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監護儀使用常規_第1頁
心電監護儀使用常規_第2頁
心電監護儀使用常規_第3頁
心電監護儀使用常規_第4頁
心電監護儀使用常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電監護儀使用常規(一)使用對象:凡是病情危重需要進行持續不間斷的監測心搏的頻率、節律與體溫、呼吸、血壓、脈搏及經皮血氧飽和度等患兒。(二)心電監護操作程序。1.準備物品。主要有心電監護儀、心電血壓插件聯接導線、電極片、生理鹽水棉球、配套的血壓袖帶。2.操作程序如下:3.連接心電監護儀電源。4.將患兒平臥式半臥住。5.打開主開關。6.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拭患兒胸部貼電極處皮膚。7.貼電極片(巳有導電糊)連接心電導聯線,屏幕上心電示波出現,按ECG(心電圖)一菜單欄LEAD(連接導聯)-按ALARM(報警)。8.將袖帶綁在至肘窩3一6cm處。按NIBP-START〈測量〉-ALAR(報警限)-按TIME(測量時間)。(二)通常使用心電監護儀時用的電極以及各電極安放的位置:有五個電極安放位置如下。右上(RA):胸骨右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右下(RL):右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中間(C):胸骨左緣第四肋間。左上(LA):胸骨左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左下(LL):左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三)監護系統臨監測心電圖時主要觀察指標。1.定時觀察并記錄心率和心律。2.觀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態、高度和寬度如何。3.測量p一R間期、Q-T間期。4.觀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無"漏搏"。5.觀察T波是否正常。6.注意有無異常波形出現。(四)注意事項1.若存在規則的心房活動,則應選擇P波顯示良好的導聯。2.QRS振幅應>0.5mV,以能觸發心率計數。3.心電監護只是為了監測心率、心律變化,若需分析ST段異常式更詳細地觀察心電圖變化,應做常規導聯心電圖。血壓監測:1.主要功能:它分為自動監測,手動監測和持續監測及報警裝置。手動監測是隨時使用隨時啟動START鍵;自動監測時可定時,人工設置同期,機器可自動按設定時間監測;設置持續監測時,機器持續監測數分鐘,一般為5分鐘。機器在這5分支內不斷充氣、放氣,直至測出結果。2.使用血壓監測儀時應注意以下:首先,應注意每次測量時應將袖帶內殘余氣體排盡,以免影響測量結果。第二,選擇好合適的袖帶。第三,測量時應根據新生兒體重選擇好袖帶,以免因充氣壓力差別而影響測量值。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1.用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儀紅外線探頭固定在患兒指(趾)端,監測到患兒指(趾)端小動脈搏動時的氧合血紅蛋白占血紅蛋白的百分比。2.注意事項:第一,使用時應固定好探頭,盡量使患兒安靜,以免報警及不顯示結果。第二,因為探頭為紅外線或紅射線,所以照藍光的患兒應將探頭覆蓋,避免直接照射,損傷探頭。第三,嚴重低血壓、休克等末梢循環灌注不良時,可影響其結果的準確性。(三)注意事項1.在監護中出現報警如示波屏上顯示一條線或血氧飽和度不顯示可考慮:2.是否電源線發生故障,或是患兒心跳停止。3.是否電極或探頭脫落。4.護士首先觀察病人的情況,心率過快是否與液體速度過快,發熱或全身燥動有關;心率過慢是否與呼吸暫停,呼吸淺有關。5.要排除干擾:_6.患兒要靜臥,電極板要貼緊。7.監護儀要離墻放置。8.病床及病員要離開墻壁。9.其他電器與監護儀要有一定距離。10.地線必須完全接地,避免機器漏電,影響人身安全。11.監護儀屏幕每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我可以給點不同的意見嗎?