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力學-第一章_第1頁
流體力學-第一章_第2頁
流體力學-第一章_第3頁
流體力學-第一章_第4頁
流體力學-第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流體靜力學

第三章流體動力學

第四章理想流體動力學和平面勢流

第五章實際流體動力學根底第六章量綱分析和相似原理

第七章流動阻力和能量損失

第八章邊界層理論根底和繞流運動

第九章有壓管流

第十章明渠流目錄工程流體力學〔水力學〕第一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及其開展簡史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流體力學是力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流體運動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學科。理論流體力學側重于理論,采用嚴密的數學推理方法工程流體力學側重于應用,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現代水力學〔水力學〕研究對象是水流,側重應用第一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及其開展簡史二、工程流體力學開展簡史〔一〕工程流體力學的開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古典流體力學伯努利所提出的液體運動的能量估計及歐拉所提出的液體運動的解析方法,為研究液體運動的規律奠定了理論根底,從而在此根底上形成了一門屬于數學的古典流體力學。第一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及其開展簡史二、工程流體力學開展簡史(2)實驗流體力學由于所用數學的復雜性和理想流體模型的局限性,不能滿意地解決工程問題,故形成了以實驗方法來制定經驗公式的“實驗流體力學〞(3)現代水力學從19世紀末起,人們將理論分析方法和實驗分析方法相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古典流體力學和實驗流體力學的內容也不斷更新變化,在此根底上,最終形成了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研究實際流體模型的現代流體力學。第一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及其開展簡史二、工程流體力學開展簡史〔二〕主要的流體力學事件:1783年拉格朗日首先引進了流函數的概念。

1826年法國工程師納維,1845年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斯托克思提出了著名的N-S方程。

1738年瑞士數學家:伯努利在名著《流體動力學》中提出了伯努利方程。

1755年歐拉在名著《流體運動的一般原理》中提出理想流體概念,并建立了理想流體根本方程和連續方程,從而提出了流體運動的解析方法,同時提出了速度勢的概念。第一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及其開展簡史二、工程流體力學開展簡史〔二〕主要的流體力學事件:1858年亥姆霍茲指出了理想流體中旋渦的許多根本性質及旋渦運動理論,并于1887年提出了脫體繞流理論。1876年雷諾發現了流體流動的兩種流態:層流和紊流。

19世紀末,雷諾提出相似理論,實驗和理論分析相結合

1904年普朗特提出了邊界層理論。

20世紀60年代以后,計算流體力學得到了迅速的開展。流體力學內涵不斷地得到了充實與提高。第一節工程流體力學的任務及其開展簡史二、工程流體力學開展簡史〔三〕我國水利事業的歷史:公元前485年,開始修筑南北運河。公元前256—公元前210年間,修建了都江堰、鄭國渠、靈渠三大水利工程。特別是李冰父子領導修建的都江堰,既有利于岷江洪水的疏排,又能常年用于灌溉農田,并總結出“深淘灘,低作堰〞、“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那么。說明當時對明槽水流和堰流流動規律的認識已經到達相當水平。西漢武帝〔公元前156-前87〕時期,為引洛水灌溉農田,在黃土高原上修建了龍首渠,創造性地采用了井渠法,即用豎井溝通長十余里的穿山隧洞,有效地防止了黃土的塌方。一、連續介質假設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工程流體力學主要研究流體的宏觀運動,建立流體宏觀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1〕從分子和原子微觀出發,采用統計平均方法確定流體的物性〔2〕以連續介質假設為根底〔1753年,歐拉,流體力學中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假設〕流體的微觀結構和運動:離散性、不均勻性和隨機性流體的宏觀結構和運動:連續性、均勻性和確定性大量離散的分子或原子運動問題,近似為充滿整個空間流體質點的運動問題,每個空間點和每個時刻都有確定的物理量,它們都是空間坐標和時間的連續函數,可以運用數學分析來建立和求解宏觀物理量之間的方程。一、連續介質假設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連續介質假設:認為流體是由比分子大很多的,微觀上充分大,而宏觀上充分小的分子團,可以近似地看成幾何上沒有大小和形狀的一個點的質點所組成,質點之間沒有空隙,連續地充滿流體所占有的空間的連續介質。流體質點是微觀上足夠大、宏觀上足夠小的分子團,流體質點所具有的宏觀物理量應該遵循物理學根本定律,如牛頓力學定律、質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定律等。流體流體質點〔分子團〕一、連續介質假設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分子團的尺度:〔1〕微觀充分大:和分子運動的尺度相比應足夠的大,對分子團進行統計平均后能得到穩定的數值〔2〕宏觀充分小:和所研究問題的特征尺度相比又要充分的小,使得分子團內平均物理量可看成是均勻不變的,可以把它近似看成幾何上沒有維度的一個點。統計平均的時間:〔1〕微觀上充分長:分子碰撞已進行了許屢次,統計平均能得到穩定的數值〔2〕宏觀上充分小:比特征時間短得多,可以把進行統計平均的時間看成一個瞬間。一、連續介質假設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應用條件:〔1〕在一般情況下是被允許的。10-9cm3的體積內,氣體有近3×1010個分子,水3×1013個分子10-6s時間內,氣體分子要碰撞1014次。〔2〕在某些情況,如高空的稀薄氣體不能作為連續介質來處理,一般認為海拔高度為50km以上的高空大氣不作為連續介質。二、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1)易流動性(2)質量密度重量(3)輸運性質粘性熱傳導擴散(4)壓縮性和膨脹性(5)外表張力特性(6)汽化壓強二、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非均質流體密度

