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全國新高考II卷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適用地區:遼寧、重慶、海南)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國學者進入典籍英譯領域時間相對較晚,據現有漢學書目統計,中國典籍譯本絕大
多數是由西方漢學家或獨立、或在中國合作者幫助下完成的。傳教士以降的西方譯者為中國
典籍的異域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以往的西方譯者翻譯中國文化典籍時,大多采取
迎合譯語讀者的翻譯策略,翻譯過程中曲解、誤譯中國文化之處比比皆是。此外,中國古代
經典文本的語言具有語義的渾圓性、語法的意合性和修辭的空靈性這三大特點,使得絕大多
教外國學習者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觸及中華文化的內核。然而,典籍英譯的主要目的,是向
西方世界介紹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和發展,讓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國。我
們應當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典籍翻譯實踐和接受之間的窘況與差距,從典籍翻譯大家身上
汲取翻譯的智慧,獲取前行的指導和力量。在這方面,對楊憲益、戴乃迭(英國籍)合譯的
與英國人霍克斯翻譯的《紅樓夢》譯本的比較,是一個值得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的課題。
這兩個譯本于20世紀70年代出版,三位譯者皆因此獲得巨大聲譽,也同時掀起了翻譯界此
后對兩種譯本經久不息的對比研究熱潮。在這過程中,我們應深入了解中國典籍的外譯事實,
客觀分析兩種譯本的優長與不足,將中國的本土經臉和理論與西方翻譯理論相結合,取其精
華,讓中國的翻譯研究與實踐在傳承和發展的良性循環中獲得升華,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和提
高我們講述中國故事、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時代能力。
(摘編自辛紅娟《中國典籍“誰來譯”》)
材料二:
翻譯思想是決定譯者翻譯行為和翻譯結果的主因,只有通過其翻譯思想,讀者才能理解
其翻譯過程中所采取的種種策略,也才能對這些策略所產生的譯文進行更客觀的評價。從霍
克思的譯本中可見,他對原文采取了大多時候“忠實不渝”、間或背信棄“意”的態度。為
證此言,舉個背信棄“意”的例子。《紅樓夢》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個較長的段落交代
自己的寫作目的,并說明選用“甄士隱”和“賈雨村”作為人物姓名的緣由,為讀者理解整
部小說進行鋪墊。霍克思在其譯本中大膽地省卻了這段文字的翻譯,直接從“列位看官:你
道此書從何而來?”譯起。霍克思的省譯,顯然不是漏譯或者不能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霍克思對其譯本藝術性的考量。為了實現譯本與原著在藝術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說最大程度的
接近,霍克思將“忠實”的對象定位于篇章層面。楊憲益的翻譯可以稱之為“臨摹式翻譯”。
“臨摹”是初學書畫之法,就是照著一幅書法或者繪畫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終達到與原作的
惟妙惟肖。臨摹者往往會將忠實原作視為自己對藝術的全部追求,楊憲益翻譯的《紅樓夢》
正是這樣一件藝術性高超的臨摹作品。
(摘編自黨爭勝《霍克思與楊憲益的翻譯思想芻議》)
材料三:
從當下國際學界關于兩百年《紅樓夢》翻譯史及諸種譯本的研究來看,大多數學者對楊
譯本和霍譯本給予了充分的認可,學界就這兩種譯本的翻譯技術性問題有著相當細致的討論。
然而我所感興趣的不是翻譯的技術性問題,而是這兩位譯家及兩種譯本的語言修辭、文化身
份、翻譯立場與翻譯策略的差異性等問題。楊憲益譯本的翻譯立場與翻譯策略更注重推動英
語貼著漢語文化觀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楊譯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國文化傳統及其風俗觀
念直輸給西方讀者的翻譯立場,這也是楊譯本失去西方英語讀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楊
譯本,霍譯本的翻譯立場與翻譯策略超越了漢語《紅樓夢》的字面意義,而旨在探求漢英雙
語背后兩種異質文化觀念之間相互理解與解釋的適應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讀者諳熟且可以接
受的地道的英語及其文化、風俗等觀念,以此來創造性、補充性與生成性地重構《石頭記》,
從而完成了兩種異質文化觀念之間的轉換生成。
(摘編自楊乃喬《〈紅樓夢》與TheStoryoftheStone---談異質文化觀念的不可
通約性及其翻譯的創造性》)
第1、2題暫缺。
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分析了楊譯本的長處和不足,指出應當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典籍翻譯實
踐和接受之間的窘況與差距。
B.材料二使用“臨摹”的概念,意在強調楊譯本對于《紅樓夢》的絕對忠實,這
與霍譯本的間或背信棄“意”形成了對比。
C.材料三認為只有完成兩種異質文化觀念轉換生成的翻譯者,才有可能創造性、
補充性與生成性地重構《石頭記》。
D.材料一提綱挈領,從總體述說中國典籍“誰來譯”的問題,材料二和材料三則
分而論之,三則材料呈現出總分的結構。
4.請根據材料二,簡要說明楊憲益與霍克思對譯文藝術性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
5.評價一部中國典籍譯本是否優秀,可以有哪些標準?請結合材料進行概括。(6
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到橘子林去
李廣田
小孩子的記憶力真是特別好,尤其是關于她特別有興趣的事情,她總會牢牢地記著,到
了適當的機會她就會把過去的事來問你,提醒你。“爸爸,你領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
滿樹上是金黃的橘子。“今天,小岫忽然向我這樣說,我稍稍遲疑了一會,還不等回她,她
就又搶著說了:“你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說過領我去看的。"我這才想
起來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領她到西郊去。那里滿坑滿谷都是橘子,但那時橘子
還是綠的,她并不覺得好玩,只是說:“這些橘子幾時才能熟呢?”“等著吧,等橘子熟了,
等一個晴天的日子,我就領你來看看了。”這地方陰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
就令人覺得非常稀罕,簡直覺得這一日不能隨便放過。小孩子對于這一點也該是敏感的,于
是她就這樣問我了。去嗎,那當然是要去,并不是為了那一言的然諾,卻是為了這一股子好
興致。我們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來,活躍了起來。石頭道上的水洼子
被陽光照著,像一面面的鏡子;女人頭上的金屬飾物隨著她們的腳步一明一滅;挑煤炭的出
了滿頭大汗,脫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氣,而汗水被陽光照得一閃一閃的。天空自然是藍
的了,一個小孩子仰臉看天,也許是看一只鴿子,兩行小牙齒放著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
然是更高興的,別人的高興就會使她高興,別人的笑聲就會引起她的笑聲。可是她可并沒有
像我一樣關心到這些街頭的景象。她毫沒有駐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著我向
