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專題4 實用類文本閱讀 專題驗收達標卷 實用類文本閱讀卷(1)傳記Ⅱ_第1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專題4 實用類文本閱讀 專題驗收達標卷 實用類文本閱讀卷(1)傳記Ⅱ_第2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專題4 實用類文本閱讀 專題驗收達標卷 實用類文本閱讀卷(1)傳記Ⅱ_第3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專題4 實用類文本閱讀 專題驗收達標卷 實用類文本閱讀卷(1)傳記Ⅱ_第4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專題4 實用類文本閱讀 專題驗收達標卷 實用類文本閱讀卷(1)傳記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題四[實用類文本閱讀卷(一)傳記2]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杜甫在夔州杜甫在夔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蓋起的簡陋的房屋:這類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鳥巢一般。他到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習慣,用竹筒把水從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為烏雞能醫治風痹,他養了許多雞,并且催促他的長子宗文在墻東樹立雞柵……對于生活上的一些瑣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夔州是三峽里的山城,這里的山川既雄壯又險惡,杜甫一到這里,便愛用驚險的文字描畫它們。他一再歌詠的是白帝城,他感到這座城是“江城含變態,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域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給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見夔州的許多女子因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結婚,她們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賣,供養一家,有時還冒著危險販賣一些私鹽回來。人們不深究原因,只說,她們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卻反過來問:“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負薪行》)他看見峽中的男子,少數富有的駕著大船經商,大多數貧窮的終生充當勞苦的船夫,人們說,這里的人都器量狹窄,只圖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過來問:“若道士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峽中的人民大部分過著窮苦可憐的生活,而夔州卻是闊綽的賈客胡商必經之地,這兩種生活的對照杜甫也寫得很清楚。除了歌詠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這時有了充裕的時間,回憶他的青年時代。他在偏僻的山城與外邊廣大的世界隔絕,朋友稀少,生活平靜,因此過去的一切經歷在他面前活動起來。他寫了不少長篇的詩敘述他過去的生活。他寫《壯游》詩,從七歲學詩起經過吳越齊趙的漫游、長安時代、安史之亂,一直到滯留巴蜀,是一篇完整的自傳。他還寫了八首長詩,懷念八個人物,集在一起,叫做《八哀詩》,但它們只有歷史的價值,藝術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杜甫在這時因為與外面的世界脫離,作詩的態度有時改變了。他在成都草堂時說他寫詩的態度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鼻皟删湔f他長安時代以來對于詩的努力,極力避免庸俗,生活越艱難,作詩也越刻苦;后兩句則說明在草堂的生活較為清閑,對著美麗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無論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實的生活體驗,都能寫出像他天寶末年以后那樣富有創造性的詩歌。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邊去了。他在《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里說“晚節漸于詩律細”,又在《解悶十二首》里說“頗學陰(陰鏗)何(何遜)苦用心”。并且在指導兒子宗武學詩時,也教他熟讀《文選》,以便從中采擷辭藻:這好像又把詩歌扯回到“研揣聲病、尋章摘句”的時代里去了。但杜甫夔州時代的詩并不是每一首都是這樣寫成的。他用這種態度寫出來的代表作品最明顯的是《秋興八首》、《諸將五首》。這些詩里不是沒有接觸到實際的問題,不是沒有說到國家的災難與人民的貧困,不是沒有寫出時代的變遷和自己熱烈的想望,可是這些寶貴的內容被鏗鏘的音節與華麗的詞藻給蒙蓋住了。