我在相關說明上看見,RALA分別放在胸部兩側第2肋間隙,LLLA分別放在腹部兩側,C放在劍突下。這只是另一種連接方法,我引用一下吶,謝謝。歡迎你到WWW.ZYGKW.COM我提示一點:一定要先接好地線,再接通電源.補充:心電監護儀的基本知識1、心電導聯連接方法監護使用的心電圖連接方式有使用3只電極、4只電極及5只電極不等。其連接方法為:(1)綜合I導聯(3只電極):正極(黃)放在左鎖骨中點正下緣,負極(紅)放在右鎖骨中點下緣,無關電極(黑)置于劍突下偏右。(2)綜合II導聯:正極(黃)置于左腋前線第四肋間;負極(紅)置于右鎖骨中點下緣;無關電極(黑)劍突下偏右。(3)CM導聯:是臨床監護中常選用的連接方法,安置方法如下表。標準肢導聯正極負極無關電極I左上肢(LA)右上肢(RA)左下肢(LF)II左下肢(LF)右上肢(RA)左上肢(LA)III左下肢(LF)左上肢(LA)右上肢(RA)(4)五電極導聯:右上(RA):胸骨右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左上(LA):胸骨左緣鎖骨中線第一肋間;右下(RL):右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左下(LL):左鎖骨中線劍突水平處。胸導聯(C):胸骨左緣第四肋間。2、心電圖監測的臨床意義(1)及時發現和識別心律失常。(2)持續的心電圖監測可及時發現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3)持續心電圖監測對低鉀和低鈣等電解質改變可早期發現。(4)可觀察心臟起搏器的功能。有關科室。(四)特別護理記錄書寫要求1、用藍墨水鋼筆填寫眉欄及頁數。2、白班用藍墨水鋼筆填寫,中、夜班用紅墨水鋼筆填寫。3、記錄時間為日/月,日在上,月在下,不寫日、月二字。時間記錄依24小時,如10:20;21:30。午夜12:00寫作24:00,午夜十二時五分則寫第二天的日期,為0:05。4、T、P、R、BP不必寫明單位,瞳孔欄內填寫瞳孔的大小,單位為"mm",僅記數字。5、病情與處理欄內要用醫學術語描述其癥狀、體征、處理、效果等。如果短時間內病情僅有1-2項變化者,可重點描述,余項可寫同前或無變化。6、每次測量記錄后簽全名。7、要求書寫整潔、清晰、及時、真實。(五)液體出入液量記錄的書寫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對了解病情,協助診斷,決定治療起著很重要的作用。1、內容和要求(1)每日進水量,包括每次飲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輸液量,輸血量等。(2)每日排出量,包括糞便量和尿量,對其它排出液,如胃腸減壓后抽出液,胸、膿腔抽出液,嘔吐物、引流同的膽汁等也應作為排出量加以測量和記錄。(3)楣欄項目要填全,如姓名、床號、住院號、日期與時間。(4)一切攝入量和排出量要隨時準確記錄。為了準確記錄口服液體量,可把量杯或測過容量的容器固定使用,以便于記錄。凡固體食物應記錄其單位數目,如饅頭兩個,餅干4塊等,通過查表記錄含水量。對尿失禁的病員,應給予接尿措施或留置導尿管以求得準確數。2、記錄方法(1)晨8時至晚8時用藍筆記錄,晚8時至晨8時用紅筆記錄。(2)夜班護士按規定總結24小時的總出入液量,在記錄的最后一項劃一紅線寫明總量,并將數字填寫于體溫單的出入量欄內。(3)液體出入量記錄單各楣欄用藍筆填寫,病員出院后,應將此記錄單撤下作廢。(六)各種報告單的粘貼要求1、檢驗報告粘貼單:眉欄用藍墨水鋼筆填寫。2、檢驗報告單:(1)粘貼時,第一張報告單的上緣與粘貼單上面的黑線相距5毫米(不能蓋住黑線),左緣與報告單粘貼單之左緣對齊。(2)兩張報告單的上緣相距8毫米,左邊同第一張。(3)每張報告單上部的8毫米空白區填上"X年-X月-X日"及檢驗項目。如"99-10-15血常規"(某年的第一個字與報告單上標題的第一個字對齊,以后每張上的第一個字與第一張報告單上的第一個字對齊)。(4)每頁檢驗報告單最后一張粘貼時不得遮住粘貼單下面的黑線。3、各種特殊檢查(如A、B超聲波、血氣分析)報告單,為20.5×13厘米時,均按時間順序依照檢驗報告單的要求與檢驗報告單混合粘貼。4、心電圖報告單的粘貼:(1)心電圖報告單亦用"檢驗報告粘貼單"粘貼,其眉欄各項填寫同1。(2)在粘貼單的正面按順序粘貼心電圖紙,而在其反面粘貼心電圖報告單。(七)護理入院病歷書寫要求1、護理入院病歷由主班護士填寫,除其中的護理小結及出院指導外,應在24小時內完成。