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大二輪復習 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 物質結構與性質試題_第1頁
高考化學大二輪復習 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 物質結構與性質試題_第2頁
高考化學大二輪復習 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 物質結構與性質試題_第3頁
高考化學大二輪復習 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 物質結構與性質試題_第4頁
高考化學大二輪復習 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 物質結構與性質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1.(2017河南豫南九校質評)碳、硅兩元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請回答下列問題:(1)基態14C原子的核外存在對自旋狀態相反的電子,硅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2)晶體硅的結構與金剛石非常相似。晶體硅中硅原子的雜化方式為雜化;金剛石、晶體硅和金剛砂(碳化硅)的熔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

(3)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碳的氧化物CO2能夠與H2O借助于太陽能制備HCOOH。其反應原理如下:2CO2+2H2O2HCOOH+O2,則生成的HCOOH分子中σ鍵和π鍵的個數比是。

(4)碳單質有多種形式,其中C60、石墨烯與金剛石的晶體結構如圖所示:①C60、石墨烯與金剛石互為。

②C60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C60分子中含有12個五邊形和20個六邊形,碳與碳之間既有單鍵又有雙鍵,已知C60分子所含的雙鍵數為30,則C60分子中有個C—C鍵(多面體的頂點數、面數和棱邊數的關系,遵循歐拉定理:頂點數+面數-棱邊數=2)。在石墨烯晶體中,每個C原子連接個六元環;在金剛石晶體中,每個C原子連接的最小環也為六元環,六元環中最多有個C原子在同一平面。

③金剛石晶胞含有個碳原子。若碳原子的半徑為r,金剛石晶胞的邊長為a,根據硬球接觸模型,則r=a,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間占有率為(不要求計算結果)。

2.開發新型儲氫材料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1)Ti(BH4)3是一種儲氫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應制得。①基態Ti3+的未成對電子有個。

②LiBH4由Li+和BH4-構成,BH4-呈四面體構型,LiBHA.離子鍵 B.共價鍵C.金屬鍵 D.配位鍵③Li、B、H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

(2)金屬鎳與鑭(La)形成的合金是一種良好的儲氫材料,其晶胞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合金的化學式為。

3.H、C、N、O都屬于自然界中常見的非金屬元素。(1)O、C、N三種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元素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2)O22+與N2互為等電子體,O22+的電子式可表示為,(3)乙二胺(結構簡式為H2N—CH2—CH2—NH2)分子中的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Cu2+與乙二胺可形成配離子

,該配離子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填字母)。

A.配位鍵 B.極性鍵C.離子鍵 D.非極性鍵(4)CO和N2的鍵能數據如下表所示(單位:kJ·mol-1):物質化學鍵A—B(A)AB(A)A≡B(A)CO357.7798.91071.9N2154.8418.4941.7結合數據說明CO比N2活潑的原因:

(5)C、N元素形成的新材料的晶胞具有如圖所示結構,該晶體硬度超過目前世界上最硬的金剛石,成為超硬新材料,若晶胞邊長為acm,則該晶體的密度是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計算出數值,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

4.由Cu、N、B、Ni等元素組成的新型材料有著廣泛用途。(1)基態Cu+的最外層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2)研究者預想合成一個純粹由氮組成的新物種N5+N3-,若N5+A.N5B.N5C.N5(3)化合物A(H3BNH3)是一種潛在的儲氫材料,它可由六元環狀化合物(HBNH)3通過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①與上述化學方程式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填標號)。

A.反應前后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不變B.CH4、H2O、CO2分子立體構型分別是:正四面體形、V形、直線形C.第一電離能:N>O>C>BD.化合物A中存在配位鍵②1個(HBNH)3分子中有個σ鍵。

(4)在硼酸鹽中,陰離子有鏈狀、環狀等多種結構形式。圖(a)是一種鏈狀結構的多硼酸根,則多硼酸根離子符號為。圖(b)是硼砂晶體中陰離子的環狀結構,其中硼原子采取的雜化類型為。

5.碳元素不僅能形成豐富多彩的有機化合物,而且還能形成多種無機化合物,同時自身可以形成多種單質,碳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廣泛。(1)C60分子中每個原子接2個單鍵和一個雙鍵,它與F2發生加成反應,其加成產物的分子式為;C60的晶體結構類似于干冰,則每個C60晶胞的質量為(用含NA的式子表示)。

(2)干冰和冰是兩種常見的分子晶體,下列關于兩種晶體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晶體的密度:干冰>冰B.晶體的熔點:干冰>冰C.晶體中的空間利用率:干冰>冰D.晶體中分子間相互作用力類型相同(3)金剛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兩種常見單質,下列關于這兩種單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A.金剛石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3雜化,石墨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2雜化B.晶體中共價鍵的鍵長:金剛石C—C<石墨中C—CC.晶體的熔點:金剛石>石墨D.晶體中共價鍵的鍵角:金剛石>石墨E.金剛石晶體中只存在共價鍵,石墨晶體中則存在共價鍵、金屬鍵和范德華力F.金剛石和石墨的熔點都很高,所以金剛石和石墨都是原子晶體(4)立方BN結構與金剛石相似,晶胞結構如下圖,在BN晶體中,B周圍最近的N所構成的立體圖形為,B與N之間共價鍵與配位鍵的數目比為,一個晶胞中N數目為。

