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_第1頁
2023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_第2頁
2023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_第3頁
2023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_第4頁
2023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2023年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一、基礎知識綜合

1.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在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的演出幾乎場場爆滿,觀眾屏息凝神,靜靜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23年來,古樂團專注于復原古樂器、古樂曲。復原和學習、研究的過程相輔相①),古樂團真正讓文物“活”了起來。如今樂團自出②)裁,還嘗試網絡直播,創新演繹流行音樂、經典名曲等,奏響古樂新聲。一曲高歌千古意。為了確定宋詞吟唱《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曲譜,樂團鍥而不舍,找來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的史料仔細研讀;為了唱出《陽關三疊》的蒼涼、豪邁,樂團長途③)涉,特地到甘肅陽關遺址登高望遠。可以說,他們在傳承的路上從未停歇!

(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在語段橫線處填入漢字,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píngqì

B.bǐngqiè

C.píngqiè

D.bǐngqì

A.①成②新③跋

B.①承②新③拔

C.①承②心③拔

D.①成②心③跋

二、情景默寫

2.古詩文默寫。祖國山河壯麗,四季風景如畫,如果沒有閑暇時間去實地游玩,在書海遨游,古人亦可以帶領我們去欣賞祖國四季的美景。讀《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帶領我們領略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平浪靜的早春輪廓;讀《三峽》,酈道元帶領我們感受三峽夏季“__________,不以疾也”匹敵快馬疾風的湍急流水;讀《觀滄海》,曹操帶領我們觀看秋季海島“_________,_________”海邊景物的勃勃生機;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帶領我們欣賞大漠邊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縱橫交錯的冬雪奇景。正如《醉翁亭記》中歐陽修所說,真是“四時之景不同,___________”。

三、名著閱讀

3.成長是離開后的頓悟,是選擇時的毅然,是導師的指引……假如你所在的班級準備召開以“閱讀名著故事,體會人生成長”為主題的讀書活動,請你從以下三個專題中任選一個,結合名著相關情節,概述人物的成長變化。

①孫悟空三次離開唐僧時的不同表現(《西游記》)

②魯迅立志學醫和棄醫從文的原因(《朝花夕拾》)

③阿廖沙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童年》)

四、選擇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古代先賢將自己的理想情懷、價值追求寄托于自然山水、生靈萬物,并從中汲取慰藉。在動人篇章或醉人長卷中,),)。),)。),經由寄托著創深層思考的細致描繪,我們與世間萬物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這種默契,其實就是中國文化載體鑄就的中國文化基因,它深深地植入了我們的思想深處,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成長注入了連綿不絕的源頭活水。

①他們將自己的人格匯入廣闊的大千世界

②而當代的我們,又從這些浸潤著先賢智慧的作品中汲取著歷史的經驗、文化的積淀、情感的考驗

③無論是潔白無瑕的梅、潤澤天下的水,還是俯首耕耘的牛、高雅出塵的鶴

④以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悟滋潤養育、拓展自身的生命成長

⑤無一不是古代士人的人格象征

A.③⑤④②①

B.①③⑤②④

C.③⑤①④②

D.①⑤③④②

五、綜合性學習

5.2022年6月,以北宋東京開封府(今開封)為背景的影視劇的熱播,將東京汴梁城及繁華的州橋送上了熱搜。時隔三個月的9月28日,“考古中國”的重大項目“開封北宋東京城州橋遺址”取得了重要進展,“州橋”以及開封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班級圍繞此話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

(1)綜合實踐活動課前小語所在的宣傳小組負責繪制黑板報,小語同學搜集到的關于“州橋”的材料如下,作為小組成員,請你提取并整合這則材料的主要信息,為材料擬一個標題。(不超過30字)_________國家文物局公布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名單,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等32個項目入圍。州橋是北宋東京城御街與汴河交叉點上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后世歷代沿用,到明代末年被黃河泛濫后的泥沙淤埋。2022年至202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位于開封市鼓樓區的州橋遺址及汴河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州橋及汴河遺址是唐宋至明清時期開封城市歷史沿革的一個縮影,對研究北宋東京城的結構布局、大運河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選自《開封日報》)