護理小結和出院指導應在患者出院前完成。2、護理入院病歷應逐項填寫,不得漏填。內科和兒科患者的專科檢查免記。3、簡要病史的內容:(1)起病時間(誘因);(2)主要癥狀;(3)病情發展的簡要經過;(4)有診斷價值的檢驗和檢查結果;(5)主要治療;(6)一般情況:精神、飲食、二便、睡眠等。4、對疾病的認識:患者對疾病發生、發展和預后的了解程度,有無思想負擔,對治療的信心,能否配合治療等。5、社會和家庭關系:記錄患者家庭是否和睦,與同事、鄰居、親友相處是否融洽,存在何種問題或矛盾(如經濟問題、糾紛等)。6、護理專科檢查:記錄專科情況,如婦科、精神科、眼科、中醫科等(內科和兒科免記)。7、入院護理問題:總結分析患者情況,分條列出患者入院時存在的護理問題。8、護理小結:(1)扼要記述病人的主要護理問題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和效果;(2)有何護理經驗及不足之處。9、出院指導:向病人介紹(1)出院時的病情;(2)治療護理結果;(3)出院后的治療及復查時間和項目;(4)自我觀察的方法;(5)健康指導:包括飲食、休息、睡眠、不良生活習慣的糾正、心理衛生、體育鍛煉、功能鍛煉等。10、所有簽名簽全名。(八)、護理計劃書寫1、用藍墨水鋼筆書寫。2、日期及停止日期,用X-X表示,即X月-X日,若需記錄時間則在月、日下方用24小時時間表示。如3-14,15:45表示3月14日,15點45分。3、護理問題:根據疾病、心理、家庭、社會等因素,找出病人已存在或潛在的,能用護理方法解決或部分解決的健康問題,即為護理問題。護理問題均應按時間順序編寫,分條列出,記錄于護理計劃單中。切忌將醫療診斷、治療檢查名稱、護理措施等作為護理問題。4、護理措施:根據患者的護理問題,分條列出相應的護理措施。5、措施依據:書寫護理措施的理由和病理、生理及臨床等方面的依據。6、效果評價:每個護理措施停止時,應記錄停止時間,并在效果評價欄內具體記錄該措施達到的效果,是否有效地解決了病人的問題,不能只填寫"好""較好""滿意""不好"等簡單評語。7、所有簽名簽全名。8、每頁下方填寫頁數。(九)護理記錄書寫要求1、用藍墨水鋼筆書寫。要體現病情的動態變化,對危重患者需每天記錄,其它患者每周記錄1-2次,病情突然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記錄。2、護理記錄內容及書寫要求:(1)病情變化:包括癥狀、體征及主要檢驗和檢查結果;(2)主要護理問題(包括軀體和心理的);(3)護理措施及效果;(4)心理護理及效果;(5)精神、飲食、睡眠、二便等情況;(6)護理工作中的經驗及教訓;(7)上級護師查房意見;(8)醫師的建議;(9)護理會診;(10)醫師病例討論結果:要記錄討論日期及討論結果,對護理問題及措施的修改、補充。(11)護理病案討論結果:要記錄討論日期,參加討論人員范圍(免記姓名),討論目的、討論結果、執行情況(包括對護理問題、護理措施的修改、補充及效果評價等)。(12)交接班記錄:責任護士更換時,分別書寫交接班記錄。交班記錄內容:記錄日期、姓名、性別、年齡、族別、入院日期、交班日期、住院天數、交班時患者情況、交班護理問題、建議護理措施、簽名。接班記錄內容:記錄日期、姓名、性別、年齡、族別、入院日期、接班日期、住院天數、接班時患者情況、接班時護理問題、計劃護理措施,簽名。交接班記錄必須于交接班時的48小時內完成。3、每次護理記錄:須有記錄日期,危重患者應注明時間、記錄后簽全名。(十)病案排列順序1、住院病員的病案排列法(1)出入量記錄單,按日期倒排。(停記后排在特護記錄后面,出院時取下作廢)。(2)體溫單,按日期倒排;(3)長期醫囑單,按日期倒排;(4)臨時醫囑單,按日期倒排;(5)診療計劃單(甲);(6)診療計劃單(乙);(7)入院記錄單;(8)入院病歷;(9)完整病歷;(10)首次病程錄;(11)病程記錄,還包括交班記錄、接班記錄、轉科記錄、轉入記錄、會診病程記錄、病例討論病程記錄、搶救記錄、階段小結,手術病人還包括手術志愿書、術前記錄、麻醉記錄、手術記錄、術后記錄,均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12)院外(集體)會診記錄,按日期順序排列;(13)病例討論記錄(術前、死亡、疑難病例討論),按日期順排;(14)特殊病情及特殊治療記錄單,按日期順排;(15)會診單,按日期順排;(16)放射、同位素檢查報告,按日期倒排;(17)心電圖報告單,按日期倒排;(18)醫技檢查報告單(26×20.5),分類按日期倒排;(19)檢驗報告單及醫技檢查報告單(20.5×13.5)按頁數倒排;(20)住院證;(21)病歷首頁;(22)門診病歷;(23)其它醫院記錄、證明及有關信件等;(24)特別護理記錄單(正在進行特護時放在特護夾中);(25)上次住院病歷;(26)護理入院病歷;(27)護理計劃,按日期順排;(28)護理記錄,按日期順排。