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教學課件)-高一語文同步備課系列(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教學課件)-高一語文同步備課系列(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教學課件)-高一語文同步備課系列(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教學課件)-高一語文同步備課系列(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古詩詞誦讀(教學課件)-高一語文同步備課系列(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壹靜女貳涉江采芙蓉叁虞美人

肆鵲橋仙古詩詞誦讀02《詩經·邶風》靜女壹02

導入新課02

“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德國著名詩人荷爾德林

不管身體多么勞累,人類總要詩意地棲居。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稱為“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02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詩歌,又稱“詩三百”,反映了近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詩經》“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源頭。《詩經》體制(形式)表現手法風(十五國風160篇)雅(大雅、小雅105篇)頌(周頌、魯頌、商頌40篇)賦比興風土之音(民間歌謠)朝廷之音(宮廷樂曲)宗廟之音(宗廟祭祀)“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陳述鋪敘)“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發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內容)詩經六義“國風”現實主義的精華02學習任務一:誦讀,整體把握。02

靜女①其姝②,俟③我于城隅④。愛⑤而不見⑥,

搔首

踟躕⑦。

嫻靜的女子很漂亮,在城角等待我。你藏在哪里,怎么不出現?急得我用手指撓頭,徘徊不進。

靜女其孌⑧,

貽⑨我彤管。

彤管有煒⑩,

說?懌?女?美。嫻靜的女子真美好,送我紅色的管狀物。紅色的管狀物紅潤有光澤,喜愛你的美麗。

①靜女:嫻靜溫婉之女。②姝(shū):美麗、漂亮。③俟(sì):等待。④城隅:城角。一說指城上的角樓。⑤愛:同“”,隱藏。⑥見(xiàn):出現。⑦踟躕(chíchú):徘徊不進。⑧孌(luán):美好。⑨貽(yí):贈。⑩有煒(wěi):形容色紅而光亮。有,形容詞詞頭。?說(yuè):同“悅”。?懌(yì):喜悅。?女(rǔ):同“汝”,第二人稱代詞。理解詩歌內容02

自牧?

歸?

荑,洵?

美且異。從遠郊歸來將茅草芽送我(作為信物),(茅草芽)確實美好而且與眾不同。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不是茅草芽長得美,只因為是美人相贈的。

?牧:城邑的遠郊。?歸(kuì):同“饋”,贈送。?洵(xún):誠然、實在。?女(rǔ):同“汝”,第二人稱代詞。此處指“荑”。?美人:指靜女。理解詩歌內容02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誦讀指導02

第一、二句,讀出著急的情味;

第三、四句,讀出美好愿景的情味;

第五、六句,讀出充滿細想,回味無窮的味道。誦讀指導02

《靜女》以第一人稱“我”(男青年)寫一次戀人的約會。全詩共三章,一章重在寫場景,兩章重在寫心理。

第一章寫青年之急;第二章寫美人贈管;第三章寫美人贈茅。內容小結02學習任務二:品讀,把握人物形象。02

女主人公:活潑可愛或者文靜嫻雅、美麗善良、大膽追求純潔真摯的愛情,是女子當中的佼佼者。

男主人公:憨厚、癡情、淳樸,對女主人公有著深切的愛,對愛情專一。學習任務二:品讀,把握人物形象。02學習任務三:鑒賞,分析藝術手法。02“其姝,其孌,其美”“俟我城隅,貽我彤管,歸我牧荑”等。作用:情感的線索,思想的脈絡。俟我城隅——約會——搔首踟躕——急切之情貽我彤管——熱戀——說懌女美——狂熱之情

歸我牧荑——癡想——美人之貽——渴慕之情這首詩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討,小組點評。《靜女》中哪些地方用到重章疊唱?有什么作用?02

“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邶風·靜女》是如何運用的?請結合全詩進行分析。

①“賦”的表現手法。運用心理描寫和對比襯托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記敘了一對青年男女,戀愛雙方一次“城隅”幽會的一個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現手法。詩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靜女”之美。

③“興”的表現手法。詩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歡女主人公的,但他卻沒有直接說“我喜歡靜女”或“我喜歡你”,而是先說我喜歡“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說“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因為喜歡靜女,才喜歡“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草。通過對普通荑草的贊美來表現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渴慕之情。學習任務三:鑒賞,分析藝術手法。02本詩通過描寫青年男女相約、相戀、相思的全過程,綜合運用賦比興、對比、襯托等手法,集中反映古代勞動人民對幸福愛情生活的追求與向往。課堂小結021.詩的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嫻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伙子約好在城墻角樓會面,其詩句是:

。2.描寫男子贊美女子送的第一個禮物的句子是:

。3.寫女子送給男子第二個禮物的句子是:

。參考答案:1.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彤管有煒,說懌女美。3.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布置作業:《靜女》名句默寫。02《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貳02