(2)開封是中原地區黃河沿線重要的旅游城市,開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園、開封府、鐵塔、州橋等尤其出名。下圖是開封旅游圖標征集活動中獲二等獎的作品。在關于州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州橋文化及開封旅游”板塊中,班主任要求你給同學們介紹該圖標的構圖要素,請你完成該任務。(介紹時注意要素齊全,順序合理,語言簡明得體,不超過100字)

(3)綜合性學習活動結束后,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州橋文化,學校特邀相關專家于星期五下午2:30在學校禮堂舉行“開封州橋發掘及文化意義”專題講座。可是小語同學由于生病請假沒有到校上課,班主任知道他對州橋文化特別感興趣,讓你轉告他去聆聽講座,你該怎樣說?

六、現代文閱讀

6.閱讀下文,完成小題。舌尖上的母愛①放假,回老家,回到了久別的故鄉,那山那水讓我徜徉其中。再次推開家門,時光仿佛在這里靜止了,陳設如舊,燈光如舊,老屋前的石榴樹掛滿了果。父親的書架還是倚在我小臥室的東墻,一半是父親的書,一半是陪伴我讀書的課本。靠在窗邊的書桌上,偶然看到一本厲彥林散文集,隨手翻了翻,也沒有按順序讀,讀到《回家吃頓娘做的飯》時,被那樸實無華的真情深深感動。一個小長假,我竟然把厲彥林的兩本書都讀完了。從書中世界回到現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家鄉的一幕幕情景在腦海中閃過??②小時候第一次坐大巴車出縣城,車窗外的山是那么高那么重,山頂的石頭牢牢地立在那里,仿佛任何力量都推移不動。我的家鄉多山,回家的汽車總是翻山越嶺、上坡下坡,下了高速還要在盤山鄉道上一圈又一圈地繞。③現在從省城駕車回家只需三個小時,疾馳在熟悉的山路上,驀然望去,青山依舊,只是感覺路好像窄了,山也低矮了許多。這次回家,一是看望父母和生病的姥姥,前一陣子姥姥住院,等出院后母親才告訴我。二是母親希望我給剛滿周歲的兒子帶回一些她自己種的菜,還有去山里買的核桃和雞蛋。我開著車還沒到家門,就遠遠看見在路口等我的父親,我下車接他上來,說:“爸,這么冷的天,你還在這里等我。”父親笑了笑:“走,回家,你媽做著飯呢。”④餐桌上已經擺了幾個炒好的菜,母親知道我回來,早早從地里割了韭菜、摘了南瓜,調餡兒、和面,正在廚房烙我愛吃的塌包子。等我到餐桌旁,母親把熱乎乎的包子端上來,轉頭又扎進廚房。每次我想進廚房幫忙,母親總嫌我礙手礙腳,讓我先吃飯。⑤飯菜都做好了,母親也不上桌,站在餐桌旁看我吃得津津有味,一邊看一邊問我菜的口味,像是覺得菜做得還不夠好。母親說自己不餓,卻總是嫌我吃得少,把我的碗盛得像座小山,一會兒讓我吃這個菜,一會兒又說多吃點那個菜。我知道,母親不是不愛坐下來吃飯,而是習慣了等我們都吃完后,再看剩多少,她再吃一點。這多么像厲彥林散文中的母親,總是反復勸兒女:“外邊的飯不如家里的香,多吃點,多吃點!”⑥回濟南的那天,母親早早起來去地里擇菜,各種食物和水果把后備廂裝得滿滿當當,父親殺了好幾只土雞,買了兩箱雞蛋,還有一些東西在濟南也能買到。母親埋怨車子后備廂太小,總是說這些東西在濟南買太貴呀,帶著就不用花錢買了,能省一點是一點。母親邊裝邊叮嚀我,回到城里要記得把菜和雞蛋拿出來放在陰涼處,土豆要蓋上黑色袋子,以免生芽。⑦末了,母親回屋里抱出來一摞熱乎的煎餅,對我說,你吃不慣外面賣的煎餅,我今早給你做好了,回去慢慢吃。我看著彎腰放煎餅的母親,一排排密密的銀線已經悄悄爬上她的頭頂,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一樣深,猝不及防的一瞬間,我的母親矮了也瘦了。清冷的早晨,母親的眼睛有些閃爍,卻催我早些出發,讓我路上開車慢點,到了打個電話。我在車里擺手,有些哽咽地回答:“媽,再放假,我還回來……”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謝厲彥林的散文《回家吃頓娘做的飯》,喚起了我們心中那久違的感動,兒時的情感回來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離開家鄉的年輕人總是不停地奔跑,每天都在忙,為理想、為事業、為家庭不停地奮斗著,如果有條件,回老家陪父母吃頓飯吧,他們已經等很久了。(選自2023年2月3日《大眾日報》。:維豐。有刪改)

