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期期末考試
九年級語文試題卷
注意: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考生應首先閱讀試題卷及答題卡上
的相關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交卷時只交答題卡。
一、學?用(23分)
【古為今用】(8分)
1.根據語境,引用適當的詩文名句填空。(8分)
少年心事,當胸懷天下。志存高遠。所以我們像辛棄疾一樣渴望“,",將報國之志
與個人理想緊密相連。為了圓夢于未來,我們如宋濂那樣勤學好問,虛心向老師“,”,
以解心頭困惑。患得患失時,我們以范仲淹",”的超然豁達相互勸勉;追夢遇阻時,
我們以李白",”的樂觀自信相互激勵。
【習字有方】(8分)
2.據義寫字:請根據語境和釋義,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漢字。(3分)
“有些話,不可輕與人言;有些事,不可①然?(輕率地)疾行。”端②(仔細地看)著老師寫給自己
的這句③言(勸誡的話),一向任性不羈的他陷入了沉思。
3.因形解意:請結合示例,給漢字“川”做解析。(3分)
a一個人在前面走,另一個人跟在后面走。“從”本義為“跟隨”。例如,
2M《小石潭記》中“隸而從者”的“從”即“跟隨”之意。
4.析字設謎:猜字謎是--種傳統的文字游戲,人們往往利用漢字筆劃結構的合并、減損、拆分重組等方法來設
字謎和猜字謎。清根據示倒,從備選字中任選兩個,結合括號中的提示,擬寫謎面(不需寫用了什么方法)。
(2分)
示例1:克:十個哥哥(合并法)
示例2:月:明日外出(減損法)
示例3:雷:需要一半,留下一半(拆分重組法)
備選漢字:干(水汗)重(千里)素(青紫)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讀寫有法】(7分)
5.小華在誦讀艾青詩歌《我愛這土地》中“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一句時,不知該把重音放在哪些
詞語上,請你給他提出建議(不少于兩處)并解釋原因。(3分)
6.請模仿穆旦《我看》第一節,描遇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要求:畫面自然和諧,有詩意:詩歌結構大
致相同,句式、字數可靈活變化)(4分)
我看我看
我看一陣向晚的春風悄
悄揉過豐潤的青草我看
它們低首又低首
也許遠水蕩起了一片綠潮—
二、讀?思(47分)
(一)文學性文本閱讀(16分)
公共汽車
①我的孩子跟我說了不止一次了:“我長大了開公共汽車!”
②我想了一想,我沒有意見。
③不過,這一來,每次上公共汽車,我就只好更得順著他了。他一上來就往前面鉆,站在那里看司機叔叔
開汽車。有一兩次我沒有尊重他的愿望,一上車就抱著他到后面去坐下了,及至發覺,前面已堵得嚴嚴的,怎
么也擠不過去了。于是他跟我吵了一路。“我說上前面,你定要到后面來!”——“你沒有說呀!”——“我說
了!我說了!”——他是沒有說,不過他在心里是說了。“現在去也不行啦,這么多人!”“剛才沒有人!剛才沒
有人!”這以后,我就尊重他了。但是我“從思想里明確起來”,則還在他宣布了他的志愿以后。
④開公共汽車。這實在也不壞。
⑤開公共汽車。這是一樁復雜的、艱巨的工作。你知道,北京的公共汽車有多擠。在公共汽車上工作。這
是對付人的工作。不是對付機器。
⑥在北京的公共汽車上工作的,絕大部分是一些有本事的、精干的人。我看過很多司機,很多售票員。有
一些,確乎是不好的。我看過一個面色蒼白的、萎弱的售票員,他幾乎一早出車時就打不起精神來。他含含糊
糊地報著站名,吃力地點著錢,劃著票,眼睛看也不看,帶著淡淡的怨氣:“不下車的往后面走走,下面等車
的人很多……”也有的司機,在車子到站,上客下客的時候就休息起來,或者看他手上的表,駕駛臺后面的事
他不關心。
⑦但是我看過很多精力旺盛的,機敏靈活的,不知疲倦的售票員。我看到過一個長著淺淺的兜腮胡子和一
對烏黑的大眼睛的耳色,他在最擠的一越車快要到達終點站的時候還是聲若洪鐘。一副配在最大的演出會上報
