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漫性粟粒型腦結核的mri診斷_第1頁
彌漫性粟粒型腦結核的mri診斷_第2頁
彌漫性粟粒型腦結核的mri診斷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彌漫性粟粒型腦結核的mri診斷

廣泛的顆粒腦積計通常是從身體其他部位傳播的。這是中樞神經系統結節的一種特殊形式,臨床罕見,并發癥嚴重,死亡率高。早期診斷對臨床治療和預后有重要意義。目前診斷主要靠臨床、實驗室檢查和醫學影像學檢查,在顯示顱內結核的病理改變上,MRI顯著優于CT,本文收集我院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14例經實驗室檢查、MR檢查、臨床治療,最終確診的14例彌漫粟粒型腦結核病進行分析如下。1數據和方法1.1病例治療及臨床表現彌漫粟粒型腦結核患者14例,男5例,女9例,年齡在14~49歲之間,平均年齡28.3歲。臨床表現主要為頭痛、頭暈、嘔吐、癲癇等,本組病例中7例以頭痛、嘔吐等來診,3例表現為發熱、抽搐;2例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1例以咳嗽、咳痰、低熱就診;1例患者產后2天出現昏迷。13例發現同時伴有其他部位結核,其中肺結核9例,頸部淋巴結結核2例,腸結核1例;骨結核1例,另1例未發現其他部位活動性結核。1.2se序列掃描采用GESignaInfinityTwinspeed1.5T磁共振掃描儀,層厚5mm,間距1.5mm,矩陣512×512,FOV24cm×24cm;常規掃描包括SE序列軸面、冠狀面及矢狀面,T1Flair(TR1800ms,TE26ms),T2WI(TR4000ms,TE120ms),T2FLIAR(TR8002ms,TE158ms);所有病例均行平掃及使用釓噴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強掃描,造影劑常規劑量為:0.1mmol/Kg。1.3統計分析統計分析采用SPSS11.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配對t檢驗方法。2結果2.1邊界能力15mm本組14例,絕大部分病灶呈小結節狀,直徑大小1~5mm,邊界清楚。病灶以大腦中線兩旁及皮髓交界區分布為主(圖1),小腦半球、腦干次之,幕上病灶分布彌漫均勻,幕下病灶分布相對稀疏。2.2t1-4sfdi執法平掃早期結節顯示不佳(圖1,2),表現為等T1、等T2或等T1、長T2或稍長T1、長T2信號結節,可見大小不等的水腫灶,結節中央酪壞死部分呈稍短T1、長T2信號,T2FLAIR序列對病灶的顯示較T2WI敏感、清楚(圖3)。增強掃描病灶病灶清楚顯示,見結節環形強化或整個結節均勻強化(圖4),壞死部分不強化,壁強化明顯,壁多光滑,厚2~5mm,本組14例患者中6例伴有腦膜輕度強化;2例合并腦積水,其中1例發生在治療1年后。1例并發右側基底節腦梗塞,血管重建示右側大腦中動脈局部欠光整。2.3例治療前后水腫帶下降本組病例,9例在治療后復查MR。6例在經規范抗結核治療后3個月至1年病灶消失。2例在治療后第14天和2個月后,水腫帶減小(圖5),結節明顯縮小,強化程度降低。1例在治療后18個月病灶全部消失,無明顯并發癥。1例治療2年后在顳葉皮層下仍見強化小結節,合并雙側腦室系統擴大、積液(圖6)。2.4病例對照分析將14例彌漫粟粒型腦結核病例T2FLAIR及T2WI序列顯示病灶數分別進行對比、分析、統計,以上病灶均經兩位資深影像主任醫師分析確認。統計結果表明:配對t值=9.523,P=0.000(P<0.05),兩種序列對顯示彌漫粟粒型腦結核病灶數具有顯著差異(見表1)。3延遲去除指標mri彌漫粟粒型腦結核是結核病危害最大的一種類型,臨床少見,發病死亡率較高,多見于兒童、青少年、年老體弱和抵抗力低下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頭暈、嘔吐、抽搐和意識障礙等。早期、明確診斷并經過有效規范治療大部分患者可痊愈,如延誤診斷和治療則可能會出現癲癇、意識障礙、脈管炎、腦積水和腦梗塞等嚴重后果。病灶分布特點與大腦血供關系緊密,大腦中線區和皮髓交界區集中了從椎基底動脈系和頸內動脈系發出的皮質支、中央支的細小終動脈,為結核桿菌沉積和繁殖提供了利于的條件,故結核灶大多位于此區。目前,彌漫粟粒型腦結核的影像學診斷主要靠MRI。發病早期,病變主要表現為炎癥滲出,膠原纖維含量較少,形成大小一致的結核小結節,直徑通常在1~3mm,MR平掃對早期結節的顯示欠理想,此時主要表現為腦內呈長T1、長T2信號彌漫分布、大小不等的水腫區,增強掃描可見大小均一、分布均一、強化均一(“三一”)小結節,病灶周圍水腫區強化不明顯,此期腦膜強化、腦積水不多見,而結核結節本身只在增強掃描時才能清楚顯示。隨著病情進展,病變以增生為主,病灶大小不均、分布不均、信號不均(“三不均”)。結核結節在T1WI上多呈等、稍低信號,T2WI等、稍高信號;T2FLAIR呈稍高信號,T2FLAIR序列由于腦脊液等自由水信號被抑制而其他組織結合水仍保持重T2WI的組織對比,故對病灶的顯示較T2WI敏感、清晰,應成為平掃時顱內未見明顯異常信號的常規檢查序列。若結核結節出現干酪樣壞死時,壞死區T2WI以高信號為主。增強掃描結核結節大小不等,直徑1~5mm,壁均勻增厚,強化程度不一,可明顯強化或中度強化。合并結核性腦膜炎時可見明顯腦膜強化,由于粘連而導致腦室擴大、積水;當腦動脈受累時,管壁纖維增生致管腔變窄乃至閉塞,表現為相應供血區腦梗死。有資料顯示,彌漫粟粒型腦結核經及時規范的治療能取得較好效果,通常能痊愈,而無明顯后遺癥。MRI不僅能提供診斷的客觀依據,還能有效監測療效。本組病例10例進行復查,6例痊愈;3例在治療后第14天和2個月后,病灶明顯減少、縮小。1例治療2年后未痊愈,合并腦積水。彌漫粟粒型腦結核主要與腦轉移瘤鑒別,當腦轉移瘤呈多發小結節狀改變時,鑒別有一定困難,轉移瘤有原發腫瘤病史,以灰白質交界區分布更密集,水腫形態不規則且更為明顯,通常呈“指狀”、或“小結節大水腫”,多位于病灶周圍,增強掃描結節呈環形或全結節強化;而彌漫粟粒型腦結核幕上分布較均勻,水腫較輕、形態、大小一致,位于水腫的中心,強化均勻或不一致。另需與腦囊蟲病以及血吸蟲性肉芽腫等鑒別,腦囊蟲的囊壁較薄、光整,通常具有典型“偏心囊蟲頭節”改變。血吸蟲性肉芽腫表現為多個聚集成團的明顯強化的結節,延遲強化持續時間長,患者通常有疫區生活史,結合臨床實驗室血清免疫學檢查不難診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