(1)是通過哪些事件去寫“母愛”的?請梳理相關內容進行概括。

(2)閱讀下面句子,根據括號中的要求回答問題。

①母親說自己不餓,卻總是嫌我吃得少,把我的碗盛得像座小山,一會兒讓我吃這個菜,一會兒又說多吃點那個菜。(“總”字在這里意味深長,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②我看著彎腰放煎餅的母親,一排排密密的銀線已經悄悄爬上她的頭頂,額頭上的皺紋像刀刻一樣深,猝不及防的一瞬間,我的母親矮了也瘦了。(本句是如何描寫母親的?請任選角度進行分析)

(3)第③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

(4)請你結合文章的內容和主旨簡要分析文中“回家吃頓娘做的飯”的意蘊。

7.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小題。揭秘太空電梯——連接地球與太空的神秘橋梁【文本一】①在近日上映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2》中,太空電梯這一重要建筑物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好奇。在互聯網上,對太空電梯的科學合理性討論也層出不窮。事實上,太空電梯并不僅是單純的科學幻想,也是一條理論上可行的未來技術方向。②顧名思義,太空電梯是一座巨大的電梯,其底端位于地表,頂端則位于高度為35786千米的同步軌道(也被稱為地球靜止軌道)。具體來講,太空電梯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地表的基座,在《流浪地球2》中,基座是一座位于加蓬的巨大陸基設施。在現實的討論中,許多人認為基于海上移動基地的基座方案更具有可行性,可移動的站點能有效地規避各種地球天氣問題和軌道碎片。基座必須位于赤道地區,否則無法使系統的重心處于需求的軌道。第二部分是系纜,用某種性能強大的材料作為纜繩,連接底部基座和頂部的配重結構。第三部分是軌道站點,這一部分位于整個建筑的最頂端,其作為配重來平衡太空電梯的自身重力,并使得太空電梯整體重心位于地球同步軌道,即赤道上空35786千米處。圖示如下:③目前,人類主要依賴的太空運輸方式是化學燃料火箭,每次發射都要消耗數百噸的液體燃料來把數十噸物資送入太空。這一方式是目前最簡單有效的方案,但也意味著極其昂貴的成本。雖然可回收火箭等新技術在不斷降低太空發射的成本,但在目前,向近地軌道運送物資的成本依然超過一千美元每千克。利用太空電梯運輸則廉價得多,由于太空電梯可以憑借系纜以慢得多的方式向太空前進,而不需要像火箭一樣有極高的推重比,同時,太空電梯的轎廂是可以完全回收的。④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太空電梯的轎廂使用了類似于火箭的推進方式,并在推進過程中達到了9g的加速度。而在現實中,太空電梯的轎廂可以用更加“溫和”的推進方式,例如單純使用輪子在軌道系纜上“攀爬”。溫和的推進方式除了意味著更廉價的軌道運輸成本之外,也意味著更低的加速度,這意味著大部分普通人,乃至于一些無法承受高加速度的科學儀器都可以通過太空電梯進行運輸。⑤太空電梯的概念最早由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895年提出,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一構想正在不斷走向現實。2022年,國際宇航科學院(IAA)發布了名為《太空電梯時代之路》的研究報告,此報告指出太空電梯似乎的確可行。目前,太空電梯的系纜結構材料備選方案包括碳納米管和碳納米線,這些材料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是其加工難度極高,生產出連續的、長達上萬千米的碳納米材料依然是無法做到的。國際宇航科學院寄希望于研究一種專門用于太空電梯系纜的新納米材料,并建議在之后幾年進行驗證。