幕的真正漂亮的嗓子。大聲地說了那么多話而能一點不聲嘶力竭,氣急敗壞,這不只是嗓子的問題。我看到過
一個冬修,他每次都能在一定的地方,用一定的速度報告下車之后到什么地方該換乘什么車,他保持著自然的
語調高低,咬字準確清楚,沒有像有些售票員一樣把許多字音吃了,也沒有變成一種過分職業化的說白,而且
每次他都是恰好把最后一句話說完,車也就到了站,他就在最后一個字的尾音里拉開車門,順勢彈跳下車。我
看見過一個總是高高興興的,!、佟手。夏天他穿一件背心,已經完全汗濕了而且頗有點污臟了,但他還是笑嘻嘻
的。我看見他很親切地請一位乘客起來,讓一位懷孕的女同志坐,而那位女同志不坐,說她再有兩站就下車了,
“坐兩站也好嘛!"她竟然堅持不坐,于是他只好無可奈何地笑一笑:車上的人也都很同情他的笑,包括那位
剛剛站起來的乘客。這個座位終于只是空著,盡管車上并不是不擠。車上的人這時想到的不是自己要不要坐下,
而是想的另外一類事情。有那樣的售票員,在看見孕婦、老人、孩子上車時也說一聲:“勞駕,給孕婦、抱小
孩的讓個座吧!”說完他就不管了。甚至有的說過了還急忙離孕婦、老人遠一點,躲開抱著孩子的母親向他看
著的眼睛,他怕真給找起座位來麻煬。他不。對于他提出的讓座請求是不會有人拒絕的,因為他確是在關心著
老人、孕婦和孩子,不只是履行職務,他是要想盡辦法使他們安全舒適的。當車快到站的時候,他立刻揚聲報
告所到的站名和轉乘車輛的路線,打開車門,穩健而靈活地跳下去。
⑧我看到過一個司機,就是跟那個蒼白疲乏的售票員在一輛車上的司機。這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四十多
歲,一張瘦瘦黑黑的臉,沒有什么表情。這個人,車是開得好的,在路上遇到緊急情況時,從不大驚小怪,也
不大聲呵斥騎車行路的人。這個人,一到站,就站起來,轉身向后,偶爾也伸出手來指點一下:“那位穿藍色
制服的,你要到西單才下車,請你往后走走。拿皮包的那位同志,請你偏過身子來,讓這位老太太下車……”
很奇怪,車上的人就在他簡單、平淡的指揮下,變得服服帖帖,很有秩序。他從來不呼吁,不請求,不道“勞
駕”,不說“上下班的時候,人多,大家擠擠!”“外邊下著雨,互相多照顧照顧吧,都上來了最好!”“上不來
了!后邊車就來啦!我不愿意多上幾個呀!也得擠得下呀!”他不說這些!這個人身上有一種奇特的東西,那
就是:堅定、自信。我看了看車上釘著的“公共汽車司機售票員守則”,有一條是“負責疏導乘客”,“疏導”,
這兩個字用在他身上實在是再恰當也沒有了。我再看看“公約”,第一條是“熱愛乘客”,像他這樣,是“熱愛”
嗎?我想,是的,是熱愛。
⑨人,是各色各樣的。
⑩……我的孩子長大了要開公共汽車,我沒有意見。
(選自汪曾祺《慢煮生活》,有刪改)
7.對于“我”的孩子長大要開公共汽車這件事,開頭和結尾作者雖都說“我沒有意見”,但態度又不盡相同,
請簡要分析,并解釋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4分)
8.第⑦段中“我看到過一個……巧售”“我看到過一個家伙”“我看見過一個……個伙子”,同樣是售票員,作
者為什么分別使用三個詞來稱呼他們?請結合語境具體分析。(4分)
9.汪曾祺的語言多含“弦外之音”。請從所給語句中任選其一,根據提示,揣摩其言外之意,并具體分析這樣
寫的好處。(4分)
(1)大聲地說了那么多話而能一點不聲嘶力竭,氣急敗壞,這不只是嗓子的問題(還可能是什么原因?)o
(2)車上的人這時想到的不是自己要不要坐下,而是想的另外一類事情(他們會想什么?)。
10.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寫作技巧的作用,作者往往匠心獨運。試借鑒下面的示例,說一說本文在對比手法的
運用上有何特點,并結合相關內容簡要分析。(4分)
示例:《變色龍》這篇文章在對比中善用夸張來增強諷刺效果。小說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表現奧楚蔑洛夫對待
小狗前后態度變化之快、反差之大,在富有喜劇性的對比夸張之中和繪聲繪色的描寫之中,突出人物趨炎附勢、
媚上欺下的丑態,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揭示并批判了孕育奴性人格的社會環境。
