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藝術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西省上饒市藝術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西省上饒市藝術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西省上饒市藝術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西省上饒市藝術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上饒藝術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新華社香港1997年7月1日電

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后,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在蒙蒙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治結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東面舉行。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7點45分,廣場上燈火漸暗,開始了當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156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當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上的易幟。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終結。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0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衛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有刪改)材料二:BBC香港1997年7月1日報道

他們在回蕩珠江兩岸的號角聲中離開,用揮手畫下悠長告別的句點。這是“不列顛尼亞”號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國的最終章。雨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這位最后的香港總督離開總督府時,現場彌漫著情緒。這一刻他準備已久。當降旗的號角聲最后一次響起時,最后一任總督彭定康勉力維持住情緒。這位總督是蘇格蘭風笛的愛好者,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歡的曲調。他必須離開代表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這位最后總督的國旗也將隨他回國。他的女兒們專注地見證這一歷史性的一刻。總督離開時,他遵循傳統,坐車繞行總督府三圈。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代表著承諾“我會回來”。英國占領香港,是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之時。今晚,她的后代將把香港交還。夜空緊接著被點亮,伴隨著隆隆的煙花聲。帝國主義的最后一程在節慶般的煙花中畫下句點。午夜來到,歷史將香港從英國的懷抱中移開。英國國旗降下,一個半世紀的大英帝國統治隨之結束。登上“不列顛尼亞”號,他給女兒溫柔的碰觸。看著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顛尼亞”號,很難想象英國人靠著木造船航行過半個世紀的時代。那時候,香港是個荒涼寂寞的地方,英國人的帝國主義冒險最不可能發生于此。當時香港還沒有成為大英帝國最有價值的戰利品。(有刪改)材料三:美聯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電

隨著午夜國旗的交換,焦慮不安和興奮的香港今天擺脫了156年的殖民時代,并開始了在歡欣鼓舞的中國共產黨主權下捉摸不定的新時代。香港剪貼上此時此刻展示的英國人結束、中國人開始的種種鏡頭,顯示殖民主義逐漸衰落的圖像,以其規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繚亂。英國查爾斯王儲的游艇駛離香港。紅旗取代了藍旗。當大英帝國的太陽最終沉落時,天上下雨了。對英國來說,雖然查爾斯王儲和彭定康設法把他們的撤退變成尊嚴和克制的英國愛國主義場面,但是,這個事件已通過使英國感到沮喪的方式提醒英國: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作用已縮小。全世界通過電視觀看的這個簡單儀式給19世紀的殖民主義以致命的一擊,并洗刷了中國一貫認為是根本的恥辱。對香港630萬人民來說,這是未來的黎明。這一天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新紀元的誕生。(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用對比和雙關的手法暗示了英國帝國主義的沒落。B.“他們在回蕩珠江兩岸的號角聲中離開,用揮手畫下悠長告別的句點”中的“他們”是指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C.