靈動,顯現出詩人豪放直爽的性情。賞析“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酒酣耳熱之時,當慷慨高歌!手法:用典①“鐘鼓”一句,既表現作者對權貴的蔑視,又表現作者懷才不遇,難以言說的惆悵苦悶;②用孔子、孟子、屈原等“古來圣賢”不被重用,來自我安慰,同時內心的憤激之情溢于言表。③用“陳王”以自比,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有志難展,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憤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思考:“與君歌一曲”的內容是什么?分析作者所唱歌詞中所使用的手法及抒發的思想情感。42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悲歡李白為什么不愿醒來?社會黑暗,朝廷奸佞當道,權貴掌權,達官貴人結黨營私,排斥賢能。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度。憤43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從個人的遭際出了,聯系自古及今無數賢者的普遍命運,概括其有志有才有作為卻不為世人所知的共同遭遇,既然如此,那么只有那些靠飲酒擺脫塵世煩惱的狂放飲者,如謝安、曹植、阮籍、嵇康、鮑照等借詩酒揮酒自己的才情,留下了他們的名姓、事跡。為圣為賢者一心為公卻默默無聞、寂寞一生,只有飲者的名字才能在世間傳揚,這也算黑暗社會中的畸形現象了。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與武宣卞(biàn)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王士禎(zhēn)(清初杰出詩人、學者、文學家)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曹植簡介45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曹植與李白有諸多相似點:1.曹植“才高八斗”,頗負盛名;李白亦是才情甚高,自命不凡。2.曹植行為放任,不拘禮法;李白狂放不羈,個性張揚。3.兩人均好飲酒。4.曹植在曹丕、曹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與曹植一樣,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長安,抱濟世之志,卻為小人排擠,最后落個“賜金還鄉”的下場。以曹植自況,表達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狂愁“呼兒”“與爾”,詩人口氣甚大,顯示出李白不拘形跡的豪邁性格。“萬古愁”與開篇之“悲”照應,顯示出李白心中在狂放樂觀掩蓋下的對自己韶華已逝、懷才不遇的悲憤與愁苦。思考:這次宴會的主賓分別是哪些人?正常的酒場文化中應當是誰勸酒?現在是誰勸酒?賞析最后幾句并體會詩人此時的情緒狀態及內心的情感。重點探究思考二:詩中哪兩句最能表現詩眼?萬古愁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思考一:你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人生易老青春不再壯志未酬懷才不遇圣賢寂寞陳王失意三愁萬古愁且為樂飲酒之樂朋友之樂自信之樂三樂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一、詩歌為勸酒詩,那么李白是怎么勸酒的呢?會須一飲三百杯人生得意須盡歡將進酒,杯莫停二、詩人勸酒的原因有哪些?人生短暫及時行樂人生得意要飲現在不得意要飲(一)要飲,要狂飲(二)勸飲,勸豪飲富貴不足取飲酒可留名

(歷史)錢財何言少飲酒可銷愁

(現實)懷才不遇借酒澆愁主旨將進酒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壯志未酬懷才不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圣賢寂寞陳王失意為何而愁一愁二愁三愁結構梳理:統觀全篇,請概括作者為何而愁。愁狂懷才不遇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人生短促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悲歡憤情感總結:《將進酒》氣勢雄渾,感情奔放,跌宕起伏。這首詩歌抒發了作者哪些情感?重點難點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而“但愿長醉不愿醒”又含有消極的情緒,如何看待李白這兩種矛盾的觀點?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在這里主要理解為出仕,是一種入世思想;而“但愿長醉不愿醒”又體現了他想用酒來麻醉自己、逃避世事的思想。他這種入世、出世的矛盾表現,正是他內心深處儒道思想交織的一種表現。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想建功立業,成就自己,這應該說是他思想的主流,但當正直的他在朝廷中受到打擊、排擠,不得志時,他又不像一般的儒生一樣只知痛苦而不去擺脫,他會以道家的思想灑脫地擺脫痛苦,追求自己個性的自由。李白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這種矛盾中度過的,他的詩歌記錄了他的這種矛盾。重點難點追求精神自由碰撞建立豐功偉業56

全詩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表現了一種懷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復雜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才是它的內核。小結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雄奇飄逸,富有浪漫主義精神李白的詩歌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杰出代表,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國力,也反映了盛唐氣象背后的危機及危機爆發后的悲劇。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建功立業、奮發向上的雄心和懷才不遇、備受壓抑的苦悶對理想生活的憧憬、追求、歌頌反映現實反映國事反映民生歌頌自然描繪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志畫面靜謐,著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格調高遠,在優美的意境中表現天真的情懷體現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吟詠友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32歲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對崇高人性的向往奮爭與贊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45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25歲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54歲極盡夸張

用典精當

《將進酒》篇幅不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與表現手法的精彩運用有著密切的關系。(1)極盡夸張

黃河之水天上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