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1頁
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2頁
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3頁
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4頁
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紅色出行”是“革命精神”和現代“旅游經濟”時代的結晶。近年來,它已從江西丟失。江西省率先提出“紅色出行”,并立即獲得全國認可。因為它不僅有效地利用了革命勝地的革命教育,而且還將民族精神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元素,創造了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沂蒙山帶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江東月區。目前,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正在開發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紅色出行是該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1紅色旅游資源沂蒙山區的主體是臨沂市,轄3區9縣(蘭山、羅莊、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莒南、臨沭9縣),面積1.72萬km2,人口1015萬,均占山東省的1/9.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有沂山、蒙山、北大山、魯山、孟良崮等高山和無數丘陵組成.沂山、蒙山、魯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險嶺峻,沂河、沭河縈繞如帶,文峰山、浮來山、羽山、馬馬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風光旖旎.沂蒙山區人杰地靈,這里是東夷文化的發祥地,臨沂古城已有2490多年的歷史,書圣王羲之、智圣諸葛亮、算圣劉洪、宗圣曾子等歷史文化名人構成臨沂絢麗的歷史星空.沂蒙山區是自1938年至1949年山東建黨建軍開創時期的革命圣地,曾作為八路軍115師師部、新四軍軍部和中共中央山東分局、中共中央華東局、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山東省人民政府、大眾日報社等黨政軍機關的所在地,被譽為“華東延安”.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蕭華、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人大量的戰斗、生活足跡.這里曾發生過聞名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可歌可泣的沂蒙紅嫂故事、感人至深的沂蒙六姐妹的英雄事跡.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形成的沂蒙精神是我黨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革命老區珍貴的政治資源和文化品牌.這些紅色旅游資源(包括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3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6處),無論從地位、規模還是從數量、分布上看,都具有重要價值.其紅色旅游資源具有以下3個顯著特點:1)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持續時間長,而且是全國著名從未變色的紅色根據地,紅色遺址留存于全區.在抗日戰爭期間,這里進行對日作戰2.6萬次,粉碎敵人百余次大掃蕩和大規模的“鐵壁合圍”,消滅日偽軍51萬余人;解放戰爭期間,這里是國民黨部隊重點進攻的地區,進攻兵力是進攻延安部隊的兩倍.陳毅、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王牌軍整編74師,扭轉了全國解放戰爭的戰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12年間,沂蒙人民和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水乳交融,一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使這塊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從未變色,這在中國革命史上是罕見的.2)沂蒙山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整個華東革命根據地的指揮中心,黨政機關多,發生的著名事件多,紅色旅游資源密集度高.抗戰時期,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設在臨沂,抗戰結束后,新四軍軍部遷至臨沂;中共中央華東局、山東分局、山東省人民政府、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司令部均在沂蒙山區組建;抗戰時期,日軍的“鐵壁合圍”,解放戰爭時期的孟良崮戰役等著名事件都發生在臨沂.長期的革命戰爭,給沂蒙山區留下了大批革命歷史紀念地和革命戰爭遺址、遺跡,其數量之多、影響之大、分布之密集,在全國紅色根據地中是不多見的.3)沂蒙山區是人民群眾支援革命戰爭的典型表現區域,是聞名全國的“沂蒙精神”的承載地,紅色旅游資源特色鮮明、震撼人心.在長達12年的革命戰爭中,沂蒙人民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軍隊的無限熱愛,萬眾一心,支持和投身革命.當時的根據地人口共420萬,就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0多萬人參軍參戰,10萬多將士獻出了生命,以致村村有烈士,鄉鄉有英雄.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涌現出沂蒙紅嫂、沂蒙母親、沂蒙姐妹、模范擔架隊等成千上萬的巾幗典型,她們或用自己的乳汁搶救傷員,或舍棄自己的子女哺育革命后代.2沂蒙山區紅色發展現狀2.1認識到紅色旅游發展目標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臨沂市建市10年來,沂蒙山區的旅游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04年,臨沂市接待國內旅游人數達到106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0.2億元;并成功地跨入“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行列.2004年7月,臨沂市啟動了紅色旅游發展戰略,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確定了紅色旅游發展目標.臨沂市要在沂蒙山區高標準建設好一批紅色旅游區,打造出一批在國內具有震撼力的紅色旅游精品,把臨沂建成紅色旅游強市;使臨沂市主要紅色旅游區成為旅游熱點,使紅色旅游成為推動旅游業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其次,紅色旅游資源正在得到逐步開發.在山東省和臨沂市的共同努力下,沂蒙山區已經開發和正在開發一大批紅色旅游區(點),主要有:2.1.1師東進東北部.地處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32km2,近期規劃建設12.6km2,包括115師東進支隊司令部遺址、山東省委駐蒙山辦公遺址、綜合配套服務設施3部分建設項目,該區因風光秀麗,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設施齊全,已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旅游效益良好,2004年門票收入近1000萬元.2.1.2游客旅游項目現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平均接待游客40萬人次,門票收入300余萬元.正在規劃建設山下紀念館區、山上戰役遺址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等項目.2.1.3大青山亭已建成大青山突圍紀念碑(亭),《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碑(亭),辛銳烈士犧牲地紀念碑(亭)等紅色旅游景點.2004年,接待游客15.5萬人,帶動當地實現旅游總收入8000萬元.