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濱州無棣宣傳介紹_第1頁
我的家鄉濱州無棣宣傳介紹_第2頁
我的家鄉濱州無棣宣傳介紹_第3頁
我的家鄉濱州無棣宣傳介紹_第4頁
我的家鄉濱州無棣宣傳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棣歡迎您點擊此處,寫上演講者的名稱好運無棣————江北第一古城——目錄Contents第一章城市概況第二章歷史淵源第三章旅游景點第四章特色美食1PART城市概況無棣縣,隸屬于山東省濱州市,地處山東省北部,東北瀕臨渤海灣,東南連沾化區,南靠陽信縣,西接德州市慶云縣,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黃驊市為鄰。截至2022年10月,無棣縣下轄2個街道、10個鎮。截至2022年末,無棣縣常住人口42.78萬人。城市概況無棣縣是京津塘和山東半島兩大經濟區的交匯點,素有“冀魯樞紐”和“齊燕要塞”之稱。是黃河三角洲綜合開發的重點區域,也是“海上山東”建設的前沿陣地。無棣縣地貌屬華北平原魯西北泛濫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在海豐街道西部,高程8米。無棣縣屬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干濕明顯。春季多風干燥,夏季濕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長而干寒。國泰民安2PART歷史淵源新石器時代縣境內有人類聚居,有東李遺址、韓家窯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西小王鄉王家墳村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磨制石斧。原始社會后期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部落集團時期,屬于東夷集團。有唐虞時期無棣山、有大禹治水之導河無棣水(無棣溝)。縣境為兗州之域。“九河入海處當屬兗州”。《禹貢》載:“濟水、河水之間一帶是兗州。”縣境屬薄姑(又名亳姑、蒲姑)國地,治所在博興縣境內。縣境為無棣邑,因境內有無棣山、無棣水而得名。周滅商,姜太公封齊君建國于營丘。無棣邑為齊國北疆、漁鹽之區,是華夏古老城邑之一。《左傳》載:“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清《海豐縣志》載:“今之武樂慶鹽皆其舊境。”《寧津縣志》載:“周,寧津屬無棣邑。”《鹽山縣志》載:“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鹽山縣為無棣地。”無棣邑,為齊國地。《史記》載“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救燕返國,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于是分溝(無棣溝)割燕君所至與燕國”。自此無棣溝以北地區劃歸燕國,溝為齊燕國界。縣境為厭次縣,初屬齊郡,后屬濟北郡。秦始皇以東有天子氣,乃東巡以厭(讀壓)之,次舍于此,而得名,治所在今惠民縣桑落墅北。楚、漢戰爭時期,縣境為漢將韓信所據,筑有韓信屯兵的信陽城,位于信陽鄉車里村。高祖五年(前202年),縣境置陽信縣,屬渤海郡,治所在信陽鄉車里村信陽城。新朝渤海郡改迎河郡,隨屬之。縣境初屬青州平原郡富平縣。永平五年(62年),改為厭次縣。延光元年(122年),改屬冀州渤海郡陽信縣。延康元年(220年),陽信縣改屬青州樂陵郡。縣境屬冀州樂陵國陽信縣。晉末國改郡,為樂陵郡陽信縣。縣境為陽信縣地。晉咸和二年(327年),屬后趙。太和元年(366年),屬前燕。太元七年(382年),屬前秦。太元二十年(395年),屬后燕。義熙五年(409年),屬魏。縣境為陽信縣。南朝宋屬冀州樂陵郡,后屬北魏青州樂陵郡。北魏熙平三年(517年),冀、瀛州并為滄州,陽信改屬滄州樂陵郡。后為東魏、齊地。高齊天保七年(556年),厭次省并入陽信縣,陽信縣移治馬嶺城(今惠民縣),為附廓縣。為無棣縣,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縣北部、饒安縣東部置,屬棣州,治慶云縣于家店村。大業二年(606年),棣州改滄州,屬滄州。大業八年(612年)廢州置郡,屬渤海郡。無棣稱上縣,屬渤海郡。貞觀元年(627年),省并入陽信縣。貞觀八年(634年),復置。天寶元年(742年),滄州改稱景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滄州,無棣隨屬。太和二年(828年),劃屬棣州,不久復屬滄州。后梁、后唐、后晉、后漢無棣縣,屬河北道滄州。后周無棣縣,隸屬河北東路滄州保順軍。歷史淵源歷史淵源后周顯德六年(959年),置保順軍于無棣縣東南二十里,治所在信陽鄉城角村,軍如下州,轄無棣一縣。