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3年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末歷史匯編:三國鼎立.docx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1-2023北京重點校初一(上)期末歷史匯編三國鼎立一、選擇題1.(2023秋·北京平谷·七年級統考期末)下表反映了中國古代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次戰役(
)交戰雙方兵力對比結果孫劉聯軍—曹操5萬—20萬(號稱80萬)曹操戰敗,退回北方A.導致了東漢末年州牧割據 B.使曹操最終統一黃河流域C.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D.使西晉完成了全國的統一2.(2023秋·北京西城·七年級統考期末)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以下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200年,曹操在官渡與袁紹決戰,殲滅袁軍主力B.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孫吳政權開發江東,發展海外貿易D.劉備占領湖北、湖南大部及四川等地區3.(2023秋·北京石景山·七年級統考期末)關于下圖反映的歷史事件,說法正確的是(
)A.發生在東晉十六國時期 B.曹操以少勝多,打敗了孫劉聯軍C.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 D.使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割據的狀態4.(2023秋·北京東城·七年級北京二中校考期末)下圖是某學生的思維導圖,圖中①②③處填寫內容依次對應的應該是(
)A.曹魏、蜀漢、孫吳 B.蜀漢、孫吳、曹魏 C.孫吳、蜀漢、曹魏 D.曹魏、孫吳、蜀漢5.(2023秋·北京東城·七年級北京二中校考期末)如圖所示,地圖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影響是A.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B.為三國鼎立形成奠定基礎C.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終結束三國鼎立的局面6.(2022秋·北京西城·七年級統考期末)以下戰役中,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的是A.吳越爭霸 B.桂陵之戰 C.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7.(2022秋·北京朝陽·七年級統考期末)諸葛亮曾建議劉備占據荊州、益州,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為“三分天下”奠定基礎的是(
)A.長平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8.(2022秋·北京朝陽·七年級統考期末)《中國人口史》一書認為,東漢末年人口數量的谷底大致在2224萬—2361萬之間,而到三國末期達到3000萬人。這說明三國時期(
)A.經濟有所恢復 B.魏蜀吳形成對峙 C.魏國實力最強 D.東吳造船業發達9.(2022秋·北京朝陽·七年級統考期末)關鍵戰役的勝負往往對于歷史局勢產生重要影響。以下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的是(
)A.長平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10.(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級統考期末)以下史料可研究的主題是(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農臿漢代的三腿耬車曹魏時期的翻車A.土地所有制度的變遷 B.國內商業貿易的往來C.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D.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11.(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級101中學校聯考期末)如圖是小明同學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部分),圖中所示①②③對應的朝代是(
)A.商朝、三國、秦朝 B.秦朝、商朝、三國 C.東周、東漢、三國 D.商朝、秦朝、三國12.(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級統考期末)某同學閱讀了一本描述古代某戰役的連環畫,了解到此戰役為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他閱讀的連環畫應是A. B.C. D.13.(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級北理工附中校考期末)“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于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預見的。”(摘自《漢晉春秋》中《后出師表》的白話譯文)這句話中的“臣下"所指的我國古代歷史人物是A.霍去病 B.諸葛亮 C.周瑜 D.司馬炎14.(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級北理工附中校考期末)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在洛陽稱帝,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A.公元2世紀前期 B.公元2世紀后期C.公元3世紀前期 D.公元3世紀后期15.(2022秋·北京房山·七年級統考期末)下表內容的共同作用是A.加強對外交往 B.推動文化發展 C.促進民族交融 D.鞏固局部統一16.(2022秋·北京房山·七年級統考期末)根據《三國志·魏書》等記載,220年曹操卒于洛陽,葬在鄴城(今河南省安陽市郊)。2009年,國家文物局審核了河南省安陽市高陵墓的考古發掘成果,最終認定高陵墓的墓主為曹操。以上確認高陵墓主為曹操的依據是(
)A.歷史文獻與考古成果 B.家族族譜的記載C.歷史學家的主觀判斷 D.安陽的悠久歷史17.(2022秋·北京房山·七年級統考期末)下圖是《三國鼎立形勢圖》,判斷圖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權順序正確的是A.蜀、吳、魏B.魏、蜀、吳C.魏、吳、蜀D.吳、魏、蜀18.(2022秋·北京通州·七年級統考期末)歷史地圖是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戰役A.是項羽滅秦的關鍵性戰役 B.為曹操統一北方打下基礎C.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 D.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狀態19.(2022秋·北京昌平·七年級統考期末)與以下示意圖中①對應的歷史地圖是(
)ABCDA.A B.B C.C D.D20.(2022秋·北京大興·七年級統考期末)為如圖所示形勢奠定基礎的戰役是(
)A.長平之戰 B.淝水之戰 C.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21.(2022秋·北京懷柔·七年級統考期末)認知和探究歷史地圖,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對下圖所反映的這一歷史時期,解讀最準確的是()A.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B.實現局部統一,為再次統一創造了條件C.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D.民族矛盾尖銳22.(2021秋·北京海淀·七年級101中學校考期末)下表反映了中國古代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這次戰役(
