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教學_第1頁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教學_第2頁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教學_第3頁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教學_第4頁
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題(兩首)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李商隱詩兩首

李商隱(約813—約858),晚唐朦朧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與杜牧齊名,世稱小李杜。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后由于令狐楚推薦,始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

他年輕時受牛黨令狐楚賞識而中進士,后來又被李黨王茂元招為女婿,因此牛黨認為他背恩負德。后牛黨掌權,令狐楚兒子當了宰相,打擊一切與李黨有關的人。從此李商隱一直被壓抑而抬不起頭

,成了牛(僧儒)

、李(德裕)黨爭的犧牲品。46歲時死在滎陽。李商隱一生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知人論世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不久病故。

作者晚年回首往事,有感于世路坎坷,遺恨重重,此詩寄寓了作者濃重的悲慨和郁憤。

“錦瑟”或名“無題”,題目“錦瑟”是取句首兩字。

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借錦瑟起興,詩人因錦瑟想到了什么?

因錦瑟而想到青春年華,感嘆年華逝去,思舊而神傷。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頷聯和頸聯如何理解?用典莊周夢蝶望帝啼鵑鮫人泣淚暖玉生煙

凄美、迷離,都寄托了青春逝去,理想破滅后的悵然、傷感。(首聯)錦瑟牽情,回首往事(頷聯)往事如夢,感傷深沉(頸聯)對月而泣,美夢如煙(尾聯)追憶此情,當時惘然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詩人:昔日的青春、理想、情思是那樣美好,卻像夢一樣瞬間幻滅。在回憶中這一切又是如此真切,致使詩人產生了一種迷惘,覺得它才是真實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頓狀況只不過是一場夢。杜宇:亡國之悲、生死之悲、傷春之悲。詩人:“春心”即詩人美好的青春、理想、情思等。望帝啼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他因水災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靈魂化為杜鵑,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悲凄,動人心魄。滄海、明月、珍珠、眼淚:意境凄美,表現詩人青春逝去、理想破滅后的無限傷感。鮫人泣淚/滄海明珠

《博物志》:“南海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泣則能出珠”。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夜靜月明,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于是珠得月華,晶瑩如同淚珠一般。

藍田美玉的精氣只能遠觀而得,這代表了美好的理想之可望不可即。暖玉生煙

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在日光煦照下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這種光氣只能在遠觀時才可見,近處是看不到的。《新唐書》中記載閻立本稱狄仁杰為“滄海遺珠”。《三國志》中孫權用“藍田生玉”喻諸葛恪。(比喻:珠玉自比)藝術特色3、哀怨傷逝的感情,凄婉迷離的意境。1、大量用典。2、運用比喻:“珠”“玉”喻才華理想。張中行先生的主張:取意境而不求甚解。一晃年已半百,回首當年,一言難盡。曾經有夢想,曾經害相思。可是夢想和思情都破滅,所得只是眼淚和迷惘。現在回想,舊情難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后人解讀《錦瑟》的幾種主要的觀點:1、作者的身世自傷(詠懷詩)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愛情詩)3、對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詩)

“一篇錦瑟解人難”

——

(明末清初)王士禎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

——(金末元初)元好問《論詩絕句》如何理解本詩主旨?描述李楊愛情故事的文學作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長恨歌白居易《梧桐雨》(元·白樸)《長生殿》(清·洪升)馬嵬李商隱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詩歌敘述了哪些歷史事件?塑造了事件的主人公唐玄宗怎樣的形象?對于唐玄宗,詩人流露出怎樣的感情?尋訪貴妃逃難蜀中雞人報曉馬嵬之變笑看牽牛唐玄宗:1、看似長情,實則自私。2、迷戀女色,荒廢朝政。(諷刺)解題

詩以“馬嵬”為題,重點寫玄宗在馬嵬驛為“六軍”所逼賜楊妃死的史實,因此這是一首詠史詩。歷史事件深入探究:

前人評價此詩“諷意至深”,詩人對唐玄宗的諷意是如何表現出來的?試從煉字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作一點分析。“徒聞”:否定了楊貴妃魂歸仙山的虛妄之說,諷刺玄宗癡心空想。“未卜”、“休”:敲醒玄宗與楊貴妃“愿世世為夫婦”的美夢。空聞、無復:

虎旅”雖“鳴宵柝”,卻不是為保障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動兵變了,所以是“空聞”。李、楊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希望卻已幻滅,所以說“無復”。笑:

(1)唐玄宗、楊貴妃對牛郎織女的嘲笑(2)詩人對唐玄宗、楊貴妃的嘲諷(一語雙關)精于煉字深入探究:

前人評價此詩“諷意至深”,詩人對唐玄宗的諷意是如何表現出來的?試從煉字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作一點分析。表現手法:虎旅傳宵柝:今日失勢皇帝的逃難生活。雞人報曉籌:昔日太平天子的安逸生活。此日:軍隊嘩變,六軍不發,貴妃死日,夫妻分離。當時:盟誓長生殿,笑牛郎織女,迷戀女色,荒廢朝政。悲果對比反襯樂因對比反襯昔樂今苦昔安今危天子:貴為天子,無力保護寵妃。盧家:普通百姓,夫妻恩愛幸福。(對比反襯)

反問:含蓄卻有力,啟發世人記住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警戒人君,揭示主旨)深入探究:

前人評價此詩“諷意至深”,詩人對唐玄宗的諷意是如何表現出來的?試從煉字和表現手法兩個方面作一點分析。

南朝樂府歌辭《河東之水歌》

南朝?蕭衍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諷意至深”的體現:1、精于煉字2、對比反襯3、反問批判

“用筆至細”是本詩的另一個特點,哪些地方體現了詩人的用筆之細?1、敘事委婉,立意含蓄2、倒敘手法,先果后因,由現象引出本質。3、典型事例,以小見大。拓展延伸馬嵬(其一)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李商隱詩歌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原》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