近期將建設大青山突圍紀念館、紀念廣場和標志物以及相應的游路、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配套工程.2.1.4紀念建筑物保護位于臨沂市內,占地15km2,建國前動工興建,1950年主體建筑基本落成,現有紀念建筑物18座,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每年接待參謁群眾30多萬人次.2.1.5張云逸漢語及其他紅色旅游景點位于臨沂市河東區,現存陳毅住所、張云逸住所及軍部辦公室15間,200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已開辟為紅色旅游景點.2.1.6主要保護力量規模位于莒南縣大店鎮,占地32000m2,現正在進行大規模的修復改造.主要內容包括建筑面積8800m2的115師司令部大院和山東省政府大院,以及羅榮桓紀念館、黎玉紀念館、沂蒙紅色文化博物館、“紅色民俗參與街”等.2.1.7景片設計方案位于沂水縣夏蔚鎮,正在重點開發夏蔚景片、云頭嶼景片和雙山景片,現已部分完工,展示內容尚待充實.規劃在夏蔚鎮駐地建設以游客集散和旅游接待為主要功能的中心服務區,正在進行水電、道路等前期建設.2.2沂蒙紅色旅游開發的必要性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一直是華東地區革命斗爭的指揮樞紐,是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過卓越貢獻的革命老區,在1955年至1965年授銜的共和國元帥和將軍中,有超過1/4的人在這里戰斗過,其地位高于山東省其它地區.但是,沂蒙山區的紅色旅游業發展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主要是在開發中存在以下問題.2.2.1紅色旅游服務體系不健全沂蒙山區有著深厚廣博的紅色資源,這片英雄熱土所哺育的英雄兒女及其英雄事跡,故事聽不夠,遺存看不完.但是,沂蒙山區沒有進入《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所提的培育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造成這種后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對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做好宣傳,沒有打造出紅色旅游精品,因而知名度不高,沒有被國家主管部門認可.2.2.2山地、丘陵分布沂蒙山區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東南部和魯東丘陵南部,其主體臨沂市土地總面積為17190km2,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93%.境內西部、北部為山區,東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平原.山地面積3139km2,占全市總面積的18%;丘陵為7588km2,占全市總面積的44%;平原洼地6463km2,占全市總面積的38%.該地區土地資源因長期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致使山區資源浪費嚴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嚴重影響了山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導致臨沂市經濟基礎薄弱,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缺少必要的資金.2.2.3沂蒙大溶洞群的分布沂蒙山區不但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而且擁有一批高品位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如智圣諸葛亮、書圣王羲之、算圣劉洪的故里)資源.如有“天然氧吧”和“養生長壽山”之稱山東省第二高峰蒙山,海拔1156m,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山中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豐富;被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家稱為“中國溶洞精品博物館”的沂水縣、沂源縣、博山區3處罕見的大型溶洞群;改革開放后建成了濱河百里水城、江北商貿新都等現代化旅游資源,是各種旅游資源富集并配置良好的地區,不但有利于搞好紅色旅游與其他旅游的整合,也有條件建設山東省旅游經濟大市.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差等原因,沂蒙山區旅游業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沂蒙山區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等傳統旅游資源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都沒能得到充分開發,沒有發揮應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3沂蒙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建議正如1959年陳毅元帥所說:“我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沂蒙山區的人民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能充分利用這里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沂蒙山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和進行革命精神教育,不僅對沂蒙山區的人民是不公平的,對全國紅色旅游發展也是一大損失.為大力開發沂蒙山區的紅色旅游資源,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3.1紅色旅游開發的重要性發展紅色旅游是沂蒙山革命老區實現脫貧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進行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紅色旅游開發還有助于旅游區植被保護和生態建設,所以,紅色旅游開發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必須抓住機遇加強開發.在開發過程中特別要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只有地方領導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本地區的紅色旅游發展才能切實按照國家重點紅色旅游區的發展目標,做好旅游線路規劃,打造本區鮮明的紅色旅游的主題形象.3.2挖掘紅色旅游資源潛力沂蒙山區紅色旅游資源數量眾多,包括黨政機關遺址、革命先烈和領導人工作戰斗過的歷史遺跡、重大戰役紀念館、碑、亭,英雄人物事跡等等,這些都是極有價值的資源.但是,由于年代久遠、資料散失、缺乏保護、分布零散等原因,許多這樣的重要資源沒有被人們所認識、開發,以致被破壞和埋沒.因此搶救這些革命戰爭年代產生的歷史文物,深挖紅色旅游資源潛力,并大力宣傳,讓人們充分認識到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的價值是搞好沂蒙山區紅色旅游的關鍵.3.3監政府財政支持的原則發展紅色旅游,包括旅游資源的挖掘、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維護,旅游活動的組織、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大量資金.而沂蒙山區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資金缺乏是限制沂蒙山區紅色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搞好沂蒙山區的紅色旅游,必須多渠道爭取資金,包括向國家和省政府申請財政支持;通過廣泛宣傳,喚起各位在此生活戰斗過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其后代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關注與支持等多種途徑解決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所需資金.3.4旅游資源要完整整合沂蒙山區搞紅色旅游不能只是跟在其它革命老區后面學習,而應該在資源開發的起點上就突出旅游產品的特色,增強吸引力.沂蒙山區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革命遺跡、山東民俗、生態旅游等多種旅游資源兼備,所以在紅色旅游發展中應兼顧傳統旅游業發展,在旅游規劃中將各種旅游相結合,促進旅游資源的整合.突出“綠色沂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