1易流動性:流體在靜止時不能承受剪力、抵抗剪切變形的性質稱為易流動性。不能抵抗拉力,而只能抵抗對它的壓力。2質量密度重量表示物體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是質量。單體體積均質液體所具有的質量,稱為密度。均質流體密度

重量

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二、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一個任意的流體系統,無論初始的宏觀性質如何,只要外界對它沒有作用和影響,經過一定時間后,系統必將到達一個穩定的、宏觀性質不隨時間變化的狀態。這種狀態稱平衡態。流體由非平衡態轉向平衡態時物理量的傳遞性質,稱為流體的輸運性質。主要介紹動量輸運,熱量〔能量〕輸運、質量輸運。宏觀上看,分別表現為粘滯現象〔粘性〕、傳熱現象〔熱傳導〕和擴散現象〔擴散〕。為了描述流體系統的非平衡態,一般都采用局域平衡假設,將系統劃分成很多很小的區域,每一個這樣的小區域處于平衡態,可以用確定的參量來描述。3輸運性質粘性熱傳導擴散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輸運性質粘性熱傳導擴散

流體運動時,具有抵抗剪切力變形能力的性質,稱為粘性。當某流層對其相鄰流層發生相對位移而引起剪切變形時,流體流層間也有摩擦力,稱流體的內摩擦力〔粘滯力〕。牛頓平板實驗所得的流體粘性及其規律—流體〔牛頓〕內摩擦定律。兩塊水平放置的水平平板,平板間距h甚小,平板面積A足夠大下平板固定不動,上平板受水平力F的作用,在自身平面內以等速u向右移動。〔1〕粘性上平板對流體的力F和下部流體對上部流體的切力Fs下部流體受上部流體所施加的同樣大小而方向與Fs相反的力。上、下部流體相互作用在y處平面上的這一對切力,即為內摩擦力,這個力一直傳遞到下平板。運動粘度,單位m2/s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流體〔牛頓〕內摩擦定律:單位面積的切力