)交戰雙方兵力對比結果孫劉聯軍—曹操5萬—20萬(號稱80萬)曹操戰敗,退回北方A.導致了東漢末年州牧割據 B.使曹操最終統一黃河流域C.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 D.使西晉完成了全國的統一23.(2021秋·北京西城·七年級統考期末)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其作戰雙方分別是A.袁紹和曹操 B.劉備和孫權 C.曹操與孫劉聯軍 D.曹操和孫權24.(2021秋·北京海淀·七年級統考期末)以下是三國鼎立局面形勢圖,其中①②③分別應是A.魏、吳、(蜀)漢 B.魏、(蜀)漢、吳C.吳、(蜀)漢、魏 D.(蜀)漢、吳、魏25.(2021秋·北京海淀·七年級統考期末)公元208年,53歲的曹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決定發動一場統一全國的戰爭。這場戰爭是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26.(2021秋·北京昌平·七年級校考期末)曹操在《蒿里行》中寫道:“白骨露干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造成當時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軍閥割據戰亂不斷 B.王非改制導致社會動亂C.水旱災害連年發生 D.發生長達十幾年的八王之亂27.(2021秋·北京延慶·七年級統考期末)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其中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的是A.黃巾起義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28.(2021秋·北京房山·七年級統考期末)曹操征服了黃河流域后,又企圖征服長江流域。然而有一場戰役成為了他的災難,這次戰役結束了其在長江流域建立權威的意圖。該場戰役是(
)A.長平之戰 B.巨鹿之戰 C.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29.(2021秋·北京昌平·七年級校考期末)在歷史課上,同學們講了許多關于三國鼎立的故事。下列選項直接導致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是(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三顧茅廬 D.七擒孟獲二、綜合題30.(2022秋·北京海淀·七年級統考期末)讀史書·評歷史人物材料一
班固在《漢書》中稱贊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尊重歷史,秉筆直書。為了撰寫《史記》,司馬遷廣泛涉獵各種古籍、檔案資料,如《左傳》《國語》《戰國策》等,還游歷各地,進行廣泛的調查訪問。《史記》首創了“紀傳體通史”,絕大多數篇幅圍繞中心事件和人物展開,這是全新的創造。書中還記載了許多人物勇于創新、自強不息的事跡,記載了有作為的政治家在治理國家方面的劍新。——摘編自鄭志娟《求實與創新的完美結合一從司馬遷寫〈史記〉談起》等(1)依據材料一,指出《史記》的歷史地位,分別說明司馬遷求實與創新的表現。材料二
曹操年譜(部分)時間事件公元184年曹操因在潁川一帶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升遷濟南相公元192年曹操剿滅黑山賊(農民起義軍),攻打黃巾軍于壽張公元196年曹操認真聽取謀士的建議,迎漢獻帝到許昌。同年,組織流民和軍隊開墾荒蕪土地,從事農業生產,進行屯田,解決了大量流民生計問題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曹操襲袁軍糧囤,殲滅袁軍主力,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公元208年曹操與孫劉聯軍大戰于赤壁,戰敗,被迫撤軍公元209年曹操鞏固自身勢力、穩固北方政局,并興修芍陂(水利工程)屯田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去世(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曹操的評價。(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1.C【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可知,表格反映的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C正確;東漢末年,為了鎮壓黃巾起義,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結果導致了州牧割據,排除A項;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黃河流域奠定基礎,排除B項;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而西晉完成全國統一是指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C項。2.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能力,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屬于對赤壁之戰影響的歷史解釋,B項正確;ACD三項都是對歷史事實的描述,排除ACD項。故選B項。3.C【詳解】根據材料“曹操軍”“劉備、關羽軍”“孫權、劉備軍”“赤壁”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內容體現了赤壁之戰,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該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而不是發生在東晉十六國時期,排除A項;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而不是曹操獲勝,排除B項;淝水之戰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戰的狀態,排除D項。故選C項。4.D【詳解】根據思維導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三國鼎立形成,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次年,孫權稱吳王。229年,孫權稱帝,吳國建立,定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故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點睛】5.B【詳解】依據題干的地圖中劉備軍,曹操軍和孫權軍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萬大軍南下,孫權和劉備聯軍五萬人在赤壁相拒。孫劉聯軍利用曹軍遠來疲憊、不習水戰等弱點,用火攻擊敗曹操水師,隨后水陸并進,大破曹兵,戰后,孫權穩固了對江東的統治,劉備則據荊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孫、劉三方鼎立的局面,B項符合題意;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A項不符合題意;CD項的說法不正確;故選B。6.D【詳解】據所學可知,赤壁之戰奠定了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D項正確;吳越爭霸是春秋時期,排除A項;桂陵之戰也是發生在春秋時期,排除B項;官渡之戰是曹操與袁紹的戰爭,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排除C項。