(二)論述性文本閱讀(12分)
讀想象文學的“不要”
①為了從“不要”的角度來說明如何閱讀想象文學作品,就有必要比較論說性作品與想象文學的差異,這
些差異會解釋為什么我們不能像閱讀哲學作品一樣閱讀小說,或是像證明數學理論那樣閱讀詩。
②最明顯的差別,是兩種文體的目的不同。論說性作品要傳達的是知識——在讀者經驗中曾經有過或沒有
過的知識。想象文學是在闡述經臉本身——那是讀者只能借助閱讀才能擁有或分享的經臉。目的不同,這兩種
作品對心智便有不同的訴求。想象文學主要經由感官與想象來體臉,而論述性作品主要運用判斷與推論來理解,
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在思考時用不上想象力,或我們的感官和想象完全獨立于理性的洞察與反應之外,關鍵在強
調哪一方面而已,小說主要是運用想來力,這也是稱之為想象文學的原因。以上事實引出了我們要建議的一個
否定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學帶給你的影響力,在閱讀一個故事時,一定要讓它在我們身上活動,做任何它
想要做的事。我們一定得打開心靈,接納它。
③因為目的不同,這兩種作品的寫法也必然不同。論說性作品的邏輯目標是完全清晰的,任何可以陳述的
事都得盡可能說個一清二楚,不能有其他的含義。相反地,想象文學卻要依賴文字中的言外之意。想象文學會
盡量使用文字潛藏的多重意義,來增加文章的豐富性與表現力;也會用隱喻的方式讓整本書整合起來,隱喻所
傳達的訊息,有時比文字本身還要豐富。
④當然我們也可以從想象文學中學習,只是方法與我們從論說性作品中學習不同。詩與故事能帶給我們愉
悅,同時也能教育我們。想象文學藉由創造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經臉,教導我們衍生的意義,為了從這樣的書
中學習,我們要從自己的經驗中思考。論說性的作品不會提供我們新奇的經驗,而是教導我們基本的原理,為
了從哲學與科學的書中學習,我們首先必須了解他們的思想。
⑤從這些事實,我們得到下一個否定的指令:在想象文學中,不要去找共識、主旨,詩人馬克?范多倫曾
經說:“在詩與戲劇中,敘述是讓人更模糊的一種媒介。"譬如,你很難在一首詩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
“說明”的東西。然而從整首詩來看,字里行間的關聯與互動,卻又陳述了某種指向主旨的東西。
⑥最后一個否定的指令:不要用適用于傳遞知識的,與真理一致的標準來批評小說,對一個好故事來說,
所謂“真理”就是一種內在可能性,或與真實的神似,故事一定要像個故事,但用不著像做研究或實臉一樣呈
現生活的事實或社會的真相。許多世紀前,亞里士多德強調:“詩與政治對正確的標準是不一致的。”如果是解
剖學、地理或歷史作品,卻出現技術上的錯誤,那就應該被批評。但將事實寫錯卻不會影響到一本小說,只要
它能自圓其說,將整體表現得活靈活現便行了。我們閱讀歷史時,希望多少能看到史實。如果沒有看到,我們
有權利抱怨。閱讀小說時,我們想要的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只要在小說家筆下創造,并在我們內心重新創造
的世界中發生,就夠了。
⑦了解一本哲學的書之后,我們會做什么呢?我們會考驗這本書,與大家共通的經驗作對照,我們會說:
這是真的嗎?我們是不是總是這樣想,卻從來沒有意識到?以前或許很模糊的事,現在是不是明晰了?……如
果我們能肯定地回答上述問題,我們與作者之間的溝通便算是建立起來了。當我們了解,也不反對作者的觀點
時,我們一定會說:“確實是我們共通的觀念,我們檢驗過你的理論,發現是正確的。”
⑧但是想象文學不一樣。我們無法依據自己的經蹌來評斷《奧賽羅》,除非我們也是摩爾人,也和被懷疑
不貞的威尼斯淑女結婚。而就算如此,也不是每一個摩爾人都是奧賽羅,每一個威尼斯淑女都是苔絲德蒙娜。
而現實中大部分這樣的夫妻都可能很幸福,不會碰到陰險的伊亞格。事實上,奧賽羅這么不幸的人,萬中不見
—;他與這出戲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選自莫提默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有刪改)