2、出院病員的病案排列法:(1)病歷首頁;(2)住院證;(3)死亡病例討論報告書;(4)出院記錄或死亡記錄;(5)入院記錄;(6)入院病例;(7)完整病歷;(8)首次病程記錄;(9)病程記錄,同住院期排列;(10)院外(集體)會診記錄;(11)病例討論記錄;(12)特殊病情及特殊治療記錄單,按日期順排;(13)會診單,按日期順排;(14)放射科報告單,按日期順排;(15)心電圖報告單,按日期順排;(16)醫技檢查報告單(26×20.5)分類按日期順排;(17)檢驗報告單及醫技檢查報告單(20.5×13.5),按頁數順排;(18)診療計劃(甲);(19)診療計劃(乙);(20)長期醫囑單,按日期順排;(21)臨時醫囑單,按日期順排;(22)體溫單,按日期順排;(23)護理入院病歷;(24)護理計劃,按日期順排;(25)護理記錄,按日期順排;(26)特別護理記錄,按日期順排;(27)其他醫院記錄、證明及有關信件等;(28)上次住院病歷;(29)門診病歷(出院病人送掛號室,死亡病人訂在住院病歷之后)。附1: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縮寫中文縮寫中文q.d.每日一次amp.安瓿b.i.d.每日二次aa各t.i.d.每日三次ad加到、至q.i.d每日四次q.s.適量q.o.d.隔日一次co.復方的q.h.每小時一次Rp.取q.4h.每四小時一次S.標記q.m.每晨D.S.給予、標記q.n.每晚D.t.d.給予同量h.s.睡時M.D.S.混合、給予、標記a.c.飯前No.數目p.c.飯后aq.dest蒸餾水a.m.上午Sol.溶液劑p.m.下午Inj注射劑p.r.n.必要時Syr糖漿劑s.o.s.需要時用Mist合劑st!立即Emuls乳劑cito!急速地Tinct酊劑i.h.皮下注射Lot.洗劑i.m.肌肉注射Linim擦劑i.v.靜脈注射Garg含漱劑i.v.gtt靜脈滴注Gutt.滴眼劑us.ext外用Pulv散劑o.l.左眼Tab.片劑o.d.右眼Pil丸劑kg公斤(千克)Caps膠囊g克Supp栓劑mg毫克Ung.軟膏劑ug微克Ocul.眼膏劑L升Ol.油劑ml毫升U單位附2:常用毒麻、限劇藥物的作用、副作用、用量、極量及配伍禁忌1、嗎啡藥理作用: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鎮靜、鎮痛,對呼吸有抑制作用,可引起周圍血管擴張而至血壓下降,可使腸蠕動減弱,使膀胱擴約肌處于收縮狀態,可引起皮膚血管擴張,血糖增加。副作用:引起眩暈、嘔吐、便秘、排尿困難、成癮快。用量:成人肌注8-10毫克,靜點麻醉0.5毫克/公斤體重,術后鎮痛1-2毫克注入硬膜外。配伍禁忌:嬰兒、老年人、呼吸功能不全及哺乳期忌用。2、杜冷丁:藥理作用:與嗎啡相似,約相當于嗎啡的1/10,有降低心肌的應激性,對心臟有直接抑制作用,心率加快,易引起體位性虛脫。副作用:與嗎啡相同,超量引起中樞興奮。用量:成人1毫克/公斤體重。配伍禁忌:嬰兒、老年人、呼吸功能不全及哺乳期忌用。3、魯米那藥理作用: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過量引起呼吸中樞麻痹和血管運動中樞的深度抑制甚至死亡。副作用:有精神萎糜、頭昏、耐藥快、成癮。用量:片劑15-30毫克/次,針劑肌注0.1克/次。極量:片劑250毫克/次,針劑500毫克/日。配伍禁忌:肺、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4、可待因藥理作用:與嗎啡相似,有止咳作用,也可用于止痛。用量:片劑15-30毫克/次;針劑皮下30毫克/次。配伍禁忌:痰液多者不用。5、安儂痛藥理作用:作用快而短,有鎮痛、鎮靜的作用,與阿托品合用,解除平滑肌痙攣性疼痛。副作用:眩暈、無力、出汗、抑制呼吸、成癮。用量:肌注10-20毫克/次,靜點20毫克/次。6、安定藥理作用:有鎮痛,抗焦慮、肌肉松馳,抗驚厥作用。副作用:靜注過快可抑制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用量:肌注10-20毫克/次,靜注0.2-0.4毫克/公斤體重。