前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著到橘子林去。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寬闊了,也聽到
好多地方的流水聲了,看不到洗衣人,卻聽到洗衣人的杵擊聲,而那一片山,那紅崖,那巖
石的紋理,層層疊疊,甚至是方方正正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壘成,沒有云,也沒有霧,崖面
上為太陽照出一種奇奇怪怪的顏色,真像一架金碧輝煌的屏風,還有瀑布,看起來像一絲絲
銀線一樣在半山里飛濺。我看著眼前這些景物,雖然手里還握著一只溫嫩的小胖手,我卻幾
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不擾亂我,我想,她不會關心到眼前這些景物的,她
心里大概只想著到橘子林去。遠遠地看見一大片濃綠,我知道橘子林已經在望了,然而我們
卻忽然停了下來,不是我要停下來,而是她要停下來,眼前的一個故事把她吸引住了。是在
一堆破爛茅屋的前面,兩個趕大車的人在給一匹馬修理蹄子。我認識他們,我只是認識他們
是屬于這一種職業的人,而且他們還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鄉親。他們時常叫我感到那樣子
的可親近,可信任。他們把內地的貨物運到邊疆上出口,又把外邊的貨物運到內地,他們給
抗戰盡了不少的力量他們兩個正在忙著,他們一心一意地“對付”那匹馬。你看,那匹
馬老老實實地站著,不必拴,也不必籠,它的一對富有感情的眼睛幾乎閉起來了。不但如此,
我想這個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給我修理蹄子,我們走的路太遠了,慢慢地修
吧,修好了,我們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錯,他正在給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個蹄子來,
先上下四周撫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細端詳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銳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圍
修理著。我為那一匹牲口預感到一種飛揚的快樂……我這樣想著,看著,看著,又想著,只
是頃刻之間的事情,猛一驚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從我的掌握中脫開了,我低頭一看,
卻正看見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來注視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
見,她的小指甲是相當長的,也頗污穢了,每一個小指甲里都藏著一點黑色的東西。我不愿
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對眼前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語擾亂她,
我看她將要看到什么時候為止。趕馬車的人把那一只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釘著鐵掌。
釘完了鐵掌,便把馬蹄子放下了。那匹馬把整個的身子抖擻了一下,我說那簡直就是說一聲
謝謝,或者是故意調皮一下。然后,人和馬,不,是人跟著馬,可不是馬跟著人,更不是人
牽著馬,都悠悠然地走了,走到那破爛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門口掛一個大木牌,上邊寫著
拙劣的大字:“敘永騾車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們也可以少受一些風塵。“回家。”
小岫很堅決地說,而且已經在向后轉了。“回家告訴媽媽:馬剪指甲,馬不哭,馬乖。”她
拉著我向回路走。我心里笑了,我還是沒有說什么,我只是跟著她向回路走。“我的手指甲
也長了,回家叫媽媽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這么說著,又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
“對,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馬還乖。”這次我是不能不說話了,我被她拉著,用相當
急促的腳步走著。這時候,太陽已經向西天降落了,紅崖的顏色更濃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
都擴大了。我們向城里走著,我們都沉默著,小岫不說話,我也不說話。“我不再去看橘子
了。”她心里也許有這么一句話,也許并沒有。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決定帶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為不想“隨便放過”偶然到來的晴天,
與她提醒“我”履行承諾無關。
B.“我”從“幾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從我的掌握
中脫開”,這個變化表明“我”的出游興致變高了。
C.趕大車的人讓“我”感到可親近、可信任,除了他們“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
鄉親”,還因為他們為抗戰做出了貢獻。
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說話,我也不說話”,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們對
未到達橘子林感到有點失落。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的大哥給我修理蹄子,我們走的路太遠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們就
上路。”這一句將馬人格化,寫出了馬對車夫的感情,生動而饒有趣味。
B.“我”在判斷小岫對去橘子林的態度時,用語從“一定”變為后來的“也許”,
暗示小岫的心理變得難以琢磨了。
C.小岫讓“我”領她去橘子林,實際上全程“我”都是由她拉著走的,由此可見,
小岫的言行決定著本文的節奏。
D.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視角,先后描寫了街道、山林、騾車店等處的景象,看似散
漫,實則突出主題,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點。
8.“我”和小岫最終放棄去橘子林,本文卻仍以“到橘子林去”為題,請簡要談談
你的理解。(4分)
9.本文的童趣往往通過細節體現出來,請指出三處這樣的細節并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吳漢,字子顏,南陽人。韓鴻為使者,使持節,降河北,人為言:“吳子顏,奇士也,
可與計事。“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其后勤勤
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上既破邯鄲,誅王郎,召鄧禹宿,夜語日:“吾欲北發幽州
突騎,諸將誰可使者?”禹日:“吳漢可。禹數與語,其人勇鴦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
上于是以漢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吳漢與蘇茂、周建戰,漢躬被甲
持戟,告令諸部將目:“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后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破。北擊清河
長垣及平原五里賊,皆平之。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