1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采用總分結構,重點闡述了閱讀想象文學應做到三個“不要”的原因。
B.作者主要運用對比論證、引證和舉例論證來論述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C.想象文學的目的是闡述經驗本身而不是傳遞知識,所以無須關注事實對錯。
D.結尾分析奧賽羅的獨一無二,是為了證明想象文學很難用個人經驗來評判。
12.文中三個“不要”的觀點,是針對想象文學與論述性作品的哪些差異提出的?請簡要概括。(3分)
13.根據作者在③?⑤段中的相關論述,結合你在九年級上冊的小說閱讀經驗,談談應該如何閱讀想象文學作
品。(6分)
(三)整本書閱讀(4分)
14.九上語文教材“名著導讀”中說《水滸傳》鮮明地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你認為這種說法合適嗎?請
參考目錄提示,結合閱讀整本書的印象及相關人物的故事,闡述你的看法。(4分)
第十一回朱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
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第三十九回洛陽樓宋江吟反詩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單捉王矮虎宋公明兩打祝家莊
第六十一回吳用智賺玉翻麟張順夜鬧金沙渡
(四)古詩文閱讀(15分)
【材料一】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娜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
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
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
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
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
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材料二】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材料三】
滿江紅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
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
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15.下列加點字的意思都不同的一項是()(2分)
A.名之者誰聞名遐邇莫多其妙不可多狀
B.野芳宏而幽香廢憤圖強間不容發整裝待花
C.樂亦無方也理屈詞為山下水盡方途末路
D.射者中,弈者勝中規中矩百發百中一語中的
16.下列對詩文語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意為欣賞山水而產生的快樂,領會在心,寄托于酒。此句點名作者是因山
水而陶醉,借宴飲而抒懷。
B.“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意為背著東西的人一路歡歌,往來山路的人在樹下休息。這兩句動靜結合,
表現了游人的快樂愜意。
C.“頹然乎其間”意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此句與“飲少輒醉”相呼應,以作者酒酣而醉的情態,將宴
酣之樂推向了高潮。
D.“云橫秦嶺”“雪擁藍關”意為陰云籠罩著秦嶺,大雪堵塞了藍關。這兩處景物描寫突出路途艱險,蘊含著
英雄失路的迷茫.