配伍禁忌:嬰兒、重癥肌無力禁用。7、氯丙嗪(冬眠靈)藥理作用:有安定、鎮吐、降溫、降壓,加強中樞抑制藥的作用,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內網狀結構功能。副作用: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用量:片劑12.5-50毫克/次,肌注25-50毫克/次,靜注0.5-1毫克/公斤體重。配伍禁忌:心功不全、癲癇禁用。8、異丙嗪(非那更)藥理作用:對中樞神經有類似氯丙嗪的作用,偶致精神失常癥狀,鎮靜作用較氯丙嗪強,對呼吸系統有松馳支氣管平滑肌和抑制分泌的作用,有抗組織胺作用。用量:0.5-1毫克/公斤體重。配伍禁忌:勿與氯胺酮、安儂痛配伍。9、尼可剎米(可拉明)藥理作用:直接興奮延腦呼吸中樞,并通過頸動脈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興奮呼吸中樞,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副作用:大劑量出現血壓升高,心悸、震顫及肌僵,及時停藥,以防驚厥。用量:0.375克肌肉或靜脈可每1-2小時重復一次,極量1.25克/次。10、回蘇靈(二甲氟林)藥理作用:對中樞有較強興奮作用,用于各種中樞抑制藥中毒等所致的呼吸抑制或衰竭。副作用:過量易引起肌肉抽搐、驚厥,尤其在兒童應用時多見。用量:肌注:8毫克/次;靜注:8-16毫克/次。2毫升=8毫克配伍禁忌:孕婦、有驚厥病史者慎用。11、西地蘭(毒毛花甙丙)藥理作用:使心臟收縮力加強,心排血量增加,心率減慢,臨床上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和陣發性心動過速,其作用快,但排泄慢。副作用:惡心、食欲不振、腹瀉、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過早搏動,黃視等癥狀。用量:0.4-0.8毫克5%GS20毫升,緩慢靜脈注射。12、多巴胺(3-羥酪胺)藥理作用:可興奮β1受體,也具有一定的α受體興奮作用,使心排血量增加,心收縮力增強,能舒張腎血管、腸系膜血管和冠狀血管,用于各種類型休克。副作用:大劑量時可使呼吸加速,心律失常,停藥后迅速消失,甲亢和嚴重高血壓忌用。用量:20-200毫克500毫升輸液中靜滴,根據血壓調節濃度。配伍禁忌:甲亢、高血壓忌用。13、硝普鈉(亞硝基鐵氯化鈉)藥理作用:擴張周圍血管平滑肌,使血壓下降,外周阻力下降,作用迅速,用于急性左心衰及高血壓危象,控制低血壓,肺動脈高壓癥。副作用:靜滴作用過速,強大而短暫,故必須嚴密監護,根據血壓調整滴速,靜注時,藥液避光并現配制。用量:5%GS500毫升50毫克,開始滴速為0.5-1.5毫克/公斤體重/分。配伍禁忌:劑量大過久可出現氯化物中毒,還可出現精神錯亂,反射性亢進和驚厥。腎功不全忌用!超過4小時不用!附3:常用急救藥的使用、副作用、用量、極量、配伍禁忌1、鹽酸腎上腺素作用及用途:為腎上腺受體興奮劑,興奮心臟,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又可使支氣管平滑肌馳緩并減少支氣管粘膜及充血,用于心臟驟停,過敏性休克,支氣管哮喘。副作用:心悸、心痛,有時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故應嚴格控制劑量。用量:皮下或肌肉注射0.5-1毫克,心內注射1毫克/次;氣管內注射:1毫克/次。配伍禁忌:器質性心臟病,甲亢應用氯仿、氯烷、洋地黃、銻劑、高血壓、糖尿病者禁用。2、異丙腎上腺素作用及用途:為β受體興奮劑,使心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傳導加速,對血管有擴張作用,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臨床上適用于多種休克、Ⅰ-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臟驟停等的搶救。副作用:同"鹽酸腎上腺素"。用量:0.05%,2毫升心內或靜脈注射或1-2毫克5%GS500毫升靜滴;氣管內注射:1毫克/次。配伍禁忌:心絞痛、心肌炎、心梗及甲亢禁用。