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報告1答案液壓與氣壓傳動——觀察并分析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實驗報告一、實驗目的(1)觀察驅動工作臺的液壓傳動系統的工作過程;(2)分析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指出各液壓元件的名稱;(3)能夠說明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輔助元件在機構中的作用。二、實驗內容(主要對元件或系統的描述)下圖為驅動工作臺的液壓傳動系統,通過轉換換向閥手柄,改變油路的方向,實現液壓缸活塞桿驅動的工作臺運動的方向。它由油箱、濾油器、液壓泵、溢流閥、壓力計、節流閥、換向閥、液壓缸以及連接這些元件的油管、接頭組成。1—驅動工作臺的液壓缸2—換向閥3—壓力表4—溢流閥5—液壓泵6—濾油器7—油箱三、主要實驗步驟(認識性實驗略)解析:四、實驗小結(實驗結果及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實驗的意見和建議等)從機床工作臺液壓系統的工作過程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能夠正常工作的液壓系統,應該由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輔助元件四個主要部分來組成,此外還需要傳動介質——液壓油
實驗報告2答案液壓與氣壓傳動——齒輪泵的拆裝實驗實驗報告一、實驗目的(1)正確選取拆裝工具;(2)齒輪泵主要零件分析;(3)掌握齒輪泵的拆卸步驟;(4)掌握齒輪泵的組裝步驟。二、實驗內容(主要對元件或系統的描述)掌握外嚙合齒輪泵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進而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三、主要實驗步驟(認識性實驗略)1.按次序選擇不同的元件,拆卸齒輪泵。(1)切斷電動機電源,并在電氣控制箱上打好“設備檢修,嚴禁合閘”的警告牌。(2)旋開排出口上的螺塞,將管系及泵內的油液放出,然后拆下吸、排管路。(3)用內六角扳手將輸出軸側的端蓋螺絲擰松,并取出螺絲。(4)沿端蓋與本體的結合面處將端蓋撬松,將端蓋板拆下。(5)將主、從動齒輪取出。2.按次序選擇不同的元件,組裝齒輪泵。(1)將嚙合良好的主、從動齒輪兩軸裝入左側(非輸出軸側)端蓋的軸承中,切不可裝反。(2)上右側端蓋,上緊螺絲,擰緊時應邊擰邊轉動主動軸,并對稱擰緊,以保證端面間隙均勻一致。(3)裝復聯軸節,將電動機裝好,對好聯軸節,調整同軸度,保證轉動靈活。(4)泵與吸排管系接妥。四、實驗小結(實驗結果及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實驗的意見和建議等)1.齒輪泵的拆裝注意事項:(1)掌握齒輪泵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后再實施拆裝。拆裝時對應圖紙拆卸。(2)盡可能地將拆裝下來的零件按拆裝順序擺放,以防弄亂和丟失。2.實驗室實驗中齒輪泵拆裝不同于虛擬實驗的地方如下:(1)實際拆裝中要注意液壓元件的防止污染。液壓元件一旦被污染,將會帶來一系列故障隱患。零件污染后,應用煤油清洗或綢子擦拭,切勿用棉紗擦拭。(2)拆卸彈簧部件,注意防止彈簧部件的蹦丟;拆卸油封部件,注意使其不受損傷。
實驗報告3答案液壓與氣壓傳動——活塞缸拆裝分析實驗報告一、實驗目的(1)正確選取拆裝工具;(2)活塞式液壓缸主要零件分析;(3)掌握液壓缸的拆卸和裝配步驟;(4)通過對活塞式液壓缸結構的認知,進一步理解其工作原理。二、實驗內容(主要對元件或系統的描述)1—耳環;2、9—鎖緊螺母;3—缸蓋;4—導向套及密封圈;5—活塞桿;6—缸體;7—活塞及密封圈;8—O型密封圈;10—缸底工具準備:橡膠錘一把;密封圈拆裝工具一套;銅棒一根汽油若干;固定扳手和活動扳手各一把;液壓油若干三、主要實驗步驟(認識性實驗略)(1)活塞缸的拆卸:①取下耳環1。②用活動扳手取下鎖緊螺母2。③取下缸蓋3。④用橡膠錘和銅棒使缸體6和缸底10與活塞桿5及其上附件分離。⑤從活塞桿5上取下導向套4,并用密封圈拆裝工具從導向套上拆下密封圈。⑥用活動扳手取下鎖緊螺母9。⑦用橡膠錘和銅棒從活塞桿上輕輕敲出活塞7,取出活塞上密封圈等。⑧用密封圈拆裝工具從活塞桿上拆下O型密封圈。(2)活塞缸結構特點的觀察:①注意觀察導向套、活塞、缸體的相互連接關系。②注意觀察液壓缸的各密封部位,觀察不同類型的密封圈,了解其密封機理。(3)活塞缸的組裝順序與拆卸順序相反,裝配時應注意以下事項:①用汽油清洗各零部件。②裝配活塞和活塞桿時,注意各密封圈不得被損傷。四、實驗小結(實驗結果及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實驗的意見和建議等)液壓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蓋、活塞和活塞桿、密封裝置、緩沖裝置與排氣裝置組成。液壓缸一般是帶動質量較大的部件運動,有時運動速度較快,當活塞運動到液壓缸兩端時,將與端部發生沖擊,產生噪聲,嚴重時引起有關機件的損壞。為減少沖擊,加裝緩沖裝置。為了避免活塞運動到行程終點時撞擊缸蓋、產生噪音、影響活塞運動精度甚至損壞機件,常在液壓缸兩端設置緩沖裝置