17.請聯系具體內容,說一說材料一的第一段是如何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并體會這樣描寫的效果。(5
分)
18.面對人生困境,歐陽修、韓愈和秋瑾有著不同的表現,請你聯系這些表現探究他們身上相同的精神品質。
(5分)
三、寫悟(50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50分)
不同的人對于苦樂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事情你可能深以為苦,別人卻樂在其中;一個人對于苦樂的看法
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時覺得快樂的事情,回想起來卻可能變了味道。反之亦然。而真實的生活常常是喜憂參
半,苦樂交織,唯有經歷體察,才能道出其中滋味。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回憶、思考或感悟?請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也可以闡述觀點。
要求: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
名、地名。
2020—2021學年上學期期末考試
九年級語文參考答案
一、學?用(23分)
1.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每空1分,如有其他答案,引用適當、前后語意連貫,亦可。共8分】
2.①貿②詳③箴
【每空1分,見錯該空不得分。共3分】
3.兩岸之間是湍急的河水。“川”本義是“河流、水道岸例如,《〈論語〉十二章》中“子在川上日”中的“川”
字即為“河流”之意。
【說明畫面的含義、解釋本義、舉例說明(不限于答案所給,“欲渡黃河冰塞川”“山川之美”“海納百川”“川
流不息”等,均可)各1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4.①汗水流盡②千里姻緣一線牽(千里送鵝毛)③青一塊紫一塊(半青半紫)
【每個1分,任選兩個,設迷合理即可。共2分】
5.示例1:(小華,)我建議重音放在“洶涌”“悲憤”兩個詞語上。“悲憤”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洶涌”突出
了河流的特點和情感的強度,所以這兩個詞應該重讀.
示例2:我建議重音放在“這”“我們”兩個詞語上。“這”表近指,突出遭受災難的河流(土地)就近在眼前,
“我們”強調對象,突出中國人民,有助于喚起讀者(聽眾)的共鳴,所以這兩個詞可以重讀。
【找出兩個適合重讀的詞(不拘于示例)1分;分析重讀原因2分;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6.示例1:我看一陣遠來的秋風,輕輕拂過垂露的黃葉,我看它們顫抖又顫抖,也許遠山蕩起了一陣漣漪。
示例2:我看半輪羞澀的夕陽,靜靜臥在黛青色的晚云上,我看著它漸漸地隱沒,也許是月光報告了夜的來臨。
示例3:我看到一束金色的暖陽,照亮了那片悠游的云彩,我看它流動又流動也許風兒送來了輕柔的問候。
【結構大致相同(修辭不做要求)1分;畫面和諧自然2分;語言準確簡潔1分,共4分。如果畫面不和諧,
無意境,或無詩意,可酌情扣1-2分】
二、讀?思(47分)
(-)文學性文本閱讀(16分)
7.開頭的“我沒有意見”是想了想才說的,暗含猶豫、擔憂,態度不那么肯定;結尾重復“我沒有意見”,則
是對孩子志愿的充分肯定和堅定支持。因為'‘我”在乘坐公交的過程中看到各色各樣的司機和售票員,被其中
一些司機和售票員對待工作和乘客的態度打動了(意識到開公共汽車只要認真負責、熱愛乘客,就值得肯定和
贊美);也意識到人是各種各樣、各有特點和特長的,兒子喜歡公共汽車,“我”就應該尊重他的意愿。
【開頭和結尾的態度各1分;原因2分,分號前后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共4分。】
8.①這樣用詞,活潑而富于變化,可以避免行文上的重復單調;②三個稱呼分別跟人物的特點巧妙照應:第一
個售票員長相很有特點,嗓子特別漂亮,很有“角兒”的風范,所以用“角色”;第二個售票員報站提醒準確
及時,對到站時間的把握精準之極,“好家伙”,真令人贊嘆,所以稱之為“家伙”;第三個售票員年輕、活潑、
快樂、熱情洋溢,以“小伙子”呼之,親切自然。(三個稱呼暗含作者對三個售票員的情感態度:“角色”一般