北宋為無棣縣,于治平元年(1064年)移治保順軍城,稱望縣,即縣治置軍使。大觀二年(1108年),屬滄州景城郡保順軍。金為無棣縣,屬河北東路滄州保順軍。天會四年(1126年),金兵占滄州,無棣縣入金。泰和三年(1203年),保順軍廢,無棣屬河北東路滄州。元為無棣縣,屬河北東路滄州。至元二年(1265年、南宋咸淳元年),無棣省并樂陵,以縣治入濟南之棣州,尋復置。是年,析無棣為東西二縣,縣境為東無棣屬棣州,治信陽鄉城角村。西無棣縣隸滄州,即今慶云縣,治于家店村。明為海豐縣,屬武定州。洪武四年(1371年),無棣縣省并。明史載:洪武初州縣俱廢。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置海豐縣(另舊縣志載:明建文四年九月初四無棣改海豐),以縣境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取名,初屬濱州,后屬樂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樂安州改武定州,隨屬之。清為海豐縣,屬山東省濟東泰武臨(濟南)道武定府。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改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升為府,隨屬。中華民國為無棣縣,屬濟南道。民國二年(1913年)2月,海豐縣屬山東省岱北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海豐復稱無棣縣,屬濟南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改屬武定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冀魯豫省代管。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無棣縣第二屆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冀南行政區第六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無棣縣解放,無棣縣屬渤海區第四專區,治無棣城。是年10月,遷水灣街,11月,遷信陽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初,遷車鎮小高村。1949年7月,第四專區改墾利專區,無棣屬之。1949年10月6日,縣政府遷無棣城。1950年5月,渤海區及所轄專區撤銷,改屬惠民專區。1958年10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并,屬淄博專區。1959年1月,陽信縣并入無棣縣。1961年,專區與縣恢復原建制,屬惠民專區。1992年3月,惠民地區改濱州地區。2001年1月,濱州地區改濱州市,無棣隨屬。3PART旅游景點位于無棣縣大悲山脈上,是一個集山水勝景、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景區內有峽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還有寺廟、觀音塔等人文景觀,是一處既可以欣賞自然風光,又可以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處。1、大悲嶺風景區旅游景點2、無棣南湖公園座落在無棣縣城南部的無棣南湖公園是一個集休閑、游玩、觀光于一體的自然風景區,湖水清澈,園內綠樹成蔭,是人們休閑、娛樂、散步的理想場所。旅游景點3、無棣古城無棣古城位于無棣縣城中心,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這里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的建筑和文物,是了解山東古代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旅游景點4、無棣縣博物館無棣縣博物館是一座以展示無棣縣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館內展示了無棣縣的歷史變遷、古代文物、民俗風情等內容,是了解無棣歷史文化的好地方。旅游景點井溝國家農業公園位于無棣縣井溝鎮,是山東省首個國家級農業公園。公園內有田園風光、農田景觀、農業博覽等區域,游客可以了解農業的發展歷程,體驗農田勞作的樂趣。5、井溝國家農業公園旅游景點4PART城市美食饅頭加火腿饅頭加火腿是無棣獨一無二的特產,雖然這道美食大家平時都會做,但是一般人是做不出無棣的那個味道。這道美食做法極其簡單,只需要將火腿放在油里炸,然后抹上孜然面和辣椒面,最后夾在饅頭里面,一道美食就這樣做成了。特色美食無棣大山燒雞大山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