香港最后一任總督彭定康是蘇格蘭風笛的愛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歡的曲調,當降旗的號角聲最后一次響起時,他沒有把悲傷表現出來。D.全世界通過電視觀看到了紅旗取代藍旗的畫面,雖然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設法把他們的撤退變成尊嚴和克制的英國愛國主義場面,但是,這個事件充分顯示了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作用正在縮小。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按照空間順序報道了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從不同的視角體現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B.材料二認為香港曾是個荒涼寂寞的地方,其能有現在的繁榮富足,和大英帝國的統治是密不可分的。C.彭定康離開時,坐車繞行總督府三圈,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代表著承諾“我會回來”。這表明彭定康也將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職責。D.材料三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真實地報道了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語言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3.下列對材料一第一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段是這篇新聞的導語部分,概括了新聞的主要內容,即查爾斯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離開香港。B.本段點題,點明英國降國旗后,“不列顛尼亞”號將最后一次完成接載英國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撤離的使命,該游輪象征了英國的衰落。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降下,香港終于回歸祖國的懷抱。D.兩個“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會升起中國政府將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字里行間洋溢著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歡快。4.新聞講究時效性、真實性,請分析這三則材料是如何體現這兩點的。5.這三則材料的報道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共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爾[俄國]列夫·托爾斯泰曙光剛剛染紅薩崩山上的天空,暗藍的海面已揭開黑色的夜幕,早晨凜冽的寒氣刺著人臉,薄冰也在腳底下咯咯發響。只有遠處永不停息的濤聲,打破清晨的寂靜。“先生,到伯爵碼頭嗎?請上船!”兩三個退伍水兵從劃子上站起來,向您招攬生意。您挑定那只離你最近的劃子,跨過陷在船旁泥濘中的那匹已在腐爛的棗紅色死馬,上船向舵那邊走去。于是您離了岸。您望望海灣,海灣里遍布著漆成條紋的艦船,有的近,有的遠;您望望呈現在遠處水晶般澄澈的水天之際的敵艦。您聽聽節拍勻調的劃槳聲和從水面上飄送過來的人語聲,以及塞瓦斯托波爾雄壯的炮聲。船在伯爵碼頭靠了岸。碼頭上來往著灰制服的陸軍、黑制服的海軍和穿著雜色衣衫的婦女,碼頭的最初幾級臺階上狼藉地擺放著生銹的炮彈、炸彈、霰彈和各種口徑的鐵炮:軍營生活和都市生活、漂亮的城市和骯臟的野營奇怪地混雜在一起。就拿這個輜重兵來說吧,他正拉著三匹棗紅馬去飲水,怡然自得地哼著歌曲。而且,在那位戴著潔白手套的過路軍官的臉上,在那個坐在防寨上抽煙的水兵的臉上,在那些怕弄臟粉紅色衣裳、在穿過街道時從這塊石頭跳到那塊石頭的少女們的臉上,你都可以看到同樣的神情。是的,您要是第一次來到塞瓦斯托波爾,您準會大失所望!不論從哪一個人的臉上,您都找不到驚慌和狼狽的神情,甚至找不到熱烈、果斷或者準備犧牲的神色。但您別急于懷疑,干脆就到對面那座大廈的巨大的俱樂部里去吧。一推開門,您就會看到一片觸目驚心的景象,聞到一股腥臭難當的氣味。您在那兒可以看到臉色蒼白、神情陰郁的醫生,兩臂上濺滿鮮血。上了麻藥的傷員躺在床上,睜著眼睛,嘴里像夢囈般說著些莫名其妙但有時卻樸實動人的話。您還會看到擔架上躺著另一個傷員,他眼看著伙伴動手術,忍不住渾身痙攣,哼個不停。總之,您在這兒看到的戰爭,不是軍容整齊的隊伍、激昂的軍樂、咚咚的戰鼓、迎風飄揚的旗幟和躍馬前進的將軍,而是戰爭的真實面目——流血、受難、死亡……離開這所充滿痛苦的房子,您準會覺得如釋重負,您會深深地吸幾口新鮮空氣,但一想到這些苦難,您又會覺得自己的渺小,您也就會毫不猶豫地泰然向棱堡走去……您一路走去,不時會被地上狼藉的炮彈絆到,或者跌進石子地上積水的彈坑里。您會在街上遇見和趕上成群結隊的士兵和軍官,偶爾也會碰到一個女人或者孩子。在您上山的時候聽到炮彈或者榴彈在附近呼嘯,特別是您看到一個士兵,揮動兩臂,順著泥濘滑下山去,嘻嘻哈哈地從您旁邊經過,你會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昂起頭,向這座泥濘滑溜的山上爬去。突然,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不但震撼您的耳朵,而且震撼您的全身,您不禁打了個寒噤。