指劇中人物,用以稱呼擁有“一副配在最大的演出會上報幕的真正漂亮的噪子''且自始至終不知倦怠的售票員,
含有佩服之意;“家伙”用于稱呼人,有詼諧幽默之感,第二個售票員報站提醒語調自然,咬字清楚,對到站
時間把握精準,下車動作輕盈瀟灑,稱之為“家伙”有贊嘆喜愛之意;'‘小伙子”用來稱呼年輕人,而第三個
售票員年輕、活潑、快樂、熱情、討人喜歡,以“小伙子”呼之,貼切、親切,洋溢著喜愛之情。)
【第①點1分,第②點3分,每個詞的分析1分,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
9.(1)①言外之意:還因為他有對乘客負責的態度,對工作飽滿的熱情和平和樂觀的心態。(答出任意兩點,
意思對即可,2分)②好處:作者不直接評價這個售票員,而是通過留白推動讀者由淺入深,思考其精神品質
(有助于調動讀者深入思考這個售票員不知疲倦、不氣急敗壞的原因,理解其精神品質)。(意思對即可,2分。
如果只答套話,如''言有盡而意無窮,引人思考”,“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耐人尋味”等,最多給1分)
(2)①言外之意作答示例:這個小伙子真好啊,他是真正為乘客著想(不像有些售票員那樣敷衍了事,怕麻
煩);孕婦執意拒絕小伙子和讓座人的好意,弄得場面多尷尬,售票員的工作還真是不容易啊,以后可要積極
配合他們;這輛車的乘客素質挺高的,即使位置空著也不坐,大約是被售票員的認真和讓座人、孕婦的謙讓態
度打動了吧;以后我坐車時要主動把位置讓給更需要的人,不爭不搶……(根據當時的情境,想象合理、價值
觀正確即可,2分。)②好處:作者不對想象的內容做固定解讀,不僅節約文字,還可以讓不同讀者對未盡之
處做各種揣測(補白),更好地表現人們心理活動的豐富多樣(通過留白,讓讀者通過舍身處地的想象/參與文
本建構的過程,揣摩乘客們在此情境下的心理活動,有助于豐富其閱讀體驗。(意思對即可,2分。如果只答
套話,如“言有盡而意無窮,引人思考”,“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耐人尋味”等,最多給1分)
【共4分】
10.示例1:對比點多(多處運用了對比)。有不同類型的售票員、司機整體上的對比;有同一車上的售票員與
司機對比:有不同售票員、不同司機之間的對比。在對比中(含蓄地批評了不負責任的司機和售票員,)熱情
地贊美了那些認真負責、熱愛乘客的司機和售票員(通過對比突出了一些司機和售票員認真負責、熱愛乘客的
精神)。
【能發現多處使用對比這一特點1分;簡要概括不同的對比點,每點1分,不少于兩組,2分;對比的作用1
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在具體描寫中進行對比(把不同售票員或不同司機放在同一情境中加以對比)。通過神態、語言、動
作等描寫,讓不同司機和售票員的工作狀態或處理同一問題的不同態度方式等形成鮮明對比(如將一些售票員
的“蒼白萎弱”與小伙子的“總是高高興興”“笑嘻嘻”加以對比/將一位司機冷靜疏導乘客與別的司機總是呼
吁請求加以對比),在描寫、對比中蘊含著作者對那些認真負責、熱愛乘客的司機或售票員的贊美之情(通過
描寫和對比突出了一些司機和售票員認真負責、熱愛乘客的精神)。
【能注意到在描寫中進行對比或把人物置于具體情境中加以對比,2分;舉例分析1分;對比的作用1分;言
之成理即可。】
示例3:在對比中穿插評論(議論),點明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品質。如第⑥段(“……他不。……因為他確
是在關心著老人、孕婦和孩子,不只是履行職務……”)第⑦段(”……他不說這些!這個人身上有一種奇特的
東西,那就是:堅定、自信J),在比較小伙子和司機與其他售票員和司機行為態度山的不同時,融入對小伙
子、司機的評價,表現了對他們的肯定和贊賞。
【能注意到在對比中穿插議論來點明人物的精神品質2分;舉例分析1分;作者的情感態度1分;言之成理即
可。】
示例4:在對比人物的言行時,通過恰當的詳略安排來突出想要贊美的對象。文章重點寫了那些精干負責的司
機和售票員,而對那些“確乎不好的”則著墨不多,從而突出這個群體整體上是可愛可敬的,也交代了作者最
終贊同兒子的愿望的原因/這種印象使得作者最終堅定地支持兒子的愿望。(第⑥段詳寫了小伙子幫乘客找座位
以及被拒絕后的表現,略寫了做同樣的事情但是害怕麻煩、敷衍應付的售票員的表現,從而突出小伙子積極、
熱情的形象)。【能注意到在對比中通過詳寫來突出人物形象的特點2分;結合文中詳略安排分析1分;對比的
作用I分;言之成理即可。】
