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文言翻譯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文言翻譯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文言翻譯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文言翻譯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文言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烈歡迎各位老師

光臨指導!語文講座考點: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與翻譯目標要求1、分析近年來文言文高考翻譯題的變化2、文言文翻譯的重點:實詞、虛詞、句式3、明確文言文翻譯的要求:信、達、雅4、掌握文言文翻譯的幾種方法:(1)(保)留(2)對(應)(3)(更)換(4)增(補)(5)調(序)(6)刪(除)(7)(緊)縮具體內容高考試題例析1、2001年全國卷: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使樂毅伐破齊,盡降齊城——燕國派樂毅攻破齊國,使齊國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只怕他率領軍隊到來,即墨不能保全了。

C、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燕軍把墳墓全部挖開,燒化死人。

D、脂束葦于尾,燒其端——在牛尾上澆油,捆上蘆葦,并點燃他的末端。改派別的大將來高考試題例析

1、2002年全國卷:翻譯兩個句子(來至文言文閱讀段)(1)其李將軍之謂也?(2)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2、2003年全國卷:(來至文言文閱讀段)(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2)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一、高考命題特點由客觀選擇到主觀表達由3分一題到5分兩題二、高考考查重點1、實詞(考試說明要求掌握120個)(1)一詞多義(2)古今異義詞(3)詞類活用(4)通假字2、虛詞(考試要求掌握18個)3、句式:(1)判斷句(2)被動句(3)省略句(4)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附:古漢常見的固定結構的虛詞

1、表疑問:奈何、若何、如何(可譯為“怎么、怎么樣”等)奈……何,若……何,如……何(可譯為“對……怎么辦”、拿……怎么樣)2、表反問:不亦……乎(可譯為“不是……嗎”)何……為(可譯為“為什么要……呢”何……之有(可譯為“有什么……的呢”3、表設問:何者、何則(可譯為“為什么呢”4、表感嘆:何……之(可譯為“怎么這么……”)5、表比喻:若……然、如……然(可譯為“象……一樣(似的)”)6、助詞“所”的結構:所以(譯為“……的原因”“用來……的憑借”三、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根據現代著名學者、翻譯家嚴復的觀點,文言文翻譯應達到“信、達、雅”的標準。1、信:要求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忠實于原文,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2、達:要求明白通暢,符合漢語表達的習慣,沒有語病。3、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筆優美。四、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五、直譯的方法1、留:古漢語中的時間詞語、地點、人名、官職等專用名稱可直接保留在譯文中。如: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五、直譯的方法2、對:古漢語中有大量的單音節詞,翻譯成現漢時,與另一個字組合,或直接使用現漢的一個合成詞代替,對應現漢的意義。例如:(1)《書》曰:“謙受益,滿招損。”(2)然是說也,余猶疑之。(3)余與四人擁為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五、直譯的方法

3、換——由于時代的原因,古漢語中這些詞的意義已經發生較大變化,翻譯時應注意。這就是常說的古今異義詞。例如:(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臣所以去親戚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五、直譯的方法4、補:古漢語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譯成現代漢語就必須把這些省略的成分補充進去,否則,就會出現語意不清。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五、直譯的方法5、調:古漢語中的倒裝句翻譯成現漢后,應調整語序,以適合現漢的規范要求。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積謂倒裝)古之人不欺余與?(賓語前置)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亦何言?”馬知千里者,一食盡或粟一石。(定語后置)五、直譯的方法6、刪:古漢語中有不少虛詞起湊足音節、停頓等作用,而沒有實際意義,翻譯時可舍棄不譯。如:夫戰,勇氣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勃之陋也。7、縮:把繁筆的文句譯成簡筆。如:(秦)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秦國有并吞天下,統一四海雄心。六、意譯的方法

1、古漢語中的些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委婉、互文等。比喻要翻譯出一定的文,借代要譯出它的代體,委婉要了解它的本義,用典要知道它的作用,互文要按其規律翻譯。2、處理某些詞語的用典意義:“東曦既駕”——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3、處理一些特殊句子:“漢之為漢”——漢朝建立政權以來。4、處理一些文言詩詞和類似詩詞的句子。六、基本能力訓練

1、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3、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者,受下賞。4、夫晉何厭之有?5、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6、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7、無乃爾是過與?七、規律揭示落實字詞為要著,明辨句式尤重要。區分辭格求文采,依據情境不跑調。八、能力提高準確翻譯下列文段中劃線句子(一)景公問于晏子曰:“為政何患?”晏子對曰:“患善惡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對曰:“審則左右。左右善,則百僚各得其宜,而善惡分。”孔子聞之曰:“此言也信矣!善進,則不善無由入矣;不善進,則善無由入矣。”

1、何以察之?譯文:2、此言也信矣!善進,則不善無由入矣;不善進,則善無由入矣。譯文: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