使后來杜詩的讀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節與詞藻的迷惑與陶醉,翻來覆去地誦讀,而不去追問:里邊到底說了些什么?因此在解釋上也發生分歧。與此相反,反倒是在《寫懷》里毫不費力地寫出來的“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讀起來覺得親切動人;而像《宿江邊閣》里“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那樣的詩句足以表達出詩人的品格。杜甫在夔州,身體時好時壞,瘧疾、肺病、風痹、糖尿病都不斷地纏繞著他,最后牙齒落了一半,耳也聾了,幾乎成了一個殘廢的老人。他在這種情形下,兩年內寫了四百三十余篇詩,占有他全集詩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長篇,這是一個豐富的創作時期。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內容和思想上比起過去的作品都略有遜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這樣的杰作。(節選自馮至《杜甫傳》,有刪改)1.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A.杜甫愛用驚險的文字描畫三峽里山城的雄壯險惡,這說明詩人十分注重以恰當的文字形式表現作品內容。B.《負薪行》和《最能行》等詩歌反映了峽中人民窮苦可憐的生活狀況,是杜詩中最具代表性的優秀詩篇。C.“晚節漸于詩律細”、“頗學陰(陰鏗)何(何遜)苦用心”,說明杜甫晚年作詩時在字句和音律上下了很大工夫。D.杜甫的一些注重音節與詞藻的詩使讀者迷惑與陶醉,以至于翻來覆去地誦讀也難以知道詩里邊到底說了些什么。E.“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詩人在老病時也沒忘記國家的災難和自己的責任,質樸的詩句中表現了詩人的品格。解析:B項說“是杜詩中最具代表性的優秀詩篇”,文中沒有依據;D項,原文的意思是“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節與詞藻的迷惑與陶醉,翻來覆去地誦讀,而不去追問:里邊到底說了些什么?”是說讀詩時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內容。答案:BD2.從傳記中看,杜甫在夔州時的詩歌創作題材上具有哪些特色?請簡要分析。答:參考答案:(1)有的詩歌頌夔州美麗的山川景物,如《上白帝城二首》;(2)有的詩歌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苦難,如《負薪行》《最能行》等;(3)有的詩回憶了自己的青年時代,還有一些詩懷念友人,如《壯游》《八哀詩》等。3.文章最后說“這是一個豐富的創作時期”,依據所選的這部分文字,你認為影響作者創作的背景因素有哪些?答:參考答案:(1)山城夔州雄壯險惡的山川。(2)夔州人民貧富之間巨大差異的生活。(3)與外界隔絕,朋友稀少,生活平靜。(4)把一部分的精力用于雕琢字句、推敲音律。4.第四段說杜甫“作詩的態度有時改變了”,你認為“變”在何處?這一改變產生了怎樣的結果?請依據文本加以闡述。答:參考答案:(1)“變”在注重于雕琢字句和推敲音律上,這從他創作的《秋興八首》和《諸將五首》以及指導兒子熟讀《文選》以便從中采擷辭藻上可以看出。(2)詩歌中觸及社會實際問題的內容被蒙蓋在鏗鏘的音節與華麗的詞藻里,使后來的讀者迷惑陶醉于詩的形式中而忽略了它的內涵,這反倒不如《寫懷》《宿江邊閣》這樣質樸的詩歌親切感人。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李叔同的傳奇人生張露如果說有一種人生華麗而不刺眼,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仍清澈如水,那么這種人生非李叔同大師莫屬。少年時,他是上海灘有名的翩翩公子,風流儒雅,氣度不凡,“二十文章驚海內”;留學日本,李叔同以敏銳的藝術靈感創造了很多中國藝術史上的第一;學成歸來,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書。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教授圖畫音樂課期間,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藝術、淵博的學識和認真負責的態度,開啟了中國近代藝術教育的新局面。他的學生,著名畫家豐子愷,曾形象地稱“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師在留學日本期間創辦了我國第一部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他竭力提倡音樂“琢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會教育功能。一首《送別》意蘊無限,最后傳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戶曉,那含意深邃、意境悠遠的歌詞,那恬靜典雅、抒情流暢的曲調,傳唱了一個世紀,潤澤了幾代人的心靈。淡雅的笛音吹出了離愁,凄美的歌詞寫出了別緒。在近現代美術史上,大師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執教一師期間,為了改革中國美術課歷來只授臨摹畫帖的狀況,他開設了室內室外寫生課,以訓練學生繪畫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課時采用了男性裸體模特寫生,具有歷史性的開創意義。