南營,大破公孫述。吳漢兵守成都,公孫述將延岑遣奇兵出吳漢兵后,襲擊破漢,漢墮水,
緣馬尾得出。吳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
然后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完,漢常獨繕渠其弓戟,閱其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
公何為,還言方作戰攻具,上常目:“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封漢廣平侯。吳漢
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
以分與昆弟外家。吳漢爵位奉賜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墳,不作
祠堂,恭儉如此。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日:“臣愚無所識知,唯愿慎無赦而已。”
病薨,奏謚日:“有司議宜以為武。”詔特賜日忠侯。
(節選自《東觀漢記》卷十)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
/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B.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
/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C.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
/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D.吳漢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語自達/鄧禹及諸將多所薦舉/再三召見
/其后勤勤不離公門上/亦以其南陽人/漸親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銜枚指在口中橫銜著枚。枚的形狀像筷子,是古代行軍時用以禁止喧嘩的器具。
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轉變為勉強令人滿意。
C.尊重,文中是尊貴顯要的意思,現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視,二者的意思不同。
D.車駕,文中以帝王所乘車馬代指帝王,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禹向皇上推薦吳漢承擔調發幽州軍隊的任務,皇上命吳漢為大將軍,吳漢斬
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贊賞鄧禹有知人之明。
B.吳漢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設大營,北營不利,合兵南營,大破公孫述,但后
來被延岑襲擊后方,吳漢落水,拉著馬尾才得以脫險。
C.吳漢為人質樸,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著皇上征戰四方時,常常隨
從左右,小心侍衛,總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
D.吳漢處世儉樸,恭敬謹慎,不置國產,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時,家人曾置買
一些田產宅業,他歸來后,全部都分送給了故舊部屬。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禹曰:“吳漢可。禹數與語,其人勇鷲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
(2)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
14.《后漢書?吳漢傳》用孔子的“剛毅木訥近仁”一語來贊譽吳漢,請簡要概述吳
漢的剛毅與木訥之處。(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送別
李白
尋陽五溪水,沿河直入巫山里。
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
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根據本詩內容可知,詩人的友人即將乘船出發,沿水路駛往三峽方向。
B.詩人表示友人將去的地方景色優美,而友人的風采正與這美景相稱。
C.本詩最后兩句的表達方式,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也曾使用。
D.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
16.本詩是如何表現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兩句使用疊字,增
添了鄉村遠景的平靜安詳之感。
(2)杜甫《蜀相》中“?"兩句自問自答,點明了諸葛武侯祠所在的
位置。
(3)古代京城百業興旺,精英薈萃,又被稱為“京華”,這一美稱,在唐宋詩詞里
經常出現,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宮課堂”如
約舉行,在約400公里高的環地球軌道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人
攜手開講,在近一小時的授課過程中,豐富多彩的科學實驗在現場演示,還以天她連線的方
式回答了地面學生的問題,并通過多種媒體平臺,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宮課堂”。拋
出去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沒有沿拋物線方向下降墜落,而是給人以沿著直線勻速
運動的感覺,植物油與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離,而用繩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陣后,
水與油成功分離……第三次“天宮課堂”這些―①一的瞬間啟發很多學生不斷思考、回味,
興趣盎然地追尋背后的科學道理。“天宮課堂”開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時,神舟十
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同伴的配合下,華麗轉身為②的科學課教師,在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
進行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演示了失重環境下獨特的物理現象,并和地面的學生進行
了③的天地互動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兩度開課,大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探求科
學規律、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
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H(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這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
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華。十字街上有金銀首飾店、布莊、油鹽店、茶莊、藥
店,也有拔牙的洋醫生。這小城里面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我生的時候,
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