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發病與調節的關系
腦損傷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盲性疾病,其具體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其發病與形態上皮細胞的變化密切相關。任何晶狀體上皮細胞的損傷或老年性改變均會影響晶狀體纖維的生理功能,導致晶狀體混濁而發生白內障。目前對其發病機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氧化應激、晶體蛋白的改變、微量元素及離子失衡等方面,但其發病是否與調節有關尚未見相關報道。我院自2009年6月開始至今,對雙眼病變程度相近的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皮質型病例施行白內障手術,共30例(60只眼)。分別于術前及術后1周測量主視眼,術前測量雙眼在自然狀態下和縮瞳后的晶體厚度,取術中撕取的中央部晶體前囊膜做HE染色,進行細胞計數,以探討調節因素是否與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的發病有關,現報告如下。1數據和方法1.1病例綜合視野所有病例均為來我院就診的住院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男性15例(30只眼),女性15例(30只眼)。入選標準:患者均為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皮質型,眼軸22~24mm,角膜中央曲率42~44D,平均年齡64歲。平均視力:主視眼0.34±0.11,非主視眼0.35±0.12,雙眼相差不超過2行視標。排除標準:所有病例均除外高度近視、青光眼、明顯的眼底病變,糖尿病性及其他并發性白內障。正常對照:將用于角膜移植的健康供體眼球晶體上皮細胞作為正常對照,取材時間在機體死亡之后10~24h,供體晶狀體都經過手術顯微鏡下觀察為透明、無混濁。全部對照組共4例,年齡28~40歲,平均34歲。1.2方法所有患者術前均做全身系統及眼前節裂隙燈檢查,并記錄年齡、性別、白內障類別、成熟度。1.2.1眼對比:分布在壁面上,積極開展眼光,自然意識即視覺性主眼的測量,采用中央帶孔的紙板測試法:將帶小孔的25cm×25cm的卡片放在臉前15cm處,雙眼通過小孔注視3m遠處直徑為5cm的點。分移動法和靜止法,移動法:保持孔內的注視點不動將紙板移向受試者臉部,圓孔靠近的那一眼即為主眼。靜止法:先雙眼注視,而后輪流閉起一眼,當閉起一眼時所看到的物體位置改變,該眼即為主眼。其中右眼主視21例,左眼主視9例。1.2.2關鍵因子檢測染色體厚度應用天津邁達眼科專用的A型超聲生物測量儀,測量術前雙眼在自然屈光狀態和縮瞳后(2%毛果蕓香堿5min點眼一次,共3次,30min后測量)的晶狀體厚度變化。患者取仰臥位,眼表滴0.5%愛爾凱因2次,將探頭垂直輕置于角膜正中,顯示屏顯示晶狀體厚度,每眼測10次取平均值。由固定兩名醫師完成檢查。1.2.3晶體上皮細胞計數取在手術過程中環形撕取的直徑5~6mm大小的晶狀體前囊膜,取出后立即用BSS液沖洗,清除皮質和積血,操作中盡量避免對上皮造成損傷而致細胞脫落死亡,立即置于多聚甲醛固定液中6~8h。清水沖洗,蘇木素染色10~30min,流水沖洗,伊紅復染數秒,逐級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樹脂封片。將標本切片置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形態、大小、排列及其他變化。在進行晶狀體上皮細胞計數時,采用Karim等的方法,將整個晶狀體前囊膜標本從中央到周邊分為5個區域,具體方法是將顯微鏡目鏡中加上標準方格(10×10),然后觀察方格中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個數,除以方格的面積即為該晶狀體上皮細胞密度值。本研究所有正常組及白內障組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密度值都為中央區和赤道前區的細胞密度平均值,即顯微鏡下隨機選取中央區及赤道前區各3個視野取其均值作為該晶狀體上皮細胞密度。對照組標本處理方法與實驗組相同。1.3統計學的處理本研究使用SSPS13.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用xˉ±sxˉ±s表示。所有相關結果組間配對,采用配對t檢驗對自然狀態下和縮瞳后的晶狀體厚度、雙眼的晶狀體囊膜細胞密度進行比較,均以P﹤0.01作為判斷顯著性的標準。2非主視眼的0.97.2.1術前和術后1周分別測量主視眼,未出現主視眼轉換現象。2.2主視眼和非主視眼晶狀體厚度的比較主視眼在自然屈光狀態和縮瞳后的晶狀體厚度分別為(4.06±0.59)mm和(4.79±0.56)mm,非主視眼的為(3.92±0.59)mm和(4.43±0.60)mm。