是與流體粘性有關的一個系數,稱粘度〔或動力粘度〕,單位為Pa·s。隨流體的種類而不同,且隨流體的壓強和溫度而發生變化。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速度梯度實際上是流體微元的剪切變形角速度。速度梯度du/dy就是直角變形速度。凡符合牛頓內摩擦定律的流體,稱牛頓流體,如水,空氣,汽油,煤油,乙醇等牛頓內摩擦定律只適用于流體質點作有條不紊的線狀運動,彼此互不混摻的流動,而且對某些特殊流體亦不適用。牛頓內摩擦定律只適用于牛頓流體和層流運動。凡不符合的流體稱為非牛頓流體,如聚合物液體、泥漿、血漿等。理想流體:假想的無粘性流體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1〕粘性圓筒側壁上所受的切應力相應產生的力矩為圓筒底壁上所受的切應力相應產生的力矩轉動力矩液體粘度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流體中的傳熱現象,根據它產生的物理原因,有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由于流體的分子熱運動而產生的傳熱現象為熱傳導,靜水和運動流體都存在。由于流體電磁波輻射而產生的傳熱現象為熱輻射,靜水和運動流體都存在。由于流體宏觀運動而產生的為熱對流,僅在運動流體中存在。〔2〕熱傳導為熱傳導的傅里葉定律,qH表示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dT/dy流體中溫度沿y軸的空間變化率為熱導率或導熱系數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2〕熱傳導熱傳導規律—傅里葉定律實驗證明,在單位時間內,從溫度較高的一側所傳遞的熱量QH與這一指定平面所在處的溫度梯度〔不太大的情況下〕成正比,也與指定面積大小成正比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流體中的傳質現象,根據它產生的物理原因,有分子擴散、移流擴散、湍動擴散一種是流體中沒有其他物質成分的單組分流體,可稱單相流體或單相體。因其密度不同,由于流體的分子運動,將質量從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擴散,稱自擴散。〔3〕擴散分子擴散,根據流體組成的成分有兩種情況。另一種是流體中有其他物質成分的兩種組分的混合體,可稱兩相混合流體或兩相體,例如兩不相混的液體或氣體等。由于兩相體中兩種物質成分各自密度在各處不同,或僅其中一種物質成分的密度在各處不同,相互在另一種物質中擴散,這種擴散稱互擴散。〔3〕擴散:分子擴散自擴散: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傳遞的質量D為自擴散系數,單位m2/s。在實際工程中,流體的自擴散一般不予考慮。互擴散:僅考慮A種成分〔如污染物〕在B種成分中擴散的情況。DAB為兩相體中A種成分在B種成分中的擴散系數,其值一般由實驗確定。斐克第一擴散定律〔3〕擴散:分子擴散二、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壓縮性和膨脹性當作用在流體上的壓強增大時,體積減小、密度增大;壓強減小時,其體積增大、密度減小的性質,稱流體的壓縮性,又稱為流體的彈性。當流體所受的溫度升高時,體積膨脹、密度減小;溫度降低時體積收縮、密度增大的性質稱為膨脹性。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1〕液體的壓縮性和膨脹性〔體積〕壓縮系數彈性模量(體積)膨脹系數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1〕液體的壓縮性和膨脹性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壓縮性和膨脹性

〔2〕氣體的壓縮性和膨脹性在溫度不過低、壓強不過高時,氣體壓強、溫度與比體積〔密度的倒數〕或密度之間的關系服從完全氣體。等溫過程壓縮系數絕熱過程壓縮系數等壓過程膨脹系數第二節液體的根本特性和主要物理力學性質外表張力特性在液體自由外表的分子作用半徑范圍內,由于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在表層沿外表方向產生張力,這種張力稱外表張力。液體與氣體相接觸的周界面

液體與固體接觸的周界面

兩種不同液體接觸的周界面

是自由外表上單位長度上所受的張力,隨液體的種類、溫度以及與它外表接觸的物質而變化。水水銀二、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第二節連續介質假設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液體分子逸出液面,向空間擴散的過程稱氣化,液體氣化為蒸汽。汽化的逆過程稱凝結,蒸汽凝結為液體。在封閉容器中的液體,汽化與凝結同時存在,當這兩個過程到達動平衡時,即單位時間內汽化的分子數等于凝結的分子數時,宏觀的汽化現象亦即停止。此時容器中的蒸汽稱為飽和蒸汽,相應的壓強稱為飽和蒸汽壓強或汽化壓強。汽化壓強一、質量力

第三節作用在流體上的力作用在隔離體內每一個流體質點上,其大小與質量成〔正〕比例的力,稱質量力,如重力、慣性力。單位質量力作用在流體上的質量力,常用單位質量力來度量。二、外表力第三節作用于液體上的力作用于隔離體流體的外表,和作用的面積成〔正〕比例的力,稱外表力。外表力可分為垂直于作用面的壓力和沿作用面方向的切力。壓力-液體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稱為壓強切力-液體單位面積上的所受的切力稱為切應力一、理論分析方法第四節工程流體力學的研究方法1.微元〔體〕分析法微元分析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