“哦,這就是第四棱堡了,真是個可怕的地方!”同時,一團濃煙把您的身體、炮床和走動著的水兵的黑影都籠罩住了。“正好打中炮眼,我看打死了兩個……喏,抬出來了!”您會聽到這樣的歡呼聲。接著您就會看到有個黑色的球撞在地上,發出清楚而響亮的爆炸聲。隨后,彈片帶著尖叫聲向四方飛濺開來,石子在空中沙沙直響,您身上也會濺滿污泥。聽見這些聲音,您會產生一種又痛快又恐怖的奇異感覺。在炮彈向您飛來的這一剎那間,您準會想到您要被它打死了。等您清醒過來,剎那間,您會感到喜不自勝,您也就領略到在生死關頭所特有的一種壯美之感。接著又是炮彈的呼嘯聲、落地聲和爆炸聲,但在爆炸聲中還夾著一個人的呻吟,使您大吃一驚。這個負傷的水兵渾身都是血和泥,聲音哆嗦地對伙伴們說:“別了,弟兄們!”他顯然還想說些什么,但結果只重復道:“別了,弟兄們!”現在,您可在陣地上看到塞瓦斯托波爾的保衛者了。您回去的時候,不知怎的不再理會一路上呼嘯著的炮彈和槍彈,您將懷著一種寧靜而高尚的心情回去,您獲得了一個愉快的信念:塞瓦斯托波爾絕不會被占領,不但塞瓦斯托波爾絕不會被占領,而且俄羅斯人民的力量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動搖。黃昏降臨了。即將下山的夕陽,從蔽天的灰云后面豁露出來,一下子射出燦爛的紅光,照亮了紫色的陰云,照亮了艦艇林立、波濤起伏的灰綠色海面,也照亮了城市的白色建筑物和街上熙來攘往的人們。軍團的樂隊在林蔭道上演奏古老的圓舞曲,它的旋律在水面上蕩漾,跟棱堡上隆隆的炮聲奇妙地融成一片。(節選自《列夫·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集》/草嬰譯,有刪改)注: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是俄羅斯人民抗擊英法入侵的保衛戰。列夫·托爾斯泰曾擔任炮兵連長,親歷戰役。(乙)你殺死這條魚不光是為了養活自己和賣給別人吃。你殺死它還是為了自尊,因為你是個漁夫。它活著的時候你敬愛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樣敬愛它。如果你敬愛它,那么殺死它就不算是罪過。要么是更大的罪過?“你想得太多了,老家伙。”他大聲說。(節選自《老人與海》/李育超譯,有刪改)6.下列對甲乙兩文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A.甲文中的輜重兵在牽馬飲水時怡然自得地哼著歌曲,雖時時刻刻遭受死亡的威脅,仍保持淡然自若,這讓我們看到戰爭的另一面。B.甲文多次提及的“泥濘”意味深長,它在小說開頭意味著對紅馬的埋葬,而在士兵順泥濘滑下山時,則傳達出對戰爭沉重的消解。C.甲文借描寫俱樂部里腥臭難當的氣味、蒼白陰郁的醫生、神志不清的傷員,呈現戰爭的觸目驚心,表達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和批判。D.乙文中的老人在與大鯊魚第一次搏斗后,看著被咬得殘缺不全的大馬林魚,對于殺掉它是否是罪過,產生了激烈的心理活動。7.下列對甲文相關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A.甲文幾乎沒有正面刻畫敵我士兵激烈的廝殺,而對飛濺的彈片、爆炸的炮彈等細節加以描述,來展現戰爭的場景。B.甲文中,作者擅長用“在那位、在那個、在那些”等句式,使其有整齊之美,鋪陳了戰爭的多個畫面,增強感染力。C.甲文通過對渾身血泥的水兵重復的語言描寫“別了,弟兄們”,再現戰爭的殘酷,歌頌為衛國戰爭獻出生命的普通士兵。D.甲文在曙光中開始,在夕陽中結束,前后呼應的環境描寫既點明了戰爭的時間,又營造了令人恐懼壓抑的戰時氛圍。8.從伯爵碼頭至第四棱堡,“您”歷經了怎樣的心緒變化?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9.甲乙兩文分別設置了“您”和“你”,它們產生的文學效果是否一樣?請談談你的理由。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斗雞故得罪魯昭公,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于齊,齊處昭公乾侯。其后頃之,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①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孔子語魯大師:“吾自衛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②,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殷人也。”后七日卒。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選編自《史記·孔子世家》)〖注〗①幾然,頎長貌。②衽席,臥席,借指閨房、夫婦。夫婦關系是人倫之始,故以《關雎》為風詩第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選自《老子》第六十四章)10.下列文言文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B.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C.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D.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詩》即《詩經》,《詩經》中的“六藝”,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B.