【將不同特點融合在一起,或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共4分】
(二)論述性文本閱讀(12分)
I1.C(3分)
12.①想象文學與論說性作品的目的不同(對讀者心智的訴求也不同);②想象文學與論說性作品的寫法不同(我
們從想象文學和論說性作品中學習的方法也不同);③想象文學與論說性作品關于“寫實”的標準/評判標準不
同。
【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13.示例1:①理解“想象文學”的主旨,必須關注字里行間的關聯與互動(分析字里行間的多重含義/分析隱
喻所傳達的訊息),而不是生硬地尋找共識、主旨。例如在閱讀《孤獨之旅》時,我發現小說并沒有直接說明
主旨,但其中對鴨群前后不同狀態的描寫(對杜小康前后不同心理狀態的描寫)暗含著“成長”的主題。②鑒
賞“想象文學”還必須借助自己的經驗(關注其在我們想象中所創造出來的經驗),思考其衍生的意義。仍以
我閱讀小說《孤獨之旅》的經驗為例,主人公杜小康輟學離家、遭受孤獨,從軟弱、膽怯到勇敢、堅強的變化,
讓我想起了自己初中住校、遠離父母的經驗,讓我明白只有面對挑戰,才能獲得心靈的成長。
【每個方面3分,其中,依據文本,說清應該怎樣閱讀想象文學,1分;聯系閱讀經驗分析,2分;言之成理
即可。】
示例2:①理解“想象文學”的主旨,必須關注字里行間的關聯與互動(分析字里行間的多重含義/分析隱喻
所傳達的訊息),而不是生硬地尋找共識、主旨。例如在《故鄉》中,“我”重回故鄉,看到故鄉環境及人物的
變化,在前后的關聯對比中暗示了小說的主旨。②鑒賞“想象文學”,還必須借助自己的經驗思考其衍生的意
義(關注其在我們想象中所創造出來的經驗)。以《我的叔叔于勒》為例,小說中“我”給叔叔小費的舉動(面
對窮困潦倒的叔叔時的內心活動),喚醒了我在生活中與親人相處的經驗,從而思考作者的態度和立場(理解
了小說“呼喚真情”的主旨)?【每個方面3分,其中,依據文本,說清應該怎樣閱讀想象文學,1分;聯系閱
讀經驗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
【舉例篇目若不是九上教材中的,而是九下或七八年級教材中的,只要屬于“想象/虛構文學”并合理分析,
亦正常給分。共6分】
(三)整本書閱讀(4分)
14.示例1:不合適(以偏概全)。小說中梁山好漢“上梁山”原因非常復雜,有因失職或犯罪走投無路而上梁
山的,如楊志因丟失了生辰綱而落草為寇,后來去了梁山,宋江因殺人、寫反詩犯下重罪,走投無路,最后上
了梁山;有自愿上山入伙的如李逵、孫二娘和張青;有被吳用宋江等人設計陷害“賺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汽車剎車墊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共同辦公租賃合同
- 2025電梯設備安裝合同協議書
- 熔爐內襯材料選擇與應用考核試卷
- 3-11全加器電子課件教學版
- 水產加工品安全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措施考核試卷
- 游藝用品生產項目管理與風險控制考核試卷
- 電視機制造業的售后服務體系建設考核試卷
- 滾動軸承的超聲波檢測技術考核試卷
- 遼寧省高二會考語文作文
-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
- 地鐵運營管理
- 現場巡檢與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 鋼結構光伏施工方案
- 【MOOC】以案說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5年中考數學一輪復習 -第六章 圓-第二節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 大學物理(一)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大學
- 中建質量樣板策劃實施方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新高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匯編(新高考60篇含答案)
-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解讀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