故選D項。【點睛】7.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赤壁之戰是公元208年曹操與孫劉聯軍的戰爭,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排除A項;官渡之戰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戰爭,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排除B項;淝水之戰是前秦和東晉之間的戰爭,排除D項。故選C項。8.A【詳解】根據題干“東漢末年人口數量的谷底大致在2224萬—2361萬之間,而到三國末期達到3000萬人”可以看出,三國時期人口超過東漢末年,反映了三國時期經濟有所恢復,A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魏蜀吳形成對峙、魏國實力最強、東吳造船業發達的信息,排除BCD項。故選A項。9.C【詳解】208年赤壁之戰,孫權、劉備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打敗曹操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故C項正確;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383年淝水之戰,與222年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無關,排除AD項;200年官渡之戰,曹操打敗袁紹,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排除B項。故選C項。【點睛】10.D【詳解】根據所學解讀圖片可知,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耜、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農具、漢代的三腿耬車和曹魏時期的翻車都屬于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D項正確;四幅圖片都屬于農具,無法反映土地所有制的變遷和國內商業貿易的往來,排除AB兩項;能夠反映水利灌溉工程修建的只有曹魏時期的翻車,排除C項。故選D項。11.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局面;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到公元前229年,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圖中所示①②③對應的朝代是商朝、秦朝、三國,D項正確;三國鼎立局面出現在東漢之后,排除A項;商朝是夏朝滅亡建立的朝代,排除B項;東周是西周滅亡后,周平王將都城遷到洛邑建立的朝代,排除C項。故選D項。12.C【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軍隊,之后歷史上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由此可知,材料中該同學要了解為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礎的戰役,他閱讀的連環畫應是《赤壁之戰》,C項正確;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國與趙國之間進行的戰爭,與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無關,排除A項;巨鹿之戰是項羽打敗秦軍的一場戰爭,與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無關,排除B項;淝水之戰是東晉與前秦的一場戰爭,東晉以少勝多,與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13.B【詳解】根據“臣下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于伐魏興漢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預見的。”“《后出師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后出師表》與諸葛亮討伐曹魏相關,B符合題意;霍去病是西漢時期的,A排除;CD項與材料中的“臣下”無關,排除。故選擇B。14.C【詳解】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屬于公元3世紀前期,故C符合題意;A、B和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5.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曹魏政權重視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孫吳政權開大江東,發展海外貿易,蜀漢政權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都能鞏固局部統一,D項正確;加強對外交往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A項;推動文化發展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B項;促進民族交融僅符合“蜀漢政權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排除C項。故選D項。【點睛】16.A【詳解】依據題干“根據《三國志·魏書》等記載”的信息可知,這是以歷史文獻為依據的,根據“國家文物局審核了河南省安陽市高陵墓的考古發掘成果”的信息可知,這是以考古結果為依據的,由此可知,A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內容題干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故選A。17.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后,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222年,孫權稱王,229年孫權稱帝,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魏國在北方,吳國在東,蜀國在西。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權順序是魏、蜀、吳。故B符合題意;①處是魏,故AD不符合題意;②處是蜀,故C不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記魏蜀吳三國的位置,認識魏國在北方,吳國在東,蜀國在西。18.C【詳解】根據題干地圖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為赤壁之戰,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該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C項正確;巨鹿之戰是項羽滅秦的關鍵性戰役,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打下基礎,排除B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赤壁之戰,該戰役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而不是“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狀態”,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19.