導入新課02

《古詩十九首》是梁代蕭統《文選》“雜詩”類的一個標題,包括東漢末年無名氏文人的19首作品。主要抒發了游子失志無成和相思別離之情,突出表現了當時中下層士子的不滿不平,真實的反映了東漢后期的政治混亂、敗壞、沒落的時代風貌。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鐘嶸《詩品》評價它“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古詩十九首》02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學習任務一:誦讀指導,理解內容,體悟感情02

內容:詩歌寫的是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的時候,不知道將所采芙蓉送給誰,他所思念的人在遠方,抒情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回頭望家鄉,可是他看到的是無法計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煙云的山阻水長,抒情主人公從眼前想到將來,不免憂傷不已。

詩眼:憂傷。

情感:表達了游子的離別相思之情。學習任務一:誦讀指導,理解內容,體悟感情02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選擇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學習任務二:品讀意象、賞讀詩句、想象聯想02

示例:①“芙蓉”“蘭澤”“芳草”“江”等意象。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荷花)的美麗迷人的情景,②營造了輕松歡快的氛圍。③“芙蓉”“蘭澤”“芳草”等意象,側面烘托詩人情懷的高雅,感情的純潔、美好。學習任務二:品讀意象、賞讀詩句、想象聯想02主人公表達情感的方式是什么?想象主人公情緒發生怎樣的變化?有何作用?學習任務二:品讀意象、賞讀詩句、想象聯想02

示例:

①“摘花想送給誰?自己思念的人在遠方。”用了設問的表達方式。由作者自問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緒由歡欣轉為失落,為后文的黯然神傷作鋪墊。學習任務二:品讀意象、賞讀詩句、想象聯想02閉上眼睛想象“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兩句詩,這兩句中既有人物動作描寫,也有心理刻畫,其中“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示例:“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詞是寫主人公與環顧所見“舊鄉”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但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采用“對寫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學習任務二:品讀意象、賞讀詩句、想象聯想02詩歌最后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明確: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想愛卻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這種分離是不同與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個是永久的分離,一個是讓人產生距離產生美。學習任務二:品讀意象、賞讀詩句、想象聯想02此詩主要表達游子思念愛人、家鄉的思想感情,為了表現這種情感本詩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現手法?學習任務三:合作探究詩歌的表現手法02表現手法:

1.樂景襯哀情:用美好熱鬧歡快的場景來襯托詩人的凄清心境。好處:王夫之:“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2.對寫法:抒情主人公思鄉懷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通過想象,寫對方思念自己之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心中的思念之情。好處:

擴大了詩歌意境,豐富了情感內涵。

使抒情更加婉曲蘊藉,富有含蓄之美。學習任務三:合作探究詩歌的表現手法02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子還是女子呢?或者你還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抒情主人公可能是男子也有可能是女子,還有可能是男子和女子。多元解讀游子思婦思婦懷遠兩者皆有學習任務四:探究詩歌深沉厚重的憂傷誰在承受。02根據自己確定的抒情主人公,結合詩歌進行分鏡頭闡釋。學習任務四:探究詩歌深沉厚重的憂傷誰在承受。02示例:主人公是女子。鏡頭一:女子采蓮。鏡頭二:女子手持蓮花思念男子。鏡頭三:女子想象男子回望故鄉的方向。鏡頭四:女子想象男子和自己一起默默感嘆。學習任務四:探究詩歌深沉厚重的憂傷誰在承受。1.背誦并默寫《涉江采芙蓉》2.如果用《鵲橋仙》中所傳達的愛情觀去勸慰《涉江采芙蓉》中的男女,你認為他們會轉悲為喜嗎?布置作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叁02

導入新課02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今屬江蘇)人,南唐后主,世稱“李后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違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樓里,過著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賜酒將李煜毒死。可以說《虞美人》是他的絕命詞。古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李煜詞前期:多寫宮廷逸樂生活,風格綺麗,輕靡婉轉。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樓春》《更漏子》《菩薩蠻》等。李煜詞后期:追憶往事,傷懷故國,詞風沉郁蒼涼。李煜1.把握節奏根據情感的需要來進行節奏的把握。2.找出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押韻特點:兩句一換韻。3.讀出感情感情基調:低沉、凄哀

春花

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學習任務一:誦讀,整體把握。02學習任務二:品讀,分析鑒賞。愁改——亡國之痛春花秋月:美好景象——往事之嘆往事:錦衣玉食,九五至尊

——故國之思月:懷念親人,懷念故鄉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品讀意象02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一千古名句是如何抒情的?運用了設問、比喻、夸張修辭手法,以實寫虛,突出詞人愁思的廣、長、多,把無形的愁思具體化,沉重的情感飛動化。品讀關鍵詞句0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改變的只是“朱顏”嗎?