提到中國近代戲劇史的發展,人們也不會忘記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留學日本期間,他在東京組織成立了藝術團體“春柳社”。1907年該劇社演出了法國小仲馬編劇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飾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戲劇家松居,他對李叔同的演技極為欣賞。他說看了這個戲,他想起在法國蒙馬得爾小劇場那個女優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李叔同年輕時,即以才華橫溢而矚目文壇。出家前夕,他將清光緒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間的20多首詩詞編成書卷。其中就有《留別祖國并呈同學諸子》《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佳作,表現了他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間,他還有30余首歌詞問世。詞家寇夢碧在《讀李叔同先生詩詞》中說:“叔同先生詞,則兼婉約豪放之長,而題材之博大,內容之深廣,實為突起異軍,超越鄉賢?!崩钕壬鷩乐敹痪惺?,夏丏尊先生曾經指出李叔同他的藝術成就為古老而禁錮的中國藝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此中國藝術融入了世界文化,他嚴謹而美學化的教育精神為這個浮華的社會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5.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A.李叔同少年時,是上海灘有名的風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歲月里,他努力追求鉛華洗盡、返璞歸真的人生,事實證明他做到了。B.在中國音樂史上,李叔同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送別》意蘊無限,充分體現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樂主張。C.李叔同為古老而禁錮的中國藝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了改革中國美術課歷來只授臨摹畫帖的狀況,他在教課時采用了男性裸體模特寫生,具有歷史性的開創意義。D.由于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加上自身無力改變這樣的現實,李叔同終于選擇了出家,這種思想在他后來的詩詞創作中可以看出來。E.在作者看來,李叔同是個多才多藝,在許多藝術領域都有建樹的藝術家。他嚴謹但并不拘泥,對此,作者的評價是“做一樣,像一樣”。解析:A項,根據文意看不出前后之間的因果關系,且李叔同是“風流儒雅”的少年公子,A項表述與原文有別。D項,對李叔同出家原因的闡述在文中缺少根據,并且“這種思想”在他出家前創作的詩詞中也可以表現出來。E項,“做一樣,像一樣”不是作者的評價,是夏丏尊答案:BC6.文中夏丏尊先生說李叔同“做一樣,像一樣”。哪些地方能體現出這個特點?請簡要概括。答:解析:題目問的是“做一樣,像一樣”從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出來,作答時,首先要理解“像一樣”的意思,即指在這一領域有成就,然后要從文本中去篩選相關信息,注意在組織答案時要使用概括性的語言。參考答案:①音樂方面,他創辦了我國第一部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提倡音樂的社會教育功能;②在近現代美術史上,他開設了室內室外寫生課,且在教課中采用了男性裸體模特寫生,具有歷史性的開創意義;③在戲劇的發展史上,他組織成立了“春柳社”,扮演過茶花女,因演技高超而受到日本戲劇家的高度評價;④在文壇上,他創作的詩詞題材博大,內容深廣,超越世人;⑤在做教師時,他脫下西裝,穿上黑馬褂、布鞋,戴上金絲邊框眼鏡,為人師表,他一絲不茍。(答出三點即可)7.文末說:“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這樣說的原因是什么?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解析:題干中的關鍵詞是“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結合文本看,李叔同先生在音樂、美術、戲劇、詩詞、教育等領域均有矚目表現,成就斐然,從中可概括出“絢麗至極”的內容。文章中提到了先生的出家,平淡當指此?;卮鹱饔脮r,應結合該句在文中的位置進行思考。參考答案:李叔同多才多藝,文藝的園地幾乎被他走遍了,而且他在很多藝術領域都卓有建樹,最后他又遠離了這一切,出家為僧,將生命最大化地歸于平淡,因此說他是“絢麗至極歸于平淡”。這句話是對李叔同的整體評價,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8.作者認為“李先生嚴謹而不拘束”,你是否贊同這一觀點?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