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魏、蜀、吳”反映的三國時期,東漢結束后,進入三國時期,西晉結束了三國時代,B項正確;東漢對應的應該是漢,排除A項;東晉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都在西晉之后,排除CD項。故選B項。20.D【詳解】據圖片中的“魏”“蜀”“吳”及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圖片反映的是三國鼎立;208年,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決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D項正確;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進行的戰爭,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B享受前秦與東晉之間進行的戰爭,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C項是曹操與袁紹之間進行的戰爭,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排除C項。故選D項。21.B【詳解】由材料“魏、蜀、吳”可知,圖片反映的是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局部的統一,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過渡階段,為西晉的短暫統一創造了條件,B項符合題意;三國時期,政權對峙,社會動蕩,排除A;三國時,三分天下,并非南北對峙,排除C;三國均為漢族政權,與民族矛盾無關,排除D。故選B。22.C【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可知,表格反映的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C正確;東漢末年,為了鎮壓黃巾起義,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結果導致了州牧割據,A排除;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黃河流域奠定基礎,B排除;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而西晉完成全國統一是指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D排除。故選C。23.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8年,曹操揮師南下,準備統一全國。曹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對峙,最后曹軍大敗,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其作戰雙方分別是曹操與孫劉聯軍,故選C項,排除D項;官渡之戰的雙方是袁紹與曹操,排除A項;劉備和孫權在赤壁之戰時組成聯軍,是同盟關系,排除B項。24.B【詳解】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后,曹操退守黃河流域;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的到鞏固;劉備占領湖北、湖南和四川。220年,曹丕建立魏;221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222年,孫權建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5.C【詳解】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8年,曹操為乘勝消滅孫權和依附荊州勢力的劉備實現統一全國,而發動了赤壁之戰。劉備采用了諸葛亮的建議,聯合江東的孫權,孫劉聯軍用火攻的辦法,以少勝多,大敗曹軍,選項C符合題意;巨鹿之戰發生在秦朝末年,選項A不符合題意;官渡之戰發生在200年,選項B不符合題意;淝水之戰發生在383年,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6.A【分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蒿里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的詩作。此詩是借樂府舊題寫時事,內容記述了漢末軍閥混戰的現實,真實、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難,堪稱"漢末實錄"的"詩史",BCD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A。27.C【詳解】依據所學可知,208年,孫權、劉備聯軍于長江赤壁一帶大勝曹操,即赤壁之戰。經過赤壁之戰,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不敢輕易南下,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乘機占領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區,又向西進占四川。所以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動畫學院《城市景觀雕塑造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安全信息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呂梁學院《公共越南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工業大學《數字軟件設計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醫科大學《藝術專業大學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省隨州市第二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階段性反饋歷史試題含解析
-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漫畫劇本》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長寧區2024-2025學年高三學業水平考試歷史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2025授權代理進口協議標準合同范本
- 臨沂大學《學校社會工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A/T 804-2024機動車號牌專用固封裝置
- 非遺宣傳合作協議書范本
- 術中獲得性壓力性損傷預防
- 孟萬金編制的中國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評分方式
- 助理醫師結業考試真題與答案
- JGT 486-2015 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
- 2024上海市奉賢區中考初三二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3年版《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解讀課件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英語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4甘肅隴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大隊警務輔助人員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合作協議(國外開礦甲乙雙方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