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缺乏與過多診療規范2023版_第1頁
硒缺乏與過多診療規范2023版_第2頁
硒缺乏與過多診療規范2023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硒缺乏與過多診療規范2023版一、概述硒(selenium)屬于一種半金屬,自1973年聯合國衛生組織將硒列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代謝與生理功能】(-)生理功能動物體內大部分硒以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兩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形式存在。含硒酶包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1)、磷脂氫過氧化物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4)、5-脫碘酶(分為I、H、HI型3種)等。已檢測出含硒蛋白有13種,研究較為深入的是硒蛋白Po硒的生理功能可歸納為:抗氧化功能主要通過GSH-PX1酶促反應清除脂質過氧化物。機體通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GSH-PX的催化作用,將自由基還原成水分子。從而對脂質過氧化作用的損傷進行防御。硒的抗氧化功能同維生素A有明顯的協調作用,一方缺乏所致的損害會因另一方也缺乏變得更加嚴重。促進免疫硒對機體的非特異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存在重要影響。補硒可使細胞免疫、體液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能促進抗體合成及對抗原的應答能力。調控基因表達硒參與mRNA的翻譯,在此過程中UGA密碼子作為硒代半胱氯酸的編碼信號。促進基礎代謝硒與I、U、DI型脫碘酶活性有密切關系,通過影響其生物活性而調節甲狀腺的功能從而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組織細胞耗氧率,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對生殖功能的影響硒是產生精子所必需的元素,精子本身就含有硒蛋白。有研究發現,缺硒地區的人口出生率低于高硒地區。參與細胞線粒體的形成和輔酶Q的合成在人體的有氧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抗毒作用硒可與某些重金屬如汞、神、鎘、鎧結合,阻止它們的吸收,而成為這些重金屬的解毒劑。(-)人體內分布人體各臟器內硒分布多少不一,而以肝、腎、脾和胰腺中含量最高,肝為0.6~0.8?g/g、肌肉0.26-0.59|xg/g、皮膚為0.2p_g/g、肺0.10|ig/g、腦0.09Mg/g、牙釉質0.12ng/g等,全血硒約為0.07~0.34jig/g。硒代謝食物中的硒主要為含硒氨基酸,植物性食物中有含硒蛋氨酸,動物性食物中有含硒半胱氨酸。硒主要從十二指腸和空回腸吸收,吸收率約為44%~70%,硒蛋氨酸可完全吸收,其他化學結合形式的硒吸收也好。無機硒因受腸內飲食的影響,其吸收率低于有機硒。硒吸收率一般不受硒營養狀態影響,硒進入血液后,與血漿白蛋白結合,運轉至各器官組織,在組織中硒可進入含硫氨基酸后,再結合到蛋白質中,形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硒主要經糞便排出,約為攝入量的33%~58%,由呼吸及皮膚排出微量,其他以無機硒形式從尿中排出。食物來源和需要量硒的主要來源為食物和飲水,以補充人體內硒儲存。食物中硒含量差異大,視當地土壤和水中硒含量高低而定。動物內臟和海產品含硒量高(以鮮重計)為0.4-1.5p,g/g;肌肉其次,0.1~0.4fxg/g;乳品和豆類為0.05-0.15p.g/g;谷物為0.04-0.10p,g/g;水果和蔬菜含量極微,<0.2p,^g;除富硒地區外,一般飲水中硒含量甚微,可不計入攝入量。食物中不僅含硒量多少不同,其生物利用率也相差很大,蘑菇生物利用率僅5%,而小麥高達83%,堅果可達124%o植物性食物生物利用率大于動物性食物。硒一般不受烹飪方法的影響。硒的需要量和供給量我國研究較多,2013年我國營養學會提出的推薦每日硒攝入量(RNI)為:0~6月齡15|xg,6~12月齡20^,1~3歲25憾,4~6歲30憾,7~10歲40|xg,ll~13歲55p,g,14歲~成人60p,g,孕婦65p,g,乳母增至78|xg。二、硒缺乏【流行病學】我國發現克山病(Keshandisease)和大骨節病(osteoarthritisdeformansendemica,Kaschin-Beckdisease,KBD)與缺硒關系密切,是嚴重威脅居民健康的地方病。我國東北到西南包括15省、自治區,屬帶狀貧硒地區,居民硒缺乏發病率高。克山病好發于生長發育迅速的兒童,以2~6歲兒童及育齡婦女多發。以多灶性心肌壞死為主要病理變化。【臨床表現】主要為心律不齊、心動過緩或過速,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X線片可見心臟呈球形擴大、心搏減弱,心電圖異常等。地方性大骨節病主要病變在骨端軟骨細胞變性壞死,肌肉萎縮,發育障礙,以青少年發病為多。近年來研究表明,機體硒攝入水平還與多種疾病的發生有關,包括癌癥、心血管病、糖尿病、艾滋病、白內障、哮喘等17類疾病都和低硒有關。硒與癌癥國內外一些腫瘤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低硒是腫瘤發生的危險因素之一,世界許多地區腫瘤發生率與血硒濃度呈負相關。硒可抑制結腸癌、肝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等多種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硒與心血管病硒與心血管的結構、功能、疾病發生及防治密切相關。在美國和芬蘭,調查發現高硒地區,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栓、風濕性心臟病、慢性心內膜炎及全身動脈硬化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低于低硒地區。硒與糖尿病缺硒引起的胰島損傷的主要變化是以P-細胞為主體的結構與功能的異常,硒對鏈服佐菌素所致的胰島氧化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硒與艾滋病最近我國科學家根據眾多的實驗事實提岀硒與艾滋病的發生和發展可能有關。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激活、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缺硒可發生HIV致病性增加的移碼突變,適量補充硒和抗氧化維生素可對HIV早期感染有保護作用。硒與情緒大腦正常功能的發揮也離不開硒的參與,人體硒水平降低時,其情緒狀態也會隨之下降;補硒有助于消除焦慮、壓抑和疲勞等不良情緒。【診斷】主要依據血硒和發硒降低,全血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力下降,以及補硒后癥狀好轉。血硒能反映膳食中攝入量,血硒平均參考值為2.03~3.29|xmol/L(1^=0.0127p,mol)。我國最低值為0.10iiniol/L(貧硒地區),最高值95.0limol/L(硒中毒地區)。血漿硒水平可反映短時期硒狀態,紅細胞硒反映較長期硒營養,血小板硒(血中含硒最高)反映現有硒水平。發硒容易污染,檢測結果不很準確。全血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力測定適合大規模人群調查。【防治】平時要經常進食富含硒的食物,如內臟和海產品;同時,由于食物過多精細的加工也是膳食缺硒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少食精加工食品。對低硒人群可采用亞硒酸鈉或硒甲硫氨酸或富硒酵母口服100p,g/d,但不宜過量,避免發生中毒,因硒的需要量與中毒量之間范圍很窄。三、硒中毒硒攝入過量可發生硒中毒(seleniumpoisoning),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腹瀉、情緒變化、脫發、脫指(趾)甲,伴皮膚蒼白、周圍性神經炎、生長遲緩及生育力降低等。中毒主要發生在以下兩種人群:一是長期接觸過多硒化合物的職業者;二是生活在土壤、水源、食物中含硒過量地區的人,如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壤含硒較高,有過人群硒中毒暴發性流行的報道。防治硒中毒的措施:①停止硒接觸;②加速硒排泄。可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E的攝入。推薦閱讀程義勇,郭俊生,馬愛國.基礎營養[M].〃楊月欣,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101-170.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兒童保健學組.兒童微量營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