將兩組之間的差值進行配對t檢驗,t=5.937,P﹤0.01,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表1)。2.3主視眼和非主視眼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密度變化主視眼的晶狀體囊膜上皮細胞密度為(3606±429)個/mm2,非主視眼為(3913±433)個/mm2,兩組之間進行配對t檢驗:t=-4.769,P﹤0.01,差別有統計學意義。2.4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別光鏡下觀察晶狀體上皮細胞,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細胞大小不等,排列發生變化,細胞內空泡形成,出現重疊細胞,細胞核異形等現象,且可見凋亡表現。3主視眼調節度與覆蓋物結構主視眼,又稱優勢眼、利眼、主眼,在視覺活動中主要視遠,大致可分為右優勢眼和左優勢眼,記為右型(Rtype)和左型(Ltype)。由基因決定或是幼年時期形成的較難改變的這種眼優勢現象,已為多數研究所認可。本研究中在術前和術后1周分別測量,未出現主視眼的轉換情況,與上述結論相符。調節是睫狀肌收縮引起晶狀體變形的結果,同時還伴有瞳孔和眼外肌的改變。調節過程的完成主要是由神經調節機制來實現的,而睫狀肌、瞳孔括約肌、瞳孔開大肌這些眼內肌是保證生理性調節功能的結構基礎。我們分別測量在自然狀態下和縮瞳后的晶體厚度,就是為了模擬晶狀體在自然視物和極度調節狀態下的厚度變化,以分析主視眼和非主視眼在視覺活動中動用的調節度是否有區別。結論證實主視眼在視覺活動中動用的調節度遠大于非主視眼,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晶狀體上皮細胞是位于晶狀體前囊下的單層上皮細胞,此層細胞在一生中不斷生長、增殖、分化、移行,到達赤道部后伸長、彎曲,移向晶狀體內部構成晶狀體纖維。許多文獻均提示晶狀體上皮細胞數量與年齡無明顯相關,而與白內障類型及成熟度有關。崔紅光等報道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晶狀體上皮細胞形態學較正常發生明顯變化,不同類型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晶狀體上皮細胞形態學變化各有不同。國外Senol等研究認為白內障多先發生于主視眼,并推測其可能原因為:(1)在視近時主視眼使用的調節力多于非主視眼;(2)進入主視眼的光線量比非主視眼多,也即晶狀體的光氧化損傷。我們發現在白內障程度相近的雙眼患者中主視眼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密度小于非主視眼,統計學分析有顯著差異,提示白內障可能先發生于主視眼,支持Senol等的研究結果。目前白內障手術已經從單純的復明手術向視光學手術轉變,臨床醫師越來越重視患者術后的視覺質量。主視眼和非主視眼在視覺活動中的區別也逐漸被關注。褚仁遠等研究認為配戴矯正眼鏡前后及近視激光手術前后保持主視眼的一致可使患者的主觀不適感大大降低。Shoji等指出,在單眼植入多焦人工晶狀體時,在主眼內植入要比非主眼內植入好。Handa等指出,患者對單眼視的滿意度與他們主眼的優勢程度有關。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下冊 認識“窗口”教學設計 閩教版
- 一年級數學上冊 6 11~20各數的認識第1課時 11-20各數的認識(1)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DB41∕T 1848-2019 裝配式混凝土箱梁橋預算定額
- 施工組織設計與概預算人郝攀30課件
- 橋梁工程概述75課件
- 七年級地理下冊 10.3 澳大利亞-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教學設計 晉教版
- 汽車前照燈電路圖分析汽車燈光控制系統維修課堂課件
- 大學課件怎樣寫學術論文
- Unit 8 Our Clothes Topic 1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 Section C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Unit 2 Exploring the topic-Grammar in use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001
- 預防性侵害和性騷擾
- 《影視藝術鑒賞》課件
- 資產管理辦法培訓課件
- 公司網絡優化方案
- 一例胸痹病人的護理查房
- 三一掘進機技術維修方案-新疆永寧煤業
- 廣東異地就醫備案授權委托書范本
- 《肉牛養殖項目商業計劃書》
- 繪本故事:睡睡鎮
- 【BIM技術在施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以海棠花園項目為例18000字(論文)】
- 舞臺機械及幕布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