⑥總的來說,太空電梯計劃介于完全的幻想與真實的科學之間,其所代表的是一種廉價的太空探索之夢,雖然目前看來似乎仍有距離,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距離這個夢想可能會越來越近。(:付文鶴。有刪改)【文本二】①太空電梯在世界航天史上早已不是新概念。1895年,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受到剛建成的法國埃菲爾鐵塔啟發,第一次提出了有關太空電梯的設想。在他的設想中,人類可以搭建一座直沖天穹的鐵塔,塔尖高度和地球同步軌道平齊,并在鐵塔內架設電梯,以此實現搭乘電梯往返地球和太空。②毫無疑問的是,面對地球同步軌道和地面約3.6萬千米的遙遠高度,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設想即使到今天依然難以實現。但這個聽起來有些天馬行空的設想,卻為今后無數科學家帶來了“靈感”。1970年,美國科學家羅姆?皮爾森進一步完善了太空電梯的設想。他的設計已經很接近電影中大家看到的模樣——使用纜索連接地面基站和地球同步軌道上的空間站,實現運載轎廂的天地穿梭。③近年,還有一種關于太空電梯的方案受到廣泛關注:先發射一顆地球同步衛星,然后從衛星上垂下繩索直達地面并固定。這樣一來,這些連接地面與地球同步衛星的繩索,便可以充當太空電梯的運行軌道。相比于從地面建起一座3.6萬千米的沖天電梯,這種方案更容易、也更可行。(:朱柏妍。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文本一多次提及《流浪地球2》,其作用卻有所不同,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任選兩處即可)

(3)文本一和文本二在說明太空電梯時采用了不同的說明順序,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

A.太空電梯底端位于地表,頂端則位于地球靜止軌道,由三個部分構成。

B.文本一第③段主要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說明了太空電梯運輸廉價的特點。

C.文本二第②段中的首句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D.兩個文本都提到了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設想是為了說明這一構想實現的可能性。

七、對比閱讀

8.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小題。【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選自周敦頤《愛蓮說》)【乙】花之有利于人,而無一不為我用者,芰荷是也;花之有利于人,而我無一不為所奉①者,玫瑰是也。芰荷利人之說,見于本傳②。玫瑰之利,同于芰荷,而令人可親可溺,不忍暫離,則又過之。群花止能娛目,此則口眼鼻舌以至肌體毛發,無一不在所奉之中。可囊③可食,可嗅可觀,可插可戴。花之能事,畢于此矣。(選自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玫瑰》)

【解釋】①奉:侍奉。②本傳:指《閑情偶寄?種植部?芙蕖》篇。③囊:這里是做香囊的意思。

(1)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甲】文第二段中“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順序能否改為“菊之愛……”“牡丹之愛……”“蓮之愛……”?請結合文章相關內容闡述理由。

(4)【甲】文寫“蓮”時提及“菊”“牡丹”和【乙】文寫“玫瑰”時提及“芰荷”“群花”都運用了相似的寫作手法,請結合相關內容分析其作用。

A.“中通外直”中的“通”是“貫通”的意思,寫出了蓮內心的豁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