朱顏:日漸衰老,不復當年的神韻風采。地位:一國之君為階下之囚。心情:尊榮顯貴到忍辱蒙羞。不改:春花秋月、小樓東風、雕欄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品讀關鍵詞句02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相見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拓展延伸,展示寫“愁”的名句。02古代以水、以絲、以雨、以柳、以山、以風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鑄就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愁”情飛揚,可見“愁”是可知可感,可觸可摸,千姿百態的。學習任務二:品讀,分析鑒賞。02品讀手法①反問(設問)②對比宇宙永恒有常——人生短暫無常昔日九五至尊——今日階下囚③設問、比喻、夸張02實寫:春花秋月、小樓、東風、明月----自然永恒----景虛寫:往事、故國、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人生無常----情品讀手法虛實結合,情景交融02學習任務二:品讀,分析鑒賞。通過抓意象、把握關鍵詞句和藝術手法,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滿腔愁緒:往事之嘆、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一個亡國之君對他曾經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會惹來忌恨,招來殺身之禍,《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絕命詞。02學習任務三:再讀,讀出感情。整體感情基調:悲哀、感傷、低沉誦讀時要把物是人非的深沉的感慨表現出來。如“朱顏改”三個字,應放慢語速,加強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過大。02學習任務三:再讀,讀出感情。誦讀時要把這無盡的哀愁表現出來。如形容愁之深之多的詞語“幾多”和“一江”要重讀,“愁”和“春水”要輕讀,“向東流”是指愁緒的綿長無盡,聲音要延長。02課堂小結詞人圍繞一個“愁”字,在時間和空間上,將故國的衰亡與天地的變化、人事的無常與天地的運行聯系在一起,運用比喻、設問、對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以明凈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抒發了對故國的思念、對俘囚生活的幽怨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綿綿無盡的愁緒。02布置作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春歸唐庚東風定何物?所至輒蒼然。小市花間合,孤城①柳外圓。禽聲犯寒食②,江色帶新年。無計驅愁得,還推到酒邊。[注]①孤城:指詩人被貶之地惠州城,是當時的商業繁盛之地。②寒食:每年四月初,清明節前一二天。本詩尾聯關于愁緒的寫法與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寫法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02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肆0202

導入新課02“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小姑道別時這樣叮囑。“初七”是指農歷七月初七,也稱為“七夕”“乞巧節”或“女兒節”,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最早傳唱這一題材的詩作是漢魏時的古詩:《迢迢牽牛星》,但最膾炙人口、傳誦不衰的絕唱,則當推北宋秦觀的《鵲橋仙》一詞了。02

相傳牛郎織女相戀而結合,觸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塵,后夫妻分居在銀河兩側。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這天晚上會有無數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成一座長橋,便于他們相會,人稱“鵲橋相會”。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是織造云錦的巧手,所以,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別好看。舊時風俗,少女們要于此夜陳設瓜果,朝天禮拜,向織女“乞巧”。這個美麗神話,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詠嘆。02學習任務一:反復誦讀,領會思想內涵,品味音韻美。

詞的上片寫這對情侶奔赴鵲橋相會時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寫他們將別時以長久相愛的誓言互勉。兩片的結構相似:前三句是賓,要讀得輕些;后兩句是主,可稍稍重讀。

最后一層即“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是這首詞的主旨句。讀此句須放慢速度,聲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韻——這雖是誓言,卻當視為兩位主人公的內心獨白,讀成山盟海誓的語氣,就沒有余味可尋了。02學習任務二:賞析上闋“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這兩句描寫織女會牛郎時的情景。這兩句不僅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初秋夜空圖,也暗示織女精巧絕倫的手藝。“弄”和“傳”兩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仿佛漫天瑰麗的云霞和閃耀的流星也頗通人性,一個為他們的相會感到高興,另一個為他們傳遞著離愁別恨。“銀漢迢迢暗度”中的“迢迢”不僅形容銀河之遼闊,牛郎織女相距之遙,相見之難,也表明他們的相思如銀河水綿綿無邊。“暗度”點明渡河的時間、情景,與題意“七夕”相對,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活動1:上闋是怎么描寫牛郎織女相逢情景的?0202學習任務二:賞析上闋“恨”是離愁別恨。牛郎織女之間隔著銀河,近在咫尺,能相視,卻不能相守,用一個“恨”字,更能突出牛郎織女的相思之苦。而“愛”的情感傳達沒有“恨”那么深刻、那么有力量。活動2:“纖云弄巧,飛星傳恨”中為什么是“恨”而不是“愛”?020202學習任務二:賞析上闋“金風玉露”是秋日的特定景物。金風玉露暗示節候,風字前加一金字,露字前加一玉字,顯示景物的優美。同時,詞人把這次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活動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句有哪些意象?有什么好處?020202學習任務二:賞析上闋“一”是這對久別的情侶于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刻。這個“一”又表明牛郎織女的愛情是圣潔至極的靈魂之愛。“無數”是指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是朝歡暮樂的凡俗之愛。雖然一年只有一次的相逢,卻抵得過塵世間千萬遍的相逢。活動4:怎樣理解“一”與“無數”的對比?020202“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