“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中的“六藝”在此是指“周朝的貴族教育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C.“《關睢》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中的“亂”,此處指樂曲的最后一章;“《鹿鳴》”,曹操詩歌《短歌行》中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即引自于此。D.“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中的“折中”,有“取正,用為判斷事物的準則”及“調和不同意見或爭執”之意,此處是前者之意。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三十五歲的時候魯國內亂,魯昭公因為斗雞事件攻打季平子,敗逃到齊國,被齊國安置在一個叫乾侯的地方。B.孔子學琴不知滿足,在琴曲的節奏、志向方面鉆研體悟,最終得知該曲為文王所創,老師襄子離開坐席拜了他兩次。C.孔子把三千余篇《詩》整理為三百五篇,全都彈琴歌唱,讓它們符合前代雅正音樂的旋律,禮和樂從此能夠完美表述。D.孔子自嘆將死,向子貢哭訴天下長久無道,沒有人尊奉自己,并說夢到自己坐在兩個柱子中間接受人們祭奠。13.翻譯下列句子。(1)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3)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14.孔子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自己也是音樂高手。請依據原文概括孔子的幾個音樂事件。(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鷓鴣天賀鑄重過閶門①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②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③。舊棲新垅④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注]①閶門:蘇州城西門,此處代指蘇州。②梧桐半死:一說此桐為連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猶在,斫以制琴,聲音為天下之至悲,這里用來比擬喪偶之痛。③此二句取典于漢樂府喪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薤,植物名。④垅:墳墓。15.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鷓鴣天》一詞,“同來何事不同歸”劈頭一問,看似無理,卻極有情,道出了詞人失去妻子后強烈的悲苦之情。B.《鷓鴣天》下片,運用對比手法,“露初晞”與“新垅”形成鮮明對比,更讓詞人產生“物是人非”的悲嘆。C.蘇軾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D.蘇軾以“塵滿面,鬢如霜”寥寥數字,生動傳神地刻畫了詞人的外部形象,在悼亡之中還帶有歲月滄桑的慨嘆。16.兩首詞中畫橫線的句子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典范。請在兩句中任選其一進行賞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17.按要求填空。(1),治之于未亂。(《〈老子〉四章》)(2)子曰:“,。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3)在《<論語>十二章》中,曾子認為讀書人任重道遠,具體表現為“”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但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很痛心,把這魚給殺了,他想。現在倒霉的時候就要來了,可我連漁叉都沒有。尖齒鯊很殘忍,而且也很能干,很強壯,很聰明。不過我比它更聰明。也許并不是這樣,他想。也許只不過是我的武器比它的強。“別想啦,老家伙,”他大聲說,“順著這條航線走吧,事到臨頭再對付吧。”不過還是得琢磨琢磨,他想。因為我只剩下這件事兒可干了。這個,還有棒球。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馬吉奧會不會欣賞我一舉擊中鯊魚的腦袋。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他想,誰都能行。18.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請分析文中畫橫線部分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19.上面的語段運用大量的心理描寫,請概括這些心理描寫的方法。(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共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①的古詩詞中,“詩樂合一”的作品有不少,而《李憑箜篌引》當屬上乘之作。2022年5月2日,央視一套《經典詠流傳》播出了由經典傳唱人魯璐和白舉綱共同傳唱的《李憑箜篌引》。經典傳唱人白舉綱②,在反復思考琢磨后打破了以往對傳統音樂的想象,將箜篌和流行音樂創新結合在一起。舞臺上,伴隨著白舉綱極富層次感的搖滾嗓,現代改良版箜篌一改傳統音色的柔美溫暖,更具力量感。在傳統演奏過程中,箜篌彈奏者的身體會隨著節奏韻律的變化,所以也被叫作“坐著的舞蹈”。