(5)碳與孔雀石共熱可以得到金屬銅,銅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金屬銅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積,則Cu的晶體中銅原子的配位數為。已知Cu單質的晶體密度為ρg·cm-3,Cu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為NA,則Cu的原子半徑為。

參考答案非選擇題專項訓練五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1.答案(1)21s22s22p63s23p2(2)sp3金剛石>金剛砂>晶體硅(3)4∶1(4)①同素異形體②6034③83解析(1)14C原子核外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兩個s軌道上分別有2個自旋狀態相反的電子,根據洪特規則,另兩個p電子分居在兩個軌道上;硅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2(2)晶體硅的每個原子均形成了四個Si—Si鍵,所以硅原子采用sp3雜化;金剛石、晶體硅和金剛砂(碳化硅)三種晶體的結構相似,均為原子晶體,根據鍵長可以判斷三種晶體的熔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金剛石>金剛砂>晶體硅。(3)HCOOH分子中有1個σC—H鍵、1個σO—H鍵、2個σC—O鍵和1個πC—O鍵,即σ鍵和π鍵的個數比是4∶1。(4)①C60、石墨烯與金剛石為不同結構的碳單質,三者互為同素異形體。②已知C60的頂點數為60,面數為32,由歐拉定理計算鍵數(即棱邊數):60+(12+20)-2=90,已知該分子中含雙鍵30個,C60分子中的單鍵數為:90-30=60。在石墨烯晶體中,每個C原子連接3個六元環。由金剛石的晶體結構圖可以看出,六元環中最多有4個C原子在同一平面。③由金剛石的晶胞結構可看出,碳原子位于晶胞的頂點、面心和體內,故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目為18×8+12×6+4=8。根據硬球接觸模型可知,在立方體的對角線上碳原子緊密接觸,故8r=3a,則r=38a,8個碳原子的體積為8×43πr3=8×43π×(38a)2.答案(1)①1②C③H>B>Li(2)LaNi5解析(1)①基態Ti3+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其未成對電子數是1;②Li+和BH4-之間存在離子鍵,硼原子和氫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配位鍵,所以該化合物中不含金屬鍵,故選C;(2)La的原子個數=18×8=1,Ni的原子個數=8×12+1=5,所以該合金的化學式為LaNi3.答案(1)1s22s22p3(2)[∶O??O∶]2+1∶2(3)sp3ABD(4)雖然C≡O鍵的鍵能高達1071.9kJ·mol-1,比N≡N鍵的鍵能大,但是斷裂1molCO分子中第一個π鍵需要的能量只有273.0kJ,而斷裂1molN2分子中第一個π鍵需要的能量是523.3kJ,CO的第一個π鍵更易斷裂(5)92解析(1)由于氮原子2p軌道上的電子處于半充滿狀態,失去1個電子需要較高能量,所以第一電離能在O、C、N三種元素中最大,C的原子半徑大于O的,失去1個電子所需能量低于O失去1個電子所需能量,故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為C<O<N,基態氮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2)由于O22+與N2互為等電子體,其結構相似,故根據N2分子的電子式可推寫出[∶O??O∶]2+,該離子中存在1個三鍵,所以含有1個σ鍵和2個π鍵,二者的數目之比為1∶2。(3)H2N—CH2—CH2—NH2分子中的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類似于CH4分子中的碳原子的,為sp3雜化。根據配離子的結構,Cu2+與氮原子以配位鍵結合,碳原子之間以非極性鍵結合,N與C、N與H、C與H原子間以極性鍵結合。(4)N2、CO參與反應時,首先要斷裂化學鍵,在CO分子中斷裂1mol第一個π鍵需要的能量=1071.9kJ-798.9kJ=273.0kJ,在N2分子中斷裂1mol第一個π鍵需要的能量=941.7kJ-418.4kJ=523.3kJ,可見CO的第一個π鍵更易斷裂,其活潑性也比N2的強。(5)根據“均攤法”可知,每個晶胞中含有碳原子數=8×18+4×12=3,氮原子全部位于晶胞內部,其數目為4,故其化學式為C3N4。1個晶胞的質量為92NAg,體積為a3cm3,因此該晶體的密度=924.答案(1)3s23p63d10(2)C(3)①A②12(4)[BO2]nn-(或BO2解析(1)Cu是29號元素。基態Cu+的核外有28個電子,軌道處于全空、全滿或半滿時較穩定,故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10。(2)N5+中有34個電子,A項錯;N5+中每個氮原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則每個氮原子要形成3個共用電子對,每個氮原子還剩下1對孤電子對,那么未成鍵的電子對為5對,B項錯;N5+中存在兩個氮氮三鍵,C項對。(3)①CH4是sp3雜化,CO2中的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是sp雜化,軌道雜化方式改變,A項錯;CH4、H2O、CO2分子立體構型分別是:正四面體形、V形、直線形,B項對;非金屬性越強,第一電離能越大。但是由于氮原子的最外層p軌道處于半充滿的穩定狀態,所以其第一電離能比氧元素的還大,故第一電離能大小為N>O>C>B,C項對;在化合物A中氮原子上存在配位鍵,D項對;②根據(HBNH)3的分子結構是六元環,共9個單鍵、3個雙鍵,故1個(HBNH)3分子中有12個σ鍵。(4)由圖(a)可知多硼酸根離子符號為[BO2]n5.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