3、去甲腎上腺素作用及用途:具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使全身小動脈和小靜脈都收縮(但冠狀血管擴張),外周阻力增加,血壓升高,靜注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副作用:靜注時藥液外漏或引起局部組織缺血壞死,應熱敷,也可用酚妥拉明2.5-5毫克10毫升N.S皮下浸潤注射。用量:1-2毫克5%GS100毫升靜注,根據病情控制滴速,待血壓上升至所需水平,減慢,效果不好者加大濃度。配伍禁忌:高血壓,心肌缺血,動脈硬化時禁用。4、阿托品作用及用途:為阻斷M-膽堿受體的抗膽堿藥,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抑制腺體分泌,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作用,使心跳加快,興奮呼吸中樞,用于搶救休克,有機磷中毒,內臟絞痛,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所致的心動過緩及房室傳導阻滯。副作用:口干、眩暈,重時瞳孔散大,皮膚潮紅,心率快,驚厥、煩躁。用量:0.5-1毫克/次注射,有機磷農藥中毒藥量為5-20毫克由莫非氏管滴入,以后隔10-20分鐘/次,根據病情調整間隔時間至病人清醒。配伍禁忌:原發性青光眼禁用,心率大于140次/分,心梗患者慎用。5、利多卡因作用及用途:本品為局部麻醉藥,主要用于阻滯麻醉藥及硬膜外麻醉,并能延長心室有效不應期,抑制束枝纖維的自律性。本品亦為膜電位抑制性藥物,其生理作用主要在心室肌,用于治療各種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過量可致肌肉抽搐,甚至精神錯亂,癲癇發作,中毒極量可抑制呼吸。用量:1-2毫克/公斤體重靜脈注射或點滴,每小時用量小于400毫克。配伍禁忌:有嚴重心動過緩和過敏史者禁用。6、鹽酸山梗菜堿(洛貝林)作用及用途: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樞,用于新生兒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及呼吸衰竭。副作用:大劑量可引起心動過緩傳導阻滯,過大劑量可引起心動過速。用量:皮下、肌肉3-10毫克/次,兒童1-3毫克/次;靜脈:成人3毫克/次,小兒0.3-3毫克/次。配伍禁忌:呼吸道不通暢忌用!呼吸肌麻痹忌用!7、阿拉明(間羥胺)作用及用途:本品為擬腎上腺素藥,主要興奮α受體,還具有促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稍釋放遞質的間接作用。升壓作用比去甲腎上腺素弱、緩慢而持久。對腎血管收縮作用較弱,較少引起少尿、無尿等。有較強的強心作用,增加心輸出量,而對心率無明顯影響。副作用:可有頭痛、眩暈、震顫、心悸、心動過速、胸部緊迫感,靜脈用藥不可外滲。用量:肌注:成人每次2-10mg,小兒每次0.04-0.2mg/kg;靜注:成人每次5mg。靜滴:成人50-100mg加入5%GS500ml,小兒10-20mg加入5%GS100ml,根據血壓調整滴速。配伍禁忌: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及糖尿病患者忌用。避免與環丙烷、氟烷等麻醉藥同時使用。禁用于2周內曾用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者。8、速尿(呋喃苯胺酸、呋塞米)作用與用途:本品主要作用是抑制髓袢升支對氯離子的重要吸收而產生強而迅速的利尿作用。此藥能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從而增加尿量,用于心源性、腎性水腫、肝硬化腹水和肺水腫、腦水腫以及促進上部尿道結石的排出。與其它降壓藥合用可用于嚴重高血壓伴心腎功能不全者。此外,藥物中毒者用該藥可以加速藥物的排泄。副作用:可有惡心、嘔吐、腹瀉、藥疹、瘙癢、視力模糊及體位性低血壓。偶有疲乏、眩暈、肌肉痙攣、口渴、白細胞減少。大劑量服用可致聽力減退,大劑量靜脈注射可致一過性聽力障礙。用量:口服:成人開始40mg/日,以后視病情逐周增至80-120mg/日,分3-4次;兒童每日2-3mg/kg,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