這一次,著名箜篌演奏家魯璐也打破傳統箜篌坐著彈奏的形式,“舞蹈既視感”更加撲面而來。箜篌最早被宮廷雅樂所用并一直興盛至唐朝,后流傳民間,奈何老百姓對其知之甚少,會彈奏的樂手也③,幾乎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人們一度只能通過壁畫和浮雕,探尋箜篌背后的音樂記憶。在千年前的李賀筆下,箜篌聲音時而清脆悅耳,時而流麗高亢,時而幽婉低緩,時而悅然舒展。而通過現代經典傳唱人的演繹,沉睡數百年的箜篌得以重獲新生,用這絕妙音色向世人訴說自己的前世今“聲”。20.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句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添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比擬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5)致知在格物。以上五句話都是我們學習的《論語》《禮記》等先秦諸子散文。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盛況,領會到了先秦諸子對社會人生的洞察,認識到其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民眾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乃至情感方式,也明白了很多立身處世的道理。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貴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學校將組織以“學習傳統文化,讓經典照亮人生”為主題的學習討論會,請從上述五句話中任選其一,結合你在家里網課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D2.B3.B4.新聞中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是6月30日下午到7月1日0時,而這三則材料的發表時間充分體現了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具體時間、地點,以及具體人物、事件經過;二是材料中穿插的史實都是真實的材料;三是材料中提供了許多準確的數據。5.①材料一是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側重歷史回顧,展現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②材料二是英國媒體的報道,側重人物活動記錄,從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角度表現他們經歷的這一歷史時刻,并特意表明英國對香港的貢獻。③材料三是美國媒體的報道,側重變革現狀寫實,從第三方的角度幸災樂禍地報道了這一歷史轉變時刻,語帶嘲諷地揭示了英國的沒落。6.C7.D8.①初到塞瓦斯托波爾,感到失望;②面對觸目驚心場景,感到震驚/沉重;③向棱堡走去時毫不猶豫的泰然;④聽到巨響感到恐懼又震撼/痛快又恐怖;⑤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喜不自勝。9.不一樣。甲文:①借敘述者與“您”之間的對話,拉近了敘述者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對戰爭有身臨其境之感;②借“您”之眼,在從伯爵碼頭至第四棱堡的場景轉換中,目睹戰爭的不同場面;③借“您”心理的變化,贊揚保衛者不可動搖的精神力量,表達必勝的信念。乙文:作者借“你”這一人稱的轉換,表達老人對自我的鼓勵(開解、救贖)。10.D11.B12.B13.(1)孔子向魯國的樂官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2)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以難以得到的東西為貴,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14.①孔子學《韶》,三月不知肉味;②孔子學琴于師襄,循序漸進,不僅體悟出樂曲的節拍、技巧、意境,還能鑒賞處作者的情況;③為《詩經》配樂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頌》的音調;④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歌唱感慨自己的即將離世與無奈。15.B16.示例一:“原上草,露初晞”,是對亡妻墳前景物的描寫,通過比、興、用典的手法,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生命短暫的哀嘆,也表達出對亡妻的思念。示例二:“明月夜,短松岡”,是對亡妻墳前景象的描寫,詞人推己至人,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17.為之于未有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仁以為己任死而后已18.整齊的句式中間用逗號停頓,語脈連貫,更能突出尖齒鯊的特點,從側面表現戰勝尖齒鯊的桑地亞哥的“硬漢精神”。19.內心獨白,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20.①卷帙浩繁/浩如煙海②別出心裁③寥寥無幾21.在傳統演奏過程中,箜篌彈奏者的身體會隨著節奏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