實驗報告4答案液壓與氣壓傳動——溢流閥的拆裝實驗報告一、實驗目的(1)正確選取拆裝工具;(2)先導式溢流閥主要零件分析;(3)掌握溢流閥的拆卸和裝配步驟;(4)通過對先導式溢流閥結構的認知,進一步理解其工作原理。二、實驗內容(主要對元件或系統的描述)4—閥蓋;2—主閥芯;3—主閥彈簧;5—閥座;6—先導閥芯;7—調壓彈簧;8—調壓桿;9—鎖緊螺母;10—調節螺母密封。密封是液壓元件解決泄漏問題最主要的手段。密封不良將產生外泄漏,或者使內泄漏超差,從而引起壓力降低,速度減小,容積效率低和場地污染等問題。密封過度雖然防止了泄漏,但會造成密封部分磨損加劇,壽命降低,功耗加大等不良效果。構型式分類滑閥滑閥為間隙密封,閥芯與閥口存在一定的密封長度。錐閥錐閥閥芯半錐角一般為12~20°,閥口關閉時為線密封,密封性能好且動作靈敏。球閥性能與錐閥相同。根據用途不同分類壓力控制閥用來控制和調節液壓系統液流壓力的閥類,如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等。流量控制閥用來控制和調節液壓系統液流流量的閥類,如節流閥、調速閥、分流集流閥、比例流量閥等。方向控制閥用來控制和改變液壓系統液流方向的閥類,如單向閥、液控單向閥、換向閥等。根據控制方式不同分類定值或開關控制閥比例控制閥伺服控制閥數字控制閥根據安裝連接形式不同分類管式連接板式連接插裝式疊加式三、主要實驗步驟(認識性實驗略)1.溢流閥的拆裝步驟(1)拆下調節螺母10。(2)用扳手擰下4個內六角螺釘,使閥體與閥座5分離,取出彈簧3和7。(3)用工具將悶蓋1和4擰出,取出閥芯2和6。(4)清洗。在裝配過程中,液壓元件零部件的清洗對保證裝配質量和延長元件的使用壽命均有重要意義。密封件和精密件污染后裝配,會引起液壓元件的磨損加劇,甚至卡死造成重大事故。為了使元件、輔件發揮令人滿意的工作性能,達到預期的使用壽命,在裝配前必須進行仔細的清洗。(5)按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裝配。2.溢流閥裝配過程需注意的事項:(1)拆下的零件應按次序擺放,不應落地、劃傷、銹蝕等。(2)拆、裝螺栓組時應對角依次擰松或擰緊。(3)需頂出零件時,應使用銅棒適度擊打,切忌用鋼鐵棒。(4)裝配前必須將全部零件仔細清洗、涼干,切忌用棉紗擦拭。(5)應更換老化的密封。(6)安裝時應參照圖或拆裝記錄,注意定位零件。(7)主閥芯在閥體內應移動靈活,不得有阻滯現象,配合間隙一般為0.015~0.025mm。(8)主閥芯、先導閥芯與它們的閥座應密封良好,不得有泄漏。(9)安裝完畢應推動應急按鈕,檢查閥芯滑動是否順利。(10)檢查現場有無漏裝零件。(11)裝配后要做壓力調整實驗。四、實驗小結(實驗結果及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實驗的意見和建議等)溢流閥各主要零件的名稱:閥蓋;主閥芯;主閥彈簧;閥座;先導閥芯;調壓彈簧;調壓桿;鎖緊螺母;調節螺母溢流閥必須與系統并聯.溢流閥的出口一般是接油箱的.千萬不能串進系統.而且溢流閥一般都裝在泵的出口附近,同時要安裝壓力表,溢流閥壓力調節時,操作者要能觀察到壓力表.可拆連接的特點:拆卸相互連接的零件時不損壞任何零件,且拆卸后還能重新裝配在一起。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物安全的宣傳
- 施工員2025年度工作方案報告
- 酒管管理培訓課件
- 2025年臨床護理下半年工作方案
- 新員工培訓及考核方案
- 市場數據分析與未來工作計劃
- 幼兒園老師培訓方案2025年
- 《核電電氣儀表安裝與調試》全套教學課件
- 配電箱線路知識培訓課件
- 半月板損傷圍手術期護理
- 醫學核磁共振成像儀器的使用和操作
- 時間偏好與跨期決策的關系
- XX分公司海外財務管理制度
- 小學教科研課題:《小學科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研究》課題實驗階段總結報告
- 常用的航運和租船英文縮寫
- 盾構始發接收施工技術培訓課件
-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類文閱讀理解題(含解析)
- 動物細胞培養
- 人防工程常見問題及處理教學課件
- 商務餐桌禮儀課件
- 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